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158章

向胜利前进-第158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造成的结果。到了峡谷后半段,敌我双方的尸体开始增多,而且,几乎都在峡谷内的平地上,鲜血四溅,尸横遍野,有的甚至是箍在一起,却没了下半身,显然,这是有人用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造成的结果。而从这上面判断,绝对是敌人见红军要冲出峡谷,极力阻止,想一口吞掉这支红军,便集中兵力跟红军近战,否则,就算杀的再惨烈,他们只需要从山上往下射击即可,犯不着冲下山来肉搏。

    然而,从打扫过的战场情况看,不管伏击者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但他们显然是胜利者。能有这结果的原因很简单:红军在长征后,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非是逝者主动提出留下五角红星,否则,生还者都会摘下逝者军帽上的五角红星,以表达会替逝者把五角红星带出草地的愿望和决心。而眼前的红军战士尸体的军帽上,五角红星依旧带血存在。

    结合这里的情况,再想想几百米外山顶上那三具红军战士的遗体,张青山心里又了大致猜测:那三个战士在战斗打响后趁乱跑到那儿的,或者是战斗结束后敌人匆忙离开,没来得及打扫战场,让三人生还离开。然后,因为另外两位战士受伤极重,那两位战士跑到那儿后,实在坚持不住,就宁愿死在那儿,而那位战士受不了眼前的一切,绝望之下,干脆吞枪自杀了。还有一种几率小,但也有可能生的情况:三人跑到这儿后,敌人追了上来,为了不当俘虏,三人干脆如此。而敌人敬重于三人的勇武,并没有移动他们的尸体就离开了……不管是什么情况,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儿并不安全,敌人随时可能原路返回来‘打扫战场’。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尽快离开。

    又人哭了,有人惊呆了,有人皱眉……但这就是现实,冷酷,却无可奈何。

    “打扫战场,收集粮食、水和武器,十分钟后,马上离开,这是命令。”

    听到张青山的话,有的人张嘴想问什么,可一见张青山声色俱厉的叫道:“生者为大!没时间管别的了。快行动!”

    众人赶紧行动。

    可仅仅五分钟后,老田就跑过来报告:“队长,不能再收集了,否则,会耽误行军度。”

    见张青山不解的看过来,老田小声解释道:“咱们在自家同志的遗体上没收集到什么东西,可在敌人的身上现了一些香烟、罐头之类的好东西,同志们只想着接下来的路难走,尽可能的多收集一些,却没考虑过,负重太重的话,大家根本就背不动,更何况,咱们队伍里这么多伤员……”

    “是我没考虑清楚。”张青山直接道歉后,沉吟了一下,对大家喊道:“都听着,大家别只顾着收集,而忘记了自己能不能把收集到的东西背着走,要适量,否则,背的太多太重,走不了的话,还不如少背点……吃的要尽量多背点,武器一把就够了,子弹可以多带点……”

    随后,张青山一个个地检查,却惊讶的现,果然如老田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尽量多背。其中有个战士左臂受伤,面色苍白,一看就是失血过多,血气不足,可他居然背了不少于六十斤,气的张青山边笑边给他卸重。

    就算如此,每个人在离开的时候,都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

    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是好的,接下来,他们会越来越多的接触这样的牺牲场面。而敌人也不是笨蛋,迟早会现红军缺少粮食弹药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两百一十九章 伪装服() 
夜里,张青山和孙志平、周平聚在一处山坡下,边抽烟边开会——大家都没有过草地的经验,所以,边走边摸索边开会探讨就很有必要了。

    “老孙,老周,不知道你们俩感觉到没有。白天看到的那个情况,虽然大家的武器和食物充足了,可士气却有些不同了。”张青山边轻轻地摸着伤口上的纱布边问他俩——因为没伤到骨头,所以,肉长起来很快,就这么几天功夫,伤口越来越痒了,这是伤口在长肉的意思,是好事,只是有时候痒的厉害,又不敢狠抓,只能隔纱止痒。

