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372章

新宋英烈-第372章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园”兄弟及其所率领的所谓“幽州义军”的看法及态度。据马平安在送来的密信中所讲,相关消息是他在后周朝廷的御前会议上听来的,绝不会有错。

    按照马平安在密信中所说,就在穿越团队召开准全体会议的同时,后周朝廷的御前会议也在后周军大营的御帐之内举行。而柴荣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一是由赵匡胤向一众文臣武将介绍一下其此前前往榆关(山海关)犒劳“清园”兄弟所辖“幽州义军”的情况,二是要与群臣商议一下该如何安置“清园”兄弟及其麾下数万人马。

    在此之前,穿越团队武装虽然在保兴庄一战成名,但由于当时后周军大营与契丹军大营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后周君臣对穿越团队武装的印象还只停留在保兴庄之战那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隆隆炮声,以及在炮火打击下处崩溃状态如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闯、四散奔逃的契丹军败兵。现在,当他们听赵匡胤绘声绘sè的讲述完其在榆关(山海关)的所见所闻后,那种火炮shè击时的雷霆万钧之势、火枪打响时有如疾风暴雨般泼洒向敌军的弹丸、契丹士兵被炮弹和炸弹击中时粉身碎骨的骇人场景,一幕幕的在柴荣及其一众文武大臣的脑海之中浮现出来。这样的场景在听得人热血沸腾的同时,却也令后周君臣暗生寒意。

    能以不过区区五千人马将契丹十万大军——尽管其中有一半是乡丁和役夫——杀得大败亏输,几近全军覆灭,这是何等的骁勇强悍。即便是以柴荣的自负以及对手下禁军实力的信任,也不认为五千禁军——哪怕这五千禁军都是“神机军”——可以与十万契丹军对抗。如果周军真有这样的实力,当初也就不会在保兴庄与萧思温的七万人马对峙不前了。

    如果换一个人讲述这些事情,后周君臣还有可能会怀疑讲述者是在有意夸大事实,为“幽州义军”的脸上贴金,可这些话从能征惯战、功勋卓著、深受柴荣信任、向来以信义著称的赵匡胤嘴里说出来,不由得后周君臣们不相信。听完赵匡胤的讲述,不止一名大臣在心中暗自庆幸,幸亏“清园”兄弟对朝廷来说是友非敌,不然的话,以其现在幽州附近驻扎的近两万兵马,想要对付朝廷的这八万大军岂不是有如砍瓜切菜一般的容易。从某种意义上说,朝廷大军屯驻幽州城下不但不会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幽州义军”造成任何威胁,反而会成为对方向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何况这筹码之中还有九五之尊、绝对不容有失的大周天子。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清园”兄弟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否则一旦惹恼了这些家伙,只怕自己就再也见不到开封城了。

    随着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幽州义军”的畏惧思想在大臣们中间蔓延开来,在讨论该如何安置“清园”兄弟以及“幽州义军”的问题时,大臣们的意见开始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几乎所有的文臣及一部分武将均表示“清园”兄弟及其麾下“义军”此番打败契丹人,收复幽云十六州及东边的平、营、滦三州共十九州之地,可以称得上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清园”兄弟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恭顺有加,对这样的忠义之士,朝廷自当施以怀柔之政,赐予重赏、加官进爵,并令其永驻幽云,为大周戍守北疆,如此方显皇恩浩荡、如此才不会寒了天下忠勇之士报效天子、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胆忠心。

    对于这些大臣的意见,柴荣一时未置可否,似乎还在权衡、斟酌之中,而以张永德为首的另一部分武将却站出来表示反对,认为如此安置“清园”兄弟及其手下人马极为不妥。在他们看来,“清园”兄弟及其手下兵马虽然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过程中立下功劳,但从其隐瞒自己的真正能力、暗中豢养如此庞大的一支私兵来看,这些人肯定是居心叵测,绝不可任其发展下去,否则必会给朝廷带来天大的麻烦。唯今之计,当先以奖赏其功劳为名,为其加官进爵,将其一众兄弟皆调到京城去做一些有足够的身份地位却无实际权力的闲散高官,使其与手下私兵分割开来。待其进京之后,再派遣得力将领接管、改编其留在幽州的私兵,将这支人马或收编为朝廷所用、或就地解散,使其对朝廷的威胁消弥于无形之中方为上策。

    张永德等人的意见一提出来,便遭到了其他主张将“清园”兄弟留在幽州的大臣们的反对。两派官员就此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争论起来,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还是柴荣出言打断了双方的争论。待一众文臣武将都住了口,御帐之内再次安静下来,柴荣这才看向赵匡胤,说道:“赵爱卿此番前往榆关犒劳‘幽州义军’,又与那王崤峻等人打了不少的交道,称得上是朝中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幽州义军’最为了解的大臣。以汝之见,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该如何安置最为妥当?”

