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366章

向胜利前进-第366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十公里的负重越野,这家伙居然硬生生地把第二名甩出了几乎一公里,成为当天最轰动的消息,甚至是今后几天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谈资,直到突击连出马。最为惊世骇俗的是,有笑道消息说,如果不负重的话,这家伙可以在山道上跑上十个小时,而不用休息。让所有参加这个比赛项目的选手都不得不感叹:后天的努力虽然很重要,但在同等努力下,先天条件的优势,是条让人无法逾越的鸿沟话说,飞毛腿罗英,就是靠着长跑的天赋才被张青山看重,从一名游击队员一下子就提拔成突击连的队员。说白了,他就是靠长跑吃饭的。

    作为团体项目,自然要保留到最后作为压轴戏出场。

    而这个时候,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首长都公开给自己手下助威加油了,就更别说参赛连队的上司们。由此也可以想象,比赛的气氛有多热烈,同时也绝对达到了首长们之所以举办这样的比赛的目的:提升士气。

    连级团体对抗赛,采用的是循环制。并派出裁判随队,以确定在进行中,双方的伤亡率等。毕竟,大家是战友,只为比赛,而不是真正的敌人,不能真的开枪。当然,这也就注定大家比拼的是智谋以及配合等,与精气神,比如战至最后一人的拼死精神无关。

    果然如张青山所料,在阵地战中,对手以为张青山会高举进攻大旗,便制定防守反击战术,准备好死守。哪知,张青山派出小股部队在正前方骚扰,主力却趁夜绕道,于凌晨发起攻击,一举击溃对手,获得胜利此战,极大的体现了突击以班为集体的小团体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在配合上,他们绝对要远胜于对手。硬生生地用两个班,迫使对手不得不派出两个排来对付他们,结果,居然还打成了平手,让突击连的主力能一举突破对手的防线。

    与第二个对手比赛时,因为双方抽签,进行的是丛林战。张青山依然以骚扰为辅,强攻为主。派小股部队在敌人的两翼骚扰,主力则于夜色中正面进攻此战,极大的体现了突击连单兵作战能力,他们发挥出特种部队单兵的高强度作战能力,有很多队员取得了零比一,零比二,最高的达到了一比六的作战能力一比六,就是自己牺牲前,干掉了六个对手,要知道,对手也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可以想象,要是把对手换成普通战士,这单兵战果恐怕会更大。

    第三战,张青山所带领的突击连采用的经典的特种部队打法斩首!

    主力跟对手周旋,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却用一个班为尖刀出其不意,趁夜偷袭了对手的指挥部,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一战,体现了突击连班集体的小团体作战能力第二战,体现了突击连的超强单兵素质而第三战,不仅体现了突击连的整体作战能力,更是体现出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团体之间的配合能力。

    可以说,这场连级团队对抗赛,是专门为突击连准备的舞台,它把特种部队的各种优势,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一举成为这场大比武的最大赢家。

    话说,红军中,绝大部分人以前根本就没想到过什么是斩首,也从未想过这种战术:主力变为配角,小股精锐部队则变成了主力当然,也正是因为突击连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为接下来对付日本鬼子的特种部队,而提前敲响了警钟。

    作为突击连最直接的缔造者,张青山同志的名声,以火箭般的速度飞出了红二方面军,闻名整个红军

    人怕出名猪怕壮!

    好事和坏事都找上门来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 混吃混喝的老油条() 
“老胡,别写了,回头再写快点,再不走就赶不上趟了。这帮混蛋绝对连根骨头都不会给我留下。”

    “催!催!催!你是催命鬼啊?”胡英泽放下钢笔,拿起军帽边跟着张青山向外走,边没好气的埋怨道:“这本来是你的事,你倒好,居然把它扔给我,还有脸催我?”

    张青山嘿嘿一笑,得意洋洋地说:“谁叫我的文化水平不高,而你是咱们连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笔杆子的事,不找你找谁?”

    “狗屁的大学生,老子还没毕业好不好?”

