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滴血瞳 >

第314章

滴血瞳-第314章

小说: 滴血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邝晶晶见状走到卫生间里面,“哇啦哇啦”地吐了起来,我和崔明丽十分同情地看着她,用脚趾头都可以猜得到,邝晶晶现在想到了什么。

    “祸从口出啊——”桑林婆婆意味深长地说着,“这孩子心眼儿倒是不坏,但是这次估计是说出了桀骜不驯的话,才让人下了这样子的蛊毒!”

    我们几个不住地点着头,其实看到崔明伏的这一幕,我的心里面有些难受,毕竟他也是为了我身上这不知名的东西才心生焦躁的,可是由此也看来,那位居住在郊区,深居简出,安于田园的老者,也定然不是一位普通的中医如此简单。

    “你没有放出小金子吧……”桑林婆婆捧出了一个灰色的陶罐,我点着头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蛊,毕竟隔行如隔山,还是让您老看一下我才安心了,所以没有放那黄金蛙。

    桑林婆婆点着头,小天单就这点儿你做的就很好,小金子虽说毒性猛烈,可以制服万蛊,但是它本身却也对人有十分强大的毒性,若是把握不当,肯定会弄巧成拙啊!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看来刚刚那稍加思考还是对的。

    桑林婆婆慢慢地打开了手中灰色陶罐的盖子,而后那只通体彩色,一对大大眼睛,还有头顶之上顶着那繁复花纹儿的小壁虎,便从那罐子之上探出头来,舌头不住地在嘴巴里面进进出出地摆动着,“小虎子,去吧……”

    那壁虎麻利地从陶罐里面爬了出来,朝着崔明伏的嘴巴直直地爬了过去,崔明伏此时双唇紧闭,小虎子用它那长长的舌头把崔明伏的嘴巴撬开来,而后身子一缩,便钻了进去。

    直到它那细长地尾巴,消失在崔明伏嘴唇处的时候,邝晶晶再次跑到了侧所里面大吐特吐了起来,我和崔明丽倒是一脸同情地看着邝晶晶,我甚至有些佩服邝晶晶可以在这里坚持这么久。

    而后,老崔开始有了反应,身子躺在了沙发上面,竟然开始抽搐了起来,就跟全身过了电一样,嘴唇也抖动了起来,上下牙不住地磕扣着,从他的肚腹之间,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有东西在不住地游动着,难道,这真的是那只小壁虎,在他的体内找到了蛊虫,两个人正在搏斗吗?

    果不其然,老崔的双目猛然睁开,紧接着身子一下子挺立了起来,“噗”地一声,一滩秽物便从他的胃里面喷洒而出,“哇啦哇啦”地不住地往外吐着,地板上一片白花花的颜色。

    那只小壁虎被吐了出来,并且还有一只形状比较奇怪的“蚊子”,我勒个去啊,这是什么季节啊,怎么会有蚊子呢?但是这“蚊子”的双翅已然濡湿,小壁虎往前爬了两下,舌头一卷便把这蚊子给纳入口中。

    屋子里面臭不可闻,但是当这蚊子落入小壁虎的肚腹当中的时候,地板上的那些白花花的蛆虫却在一瞬间全部暴毙,须臾间,在我们的眼前化作了一团粉末,我深吸了口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啊——”崔明伏低低地吼叫了一声,旋即又猛地闭上了眼睛,倒在了沙发之上,邝晶晶见状又猛地跑到了他的身边,一声声地喊着,“崔明伏,崔明伏……”

    桑林婆婆见状拍了拍邝晶晶,“好了,姑娘,他没事儿了,只是需要休息一会儿!”说话间,崔明丽跑到了邝晶晶的身边,一把把她给扶了起来。

    “嗜人按蚊……”桑林婆婆喃喃道,紧接着,她打开了那灰色的陶罐,小虎子一溜烟儿地钻了进去。“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样子的东西,留存于世啊!”

    看到我们都是一脸懵逼的颜色,桑林婆婆才继续说道,该种蚊子与中华按蚊非常近似,它与中华按蚊的主要区别,在于翅前缘脉基部份通常一致黑色,膊横脉无鳞;腹部侧膜无T形暗斑。雄蚊抱肢基节背面无淡色鳞。这种蚊子偏好人血,若是被它认准地话,定然会长久居留于室内,几乎要把人体当中的血液悉数抽干。

    “并且……”桑林婆婆的话锋陡然一转,“这种蚊虫是炼制蛊毒的一个上好的材料,你们今天是不是见了一些不寻常的人!”

