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156章

向胜利前进-第156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张青山从敌人那儿收集到了罐头和饼干,让众人不用生火熬汤,减少了暴露的几率。有些活泼的同志甚至边吃边愤愤不平的讽刺敌人:这些老爷兵还真是做惯了老爷,打仗不行,享受起来倒是以等一等厉害,真不知道这么一个罐头又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

    吃完饭,就该干正事了。

    先前,孙志平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但张青山的到来,就必须要有所改变:无论是军衔职务还是战斗指挥经验,张青山都是这二三十人中最高的,而且,他个人不仅是党员,还是战斗英雄。经过孙志平的推举,大家一致同意他为这支队伍的队长,孙志平为副队长。

    张青山也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客气推诿的时候,他的经验将决定这支队伍的生死,所以,他也没客气,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口粮:大家好久没吃饱了,大吃一顿是应该的,不仅能有力气走下去,还能提升士气,但接下来的路,不控制口粮就不行了,所以,还得挖野菜…

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杀!() 
23岁的向邦国是湖南省龙山县召市镇人,他跟张青山虽然是同县的老乡,和张青山同一时期参加革命,不过,两人虽然都是四十九团的,却不是一个营的,因而,他并不认识张青山,但这并不妨碍张青山的知名度。

    作为四十九团二营三连三班的副班长,早在长征前就已经听闻过张青山这个老乡的大名,只是一直无缘认识。后来,团里为专门剿匪而成立突击队时,他很想参加,只是放不下面子,所以,没有去走什么私人关系。

    后来,为长征而准备的突击连成立,到各团挑选好手,他却因为任务,被借调到“龙山独立团”,因而错过……说实话,他和战友们一样,都认定“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因而,他并不怕死。只是,他向往突击连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个连的独立性和神秘性。

    再后来,突击连在长征种大放异彩,就注定了他和张青山这位老乡的差距越来越大,哪怕他在此前已经是副班长,也无法追赶上张青山的补。

    在燕子口伏击战中,他的右肩膀被子弹击穿而受伤。后来,队伍被冲散,他趁乱活了下来,并于几个战友一起继续长征……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当时看起来精神头十足的他,第二天早上,就开始起了高烧。而后,这一路下来,他的伤口有些炎,高烧也是时好时坏,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死!并不可怕,怕的是毫无意义的死去。只是,他的内心知道,他坚持不了多久了,而且再这么坚持下去,还会拖累战友,但他不甘心就这么死了,所以,一直坚持着。但看到战友们现在要吃的没吃的,要多疲劳有多疲劳的样子,他真的不想再坚持了,但战友们平日里给他加油打气,给与他极大的精神鼓舞,又让他觉得不甘心,因而,一直有些犹豫不决。

    然而,小平头的死亡,给了他极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压垮他精神力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仿佛觉得自己生命的最后辉煌来临了,他不想浪费任何东西,想把任何东西都留给战友,好让战友们多一丝力气走出草地。所以,他以头痛为由,不仅拒绝了食物,连水都不喝,反倒是请同志帮忙,找来一壶水,打湿帕子后放在额头,以便于用冰凉来使他一直保持清醒状态——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累战友了,否则,大家都得完蛋,所以,他今夜必须要一直保持清醒,否则,天知道他陷入昏迷后,下一次醒来会是什么时候。

    看上去他好像睡着了,还时不时和大家一样打起轻微的鼾声,但他头脑时清醒的,因为他一直在等,一直借着皎洁的月光观察着周围的战友,作为参军一年多的老兵,他知道,今夜,战友们必定会美美地睡一觉,只因为这几天大家饿的厉害,而今天的晚饭让大家饱饱地吃了一顿,会让大家睡的更香。

    躺在担架上的他没有表,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觉得大家都应该睡着了,他缓缓睁开眼,扫了眼周围,果然都睡着了。

    看了眼左边挨着自己,抱着枪,靠墙而睡的小陶,他忍不住仔细看了下小陶左上衣口袋:安葬完小平头后,他把小陶叫道一边,用半哀求半命令的方式,把自己帽子上的五角红星交给小陶,并嘱咐他“自己要是没有胜利走出草地,请他把这颗五角红星交给党”……

