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218章

向胜利前进-第218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芳眨巴眨巴眼睛,就是不说话。

    张青山就更奇怪了,摸了下秦芳的额头,又摸了下自己的额头,觉得秦芳没烧,便问道:“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还是因为吃多了后大笑而感到肚子疼?”

    秦芳到底是个活泼的角色,忍不住了,张嘴解释道:“姐夫,你觉得我瘦吗?”

    说完,她还下意识的用左手指捏了下自己的左脸颊。

    你不瘦?都快瘦成皮包骨了,连眼珠子都有些凹陷进去了——秦芳以前就属于偏瘦弱,长征以来,尤其是进入草地后,别说营养品之类补充身体的好东西,就是食物都是经常混个半饱,偏偏还得没日没夜的照顾伤员,休息的很不好……如此种种原因,别说她瘦的不像样子了,没被饥饿与劳累击倒,绝对是她意志力坚强的结果。

    看的张青山眉头微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内心心疼于一个好好地姑娘,却变成了如今这瘦弱样……可以想象得到,秦芳平日里那活泼可爱又争强好胜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无比坚强而强大的心,也能体会到她内心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决心和强大的信念。

    秦芳没注意到张青山沉默的反映,更没看到,刚刚还哈哈大笑的另外三人,此时全都在沉默中看向她,眼神中纷纷流露出自责和心痛,尤其是彭兵和吴邵红,更是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红军中,女性本就稀少,自然都是大家重点照顾的对象,而护士之类的更是重中之重,可为了能照顾他们,却没日没夜的操劳,累成了如今这样。他们觉得心头有愧,对不起这些‘宝贝疙瘩’。

    “确实是有点瘦了。”秦芳自言自语的给出答案后,又赶紧躺直,喃喃自语的说:“我听雪琴姐她们闲聊时说过,如果一个人吃饱就睡,很容易长胖。要是吃饱后不说话的紧绷着,就更容易长胖……我这么瘦可不行,无法走出水草地,必须得长胖点。这样的话,万一哪天没吃的,我也能多撑着些,多给大家找一些野菜,多带你们走几步……”

    说着说着,她又扭头看向张青山,问道:“姐夫,我说的没错吧?”

    “嗯!没错。”

    秦芳满意的笑了。

    却没注意到,此时,四个男的全都低下了头:多好的姑娘,增肥的原因只是为了在最为困难,别人都倒下的时候,自己能多点体力找些野菜来救同志们的命,多拉着同志们走几步路而已。身为男的,听到这话由一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谁不感到愧疚?

    秦芳闭眼了一小会儿后,觉得气氛陡然沉默下来,睁眼看了下四周,问道:“姐夫,你们怎么突然都不说话了?”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该不该问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个我来说。”秦芳兴奋的爬起来,可刚爬到一半,陡然想起自己增肥计划,又赶紧躺下。正要开口,却听周平笑道:“好了,大家可以暖脚了。”

    出于对这个小火窑的好奇,在张青山的示范下,大家都积极伸脚。

    跟张青山三人第一次享受这种舒坦一样的效果,三位新人都第一时间露出了满足的神色,秦芳更是大呼小叫的叫出自己的感受。

    就连气呼呼地抱着碗而回的周宝玉,一看到小火窑,立马就忘记了找秦芳算账的事,加入其中。

    六人都躺好后,张青山悄悄地问身边的秦芳:“小芳,现在有药了,你怎么不给他俩上药?”

    秦芳也小声回到:“老彭的右大腿被刀子刮破了皮,并不深,没伤到筋骨。先前因为药少,不敢多用,加上营养跟不上,又长时间走路,没好好休息,所以,伤口有些炎。碰到你们的时候,我刚给他换完最后一副药。刚才在你切牛肉的时候,我看了下他的伤口,给他两片消炎药,明天早上再给他换药,打一针,问题不大。老吴的就更简单了,扭伤的左脚到了经,早就用两块板子固定,用拐杖走路,别碰到就行了。现在只需营养跟得上,不需要用外药帮助。”

