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滴血瞳 >

第241章

滴血瞳-第241章

小说: 滴血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乞丐偶然外出,“狗熊”被独自锁在屋里。有人来到窗前,将笔从窗口递进去,请“狗熊”写字。

    谁料,狗熊便在纸上写道:“我是长沙郊某村的一个私塾先生,姓王名汝利,年轻时被这个乞丐及其同伙绑架,他们先用哑药灌我,然后剥光我的衣服,我的手脚,用钢针在我身上乱刺。当刺的鲜血淋漓时,他们将家中豢养的一只狗熊杀掉,剥下皮来,趁热裹在我身上。人血熊血,交相黏结,永远不会脱落了。此后乞丐便用铁链锁着我,满街骗人,万望义士拯救我于苦海之中。

    ”写完,“狗熊”掷下笔,用手指着嘴巴,泪如雨下。那人大为惊异,将那张纸拿给旁人看。人们义愤填膺,设法捉住了乞丐,将他与“狗熊”一起扭送官府。

    县官立即升堂审讯,“狗熊”便书面回答,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乞丐无可抵赖,只得磕头认罪。县官大怒,将乞丐当堂杖毙,“狗熊”则被送回长沙家中。金氏一门老少悲惊交集,聘请名医多方调治,金汝利渐渐地能够开口说话了,熊毛也被割刮净尽,而紧贴肉体的那层熊皮却与他的皮肤牢牢地长在一处,再也剥不下来了。

    之前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只当那是野史逸闻,并非正史,也就没有当真,可谁曾想,这次竟然亲眼看到了这样子的从人白改造成海象的一个完全的过程,不禁要让人咋舌,这样的事情竟然活生生地发现在我的面前,当真让人匪夷所思。

    我伸出手,在海象光滑的脑袋上面抚摸着,这是它周身唯一没有伤痕的地方,我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第339章 海底神庙() 
这头海象仍旧这么定定地看着我,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那目光深邃,和这幽蓝的大海融为一体。

    它的头开始拱着我的手,我忽然看到,它的眼角流出了一滴泪水,即使在这大海当中,这泪水仍旧清晰可见,我要怎么定义它呢?可怜的“海象”?抑或是可怜的“人”?

    而后,嘟嘟却回头告诉我,“韩小天,它还想带你去个地方……”此时,那海象点着头,由“人道”被活生生地打入了“畜生道”,肯定可以听得真切此时的嘟嘟在说着什么,毕竟“畜生道”是介于“人道”和“鬼道”之间的。

    此时,那海象扭动着身子,在海中慢慢地前行,我则跟在了它的身后,慢慢地跟着他往前游去,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开始下潜,眼前仍旧是一片幽蓝,太阳光透过这水面照射在我的身上,登时这海中的一切也都清晰可见。

    我们穿过了一群群的各色各样的鱼,虽然之前我在海南的那段日子,几乎是天天潜水,但是也当真没有下到这么深的距离,此时,就觉得自己的身躯在慢慢地往下沉着,不由自主地往下沉着。

    我们继续往前游着,路过了一片的珊瑚礁区域,在这里,珊瑚礁成片地堆叠,阳光透过海水,温柔地为它们染上了一层浅青色,斑斓地连彩虹都羞愧地闪烁,绚丽的连红橙黄绿青蓝紫,都做不了基础的调色盘,这需要多么高超的手艺,才可以把色彩的渐变完成地这么地美轮美奂。

    我明白,这分明就是大自然造化之处的鬼斧神工。

    而后,我们又往前游了一会儿,这片水域,太阳的光线就开始变得暗淡,不晓得为什么,或许我们的下潜的深度又增加了许多,所以眼前的一切倒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清晰了。

    不过这眼罩之上,还有光源,我赶紧把周遭的灯打开,又下潜了一段,那海象才慢慢地停了下来,而后,眼罩上面的光源照射向了前方,前方的景象,也被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眼中,登时只觉得目瞪口呆。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在这水下的一片底层,竟然还别有洞天,怪不得海象要把我引来这里,他原是想告诉我在这片水域当中,另有乾坤,别有洞天。