    左手慢慢地从腰间抽出刺刀,用手指刮了刮刀刃,出沉闷的刮痧声,这是他平日最喜爱听的声音,因为这声音表示刀刃很锋利,可现在,他心里平静如水。微微转动了一下刺刀,直到月光通过刺刀面折射到自己眼睛里,他原本古井不波的表情,突然间有了丝紧促,紧接着又松懈下来……

    把刺刀放在胸口,直勾勾地看着天上的满月,脑子里不由的想起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父母的宠爱,什么都留给自己吃……过年的时候,弟弟打破了碗,父亲将掉在地上的米饭一颗一颗地捡起来吃掉,并诉说着粮食的珍贵……给地主家放牛,从没有吃过一次饱饭不说,还经常挨饿受冻,动不动就被地主家的少爷欺负、羞辱……红军来了,不仅给家里送吃的,还分给家里好大一块田地。他深深地记得,父亲接到一大袋粮食时,躲在门后的母亲的眼泪是如何的多……参加革命后,不仅能上夜校读书识字,还从没有被战友欺负,反倒是经常帮助他、鼓舞他。这种团结友爱的气氛,让他心里很是温暖……打仗时,战友们经常以自己是新兵为理由,把最危险的点留给自己,他们却冒着生命危险去杀敌,甚至,亲眼看到一个不知名的战友,为了别的战友的安全而给战友挡子弹……

    够了,真的够了,能参加革命,能认识这么多兄弟姐妹,这辈子,够了……唯一可惜的是,没有看到革命的胜利。但他相信,有这样一群信念坚定、团结友爱的兄弟姐妹,革命的胜利,不会很远……

    不能再怀念了,更不能再想了——作为老兵,他知道,人一旦想多了,就怕死!

    他睁大眼睛,一个一个地看过去,如同样生生世世地记住这群战友的样子一般,是那样的不舍,又是那样的坚决。

    亲爱的战友们,我向邦国决不能拖累你们,永别了!祝你们胜利!

    ……

    虽然大家都以张青山是伤员,不用去站岗放哨,只要指挥大家就好了。可张青山却坚持要去,因为他知道,正是因为自己有伤,所以一定要去:自己是党员,又是队长,就必须以身作则去鼓舞同志们的信心。更何况,那些没受伤的战友白天要照顾大家,还要挖野菜,捡拾牛粪等,还要紧绷着神经,面对随时会生的战斗,已经很疲倦了,如果晚上还要他们站岗放哨,那会让他们更加疲惫不堪,如此下去可怎么得了——一旦他们倒下,伤员们也绝对完蛋了。反之,伤员们如果能尽最大力量来分担任务,就很有可能大家一起胜利走出草地。比如说这站岗放哨,伤员们完全可以做到,而白天劳累一天的同志们在夜里能放心休息的话,第二天就会有精神得多,有利于帮助伤员……

    趴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一下前方,虽然远处看起来灰蒙蒙一片,可因为有月光的照射,俯视之下,一两百米还是能分得清人影。

    确定没有人后,张青山翻身躺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也不敢点烟——开什么玩下,这是平原地区,又是夜色下,一个红光点一闪一闪的,不是自我暴露还能是什么?放在鼻尖使劲的闻了下,放在嘴上叼着,头枕着双手,看着月亮,全身心的放松——脑海里极为空明。

    这种寂静下看星空所产生的空明状态,让张青山极为喜欢,甚至就想如此到天荒地老。

    突然!

