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95章

东汉好姐夫-第95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校尉征战乌桓数月,不知对乌桓的情况是否有过深入的了解?”刘虞问道。

    “乌桓人弱肉强食,每天都面临着生存和死亡的压力,所以全民皆兵。”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武力管理乌桓,绝不可取。”刘虞连忙说道。

    “姜将军,乌桓人野蛮成性,若是没有强大的武力去镇抚,他们不会服从我大汉的管理,这几年,幽州边境的百姓深受其苦,所以我坚持认为,武力才是决定草原的关键。”

    “骑都尉能征善战,乃我大汉之福,只是处理乌桓事务,并未武力所能解决的。只要招抚了他们,他们生活于草原,不来我境生事才是正途。”

    “二位不必做口舌之争,且听我言。”姜盛知道公孙瓒和刘虞不和,历史上记载的刘虞还是死于公孙瓒之手。

    “姜校尉熟知乌桓,相必有妥善解决的方法,我洗耳恭听。”

    “现在我大汉多有内乱,已经自顾不暇,很难有精力管理乌桓,丘力居纵兵抢掠,就是我大汉无效管理的表现。乌桓人真的是全民皆兵,每个人都能成为战士,试问公孙兄,凭你的实力,能杀得完吗?就算杀完了,这个部落不复存在,于我大汉有何好处?就算我们得了草原牧场,可有谁擅长养马?只怕付出了我千万汉家男儿的生命,到头来却是得来无用。”

    “可若是不杀,乌桓人还会兴兵作乱。”公孙瓒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他已经深受其害,上次在管子城几乎团灭,也是拜丘力居所赐。

    “骑都尉过于担忧了,若是我们扶植一名乌桓首领,代我大汉管理乌桓,则只需管住这个人即可高枕无忧。”

    “若是这个人积蓄了实力,大人还有信心管住他吗?”

    刘虞一时语塞,只能以眼神向姜盛求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70章 昌黎协定() 
姜盛道:“若是有另一个首领积蓄了实力,那他还敢乱来吗?如果势均力敌的两人打起来了,那边还有第三个人虎视眈眈,他们还敢继续对抗吗?”

    刘虞和公孙瓒都是眼前一亮,连忙举酒赔罪,“一语点破梦中人啊,姜校尉此策精明啊!”

    “皇上病重,立储之事多有纷争,现在我们没有精力去管乌桓的事,我想让乌桓分为三部分,各封乌桓王管理,我们只要管住了乌桓王即可,为防止他们生异心,州牧大人可以派心腹之人为其幕僚军师,一来协助管理,二来也是监视。”

    “姜校尉考虑得非常周全,只是我担心,三五个幕僚能够把握局面吗?”刘虞有些担心。

    “刘大人大可放心,我想设立一支派遣军,常驻草原,若是哪里有什么异动,则可以及时处置。”

    “派遣军入草原,给养怎么解决?兵力上又怎么保证可以威服乌桓?”公孙瓒提出了他的疑问。

    “靠兵力上威服乃是下下之策,我留一支队伍在草原上,用的是外交而不是武力,这支队伍代表着我大汉的军事存在,如果果真发生战争,则以这支队伍去动员心向汉室的部落,以草原之兵平草原之乱。为了辅助乌桓部落的管理,派到各部的幕僚们要防止草原各部串联结盟,只要草原统一不起来,我大汉就能够完全掌控乌桓部落。”

    刘虞不禁击节叫好,看来姜盛已经有了全面的方案。

    “子诚老弟,既然你有了方案何不拿出来看看?”刘虞的称呼都变亲切了。

    姜盛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说道:“这是我草拟的方案,请两位不吝赐教。”

    刘虞打开帛书,右侧标题上写的是“关于乌桓事务的昌黎协定草案”。

    姜盛在方案中详细写明了对乌桓形势的分析、三分而治的构想、护乌桓校尉屯兵基地的建设保障以及乌桓各部的权利义务、进贡事宜等。

    “子诚这个草案真乃经天纬地之大才才能想出来的,我没有不同意见,不知骑都尉有何高见?”

