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征服者威廉大帝 >

第292章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292章

小说: 征服者威廉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甚至不是一个健全的国家,而还是一个诸侯邦国的联合,神罗皇帝也只是个诸侯的盟主而已。

    像强大的萨利安家族,统治者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等强国的亨利三世,也无力改变这一局面,为了让自己年幼的儿子亨利四世顺利继位,他不得不提前召开帝国议会,选举他的儿子为德意志国王,并将巴伐利亚提前交个自己的儿子亨利四世。

    强如亨利三世都不能改变神罗帝国的这一现状,更何况是其它君主了,前有著名的奥托大帝、奥托三世,后有举世闻名的巴巴罗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这些大帝们都对此无可奈何。

    所以,不要被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所欺骗,这个帝国事实上从来没有整整地同意过我,各地诸侯基本上各行其是,后来又原本就非常弱小的皇权,也因为和教皇绵延数百年的教权皇权斗争而严重削弱,此后神罗帝国便再也没有统一的可能。

    当时,和威廉作战的神罗帝国,因为有这教宗利奥九世的支持,再加上亨利三世的强势,以及威廉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威胁,神罗帝国的诸侯们这才会拿出大量的兵力凑齐那八万余大军,但自从亨利三世被击败之后,这样的情况或许就不会再有了吧。

第602章 神罗乱起下() 
    意大利诸邦意图摆脱神罗帝国的压榨,他们的支持者们却也动机不纯。

    就拿他们的后盾罗马教廷的教皇圣座陛下来说,他支持意大利诸邦独立的目的,便是为了利用这场战争,削弱神罗皇帝本身的世俗权力,从而从皇帝手中争夺神罗帝国圣职的任命权和授予权。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主教的叙任权事实上一支都由世俗领主来履行,教会空有名义上的叙任权,而没有一星半点的实际权力。

    此外,皇帝和教皇实际上也难分高下,在地位上却是更高一些,因为皇帝不但有世俗权力,同样也有精神和宗教方面的权力。

    盖因,皇帝的职位是由上帝所授予的,故而他有理由将神职授予他想要任命的人,这也是皇帝拥有主教叙任权的由来。

    但雄心勃勃的克吕尼派教皇们却非得和皇帝们分个高低,试图从皇帝手中夺走主教叙任权,将皇帝在宗教方面的权力统统夺走,并将皇帝纳入到教宗管辖之下,凭空让皇帝矮教皇一截。

    然则,罗马教皇原先不过是罗马彼得教区的宗主教,不过侥幸得到高位,就想窥视世俗权力,统领整个欧洲,凌驾于皇帝之上,皇帝和有野心的国王们怎么可能可能答应,这才有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绵延数百年的斗争。

    后来,凡是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没有不想进军罗马,让罗马教皇低头的,法兰西王国更是将罗马教皇掳到了巴黎拘禁起来。

    上诉所说,便是罗马教皇支持意大利诸邦为独立而诉诸武力的重要原因,为了削弱皇权,为了争夺主教叙任权,罗马教皇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

    罗马教皇和神罗皇帝的争夺焦点在于主教的叙任权,在当时,掌握主教的叙任权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和古代封建天朝的官吏一样,有很大的油水可捞。

    通常,一地的主教或修道院长往往可以通过庞大的教会地产包括土地和商铺、银行业和高利率放贷、接受信徒捐赠、以及从事各种垄断性的商业活动谋取大量的暴利,甚至可以说当地的领主伯爵或公爵都没有区区一地主教来的富有。

    故而,若是世俗领主掌控了教职的授予任命权和主教的叙任权,便可通过贩卖教职获得暴利,要是当地领主更加黑心一些的话,他完全可以趁着当地主教位置空缺之际,通过阻拦主教赴任,罢占教会地产和大量的财富,从中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此外,主教的叙任权更有及其重要的政治利益,因为重要的教区或修道院不但拥有大面积土地和大量财富,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通过任命之际的亲信和忠于自己的人担任此要职,世俗领主们不但可以从中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更能加强自身的统治,巩固集权。

    在神圣罗马帝国,教会的掌控的土地、财富和影响力相较于其他过国家来说更为庞大,若皇帝能顺利将教会的土地、财富和影响力纳入掌控,则可讨伐不臣,完成神罗的集权和国家一体化。