    只见,在我的面前,是一座建筑,准确地说,是一座古代的建筑。我吞了吞口水,那海象又扭动着身子往前游着,我和嘟嘟赶紧跟上了它,看来,在这庙中肯定有些东西,是海象想告诉我的,想到此,我便往前游去。

    我望着面前地这片坐落在水底的建筑,顿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当中冒了出来,这里……应该是一座“庙”!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小的时候曾经熟读过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这本书,是当时关于高棉地区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并且在本书的一章当中,针对于高棉的寺庙建筑风格有着详尽地描写。

    那海象朝着前方游去,在一层层的台阶处停了下来。我望着这一层层的台阶,目光渐渐地朝着上方看了过去。这是因为在真腊王朝时期,全国崇尚印度教,而在印度教的信仰当中,宇宙的中心就是须弥山,须弥山上住着一位湿婆神,所以“山”便被认为是中心以及稳定的象征。

    而为了在寺庙建筑当中凸显出这种“山”的象征,在平面的基地上,利用石阶及向上累建的坛,一层一层来完成“山”的意向。

    海象冲着我点着头,嘟嘟告诉我,他让我伸手抱住它的背部,我们一起沿着台阶进到这寺庙当中去,我立时照做了,伸出了手,一把抱住了它,只是,我看到这横七竖八地布满了伤痕的躯体的时候,我的手登时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我害怕弄疼它的皮肤,但为了要进寺庙则必须要这么做。

    海象带着我往上游去,沿着那台阶一层层地向上游动着,我赫然发现,在这每层的台阶上,竟然都有一尊石狮的雕像。我仔细地看着这每一级的台阶上面的这尊石狮子,它们的体态和神情和我国传统的石狮子颇为不同。

    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曰:“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曾经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所以,这些石狮子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

    但是我望着这一级级的台阶上面的神态迥异的石狮子,它们颇为柔美秀丽,少了一份帝王般的尊严,但是却多了一份来自于东南亚这边特有的妩媚和妖娆,倒让人觉得有些风格迥异,并且每一级的台阶上面的每一只石狮子,它们的神情都是不同的,有的昂首矗立,有的却低眉顺目,有的侧怒目圆睁,当真精巧至极。

    只是,这些狮子的目光都直直地射向了同一个方向,仿佛在眺望着属于它们自己那永恒的时光国度。

    这肯定是一座古体的寺庙,就是因为古代的高棉来自于那印度教的信仰,空间在严格的方正当中追求一重重向上的发展,通常寺庙建筑以五层坛城的形式向中心提高,由平缓到陡斜,每一层跨越到另外一层,所以使得这层层地阶梯更加陡直。

    而后,当我抱着海象继续向上之后,这里的台阶几乎都变成了90度地仰角,使得我们上去越来越艰难,但是海象仍旧在咬牙坚持着。

    我明白,寺庙之所以设计成这个样子,就是要求古代的信众,在攀爬向上的时候,必须要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而且更加需要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所以在通向信仰的高度的时候,就需要如此的精进专一,这样子便使得空间借建筑转化为心灵的朝圣。如若不然,稍有松懈,便要摔下,粉身碎骨。

    而后,我在海象的背上路过了这一层层的阶梯,终于到了最后,海象纵身一跃,我们立刻来到了这寺庙的门前,站在最后一层台阶处,仰视这面前这雄浑壮阔的寺庙建筑,而海象仿佛也累脱了力气,登时显得有些发蔫,精神不足。