    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对,立马翻身,拿起望远镜就四下观察,结果,别说敌人的身影,连只老鼠都见不到。可是,那种压抑中带着几分悲愤的气氛却依然在,而这种气氛,并不是直接感官,而是长期战场上生死考验之下,所产生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他很确定自己的这种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在战场上已经让他躲避了几次敌人的威胁。

    正在他皱着眉头想尽量摸清楚这种感觉的来源地时,却见身后有个黑影正快跑来,跑步的姿势有些奇怪,好像边跑边用手摸脸一样。

    很快,张青山就知道这种气氛来自哪里了。

    “队长,你快去看看,老向……老向自杀了。”

    “啊!”张青山一惊,随即嘿了一声,爬起来,把手里的望远镜边递给那个战士边沉声道:“你来替我站一下岗,我去看看。”

    一瘸一拐的下山……说实话,此时的张青山心里虽然有点沉重,但并不是特别悲伤,不为见惯生死,也不为大家不熟悉,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只为这种对于他来说,事太常见了:长征以来,多少优秀儿女在受伤后,就是因为缺医少药、缺吃少穿,不忍心连累别的同志而自杀的?太多太多了,多的张青山甚至都有些麻木了。

    来到那个小山沟里,因为不敢照明,也不敢生火,能见度不高,但他一看到大家围在一起,尤其是看到有的人捂着嘴,想放声大哭却又不敢哭,忍着,痛着,流泪着,那种悲痛和愤怒的气氛,几乎是迎面扑来。

    他楞了一下,长叹一声,心里又沉痛了几分。不知怎么地,他突然想起了已经牺牲的老班长,也想起了为炸开敌人城门而抱着手榴弹冲锋的……

    上前几步,看到了那个自杀的人,他眉头微微皱起,哪怕他见惯生死,也不由的为眼前这一幕感到震惊:为了不连累战友而自杀的人活着说方式他见过不少,有趁人不注意而跳崖的、开枪自杀的、拿脑袋撞墙的……可他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刺刀捅心脏自杀的。这让他感到震惊,因为他觉得,拿刀抹脖子和对着心脏一刀的方式,是最让人难以接受——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者说这得多么绝望,才会有如此狠劲和毅力结束自己。

    默默地站着,感受着,痛苦着……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最少也要阻止类似的事在生……

第两百一十七章 办法总是有的() 
“好了,志平同志,麻烦你带几个同志把向邦国同志的遗体埋在小平头的身边,让他俩做个伴,不至于孤单。”亲自帮向邦国整理了一下易容,问清楚他的名字后,张青山吩咐大家:“剩下的同志赶紧抓紧时间再睡一下,马上就要天亮了。”

    当着战友的遗体说这话,听着够冷酷无情,够铁血吧?可这就是现实,极为残酷的现实——他得为整个队伍负责,再说现状如此,他也没别的办法。

    有些同志想不通,心里有火,不愿意离开,又不敢直接反对,毕竟张青山的名气和职位摆在那儿,就气鼓鼓地看着张青山。

    张青山心情也不好,但作为队长,他不仅要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怒火,同时还得安抚好同志们的情绪。稍稍想了下,沉声道:“同志们啊!忍着吧,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把这种悲痛还给敌人,让他们也尝尝失去战友的滋味,尝尝战友迫不得已的滋味……但在这之前,大家必须要好好地活下去,这是我作为队长的命令。”

    说完,也不等大家有所反应,杵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向外走去——他这下半夜的岗哨还没站完了。

    这腿受伤了就是麻烦,一瘸一拐的很不方便不说,走路都吃力不少。

    好不容易来到岗位,让先前那个战士回去后,他长长地松了口气,用望远镜四下观察了一下,然后仰天躺着,看着群星璀璨,脑海里不由的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说的故事:人死后就会化为星星……不知道小平头和向邦国所化的星星是那一颗?牺牲的那些战友们所化的星星是否聚集在一起……

    也许是想的有些入神,直到感觉不远处有人走过来,他才猛地惊醒过来。不过,看到是从这一面的山坡走来,他又放松下来。翻身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见没任何异常,这才又躺在地上,等待来人。

    “队长,同志们的情绪很低落,你经验丰富,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张青山知道他深层次的意思:先前大家没吃的喝的,都坚持下来,现在,最少有上百斤粮食和别的一些物资,却接连死了两个,其中一个还是自杀的,这真的太打击人了,想不通很正常。

    “暂时没有,不过,不能再死人了,尤其不能再有自杀的事生了……那个老田,你派人暗中看好,吃的喝的都要重点照顾,他身上也不能留有武器,千万千万不能让他走向邦国同志的老路。”

    老田就是腹部中枪,只能躺担架的唯一一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