    我正想说什么,但是桑林婆婆却冲我做出了一个手势,旋即她让我拿来纸跟笔,开了一张药方,交给了邝晶晶,“给,按照这个药方去抓药吧,让他连喝三天,一天两剂,虽然蛊毒已解开,还是需要多加休养。”

    “明丽,你和这位小姑娘一起先把这厅里面打扫一下,小天,你跟我来……”我知道,桑林婆婆这是碍于人多眼杂,害怕我说出了一些比较隐晦的话语,我的那个天啊,原本只是想着弄清楚我胸前的这个印记,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却没有想到,给崔明伏招徕如此之大的一个飞来横祸,这才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地方。

    跟着桑林婆婆上了楼,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她老人家自己。据王哥讲,现在做生意手头儿上面宽裕了一些,这一家老少有大有小的,老是让桑林婆婆跟他们挤在一起也确实不是很方便,于是便单独给桑林婆婆租了一间房,和他们是楼上楼下,这样子彼此之间也可以有些照应。

    来到了屋子里面,我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桑林婆婆,桑林婆婆听到之后不禁有些微微地变了颜色,但是她却跟我讲起了另外的一些事情,“小天,你可知道,养虫施蛊,是我们苗家所擅长的,但是却不是我们苗家所独有的……”

    听到了这句话,我更加疑惑了,便接着问,“您的意思是?”

    桑林婆婆吸了口气,一脸的皱纹如同一张厚重的羊皮卷,“你可听说过‘峒苗’一词?”我老实的摇了摇头,对于这个词语我自然是无从知晓。

    南宋大儒朱熹在其《三苗记》中,描述了现今湖南一带“苗人”的情况,并将其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部落联系起来,但这时期在官方正史中,尚未见到有关“苗”的记录。进入元代以后,正史中开始频繁出现了“苗”的记录。

    据学者的统计,《元史》中有关“苗”的名称的记载,就有“苗”、“苗蛮”如贵州苗蛮、平伐苗蛮、八番苗蛮、紫江苗蛮等,以及“苗僚”、“生苗”等称谓。这里所说的“苗蛮”,从地域上来看,主要就指的是现今的贵州、湖南一带的非汉系族群。

    但是从明清时代开始,尤其清代以后,“苗”不仅成为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南方一带的非汉系族群的泛称之一,并且,在“华夷之辨”这一文化?政治结构中,“苗”也被置于“文明”与“野蛮”这二元对立项中的最底端。

    以“汉、苗”区分为代表体现出来的“华、夷”境界的区别,不仅使得各个非汉系族群社会,在文化以及族群的境界中被视为“异类”,饱受歧视,并且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也被不断地边缘化而遭受到残酷的压迫与掠夺……

    “我的长辈们回忆起来,那当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桑林婆婆悠悠地说着,我们竖起耳朵继续往下听。

第443章 痕迹尽现() 
在这种外力的强大压迫之下,清朝中后期以后,各个非汉系族群社会也发生了分化。一方面,在汉族居多或者苗汉杂居地区,普遍出现了“汉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非汉系族群都被同化到汉族中。

    而在一些与汉族相邻的苗区,如湖南湘西的部分苗民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苗民贿赂官府与汉族绅士,要求列入汉藉,导致了许多苗乡变成了汉区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一些内部文化同质性较高,与汉族交往较为频繁的“苗种”地区,如仲家、峒人等族群社会中,他们为了摆脱被视为“苗”的命运,不仅通过积极吸收汉文化,向主流社会靠拢,并且在其集团意识中,还出现了强烈的拒绝被外界视为“苗”的倾向。

    “其中一支便开始与汉族之人通婚,发展成今天一支新的民族也就是侗族。”桑林婆婆说着,双目当中猛然间亮了一下。

    在明清时代的文献中,侗族有时被称之为“峒人”或“洞苗”等。长期以来,侗族基本上一直是被视为“黑苗”的一部分。由于侗族分布地域,大部分是在适合水稻耕种的水边地带,并且与汉族地区相邻,所以在较早的时期就和汉族发生了频繁的接触。

    在清代初期,汉文献对于侗族的记载,在记录其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仍然强调其“野蛮性”的一面。

