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快穿之反派一不小心就洗白了 >

第68章

快穿之反派一不小心就洗白了-第68章

小说: 快穿之反派一不小心就洗白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完祭奠的瞬间,郭槐就这样抽了过去。

    大夫说:“这是怒急攻心,积郁成疾,久病不医已成疾,无法根治,只能好生调养身体,除此外还要忌大喜大悲,只是。”

    贾充因贾母去世要守孝三年,本就赋闲在家,听闻这话,忙问道:“只是怎样。”

第135章 我在西晋的那些事11() 
“只是其中有一味药会让女子逐渐失去生育能力,到最后人是好了,却没法生育。”

    贾充道:“可能换成其他药?或者不加?”

    “如果能这样做,我就不会征询你的意见了。”

    贾充知道,可就是忍不住想要问问,既然得到了肯定答复,他就不多说什么。

    他只是道:“用吧。”

    他还是在乎她的,他答应过她,不再娶旁人,如今,她无法生育,也就意味着他得从旁系选一个孩子出来继承家业,想想便不甘心,只是,他还是同意了。

    如果这都不算爱。

    他又殷殷吩咐下去:“此事府中休提,否则别怪我动用私法。”

    在座的就这么几人,贾南风是绝对不会说出去的,那么听的就只有大夫了。

    大夫这心啊,拔凉拔凉的,你说这有什么意思,救死扶伤还要被人威胁,人生啊,这叫一个苍凉啊。

    郭槐醒来后,令人将那段时间照顾小儿子的乳母拖出去杖毙了,她本是一直带在自己身边的,如果不是因为那就好太忙,也不会让乳母前来照顾,哪知道,这一照顾便出了事。

    杖毙都是轻的,这个时代,命若蝼蚁,难保朝夕,寻常人的命根本不能算命。

    贾充也不忍心说她,怜她丧子之痛。

    他两个大抵是不算好人的。

    贾南风根本提都没提这件事。

    郭槐倒是自己提过一次,她道:“我不管她有什么缘由,我只知道,我自己儿子死了。”

    人便是这样的,对自己的认可的人永远包藏私心,难以做到真正的理智公平。

    另一方面,司马炎面子功夫做的还是很好的,甚至派下一个黄门侍郎前来慰问离职治丧的贾充。

    只是,没过多久,东吴边境便有事,司马炎派典军将军杨嚣宣告谕旨,命贾充六十日内复职,治丧之事便停了。

    本来这事于礼不合,但事且从急。

    何况,贾充情感上是愿意守丧这三年,理智上却觉得倘若真脱离官场三年,待他再回到官场上,他这些年累积的朋党也不知几个还认他,这官场啊,是典型的人走茶凉。

    他便领命前往东吴。

    而后不久,东吴将领孙秀率军来降,司马炎任骠骑大将军,又以贾充是旧臣,打算将车骑将军与骠骑将军地位对调,因贾充辞让而未成。

    贾充心里是明白的,倘若他欣然接受,孙秀这人虽不说什么,但心中想来是怨恨着他的,只不过因为初来乍到,不会有所动作,等到后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踩上一脚。

    公元271年,泰始七年七月,由于西北秦、凉一带氐、羌反叛,屡事侵掠,其中由以鲜卑的秃发树机能侵扰秦州和雍州为最。

    侍中任恺上书朝廷道:“其罪昭昭,非臣等之莫能敌也,长期如此,必当军心涣散,望陛下遣德高望重之辈前来坐镇,抚慰边族,以显示我大晋泱泱之大国,浩浩之皇威也,臣不才,私以为鲁郡公可担此事矣。”。

    中书令庾纯非常支持,在此条件下,司马炎已觉贾充权势过大,暂时外放皆可。

    他任命贾充加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出镇长安,并于来年初发兵出征,然,贾充深知司马炎其意,但因其背后是世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心中十分不情愿。

    平日里与他关系亲密众人也不愿意他离开朝廷,他代表着一个利益集团,倘若他暂时离开朝堂,那么朝堂之中再发生大事,难免对利益集团不利。

    如今战事吃紧,过几日便是年后,到时他就得率大军出征。

    时间不多了。

    而中书监荀勖也是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对此自然是不乐意见其成的。

    他曾私下对亲信冯氏说:“贾公远行,我们就少了依附,在朝廷上定会失势,应该设法让他免了这趟苦差。”