    而在张青山身边,插着三根小树枝:这可不是为了玩,而是利用三点一线的原理,对照北极星,以便确定方向。

    “恩!队伍里有好几个同志参加革命不久,对于这么多战友被敌人伏击而牺牲,有些情绪很正常,等他们多见几次就好了。”周平脸色平静,语气平静,一副见惯生死的意思,又一下子把话说的太死,让另外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气氛有些冷清。

    一小会儿后,张青山才道:“我觉得,咱们还是想个办法扭转一下士气才好。”

    可在这样的环境下,又该如何提升士气了?打个胜仗?不行!躲避敌人搜索还来不及了;唱革命歌曲?更不行,那就等于主动暴露……

    又是一阵沉默。

    “队长,我看算了,先就这样吧,过一阵他们就习惯了。”

    “老周,你这话里有话啊,说说。”

    “队长,这一路走来,我们也现一些落单的同志的遗体,只是这次现的最多,所以同志们有些情绪。但我估计,这样的情况接下来还会有,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三个摆正姿态,给大家做个表率,再时不时的鼓舞大家几句话就可以了。”

    孙志平一直沉默吸烟,听到他这话,猛地问了句:“要是接下来碰到更多的,怎么办?”

    老周眉头立马皱起,语气也沉重了几分:“要是碰到个别的,哪怕是多碰到一些单个的,都好说。可要是再碰到这种几十个上百个牺牲的同志的遗体的场面,那我们也不用担心,大不了一死而已。”

    张青山和孙志平对视了一眼,眉头都皱了起来。老周这话说的太直,可意思很明显:碰到落单的,不管碰到多少,都说明主力没事。可要是经常碰到大片大片牺牲的战友,那就只能说明一个无比严重的问题:主力遭到巨大的打击,被打散了,否则,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可以想象,敌人不仅会在前面摆明车马封锁,还会四处出击的追杀红军战士。他们这二三十人,就算想调头回去恐怕都没机会了,将会如同巨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会被巨浪击成粉碎,担忧又有何用?

    “好吧,这个问题暂时先就这样。下面,我说说第二个问题。”张青山深吸了一口烟,道:“不管主力情况如何,我估计,敌人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所以,我个人建议,要灵活运用侦察,不再局限于先前的间隔距离,而是以山为单位,不管距离远近,只有等侦察的战士在另一座山头上出安全信号,后面的人才能前进。对此,你们俩又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绝对适合眼下的情况,他俩自然同意。

    等张青山把自己心中的问题都表,并经过大家的探讨后,问道:“我就只有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没有?”

    周平张了张嘴,却没说出来。张青山只得主动开口追问:“老周,看你挺爽快的,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嘛。”

    “我原本想说目前大家负重的问题,可想想,就算我们做了决定,同志们也绝对舍不得丢弃到手的粮食,所以,这个问题说出来,还不如不说。”

    谁能想到,现在大家担心的是粮食过多。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无奈:中央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肚子问题。在长征开始前,上面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嘱咐大家,现在,要大家丢弃粮食,估计不可能,还不如边走边吃,虽然度慢了些,可肚子问题解决了,最少也能让大家吃几天饱饭,而不是混着野菜吃。最多就是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再控制。

    张青山只能苦笑着说:“算了,先让大家吃几天饱饭,恢复一下大家的体力吧。”

    “老张,我这里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

    “恩!你说。”

    “大家都知道,你们突击连是经过特训的,肯定有自己独到的本事。不知道,你们训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手段,能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隐蔽?”

