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滴血瞳 >

第607章

滴血瞳-第607章

小说: 滴血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幅图,则是男女房中阴阳调和之图,这画面着实有些辣眼睛。

    而最后一副,则是一个人的面前有着一个丹炉,他的手中还拿着一柄蒲扇儿。

    一共四幅图,但是这几幅图所表达的意思我却有些不明白,不由得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崔明丽倒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是方术!是先秦的那些道术!”

    “什么?方术?”我吞了吞口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崔明丽却冲着我微微地点了点头,从她的目光当中我看出了坚毅的神色。

    若是方术的话……我的脑袋不由得一疼,顿时一道白光从我的脑海当中闪现,我貌似懂得了一些什么事情了。

    方术,指方技和术数。而所谓方技,在古代指医经、经方、神仙术、法术等等;术数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

    方法甚多。古代把治方术的人称作“方士”,他们是神仙的化身。神仙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是形如常人而能长生不死,二是逍遥自在,神通广大。方士后来发展成道士即道教人士,他们以神仙崇拜为独有特点。

    神仙传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一出自荆楚文化,一出自燕齐文化。《庄子》书中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文字,是对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动描述。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这种神人、圣人不食人间烟火,不怕水火侵害,腾云驾雾,来去自由。自己升天,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凰飞腾兮,又继之以日夜。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既有这种神仙幻境,必有认真的追求者,而关键是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实现个体永生,于是有不死之方出现。

    古代关于方术的记载很多。而史书之上也有记载有人献不死之药于荆王。

    另外的一些典籍当中也提到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神仙传说流行较广,而神仙方术的热衷者主要是诸侯王,两者同时盛行的地方是北方燕齐一带。

    燕齐地临大海,海天的明灭变幻,海岛的迷茫隐约,航海的艰险神奇,都引发出人们丰富的联想遐思。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人才荟萃,百家争鸣,黄老思想十分活跃黄老之学在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信仰,还从中发展出早期的道教之一太平道,后虽被镇压,但齐东信道之风长期不衰!

    其次,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群山环抱海天明灭,变幻无穷海岛迷茫隐约,引人入胜,航海艰险神奇富有刺激,海产丰富多彩,招人喜爱特别是神奇的海市!山市,更易引起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遐思。

    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神仙传说气氛,是中国神话两大来源之一的燕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渤海之东有大壑,名“归墟”,中有岱舆、员娇、方壶、流洲、蓬莱五仙山,“其上台观皆金玉,禽兽皆纯编,珠纤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长生不老。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

    神仙方术自秦汉以后发展更烈。秦始皇并有天下后,多次东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徐福又称徐巿,秦时方士,为迎合始皇的迷信长生,上书说海上有三座神山,请得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

    秦始皇还派过韩终、侯公、石生等求仙人仙药,结果用费甚巨而一无所得。虽然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史记》又说,这种方术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有人还说黄金可成,而河汉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方士们编造出黄帝铸鼎、骑龙升天的神话,引得帝王大发感慨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帝王一人好之,上下万人趋之,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史记》说与邹衍同时,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皆燕人,为方仙道,形皆销化,依于鬼神之事。

    方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史。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知识所限,人们相信天主宰着一切人事,人间的统治者受命于天,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的变异,视为灾异和祥瑞的征兆。

    相传有“明堂羲和卜史”等官吏专门观天文、察时变、纪吉凶,用卜筮来传达天的意旨,并用祭祀来消灾祈福。在龙山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烧灼过用作占卜的兽骨,说明这时已有了预卜命运的占卜。

    商代的甲骨卜辞中,有许多日食、月食和风云雨雪及祭祀天时诸神的记录。周代认为天道与人事互相感应,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帝,“天命靡常”,人君“敬德保民”,就能“祈天永命”。

    春秋时,人们把天上的十二星辰和二十八宿跟地上的州、国位置相对应,称为“分野”,以星宿的变异来比附州、国吉凶,使得天人之间发生更密切的关系。

    而此时,我再次看向了那四幅图,当即恍然大悟,方术若是细致划分的话,便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占星术、堪舆术、房中术和炼丹术!

    占星术起源很早,是以观察星辰运行予言人事祸福的一种技艺,它充斥着中国历史进程,每个朝代每个帝王都采用占星术,其精华是“天人感应”。

    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天地之代名。怀有此种技艺的人称“风水先生”,研究住宅基地或坟地的形势,又称相宅墓地之法。又有算命先生,看八字,用易经阴阳五行推演人的命运,在旧社会很流行。

    第三则为房中术,在中国古代非常发达,是国人对性生活的深刻认识。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房中术出现很早,但直至魏晋南北朝才基本形成体系。

    最后则是炼丹术,是以炼制长生不老药为目的的方术,源于秦汉,属于道教,内容十分庞杂,大致可分为内丹和外丹。

    “原来如此!”我默默地说了这句话,崔明丽回头看我,但是从她的目光里面,我却没有看到一丝讶异的成分,反倒是觉得她的目光十分的轻柔,并且带着一种貌似“我早就料到了的意思。”

    在这黑苗寨子崖葬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这船型的悬棺,并且在这悬棺之上还有代表方术地四幅图话,这么说来,这一切的一切,都跟那南越王国是脱不了任何干系的了。

    “护身符,白矖……”我默默地摸索着,从自己的脖子上面把这护身符解了下来,再次交到了崔明丽的手中,“带上它!”