    “没毕业你好歹也进过大学的门,可我却连大学的大门朝那边开都不知道。”

    就这样,两人边斗嘴边快步向操场走去。

    大比武的团队对抗赛,突击连毫无争议,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冠军,让所有输家都输的心服口服。

    红军向来就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输了咱们认,可是,咱得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一开始,大家总结经验,观察了一下突击连的起家历史,觉得突击连不就是把所有精锐好手集中到一起训练吗?也没什么。甚至觉得,我们要是也把所有精锐好手集中起来成立一个连,绝对不比突击连差。

    然而,有人却提出了质疑:就算你们把所有精锐集中到一起,那么,你们如何训练?战术思想如何做?战斗模式如何进行

    一系列问题下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了取经啊!放着现成的老师不请教,偏偏要闭门造车,夜郎自大,那不是有毛病吗?

    于是,突击连的好日子和麻烦也就接踵而来。

    一开始,大家只想攻破张青山和胡英泽的防线,结果,这两个老油条还真是一对混蛋:请他们抽烟喝酒,每叫必到,吹牛瞎扯淡也都极为娴熟,可一旦涉及到取经的问题,两个混蛋不是装聋作哑就是直接岔开话题,被逼急了,居然还装醉,直接醉倒在桌子上,真是让人气的牙根痒痒张青山是个土包子,胡英泽可是名牌大学生,文化人。一开始,胡英泽多少要点脸面,不好意思装醉,可眼看着就要招架不住,别人连“大家都姓胡,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话都说出来了,胡英泽实在抵挡不了,一咬牙,好吧,我也醉倒!

    好吧,在这两个混蛋身上下功夫,纯属浪费口粮,还不如自己吃喝了话说,他们也穷,说是请客吃饭,可基本上都是一荤几素,酒也不是什么好酒。

    既然这两个混蛋身上打不开口子,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各排长下功夫。

    万万没想到,这些家伙真不愧是张青山带出来的兵,一个个混吃混喝的,绝对如同饿狼见到小羊羔一样,无比积极,每叫必到,可酒席间的表现,跟张青山完全没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甚至更混蛋张青山和胡英泽毕竟是连长和指导员,多少还要点脸面,就连他们装醉,多少也显得有文化。可这帮混蛋就厉害了,有的居然酒足饭饱之后,干脆直接来个尿遁,让等他们回来的人,面面相觑之余,各个心头异常火大。

    好吧,突击连的中层干部中全都是混蛋,没有一点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觉悟的混蛋,那么,老子还就不信了,下面的士兵也都这样哪怕请人吃一顿,换的你们突击连平日里训练方法,也是物超所值。

    于是,轮到突击连里的战士们开始吃香的喝辣的了。

    可是,大家好吃好喝的伺候了一圈,愕然发现,突击连里的士兵们的作风,只能用两句话来形容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帮家伙的表现,那真叫一个大开眼界,或者说没有底线,什么装醉、尿遁对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发展到最后,这帮无耻的家伙们居然主动送上门,开口就神秘兮兮地问“想不想知道突击连的训练方法请我吃一顿。”

    最让人气愤的是,他们吃完跑路后,请客者心头大怒,找上门来时,他们居然还恬不知耻,甚至理所当然的咬文嚼字,非说当初说好的是请一吨,而不是以顿。

    好吧,这收买路线是实在走不下去了,再走下去,恐怕还没等问出点有用的东西,自己就得先上街要饭去。

    既然如此,那就走高层路线。

    几个方面军的首长们跟二方面军的首长们聊天,还不是直接开口要,而是开口闭口谈的就是自己损失很大,急需人才,尤其是需要突击连那种训练方式和思维的人才

    大家是兄弟部队,脑袋上都顶着同一个党,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几个字,不帮忙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能让兄弟部队的人开口求人,这个面子确实得给,心里也确实骄傲着。这可不是战场求支援,而是承认在这方面不如自己,平时,谁肯低头?