    张青山一听,一拍额头,道:“怪我,怪我,是我疏忽了。”

    确实是张青山疏忽了,因为他看问题时,总是下意识的把自己当成了突击连的连长,而不是这支伤兵的队长。可问题是,突击连是特种部队性质的,这支伤兵队伍最多也就是老兵跟新兵结合的普通部队,能一样么?所以,他总以为像如何隐蔽这类小问题,根本就不用自己去特意提醒,连里的战士们要是不会才是怪事,却没想过,或者说没注意到,普通士兵根本就不会。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

    好在大家刚吃完饭,都还没睡,又是半月,张青山带着大家,分成多支小队,四下去拔草,而且嘱咐,一定要连根拔起。随后,再教大家如何把草紧系在身上时遇到了问题:在训练时,大家都是用细线把草按一定比例捆成一小撮,然后捆在网上,披在身上就成了。可现在,都是普通士兵,连如何利用手边之物来隐蔽都不会,更别说连绳子都没有。最后,还是一个战士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刺刀在衣服上割十几个小口,再把绑腿上的布条割成细条,把一束野草放进衣服小口里,用细布条捆紧……张青山还特意提醒他们,不要过于紧密,要适当的分开,要跟周围的野花野草看起来没差别为最佳。

    这么做的时候,大家只当是一种玩乐,有的人边做边打趣,言语中好像都觉得没必要如此,有的人绑好后,直接穿在身上,被众人嘲笑,称之为‘草人’,而那帽子上的草圈,则被戏称为天使环。甚至有人满不在意的说,真要被敌人现了,大不了跟他们同归于尽。张青山听了,也没在意,偶尔还笑呵呵地点头认同他们的观点。只是在众人绑好后,他十分严格的检查每一件伪装服……可是,当他们真正遇到敌人的时候,就是这么个小小地娱乐成果,救了所有人一命。

    第二天下午三点多,孙志平和另一个战士趴在一处山顶上,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前面,又稍稍等了等,觉得安全后,向后面出了“安全”的手势。

    一直等张青山等人跑到离自己不到三十米时,孙志平回头张青山点点头,和身边的战士爬起来向山下冲去——这是一路走来的前进方式:侦察兵确定安全,等后面的人赶到后继续前进,而后面的人则在等待的同时,还能掩护去探路的他们。虽然放着平地不走而专门翻山越岭,度上慢了很多,但安全上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平原上的山,大是大,但根本就不高,有利于这样的前进方式,要是放到南方的高大山川,这样的前进方式绝不可取。但问题是南方的山川密林多,而平原上想要看见密林,得看运气。

    孙志平两人一路猛冲到对面的半山腰,眼看离山顶不过五六十米时,孙志平猛地感觉到一丝不安,一把拉住身边的战士:“小胡,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咱们放慢点度,随时准备躲避。”

    小胡点点头,右手把步枪带缠绕了一圈。

    随即,两人躬着身,手脚并用,慢慢地向山上爬去。一看就知,两人随时准备卧倒……两人都没说万一跟敌人碰头了怎么办,因为在早上的测试中,大家有目共睹:张青山穿着伪装服躲在二十多米外,不仔细观察,很难现。至于说被现了怎么办,这根本就不用说:往哪儿跑都行,就是不能往回跑,以免连累后面的众人。当然,在自愿原则下,既然选择了当侦察兵,就要随时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因为张青山早就说了句十分冷酷无情的话“为了众人的安全,我只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倒下。”

    眼见离山顶差不多二十米的距离时,孙志平好像听到了马蹄声,赶紧扑倒在地,身边的小胡一见,想都没想,立马扑倒,顺势把手里的步枪压在身下。

    不到两秒,就见七个骑兵相继出现在山顶上。

    这一刻,别说孙志平两人,就是在后面那座山头的张青山等人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虽然早就说过为了大局而不会救人,可那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谁会眼睁睁地看着战友牺牲?

    不得不说,人的惯性思维很难改掉。

    这几个敌人骑马站在山顶上,对于近处仅仅是顺带似的扫了一眼,或者是根本就没想到近处藏着红军战士,所以没人在意——他们全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远处的仔细观察。

    可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他们说的几句话,差点让他们的头头被人狙杀……

第两百二十章 差点暴露() 
这七个骑兵都配着马刀,两边的人提着快抢,中间的三人不仅拿着望远镜看远处,腰间撇着的却是手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