    在官场摸爬滚打那么多年,哪个不是老油条,大家都看的清楚,看不清楚的,都不知去了那个偏僻角落。

    “荀公可是有什么方法。”

    荀勖点头道:“婚嫁时,夫妻双方父母都得在场,如果嫁于旁人,皇命大过天,不定能留下,而太子如今十三有余,尚未定婚,正好娶妻,若能让贾公女儿嫁与太子为妃,不用出面挽留,他即使想去关中,也走不成了。”

    冯氏道:“这主意不错,只是不知贾公又有何打算?”

    “明日为贾公在夕阳亭饯行,我再看看他的意思。”荀勖答道。

    第二日,见到贾充后,荀勖便借口到密处谈,贾充知他向来有主意,便跟着他去了。

    还没等荀勖开口,贾充便道:“如今的困境你是知道的,我有心不去,却又毫无办法,找不到借口留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荀勖微微一笑说:“您贵为国之宰辅,要是受制于任恺等人,的确太窝囊了!只是,此番奉命出镇关中,很难推辞掉。惟有您与太子联姻,才可以不用推辞外出之任而自然地留下来,您意下如何呢?”

    “只有这个法子了么。”贾充仿佛不大乐意,这方法他也是能想到的,只是心中多少不情愿。

    荀勖道:“贾公可是心中有所疑惑或是不喜。”

    “太子质朴柔顺,性子太过绵软。”

    这一通称赞下,无疑是一个父亲对于要女儿嫁这样一个人的不满。

    荀勖道:“正是这样,方才好拿捏。”

    贾充恍惚了一阵,他依稀看见了他的妻子曾在灯下对她说的话。

    她说:“你要知道,有时候为了达成目的,不得不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如果会带来后果,只能承受着,这是你必须承受的,也是我必须负担的。”

    他为了世族做到这一步已经失去了很多了,如果坚持走下去,他还要失去更多,他还要继续吗?

    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一时之间心软罢了,男人犹豫的少,坚定的多。

    他盯着荀勖,问道:“果然妙计!但如何说项呢?”

    荀勖回答:“我自有办法。”

    言罢,故作神秘地一笑。

    贾充道:“你我利益尽系于一身,望你成功。”

    荀勖点头。

第136章 我在西晋的那些事13() 
他先到贾府见郭槐,他说:“我有一言,望你知晓,仆与贾公已打算将你二人其中之一女嫁与太子殿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郭槐道:“哪个女儿?”

    “哪个女郎皆可。”

    郭槐猛地醒悟过来,这是要她牺牲女儿的幸福,她顿了一会儿才道:“是,我知晓了,荀中书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荀勖道:“我会向陛下进言,而皇后那边,还望夫人前去说上一说。”

    她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正色道:“自然。”

    他又道:“不知仆可有荣幸,能见二位女郎。”

    此刻男女大防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

    郭槐道:“自然。”

    她传来两位女儿,大的那个肤色略微黑了一点儿,他却想起了他年轻时,有一年从田间打马而过,那金灿灿的麦子,像极了眼前小姑娘的肤色,眉后一片红,带了点儿蛊惑人心的意味,此外,眉目周正,大气雍容,带的那点儿媚色也尽数被压了下去。

    小的那个小巧玲珑,看起来像是还没张开,却也甜美可爱,若是长成,也是绝色佳人。

    他称赞道:“二位有乃母之风。”

    郭槐道:“谬赞。”

    说做就做,只是,仍然要待时机。

    倒是郭槐那里向进宫了一趟,作为大臣的妻子,她们是可以进宫的。

    尤其是当年一同相处过,杨艳对她们,可比对晋武帝的那些嫔妾放心多了。

    只是一个个的上了年纪,不是这儿不行,就是那儿痛,便不大来了。

    如今,郭槐上门,她也是欢迎的。

    郭槐开门见山道:“我许久未来见过皇后了,所以,今日特来赔罪。”

    皇后纹丝不动,什么赔不赔罪,这摆明就是来送礼的,她且看着进献上来的东西。

    一柄白玉如意,一些步摇簪子。

    都是些极其寻常的东西。

    她有些诧异的抬头:“你这是什么意思。”