    上级命令中,难得的把突击连的成果夸的都要上天了,可张青山却苦逼极了,因为命令中就一个意思:把你如何创建突击连,如何训练突击连,如何进行这种特殊战术方式等等,总结归纳起来,写成一本教材。

    这本来没什么,让张青山去作报告绝对没问题,吹牛都是张口就来。可问题是,他才认识多少字,文化水平高不高,他心里一清二楚,让他写一本教材,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为难人吗?

    张青山自然要反抗,可命令大过天,他不上架也得上架他甚至提出,想要拜师,怎么也得给点拜师费。别人问他要什么,他说,送三只羊来让突击连的战士们打打牙祭,结果,别人一起送来了六只羊。

    好在张青山无愧于他那急智的名声,眼睛一转,就把目光定在了胡英泽身上:老胡,你可是名牌大学生,动笔杆子是你的强项。而我你也知道,就是个大老粗,跟别人吹牛斗嘴,那是当仁不让,可要耍笔杆子,我连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

    一大通道理说下去,胡英泽想想,确实如此。于是,胡英泽就动起了笔杆子,不过,要求张青山从旁协助。

    而突击连今天之所以放开了肚皮大吃大喝一顿,有几个原因。

    第一,几天前的大比武,突击连得了冠军,奖励就是一头大肥猪,外带两支钢笔。可当时张青山和胡英泽看到周围百姓穷苦,一咬牙,干脆着急起来一百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送一斤猪肉。而后,用那两支钢笔换了一头羊。

    首长们听说这事后,又特意奖励了突击连一头羊。

    如此,当时的庆祝餐,才算是勉强过得去。

    但这让张青山和胡英泽心里觉得有点愧对战士们,毕竟,这是战士们共同取的的奖励,而自己和胡英泽私下里做主分给了别人,虽然事做得对,但对战士们来说,有点对不住的感觉。

    第二,突击连的老队员老骨干中,已经调配出去二三十人,这次也是为了应对大比武,打出突击连的名气,给自家争气,才临时归队。但现在大比武结束了,明天,他们所有人都将回去。回去之后,自然是各规各队,今后,恐怕很难再在一起,如这般亲密的战斗了,所以,这一餐,既是庆祝,也是送别,更是分离。

    最后一点是张青山和胡英泽的私人原因:感谢突击连所有同志这一年多的努力和付出,这一餐,把别人送来的六只羊,也是张青山为了这一餐而特意留下来,全煮了,大家必须吃好喝好。

    即为今天的分别,也为明日的重逢,干杯!

    突击连今夜,注定无眠!今夜,注定大醉!明日醒来,又是一条条好汉!

    第二天一大早,张青山和胡英泽,还有另外留下来继续学习的原突击连的四位干部,都来送别。

    “师长,你怎么来了?”

    刚出学校大门,就见到刘永江师长笑眯眯地站在一旁,张青山等人赶紧上前敬礼,打招呼。

    “来的时候是老王带队,走的时候,自然是我这个当师长的亲自来迎接这些勇士刚到就正好赶上你们改善伙食,我这算是有口福吧?”

    师长肯定有别的事,否则,是不会为了此事而专门来的,但他不说,张青山也不好问。

    大家聊了一小会儿后,边向突击连临时驻地走去。

    张青山借此机会,问道:“师长,我们这六个人什么时候回去?回去后还是原来的位子吗?”

    “怎么,想家了?”

    “嗯!我们不仅想家了,更想念部队和同志们。”张青山一脸正色的点头,答道:“师长,你不知道,天天在这里学习加种地,我真的都要忘记自己还是名军人,都忘记战场滋味了。”

    “你们都是战将,组织上是绝对不会把你们弃之不顾的,放心吧,我想,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够重新带兵打仗的。”说完,刘永江用坚定的目光看着大家,极为严肃认真的说:“要不然,别说你们不答应,就是我刘永江也不会答应。”

    有了这话垫底,大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分别是伤感的,不论职位的高低,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不舍,眼眶红润,眼神留恋而回味,就如同回味往日自己在突击连的点点滴滴。

    刘永江同张青山等六人一一握手,一一嘱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