第五章 万民折(中)() 
赵匡胤闻言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张大人所言非虚,而范大人、王大人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该如何处置‘清园’兄弟及其手下私兵还需从长计议、谨慎为之。”

    对于赵匡胤的这个有些“和稀泥”似的答复柴荣并不满意,他略显不快的说道:“‘清园’兄弟实力不俗朕自然知道,也正因如此朕才将诸位爱卿找来商议。诸位爱卿皆是我大周肱股重臣,当此关键时刻,正是诸位爱卿为朝廷办事、为朕分忧的时候。如今朝廷大军在幽州城下已然驻扎了两个多月,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去从长计议。”

    眼见柴荣对自己的回答表达了不满,赵匡胤也就不再有所保留,而是实话实说道:“陛下息怒,臣方才所言绝非搪塞、敷衍,而是据实而奏。”

    说到这儿,赵匡胤略顿了顿,偷眼看了看柴荣,见对方虽然脸sè依然不豫,却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这才继续说道:“臣之所以说张大人所言不虚,乃是因为臣这些时ri一直与王崤峻、钱远山等人在一起,将其所作所为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臣看来,‘清园’兄弟绝不像他们之前所标榜的那般无yu无求、那般淡泊名利。恰恰相反,其在幽云之地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的放矢,有着极强的目的xing。臣虽不知其最终目的何在,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清园’兄弟所图非小,绝不似其之前所说,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幽云之地踏踏实实赚钱、舒舒服服享乐。

    而臣之所以说范大人、王大人所说亦有道理,同样是因为臣与‘清园’兄弟相处ri久,特别是此番随王崤峻、钱远山自榆关回师幽州,一路上穿州过县的所见所闻,令臣不得不对‘清园’兄弟的本领、特别是收卖人心的本领刮目相看。以臣看来,‘清园’兄弟在幽云之地,特别是山前八州经营多年,不但与各州县官吏、守将熟稔非常,以至其每到一城,城内的官吏、守将尽皆与其把酒言欢、称兄道弟。而且各地士绅百姓亦对他们推崇备至、交口称赞,直言‘清园’兄弟举义旗、兴义兵,将契丹蛮夷远逐塞外,救幽云汉人百姓于水火之中,乃是替天行道、顺天应民。更妄言既然契丹人是被‘清园’兄弟手下义军赶走,那么‘清园’兄弟自当接管幽云十六州,而其领袖王崤峻便是新的幽云之主。

    由此看来,‘清园’兄弟不但拥有强悍的武力,而且已经成功的将幽云之地的人心收为己用。如果朝廷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所谓‘幽州义军’的安置不能顺应幽云士绅百姓的意愿,就算‘清园’兄弟不会违背圣意,本地的百姓也会心存怨气,于朝廷接管十六州之地很是不利。毕竟幽云十六州陷于契丹人之手已然数十年,本地百姓不受教化已久,不似中原百姓那般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而且,臣敢断言,如若朝廷与‘清园’兄弟之间发生冲突,本地官吏或许会两不相帮、中立观望,可本地的士绅百姓却会相助‘清园’兄弟,与朝廷针锋相对。”

    眼见赵匡胤似乎是支持那班文臣的意见,要对“清园”兄弟施以怀柔之策,张永德连忙插话道:“陛下,臣以为对‘清园’兄弟绝不可怀柔示弱,否则朝廷的颜面何在、官家的威仪何在。况且,若是此番将幽云十六州交到‘清园’兄弟手里,很可能会令天下人、特别是各镇节度认为朝廷软弱可欺,以为只要自己实力足够强悍,便可与朝廷分庭抗礼、便可以割据一方、任意而为。长此以往,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再者说,此次北伐,将士们浴血奋战,一路杀到幽州城下,折损甚重。若是朝廷轻易将十六州之地拱手送于他人,只怕将士们也会心中忿忿,这于朝廷亦会非常不利。”