    但若是罗马教廷完全掌控了神罗帝国境内的主教任命权,进而掌控德意志地区的教会,获得了大量土地、财富和影响力的教会便可坐一望二,顺势将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波兰等国的主教叙任权一般纳入掌控。

    此时正值教会内部兴起了一场以克吕尼修院派为主导的改革运动,改革目标之一便是收回主教叙任权,有教廷独立自主地任命神职人员,而不受到世俗领主的权力干预。

    由于近几十年来克吕尼派接连出任教皇一职,克吕尼派的实力越发兴盛起来,而他们的对手之一,神圣罗马帝国则因为上次战争中惨败于威廉,而逐步衰落。

    现在,强势的皇帝亨利三世更英年早逝,只留下孤儿寡母和一群野心勃勃、桀骜不驯的诸侯封臣们主持神罗帝国朝政,这让罗马教皇维克多二世看到了机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正好,意大利的城邦诸侯们意图独立,教皇维克多二世便想借此机会削弱神罗帝国的实力,以便夺取主教叙任权,进而打破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界限,将皇帝纳入到教皇的掌控之下,让教皇可以自由罢免皇帝。

    相对于罗马教廷的阴暗心思,威廉则更为纯净和简单一些。

    威廉虽说也想通过意大利诸邦的独立战争,削弱神罗帝国的实力,但他也不想让罗马教廷从中得利,不然等神罗皇帝拜倒在教皇的御座之下,就得轮到威廉倒霉。

    留着神罗帝国作为吸引罗马教廷火力的靶子,威廉认为非常有必要,故而他一边对意大利诸邦进行援助,另一边又对神罗帝国提供一些帮助,尽量在双方之间做到平衡。

    说实话,想到达成这一点非常困难,故而威廉退而求其次,争取在不让神罗帝国大亏大输的前提下,帮助意大利诸邦顺利独立。

    只要意大利诸邦、普罗旺斯公爵顺利从神罗帝国独立,威廉便可逐个攻略这些弱小的公国、城邦、伯国等势力。

    至于意大利诸邦能够在这场战争中统合为一个王国,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作为盟主的伦巴第公爵埃佐二世势力不俗,其他诸侯城邦的实力也部落。

    就拿托斯卡纳和斯波莱托公国来说,本身其疆域和势力就不逊色于伦巴第,再加上有了威廉的支持,想要超过伦巴第公国并不难。

    此外,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普罗旺斯公爵、比萨和安科纳城邦等诸侯的实力也不弱,他们的目标是独立自主,不经历战争,他们怎么可能臣服于伦巴第的埃佐二世?

    届时,碎成一地的意大利,失去了神罗帝国的庇护,单靠军事实力弱小的教皇国,即便在加上西西里的德。欧特维尔的支持,也不可能阻挡威廉和诺曼铁骑的征服。

    待威廉彻底征服了意大利,届时便是他进军罗马,将教皇请到巴黎的时刻,到那时谁还能组织他这么做?是虚弱的神罗帝国,还是与威廉有姻亲联盟的西班牙,抑或是辉煌不再的斯堪的维纳亚诸国?

第603章 意大利烽烟() 
    伦巴第公爵、托斯卡纳女大公和其他邦国的使者经过一系列的磋商,商定两万余大军分作三路,其中中路由伦巴第公爵埃佐二世亲自统率,他的两个表兄弟奥博托和阿尔贝托作为副将,与埃佐二世共同统辖人数多达上万人的中路大军。

    作为实力仅次于伦巴第公爵埃佐二世的一代诸侯,这位才年仅八岁的托斯卡纳和斯波莱托女大公颇有一番风度,她派出了麾下重臣帕尔马和科西嘉伯爵阿朵诺伊、卢卡伯爵安塞尔莫和佛罗伦萨市长乌尔巴诺分别担任全军的正副统率,负责统领托斯卡纳公国的六千军队充当联军右翼。

    此外,安科纳、拉文纳、乌尔比诺、博洛尼亚诸邦也组成了一支三千联军充当后援,此军由博洛尼亚伯爵乌戈和安科纳城邦的执政官吉亚辛托统率。

    除此之外,另有一路由普罗旺斯、萨鲁佐和蒙费拉托组建的六千大军,充当联军左翼,由普罗旺斯公爵若弗鲁瓦统辖,蒙费拉托奥都诺担任副统率。

    算下来,仅仅北意大利地区和普罗旺斯便组建了一支多达两万五千人的联军,用于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