    我的话不容置疑,也不允许崔明丽有任何的反悔的余地,崔明丽想挣脱我的手,但是看到我坚毅的目光之后,便也不再说什么了……

第861章 大巫跳舞,心生疑() 
我紧紧地握住了崔明丽的手,她的手十分的冰凉,我的手仿佛握住了一块坚硬的冰块,但我仍旧在紧紧地握着,并且不想放开,我害怕!并且打从心眼儿里面胆怯,若是放开了这双手的话,或许崔明丽便会在我的眼前消失了,我害怕她的离开,就像我害怕自己会失去这双手一样。

    “你拿着这个,一定要拿好,否则我会生气的……”我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崔明丽的五根手指头却紧紧地扣在了一起,她强忍着自己的泪水,冲着我微微地点着头,或许她也明白,此时此刻,我这么做的意义,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我们两个在有些时候,思维竟然出乎意料地一致,她也可以在瞬间明白我的意思。心若有灵犀,恐怕不点都会通吧!

    我忽然觉得,陆七八给我的这块护身符应该有深层的含义,我也觉得在这护身符上面雕刻的“白矖”,也绝非偶然形成的。

    那若是这么说来的话,陆七八这个人也绝对不是个普通人,想当初,在那服务区的时候,因为崔明伏得罪了那个量黄米的农家妇女,最后害的那猫鬼找上门来,我们三个也是费尽一番周折才把那猫鬼搞定,而陆七八是和我们一起的,那猫鬼本就是鬼物,心智绝非灵长类,但是却俨然没有去寻他的麻烦,有一种可能便是陆七八本就是很强的人,那猫鬼不敢擅自招惹,才会直接对我们下手。

    我的心里面忽然泛出来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这个护身符,或许并不是一个花架子,而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保不齐便可以在关键时刻,救我们一命。

    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女娲娘娘的左护法。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非常孤独,于是用泥造人,同时也造了和自己同为蛇神的宠物。一为白矖,为雌;一为腾蛇,为雄。女娲补天时因所采五色石不够用,于是以身补天,白矖和腾蛇亦追随以身补天。

    盘古开天、洪荒伊始。大地之母女娲黏土造人、繁衍后代、造福人间。谁知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争斗,共工头撞不周山,使天体倾斜,三界大乱,妖孽趁机横行无忌,危害人间。

    上古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霸一方,逞凶作乱。四大神兽秉性各异,龙族高傲、白虎鲁莽、玄武阴毒、唯朱雀最为残忍,每日要吃人度日。

    共工氏头撞不周山,三界混乱,朱雀趁机煽动三大神兽联手祸害人间。女娲用补天遗留的十二块五彩石铸造镇妖瓶,并在另外四只灵兽麒麟、白矖、腾蛇、白泽独角兽的帮助下,战败以朱雀为首的四大神兽,除白虎、斩玄武、降朱雀、收服龙族。人间恢复和平,女娲功德圆满,由白矖、腾蛇两大护法接引上天,被尊为上古第一大神。

    失去神位的朱雀神君心存不甘,自封幽冥鬼帝,再度为祸人间。世人在享受短暂太平后,各部落首领亦欲望膨胀,为争夺利益互相杀戮,女娲遂派两大护法白矖、腾蛇下凡寻宝除妖、拯救人间。

    白矖与腾蛇因为除妖有功,得到万民爱戴;任务完成后,白矖留恋人间的美景,不愿再返天庭,于是白矖留在了美丽的南越国,成为南越国的女祭司,她与师妹腾蛇一起降妖布道,拯救苍生造福社稷;恩泽一方,使人间出现一片安宁!

    来人类贪婪,为了争夺大量的土地,财富而互相残杀,使天帝大怒,立刻下令让白矖与腾蛇返回仙界,然后用洪水洗脱人类的恶念,白矖不愿让无辜百姓受牵连,决定与腾蛇一起留在人间,并在龙族之主苍龙的帮助下一起治水。也因此惹怒了天帝,断去天梯使其无法返回天庭。

    白矖留恋人间,于是请旨永驻人间,化名仙乐,成为南越国大祭司。仙乐一直为人间驱除妖魔,拯救苍生。南越王朝历尽数代不衰,全仗白矖和藤蛇的全力辅佐。

    而南越国是秦朝灭亡后,由南海郡尉赵佗于前203年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并且定都如今的广州番禺。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藩”。

    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前111年所灭。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郡县制国家,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使岭南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南越国君主推行的“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汉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南越国共传五代王,共九十三年,开国君赵佗,人称南越武帝。

    而面前的这个船型悬棺上面则又是先秦的方术,这么说来的话,桑林婆婆这一脉,很有可能便是从那南越国迁徙而来的吗?

    “跳巫舞——”巫虺文再次大喊到。话音刚落,巫虺文的手中便拿出了一个面具,并且戴在了脸上,手里面还拿着一个牛角铃铛,伴随着清脆的丁丁零零的声音,他的步伐也在随之迈步开来。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