    只因,若是有人托你办事,定要下重金才好,到她这个地位也不缺什么,看的不过是心意。

    郭槐笑得安然自若道:“我将皇后殿下当作自家姐姐般,哪有送自家姐姐贵重东西的道理,又不是外人,家中逢祸事,如今才有空来见皇后娘娘,希望你切莫生气才好。”

    杨艳暂且安下心与她聊天,端看她打的什么主意。

    说来说去不过是些寻常话。

    郭槐自然而然的将话题引到婚事上。

    她道:“陛下前些年颁布条令,要女子十七岁前嫁出去,不然就要指派婚事,我儿南风快到年岁了,也不知如何是好。”

    杨艳算了算道:“是该到年岁了,可是还没有夫婿。”

    郭槐道:“殿下,你是知道的,我儿生下来便有胎记,你说这胎记长哪儿不好啊,非要长脸上,如今的人少有不看样貌的,倘若是嫁给寻常人家,我和她爹也是不愿意的,一来二去就耽误到至今了。”

    “总会有合适的。”

    郭槐叹气道:“难啊。”她收了收表情,道,“还是男孩儿好,可以慢慢挑选。”

    杨艳道:“正度儿年岁也不轻了,他父王也在想,为他挑选哪家女郎合适。”

    “他就没有个中意的?”

    “没有,那孩子啊。”说着叹了一口气,杨艳继续道,“他性子软,什么事都没有主见。”

    “我闻他学习尚算刻苦。”

    “可惜却没有半点儿长进,若是他哥哥还在。”

    杨艳之前还有个儿子,只是因病夭折了,听说那个儿子聪明伶俐,是杨艳的心头宝,可惜留不住。

    叹人间长情,最可惜是留不住。

    郭槐想起自己的两个儿,也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杨艳很快就调整过来,压着哭腔道:“不说这些了,我们许久未见,还是说些开心的吧。”

    郭槐也很快收拾好自己情绪,行了行礼道:“我就说句实话吧,我这次来呢,是想把我女儿嫁给太子殿下。”

    “哪个?”

    “哪个都行。”

    杨艳大抵是知道朝堂的事,以她的心思,她是猜得到的,她之所以能成为皇后,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成为皇后,就是因为她善于捉摸人心,晋武帝在她面前,犹如贾充在郭槐面前般,无话不谈。

    反正不论正度儿娶哪家女郎,也不会娶杨家的,毕竟杨家这辈儿的女郎年岁都太小了。

    她道:“你知晓陛下喜欢哪家的姑娘吗?”

    “哪家?”

    “卫瓘家的。”

    “他家的。”

    杨艳点了点头。

    郭槐叹息答道:“我听闻他同我家家主是对头,莫不是陛下想要壮大卫族,我听闻他手中掌握着兵权,又因文武有别,几次看不起我家家主。”

    杨艳道:“我也不与你说这些有用没用的话,我且告诉你陛下的意思吧。”

    郭槐知道,这必是两人私下之谈,忙敛了敛神,洗耳恭听。

    杨艳学着晋武帝的语气道:“卫家女有五可取之处,贾家女有五不可取之处。”

    郭槐听得心痛,自家女儿到底哪里不如人意,竟被这样说,但她由来是个理智的人,她问道:“到底是那五可取之处,五不可取之处。”

    杨艳看了她一眼,道:“贾家夫人天生好妒,又生子不多,现今存世的更是没有,贾家的姑娘个个长得又黑又丑不说,且个个身材短小,若是娶来会影响我司马家的后代,倘若同其母一样善妒该如何是好;而卫家夫人天性贤惠且儿孙满堂,卫家姑娘长得白皙漂亮不说,个个身材修长,听闻知书达礼。”

    郭槐都快被气死了,差点儿抽过去,虽然听闻过外面的风言风语,但是被人当着面说自家女儿不好,哪个母亲能从容。

    她道:“你是见过我儿的,我儿又岂是这样的人。”

    杨艳叹了叹气,答道:“我知晓,可是,你家小时已经没了好名声,你叫我怎么办呢,再说了,我见她时都是她还小的时候。”

    言下之意就是如今是否长丑了也未可知。

    郭槐早就防着她会有这么一处,强逼着自己笑出来,道:“我就知道殿下惦念着她,今儿入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