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55章

向胜利前进-第55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击连一路急行军,来到刀削崖的江对面时,天已黑。

    牛栏镇游击队的同志们为了迎接主力,很下了一番功夫,准备的很充足,考虑的很全面:事先在离江岸二十多米的林子里不仅藏了五条帆板小船和一条大船外,还特意考虑到突击连远道而来,吃饭不方便,特意早早地用木炭烧水做饭。

    趁着吃饭的工夫,张青山等人拿着碗,边吃边来到林边观察周围地形。

    哪怕夜色笼罩,江面朦胧一片,在冷月的照射下显得有些清冷,可对岸的地理环境还是让众人大吃一惊。张青山忍不住看了眼牛英武,心头想着:难怪你说到了这儿便一目了然,感情,对岸的地势果然让人放心。

    对岸的地势很简单:放眼望去,白蒙蒙一片,全都是陡峭的悬崖。高的地方有七八十米,最低的地方也有三四十米。

    “各位领导,我们要攀登的地方就在那儿,高五十来米……同志们已经勘察过了,那地方看起来陡峭,可实际上中间有许多凸起的石子,而且此处悬崖相对最为干燥,便于攀爬。而且,老罗带人在对面准备了五条粗绳子,足以确保大家在攀爬时的安全。”牛英武用筷子指着对岸下游四五十米的地方。

    “老牛,我对水里的情况一窍不通,可心里有个疑惑,问出来,你可不许笑话我。”胡英泽不愧是政工干部,嘴巴子厉害,这才一路的工夫,就跟牛英武无比熟悉了,连称呼都从牛英武同志变成了老牛。

    “老胡,人无完人,谁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再说,大家都是革命同志,自己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你只管说。”

    张青山偷偷地跟彭鹏对视了一样:这牛英武一路上看起来话不多,还以为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没想到,跟熟人说话,话居然这么多,还这么理解对方。看来,这也是老胡的本事啊。

    “为什么不把船直接划到对岸,非要往下游靠点?”

    “这江面划船很费力气,只有顺着水流边漂边划,才能借着水流的力量划过去,所以,就只能把放绳索的地方定在对岸的下游。”说到这儿,牛英武想到了什么,道:“对了,等下弟兄们把船划过去后,划回来时,大家得到下面百米处去等,到时候,还得麻烦大家都帮一下忙,当一下纤夫,尽快把船拉到这儿,然后才能再次把人送过去。”

    “难怪我的老师常说百姓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太感谢你们了,要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恐怕就要遇到大麻烦了。”

    张青山对胡英泽翻了个白眼:我不止一次听你酒后嘀咕过,你小子读书时经常逃课,因而你的老师几乎不搭理你,他会跟你一个混小子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老百姓的力量?

    “大家都是革命同志,这是应该做的。”

    张青山却从军事角度考虑,提着筷子,指着对岸山顶问道:“英武同志,先前你说就算敌人的巡逻队到了对岸山顶,也不会愿意到边缘处查巡……现在可以说说原因了吧?”

    “一来,敌人兵力少,不足以控制沿江的整条防线。二来,这里地势陡峭,敌人认为我们无法攀登,因而麻痹大意,却不知,我们完全可以从上面放绳子下来。三嘛,最主要的就是,对岸山顶上全是一条荆棘林。敌人那吃得了这苦,就算上面让他们砍荆棘到边上检查,他们也只会敷衍了事……”

    一旁的牛小花笑着接过话题:“我们本地人痛恨敌害百姓,不愿意给他们当向导。在对岸山顶上,不仅荆棘众多,还有很多地方都有捕野兽用的套子和大坑,有些地方更是看着稳妥,实则下面是空的,一踩上去绝对能直接摔到江里去。要没有熟悉这儿的本地人带领,那绝对是步步都能要人老命。敌人刚来的时候,确实想把这片荆棘林全砍了,可有个倒霉鬼不小心就踩到空的叶面上,掉下来摔死了。从那以后,敌人就再也没有到边缘处巡查过……我们有几次打游击,就是靠着这片荆棘林躲过敌人的追击。”