    张青山这才松了口气。转而给大家散了一圈烟,边抽烟边看似轻描淡写的问他们这一路的经历。

    随即,以秦芳为主讲,彭兵和吴邵红偶尔添加,开始诉说他们这一路来的艰辛。

    燕子口伏击战,因为殿后部队被国民党骑兵师猛冲,后续部队有些被冲散了。很多受伤的同志对于秦芳她们总部医院来说,压力剧增。

    从燕子口到水草地,这一路上,跟张青山心里猜想的一样,有些重伤的同志自杀了,但轻伤员也不少。等到了水草地边缘时,部队缺衣少食,开始实行配额供给,而药品的稀缺,也让人只能对天长叹悲呼。

    长们开会研究决定,出于食物的减少,为了能扩大采集野菜等食物的范围,不能在这么集中了。于是,除少数如总指挥部之类必不可少的总部机关外,其余的都必须下放,而总部医院大部分伤员就被下放到各自原来的师里,而大部分护士,也领到了任务:每人最少要负责照顾五位伤员。于是,她们也跟着下放到各师。

    秦芳因为年纪小,加上当护士的时间不长,对护理的知识在众护士中属于垫底者之一,自然被大家照顾,分给她的全都是轻伤员。也是巧合,她被分到了十七师。

    然而,作为模范师的十七师,在长征路上基本上都是先锋,消耗相对于别的师要大一些,也是第一个断粮的师:进入草地几天后,有的连队就开始断粮,到了第十天,全师断粮。

    秦芳到了十七师后,自然被大家宠溺般的照顾,但她很有觉悟,每次都只是吃个半饱就说吃饱了,把别人送给她的时候,每餐节约下来的多余食物送给伤员。

    全师断粮,她也只能跟着大家餐餐野菜,偶尔有人特意给她送点珍贵的粮食,她也全都转送给了伤员,默默地吃野菜,默默地付出,还得经常强打起笑脸,用自己的歌声和欢快当大家的开心果,给伤员竖立信心,为伤员的伤势恶化而着急,无数次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责备自己的无能。

    但是,原本就长期处于半温饱而营养不良的她,在全师断粮后,身体体质也急剧下滑。于是,她掉队也就很正常了——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她又偷偷地躲到不远处的茂盛草地上哭泣,结果,不小心睡着了。也许是长期以来第一次潜意识里放下各种复杂心情的熟睡,让她一觉睡过了头。而别人还以为她对革命前途绝望,而偷跑出去自杀了——这样的事太常见了,大家麻木到都有些见怪不怪,于是,等秦芳第二天醒来时,已经是中午,大部队不见了。

    她顺着大部队的脚印追赶,沿途,碰到了一些同样掉队的战士,其中大部分是轻伤员。

    也不知是不是跟大部队走岔了,还是大部队脚力快些,又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走着走着,沿途居然没再见到什么掉队者,此时,他们一共有十七个人。

    这十七人中,有的人陷进了泥潭,因为救援方式不对,一开始连救援人员也被拉入泥潭里——吴邵红是因为劳累掉队,之所以崴了脚,就是因为救援掉进泥潭里的同志而受伤的,虽然救援没成功;有的因为过于饥饿,见沿途熟悉的野菜被采集光,就尝试着吃不认识的野菜,结果中毒而亡;有的因为过度劳累,加上饥饿,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救都救不回来。还有的人,当天晚上几个人背靠背的挤在一起,坐着睡觉,可等第二天早上出去叫人的时候,却现,几人全都永远的‘沉睡’了……

    短短两三的时间,这只十七人的队伍,就只剩下眼前这三人了。可以想象,能坚持到现在,秦芳三人完全是靠自己的意志力与对革命的信念在坚持。但就算是如此,如果没碰到张青山他们,秦芳三人在极度饥饿与疲惫下,必定凶多吉少……

第三百章 秦芳的苦楚!()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但悲伤的气氛,是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在众人的心间流淌:感受着微风吹过的‘喃喃轻吟’,这是战友在告诉自己什么吗?看着天上璀璨的群星,如同战友的泪珠;彼此是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谁也没有说话的心情,就连向来活泼的秦芳也眼含热泪的偷偷抹泪。Ω 文学┡ Ω迷..

    长征,给每一位红军战士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考验,但正是经历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与锤炼,为红军将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定了大家信念,不是吗?