    “张大人此言差矣。”赵匡胤反驳道,“漫说普通的藩镇节度,就算是江南各个伪命朝廷亦无一家的武力可与‘清园’兄弟手下私兵相提并论。‘清园’兄弟驱逐契丹蛮夷功勋卓著,这是天下人都看到的。朝廷论功行赏,应幽云百姓之请,命其掌管幽云十六州,内安百姓、外拒契丹,有何不可。至于我军将士所夺之州县,自然是要收归朝廷直接管辖。某以为‘清园’兄弟对此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方才赵大人也曾说过,‘清园’兄弟所图非小。既如此,他们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将瀛、莫、涿这三州之地交给朝廷?”与张永德一样不赞同怀柔“清园”兄弟的韩通反问道。

    “瀛、莫、涿如今已在朝廷掌控之下,除非‘清园’兄弟即刻造反,否则朝廷只需在封赏时将这三州排除在外,便可顺理成章的将这三州之地收回朝廷治下。”赵匡胤胸有成竹的答道。

    韩通还待再与赵匡胤争辩几句,御座后面的柴荣却一摆手,沉声道:“诸位爱卿不必再争论了。正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今朝廷对‘清园’兄弟的居心企图、意愿打算,均一无所知,又如何能商议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朕意yu三ri后召王崤峻、徐绍安等人前来御前见驾,亲自探听一下他们的意图,尔后再施以应对之策,众卿以为如何?”

    虽然柴荣是用商量的语气询问一众文武大臣,但其脸上的表情却是非常坚定,显然是已经有了决断。因此,无论是张永德、韩通还是赵匡胤尽皆闭口不言,齐声回应“陛下圣明”。

    御前会议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对“清园”兄弟的心思一时又琢磨不透,柴荣心绪不佳的返回后帐去找贤妃林小雨,打算听一听这个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赵匡胤更加了解“清园”兄弟的亲近之人对此事的看法。

    柴荣要与林小雨商谈有关“清园”兄弟的事情,自然不会允许其他人在旁,因此一直在其身边伺候的马平安也被他给打发了出去。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马平安立即写了一封密信,将后周君臣御前会议的经过详细说明了一番,派其在宫内发展的得力探子通过相应的秘密途径传递进了幽州城,经由“暗羽”幽州分堂转到了黄海的临时指挥部,并最终被送到了刚刚抵达幽州城的王崤峻、张维信和徐绍安面前。

    看着这封由汉语拼音——这是“暗羽”内部传递高级机密内容时所用的方式,除非出现截获密信的人是一名与穿越团队敌对的穿越者这种机率微乎其微的特殊情况,否则是不可能被破译的——写成的密信,听着黄海轻声念着已经被转译成汉字的信的内容,王崤峻忽然有些感慨,待黄海那边将信读完,他笑了笑,说道:“柴荣昨天下午召开的御前会议,咱们今天下午就能得到其详细内容,前后相差不过一天的时间,看来‘暗羽’当初在后周皇宫中下的工夫没有白费呀。此间事了,当以委员会的名义嘉奖‘暗羽’相关人员。”

    张维信听了点点头,赞同道:“五哥说的没错,此次咱们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既是前方将士不畏生死、奋勇杀敌的结果,亦得益于这几年在幽云之地乃至契丹各个州县布置眼线、全力收集情报的安排。此番若能顺利掌控幽云,咱们兄弟既要奖励冲杀在一线的将士,也要奖励默默工作在隐蔽战线的那些无名英雄们。”

    徐绍安也附和道:“两位哥哥说的没错,情报战的重要xing不亚于疆场厮杀,有很多时候,一条关键xing的重要情报抵得上数万大军的威力。今天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前世看的一部有关běijing和平解放的电影,那里面就曾有这样的情节:北平城里傅作义前一天晚上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甚至是有什么情绪、心情如何,第二天西柏坡那边就能得到非常详尽的报告。情报工作做到如此地步,傅作义想不拱手让出北平城都难。

    如今咱们的情报工作虽然还做不到头天晚上柴荣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