    张青山点点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情况,就像小时候阿爹指导的那样:在深山老林里,不仅要应付野兽和烂泥潭(沼泽)之类的大自然的手段,还得应付别的猎人设下的机关陷阱。好些的会在机关陷阱旁留下记号,提醒人类,可有些坏心眼的就直接摆在那儿,让你防不胜防。所以,要没有猎人带领,普通人进入深山老林,那真的是凶多吉少。跟这儿的情况确实有些像,也难怪他俩会如此自信满满。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量如何渡江:谁然此地的江面平稳,可帆板船太小,为稳妥起见,每只帆板船除了划桨的人外,只能坐三人。而那条大船可有了大作用,一次性可以乘坐十五到二十人,而无江浪翻船之忧,如此,一次性可以运过去三十到三十五人,算上游击队在这儿的三十多人,总共只需五趟就差不多了。

    但问题是,谁是第一批过江的?

    谁都知道,越晚过去安全性越大,越早过去越危险,因为谁都不能保证,万一敌人脑袋撞墙,非要到悬崖边上查巡,到时候,一旦生战斗,枪声铁定会惊动更多的敌人过来,而早先过去的人可就危险了。

    但在这个时候,战士们却无视危险,各排排长纷纷请战,吵吵嚷嚷地非要自己排先过去。而到了对岸,必须要有一个能拿主意的坐镇,为此,就连突击连的三位主要领导之间也生了争执,非要自己带人先过去。

    最终定下:彭鹏、牛英武带着齐子轩的三排先过去,张青山第二,胡英泽和游击队剩下的同志最后过江。

    吃饱喝足后,三排的同志们上船,向对岸划去。

    果然如牛英武所说,无论大船小船,都是呈弧线顺着水流慢慢接近到刀削崖下面。

    伴随着船越来越近,无论是船上的还是岸上的,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第八十一章 敬重() 
突击连的战士都接受过泅渡训练,可因条件限制,还从未在江上训练过,甚至,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江。

    见有的同志仅仅抓着船舷,一脸的紧张,牛英武轻笑道:“同志们,用不着这么紧张。都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这片水域是最安全的,我们每年从这里走上不知道多少回,就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而且这次为了配合主力部队,这五条船上的水手,可都是精挑细选,保证就算落水,他们也能及时救下。”

    果然是经常走的这条水路,当大船来到对岸的悬崖下,牛英武熟练的从船头抓起一个用铁链相连的铁钩,眼疾手快的一把勾住悬崖边上一个海碗大的铁环内。随即,因水流的原因,铁链瞬间绷直,却停了下来。

    在看看别的小船上的游击队员,都是如此,熟练而有序的用船尾上的铁钩勾住悬崖上露出的铁环。显然,真如牛英武所言的那样,他们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见船都停稳后,牛英武掏出手电筒,打开亮光,对着笔直的悬崖左右摇晃三下,迅关掉手电筒光。

    悬崖上的人显然早就注意到这几条船,一见信号,立马回复。

    只见悬崖顶端有人用手电筒光对着下面画了三个圈。

    “行了,大家做好攀岩的准备。”

    不久,就见五条二指宽的绳索,在黑暗中如同灵蛇般慢慢延伸下来。

    牛英武站在大船船头,抓住绳索,用力拉了拉,满意的点点头,却让出一个身为,对身后的齐子轩笑道:“齐排长,你先上吧。”

    “牛大哥,还是您先上吧?”

    “齐排长,都是自家同志,别客气。你们先上,我在下面照应着,有什么意外,我们也好及时救援。”

    齐子轩想了想,点点头,道了声谢……他不知道,牛英武让他先上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水汽相对比较淡,但如果绳索悬空的时间过久,绳索上难免沾染上水汽,从而使得绳索变的滑溜。也就是说,越往后越难借助绳索往上爬。牛英武也是从刚才横渡江面时,众人的紧张中,觉得这些人恐怕不适应在水面上借助绳索往上爬,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他才委婉的说怕有人力道不济时掉下来,他好带人游泳救援。

    然而,突击连毕竟是精锐,受过这方面的高强度训练,虽然第一次横渡大江而显得有些紧张,可真要论攀爬的本事,还是让牛英武大为惊叹。

    只见齐子轩高伸双手抓住绳索,用暗劲拉了拉,觉得安稳后,双手一用力,整个人立地而起,然后,双脚弯曲,缠住绳索,一卷,再用左脚脚尖把绳索勾住,再一卷,让绳索在左脚中心处缠绕一圈,右脚再踩在左脚脚背上,如此,就相当于双脚踩到了实体上,有了个力点,一蹬直,整个人就上去了半米左右。