    “姐夫,给!”

    张青山扭头看了她一眼,接过她递来的东西:二指宽厚,月光下呈灰黑色,硬如石头,却又有些眼熟。

    还没等张青山弄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躺在他右边的周宝玉却惊问道:“小芳姐,你怎么还有牛肉?”

    张青山心头一惊,总算想起来了:这不是在爬雪山前,上面下来的牛肉干吗?记得,当时普通战士和官兵每人一块,医护人员之类的特殊人才每人两块,后来在甘孜城时又多多少少地补充了点……当时,张青山只是匆匆地看了眼,就把两块牛肉干交给了连里的老班长,后来就忘记了。

    而周宝玉之所以惊讶,就在于: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们都饿成这样了,你有牛肉干却怎么不拿出来?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秦芳听到周宝玉的惊呼,立马坐起来,见大家都看过来,她急忙解释道:“这块牛肉干不是我的,是一位我也不认识的同志临死前非要给我的……”

    原来,秦芳掉队醒来后十分惊慌,拼命的跑,想追上大部队,却不小心碰到了第一个战士,却是一位因肚子拉稀,虚弱不堪的躺在地上等死的同志。

    大概是因为在弥留之际被秦芳碰到了,反而被惊醒。自知无法走出水草地的他,拒绝了秦芳的帮助,反而冲怀里掏出这块牛肉干,递给秦芳。随后的一两分钟,他不断的请求秦芳一定要胜利走出水草地,一定要告诉他所在的班级的排长,自己没有当逃兵,而是因为肚子拉稀,浑身无力且时常昏迷,是在没办法……秦芳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同志牺牲,却无能为力。哪怕她哭的稀里哗啦,喊的嗓子都哑了,但一切都是徒劳的。

    张青山摸着手里的这块牛肉,幻想着这块牛肉原本的主人,对它的不舍,因为,这块牛肉当时是这位战士走出草地的信心寄托所在。以至于他临死前还惦记着把它交给秦芳,请求秦芳胜利走出草地,或许,在他的心里觉得秦芳又了这块牛肉,就一定可以走出水草地,这块牛肉,同样是他临死前的寄托所在。而秦芳接受了他的馈赠,也对它有了一种依赖般的精神寄托,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秦芳不会去动用它……要知道,在这水草地里,一块牛肉的价值就如同沙漠里的水一样,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要不是碰到你们,我打算明天早上就煮了它。”说完,秦芳躺下,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你做得对。”张青山轻轻地拍了下秦芳的肩膀,把这块牛肉干递给她:“它不仅仅是块牛肉,也是那位同志对你走出这片水草地的寄托,也许,当时在他的眼里,你已经代表了他,代表了我们整个红军。还记得出前的动员会上,师长说过: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有一个人胜利走出去就是胜利,就是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只要有一颗火种在,红军的精神就永远在,总有一天,会再次点燃天地……所以,小芳,我以连长的身份命令你:今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动用它。”

    哭泣中的秦芳接过牛肉干,点点头,没有再哭,抽搐似的一抖一抖地,再次将牛肉干藏在自己的上衣口袋里。

    张青山坐起来,一个一个地看过去。他没问,也没有特别提醒,可他的眼神却让所有人都读懂了,每一个接到他那眼神的人,都默默地肃然点头。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眼神的意思:今后,谁都不要动秦芳手里的这块牛肉干,最好连提都不要提,免得刺痛她已经绷得很紧的神经线。

    当张青山再次回头看向秦芳时,却没想到,就这么一小会的工夫,秦芳居然睡着了,还略微地带着一点鼻鼾声。

    有一点,张青山分析的很对:秦芳真的很苦很累。或许是护士的本能,又或许是害怕失去战友,更不愿意看到战友一个个地倒在自己眼前,这几天,她几乎没日没夜的操劳:给大家唱歌,为大家加油打气,努力提高士气的同时,还得照顾伤员。以女性的温柔与坚强,守护着众人。可是,又有几人能体会到,在她活泼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各种情绪:担忧、痛心、恐惧、焦虑……为此,哪怕到现在她身边只有两个伤员了,她还是拼了命的用瘦弱的身板,当起了这两个人的另类拐杖,一路扶持着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