    但是,到了清代中期以后,随着侗族社会对汉文化的积极吸收,汉文献中对“峒人”或“峒苗”的记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像古书《说蛮》中所记载的那样:“峒人今称峒家,衣冠如汉人,亦自讳其峒人也。习汉俗者久,子弟多读书补诸生,其能者,多役于郡邑为吏胥,不知其为峒人也,黔书称其多忌喜杀,或当时有然,今不尽如所说也”。

    此外,在《黔南识略》当中也有提及:镇远府条中对于当地的“峒人”亦有“耻居苗类,称之以苗,则怒目相向云”的记载,并且详细描述了:“县属地方比连清江厅属之柳霁、南洞一带,苗寨所辖,悉系剃发峒苗,语言、服饰与汉民无异,并无蓄发苗人掺杂其间。康熙间,县内童生入学,额取之外,尚有苗生三名,因峒苗耻居苗类,不愿有苗生名目,已经前县详请裁汰”。

    桑林婆婆说到此处,又忍不住深吸了一口冷气,“世人皆说我苗疆之人善用邪术,殊不知和那侗族之人比起来,在施蛊下降之类的邪术上面,我们也只能望其项背……”这么说来?我的心头猛然一震,今天我们见到的那位老中医,难不成就是侗族人吗?但是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地,那就是,他的身份绝不单单是一个医生那么简单。

    “那么他有说什么话吗?”桑林婆婆继续发问,我便把那老爷子跟我们说的话全盘托出,桑林婆婆听到之后,便微微一笑,“并不是他解决不了,而是他不想在晚年的时候再泄露天机,给自己招致无妄之灾了……”

    桑林婆婆的这句话我倒是十分的认同,在和那老先生面对面的时候,我心中也强烈地感觉到他估计是知道一点儿有关于我身上的这个印记的一些事情,只是碍于其他的一些原因,他不能说出来罢了。

    此时,我的心里面犹如敲鼓,桑林婆婆命我除去衣服,她要看看我胸前的这个印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依言照做,桑林婆婆仔细地看了会儿,摇着头,“不太清楚……”她使劲地眨了眨眼睛,“你胸前的这个圆形的印记不太明显,换句话来说,在这圆形的印记当中还有其他的东西,只是没有显露出来罢了……”

    桑林婆婆说着命我穿上衣服,她坐下之后取来了纸和笔,在纸上又写下了几个字——白梅、碳灰、米醋、酒糟……

    “去,按照我写的这些东西去买材料,记得要快!”我还想发问,但是桑林婆婆却冲着我摆着手,“先别问这么多了,还是先去吧,越快越好……”

    看着桑林婆婆的面容,才明白现在的事情估计是刻不容缓,而后我也不再问下去,便拿着纸条就往楼下跑去,刚刚走到仙祐堂门口,就和崔明丽撞了个满怀。

    崔明丽看着我,一脸的诧异,“我刚刚想去桑林婆婆那边看你……”她有些担心地看着我,我把手中的纸条交在了她的手中,她拿在手里,看了一下,“这好办,也就白梅不好整,碳灰、米醋还有酒糟规矩王哥那边就有,你忘记王哥现在自己酿的有家乡的白酒吗?”

    说来也是,我和崔明丽跑到了对面的王哥摊位上面,碳灰、酒糟还有米醋他一下子都给我们拿出来了,就剩下白梅,王哥丢给我们车钥匙,“去吧,开我的车过去花市,那边一年四季什么花没有卖啊,快点儿去吧……”

    我和崔明丽谢过了他,便一屁股坐进了车子里面,来到花市当中还真的是不费力找到了白梅,只是,这价格也颇为美丽,只是寥寥数枝,便收取了我们一百大洋,但是现在急需,也跟老板扯不了那么多皮了,付了钱之后便又重新回到车子上面,准备回程!

    “韩小天,你说说看,桑林婆婆要咱们买这白梅是有什么用途呢?”在回去的途中,崔明丽还是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我摇了摇头,白梅据古代医药典籍的记载,实属一种药材,入肝、肺二经。舒肝,和胃,化痰,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并且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还可以安神定魂,解痘毒。

    但是桑林婆婆现在让我们把这拿来是做什么我们还真的不知道!

    不一会儿,我们就回到了王哥摊位前,把钥匙往他手中一丢,从他的手中接过了碳灰、酒糟还有米醋,便撒丫子朝着楼上跑去,直到把这些东西都交于了桑林婆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