    门口处屹立着两根粗大的石柱,海象摇了摇脑袋,赶紧往里游去,我和嘟嘟也赶紧跟上了它,来到了这海底的寺庙当中。

    这水底寺庙里面的光线,更加糟糕,还好我的眼罩上面有着自动调节的灯光,才可以把这水下的世界给照的一清二楚,海象领着我们游到了一处地墙壁,当灯光照射在这墙壁之上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一幅幅的浮雕,仿佛就像是一帧帧正在滚动播放着的电影画面。

    这浮雕上面刻画着的应该是那战争的场面,只见在这画面之上,大象、车子、驮载着货物,士兵手持长矛,列队而行。树木繁茂无比,甚至连在天空当中飞翔的鸟雀也都跃然于这墙壁之上。浮雕上面的男子都是在赤条条的光着上半身,仅胯下缠围一布,很像一种***。

    而那戴着头巾,留着络腮胡子的士兵,被敌方的军人用长矛刺杀,躺倒在地,那些敌方的军人孔武有力,身体骨骼的肌肉表现以及动态的掌握都十分的精准。

    而下一张图,便是那些军人们拉着一辆长长的马车,驱车上前,列队而行,看的出来,这是高个子的一方好像是获得了战争地胜利,最后,一张图,便是在12根石柱的台子上面,有十二位僧人在安详地打坐,他们个个儿都闭着眼睛,双手合十,而后一个身着神话锦衣的人站在这12根石柱的中央,伸出双手。

    最后,那位在中间站立着的人,便缓缓地往上升着,难不成这就代表了这个家伙,已经升天了吗?

    想到这里,我不禁咋舌,这是我猜测出来的意思,但是我横看竖看,坐在石柱上面的那些闭着眼睛,表情极为安详的僧人,怎么看怎么就像是今天在这海岛上“具善寺”当中,端坐在佛堂当中的那个“肉身佛”。

    我眨了眨眼睛,仍旧很像!虽然这浮雕的年头比较久远了,但是这雕刻上面的人物表情以及整体都十分的清晰,并且浮雕是记录古代事物发生地一众方式,难不成,这组浮雕,真的在告诉我们什么东西……

第340章 冲天一炷香() 
可是,这一切仍旧单单来自于我自身地猜想,毕竟这浮雕之上仍旧有那些不尽不实的地方,并且,我国和这东南亚国家之间,存在着十分迥异的文化差异。

    所以单单依靠这一组浮雕,所得到的信息当真是十分的有限。

    可是,还是那句话,任何事情,在我们的心中,仍旧是存在着一种原始的本能的“通灵”的感觉的,所以,我觉得最后这幅画,所表达意思,就是——升天?

    而后,海象摇头摆尾地往前游去,慢慢地朝着这寺庙里面的空间上方游着,我也慢慢地把目光转移到它的身上,在这所寺庙当中,仿佛就是这只海象,一直在指引着我,探寻这个寺庙的奥秘似得,并且一步一步,逐渐地深入。

    当眼罩上面的光线朝着寺庙的上方扫射过去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只见这雕像头戴宝冠,双眉朝着两边顺开,双目微闭,鼻梁耸立,嘴部凸起,浑身还遍生毛发,宛若一个正在打坐的猴子。

    只是,我有些惊叹于这工匠的手法,浑身的毛发为什么竟然可以雕刻地如此的栩栩如生,宛若真的存在在猴头的身上。

    怎么会是一只猴子呢?嘟嘟飞翔到那雕像的四周,绕着那雕像的周身,转了一圈又一圈,而后有些怀疑地盯着我,“韩小天,你不觉得它好像孙悟空吗?”

    我的脑袋里面灵光一现,登时觉得自己仿佛知道了这尊雕像是谁了,或许这就是那印度教当中的神猴哈奴曼!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主管世界的破坏和重建,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哈奴曼又名哈鲁曼,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当中的神猴,据传,善于变化可以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它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

    它曾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魔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

    罗摩是大神毗湿奴化身。罗摩之妻悉多非常美丽,被楞伽城十头魔王罗波那用计劫走。罗摩在寻妻途中助猴王须羯哩婆夺得王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