    “我想说的是,要给乌桓人划定一个界线,如果未经允许,擅自出兵越线,我就会围而歼之,绝不手软。”

    “胡汉一家,皆为我大汉子民,若是划定界线,岂不是要把乌桓从大汉分离出去?”刘虞显然不同意公孙瓒的提法。

    “二位所说都有道理,要想从根本上掌控乌桓,就是要胡汉杂居,用文化思想去同化他们,不出二十年,则乌桓尽归我大汉囊中。但是要给他们制定规则,违反规则者,当受到惩处,这个工作就由公孙兄接手吧。”

    “自护乌桓校尉设立以来,都是由幽州刺史担任,后改刺史为牧,我兼任护乌桓校尉,自会多加教化,避免胡汉冲突之事。”

    “非也!刘大人牧守幽州,难道要深入草原管理幽州吗?”姜盛道。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单设护乌桓校尉,率派遣军常驻草原,可以专心处理乌桓的事,我打算让平难中郎将褚燕出任护乌桓校尉,还请刘大人批准。”

    “这?”

    “州牧大人,我认为姜校尉言之有理,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执行大人的招抚之策。”公孙瓒可不想让刘虞抢了风头,但姜盛已经说明了人选,公孙瓒也不好去争取。

    “护乌桓校尉乃是朝廷任命,姜校尉自去太尉府禀报吧。”

    “刘大人,护乌桓校尉虽然是常驻草原,但也离不开幽州的支持,在屯兵基地建设和物资保障方面希望刘大人以大局为重。”

    “放心吧,我公私分明,在乌桓事务上一定全力支持。乌桓部落就来了十二个代表,明日便去召见他们,把这昌黎协定公布出去。”

    第二天的时候,刘虞在府衙召开大会,与乌桓的十二位首领共议协定之事。

    刘虞首先把整理后的昌黎协定宣读了一遍,然后把抄写的十二份昌黎协定草案分发给诸位首领,有不懂汉字的,刘虞就让人代为翻译。

    这份协定中提出了三项条件:一是交出藏匿在乌桓的张纯和张举;二是各部必须奉大汉为主,每年都要进贡;三是乌桓聚居区域内的矿产资源由大汉经营。

    丘力居知道自己的实力已经严重削弱,为了不被乌帕和埃仆延吞并,无条件接受了协定的三个条件,张纯和张举就是他收留的,当即派人去控制张纯和张举。

    乌帕忠于姜盛,自然也不在话下,就是埃仆延多少有些不接受,因为他的部落每年还要靠铁矿石换取大汉的丝绸、食盐等物,若是由大汉经营了,他就没了这笔收入。

    “埃仆延族长,与你贸易的商队是我派出的,如果我的商队不再接收你铁矿石,你开采出来要卖给谁?”姜盛道。

    此时的鲜卑部落稍微掌握一些冶炼技术,但鲜卑拥有广阔的地域,铁矿资源也很丰富,不可能收购铁矿石,乌桓本身是游牧民族,不懂冶炼技术,铁矿石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若是与西域的波斯交易,则路途遥远,费用要比铁矿石本身的价值还要高,若是大汉断绝了贸易,铁矿石对埃仆延来说毫无用处。

    “埃仆延族长你放心,你们开采铁矿的效率太低,还不如省下力气多养些牛羊和良马,我的商队照样会与你们贸易,你没有损失啊。而且乌桓归于大汉管理之后,我还会扩大贸易,增加商队,当然了,价钱上肯定会给你好处的。”

    其他小部落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见证昌黎协定的签署。

    刘虞见诸乌桓首领都没有异议了,就组织签署,这些首领们都有自己的信物,签署了名字之后,又以信物蘸墨,留下了记号。

    签署完成后,刘虞即宣布昌黎协定生效,若是有谁违反协定,则大汉就大军深入,灭他的族。

    协定中,大汉设护乌桓校尉,在乌桓聚居区驻军,监督乌桓事务,封乌帕为西乌桓王、丘力居为北乌桓王、埃仆延为东乌桓王,在牧场范围上为他们划定了分界线,那些小部落按着分界线分别从属于乌桓三王,各部互不干涉、互不侵犯,各自向大汉朝廷负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71章 率军回京() 
褚燕在草原上的军事存在,让受封的乌桓三王颇为忌惮,只得按照刘虞给他们划分的势力范围去分割牧场,范围内的各部落都以所属乌桓王为主。

    按着姜盛的建议,刘虞安排了数十人分赴乌桓三王的王帐任职,在乌桓三王回到封地之后,这些汉人幕僚就分头去宣布昌黎协定,褚燕派军沿途护送,也算是向各部落宣示大汉的统治,乌桓部落已经纳入了大汉的有效管理。