    当然,他们能拉起一支如此庞大的队伍,这其中和教皇国、诺曼人、热那亚共和国和比萨共和国的共同支持分不开,没有教皇的支持,意大利诸侯便不敢站出来反抗,没有热那亚和比萨的资金援助,他们也不能维持如此庞大的联军。

    唯一有些令人遗憾和愤怒的是,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不但不愿加入意大利诸邦的阵营中,反倒将他们意图反叛的消息公之于众,完全站到了意大利诸邦的对立面。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康拉德三世,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国本是亨利三世的领地,他能获得亨利三世的册封,有幸成为维罗纳和卡林西亚的公爵,自然对亨利三世和萨利安家族心怀感激。

    更何况,康拉德三世公爵乃是正统的日耳曼贵族,是代表着皇室和诸侯们监视意大利诸邦的公爵,是肉食者的一员,自然不会跟着那些意大利人叛乱,损害他和日耳曼诸侯的既得利益。

    除了告知皇帝和诸侯们意大利诸邦造反的消息之外,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也将领地里的士兵和附庸尽数征召起来,组建起一支八千军队驻守在曼图亚伯国。

    曼图亚伯国位于波河中游平原,米兰城东南部,西北距伦巴第的首府米兰仅有113公里。其首府曼图亚城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三面为波河支流明乔河形成的几个湖泊所环绕,又位于意大利波河平原的腹心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很重要,更是意大利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将一只八千人的军队放置在曼图亚城,抵住心脏的匕首一般,如鲠在喉,极为致命,若是不能拔除曼图亚城,埃佐二世原先制定的以阿尔卑斯山作为依靠,防守德意志诸侯南下的策略将彻底失效,更有被德意志诸侯各个击破的危险。

    更令埃佐二世和意大利诸邦感到急迫的是,原先因为年幼的亨利四世继位而蠢蠢欲动的德意志诸侯们,此时却因为意大利诸邦意图反叛的消息而联合起来,他们再次团结在萨利安王室的周围,正召集兵力准备南下意大利平定叛乱。

    进攻富庶的意大利,对于财政窘迫的德意志诸侯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意大利诸邦的富庶,在全欧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向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热那亚等城市更是铺满黄金和蜂蜜的膏腴之地,能在意大利诸邦名正言顺地抢劫一番,对德意志诸侯们来说极具诱惑力。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军事实力相较于德意志诸侯们来说极为薄弱,对他们来说,意大利诸邦就是个软弱可欺的存在,投入小、产出高,难怪德意志诸侯们纷纷放下争权夺利的野心,尽起大军,气势汹汹地准备南下意大利。

    为了维护萨利安王朝的统治,普瓦图的艾格尼丝太后宣布,此次意大利平叛战争所取得的领地和财富,萨利安家族分文不取,这更是激发了德意志诸侯们对意大利的野心。

    帝国北部的萨克森公国、勃兰登堡公国、荷兰公国、吉勒尔公国、布伦瑞克公国,中部的法兰克尼亚公国、施瓦本公国,东部的波西米亚公国、巴伐利亚公国,林林总总数十家大小诸侯纷纷起兵南下意大利。

    这数十架诸侯分别以萨克森公爵伯恩哈德二世、施瓦本公爵奥托三世两人为首,波西米亚公爵布热季斯拉夫为偏师,分作三路进军意大利。

    其中施瓦本公爵奥托三世的中路军率军南下直趋百公里外的格劳宾登,准备从这里翻越阿尔卑斯山,直接进攻伦巴第的首府米兰。

    另一支萨利安王室的巴伐利亚军配合波西米亚军从奥地利南下,途径卡林西亚,准备支援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

    还有一支为萨克森公爵所率领的北路军,这路军队从莱茵河南下,途径巴登、日内瓦和萨伏伊,目的地便是普罗旺斯公国,这路军队在击败普罗旺斯的军队后,从热那亚进军意大利的米兰和佛罗伦萨。

    对于意大利诸邦来说,格劳宾登地势险要,又有着伦巴第人重兵把守着,暂时可保不失,而普罗旺斯公国实力不弱,又是本土作战,并有热那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