    看着齐子轩爬两下就如此来一次,一开始的度虽然慢,可度平均,而且,一看就知道,比光用双手攀爬要省力得多,到了后半段绳索,度就要比别的方法快得多。看的牛英武心头大卫感叹:听说突击连是主力部队中的主力,没想到,还真有些本事……老子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种攀爬的方式了?恩!回头得让同志们也这么来,免得爬这几十米的绳子,中途还要休息两次,实在太让人小看了——他们攀爬的方式大不一样,每个人都会多带两条细绳子,需要休息时,将一条细绳子在粗绳上打个活结,绑在腋下处,另一条则绑在大腿上,以此来休息。

    随后,牛英武不仅不敢小看突击队队员,而且还认真的在一旁边注意高空边暗中认真揣摩每个攀爬的队员。

    “小江,你注意一下上面的情况,随时准备跳水救援,我先上去了。”等别的小船上的人都爬上去了,小船又靠到大船边,把大船上的人分散到这些小船中,便于到另外四条绳索上去攀爬。大船上的突击连战士只剩下两人,牛英武实在是心痒难耐,对手下吩咐一句后,又对那两个战士笑道:“两位同志,我见你们这攀爬的技术新颖,想试试,你们能不能帮忙指点一下?”

    得到肯定答复后,牛英武兴奋的学着齐子轩那样,双手高伸,抓住绳索,用暗劲一拉,整个人吊在绳索上,然后,双脚弯曲,缠住绳索,一卷,可接下来,他的左脚脚尖虽然能把绳索勾住,却试了几次都不能将绳索在左脚中心处缠绕一圈。

    其中一位战士见状,赶紧上前指导:“牛队长,不要让整个左脚围着绳索转圈,而是用左脚脚踝转动,脚尖要挑住绳索,然后再转圈……对,对,就是这样,这右脚一定要踩住,否则,会因突然失去重力而掉下来……对!就这样……绳索太重,一开始可以钩着绳索爬,但十多米后,就只能一次一次的钩绳索爬了……”

    有师傅指点,果然比自己摸索强得多,很快,牛英武就掌握了其中的敲门,乐的他嘿嘿直笑,奋力向上攀爬。

    不管有什么攀爬技术,对于这五六十米长的绳索而言,注定十分费力。尤其是第一个爬到顶端的彭鹏来说,不仅吃力,还得分心注意上面的情况——万一上面有敌人埋伏,自己就算是死,也得给下面正在攀爬的同志们个信号,否则就成了瓮中捉鳖的笑话,全军覆没。

    咬牙坚持到有个三十岁左右,穿着普通的汉子,微笑着伸手抓向自己,那一瞬间,彭鹏完全感受不到疲惫,而是高度紧张的看着对方及其身后的人。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抓住对方的手,而是瞬间掏出枪,指向对方,低沉的问道:“你们是谁?”

    “我是领导的牛栏镇游击队指导员罗大春。”对方大概是猜到了彭鹏如此做的原因,笑容不变的先报出自己名字。

    彭鹏足足看了对方三秒后,长松口气,抓住对方的手,一脚踩在大地上。他不是相信对方的话,而是凭着感觉,绝对对方的笑容里充满了真诚,那是一种见到自己同志的开心笑容,他相信,这样真诚的笑容是无法装出来的。对方要真的是敌人,那么,在敌人的脸上和眼神里,是无论如何也见不到的。

    而且,上来后,他抓着一把盒子炮,可身边的人不仅没有立即对自己‘动手’,反而人人背着枪,积极的帮助下一个同志上来。他这才彻底相信,这些人是牛栏镇游击队队员,否则,敌人要抓捕自己,最有利的时机已经错过了。

    他坚持着,一直等上来十多人后,见自己这边的人比对方多,他长吐一口气,交代了齐子轩一句“多拍些岗哨出去”后,一屁股坐在地上——他都快累的虚脱了。

    而上来的同志们一见彭鹏站在那里,就知道这些人是自己人,这才接收对方的帮助,却要强的婉拒了对方的扶持,咬牙走到一旁,纷纷或躺或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大口喝水。

    张青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