    审配得到姜盛的书信后,就从乐安招募了很多矿工,并从各县从吏中抽调了一些精干人员赴乌桓部落区域,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的开采、管理、运输、提炼等工作,为了防止冶炼技术的外泄,审配令邓茂率两万兵马进驻各处矿场,在各处矿场建造了营区和防御设施。

    同时,为了安全运输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生铁,姜盛令张郃率军全程护送。乐安的局势想多平稳,姜盛只留了五千骑军、一万步军和两千的后勤辎重兵,其余兵力分成两部分,邓茂和张郃各率一部。

    姜盛获得了乌桓区域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刘虞不是傻子,知道姜盛是为了打造兵器,他也想从中得些好处,姜盛也不吝啬,把炼好的生铁每月都送给刘虞一部分。

    现在州牧总揽一州的军政大权,迫切需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刘虞也不例外,但姜盛回绝了他索取武器的想法,武器是需要专利的,姜盛得留一手。刘虞只得退而求其次,接受姜盛赠与的生铁,然后再回炉重铸,打造铠甲兵器。

    在乌桓生产提炼出来的生铁还需要进一步的重炼,从塞外运到乐安路途遥远,多有不便,但刘虞和公孙瓒都信不过,姜盛暂时还不敢再幽州地界上建造兵工厂,虽然成本很高,但不得不进行下去。

    姜盛把乌桓有关情况编成邸报发给何进和太尉府,写明了任褚燕为护乌桓校尉的提案,何进现在已经认定姜盛是跟他一路的,所以就把这个提案任命搞了出来。

    褚燕改任之后,这平难中郎将的职位就自动取消了,冀州的军政大权彻底归入刘虞手中,但好景不长,几天后,刘虞被拜为太尉,仍然兼任幽州牧。

    姜盛在幽州重整了兵马,从褚燕麾下的汉军骑兵中挑选了一些对姜盛忠心耿耿、军事素质过硬的精锐编入到玄甲骑兵的队伍中,玄甲骑兵扩充为三千人。

    因为蹇硕和冯芳拥有四万多人的新军,何进也掌握着南军以及新军共计三万多人的部队,姜盛若是要镇住局面,必须保证充足的兵力,除了玄甲骑兵,姜盛还以乌桓骑兵和所带的新军为主体整编了一万骑军、两万步军,带足了粮草物资,往京师进发。

    赵云带着何进的大将军令,率少量玄甲骑兵打前站,确保沿途州郡消除疑虑并提供支持。

    姜盛军行至冀州下曲阳,全军休整。周仓护送着童琳、张氏二姝来见姜盛。

    位于灵寿县的中郎将府因为褚燕的改任而取消了,童琳等人无处安身,周仓就护送着她们出来了,知道姜盛正在下曲阳,就连忙过来相见。

    姜盛和童琳她们是聚少离多,转了好几年,这才真正的相聚了,乐安的条件艰苦,姜盛也不忍心把童琳她们安置在乐安,决定带童琳他们到雒阳去,虽然面临着宫廷斗争的危险,但姜盛至少有死忠于自己的玄甲骑兵和甄俨的情报队伍,相对应该安全一些。

    休整了三日,姜盛打算全军开拔的时候,朝中来人了,与何进的使者一样,这位太监也是诈称奉诏,但姜盛不是傻子,目前蹇硕和何进已经完全对立了,表面上保持中立状态的姜盛就成了两人都要拉拢的对象。

    “蹇大人有何指示啊?”姜盛开门见山。

    “呃,将军乃神算啊,一见面就知道我是蹇大人派来的。”使者有些尴尬,但还是表明了来因。

    “将军,皇上病重,立储之事刻不容缓,蹇大人为社稷考虑,想让皇次子刘协为储,但何进贪图权势,定要立皇长子为储,现在已经势同水火,希望将军念着往日情分,为蹇大人出力。”

    往日情分?姜盛暗骂道,亏我姜盛给了你蹇硕诸多好处,你为我做过什么?现在想让我为你出力,你总得有个表示吧。

    “这个嘛,事关重大,我还需要从长计议。”姜盛买着关子。

    “将军,若是辩皇子继位,何皇后和大将军就会一手遮天,到时候不仅蹇大人,就连将军你也会深受其害,何不先下手为强,把何进搞掉?到时候立协皇子为君,蹇大人乃内官之首,将军乃外臣之首,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啊。”

    “哈哈哈,你可真会说啊,但不知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