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新汉崛起 >

第53章

三国之新汉崛起-第53章

小说: 三国之新汉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7章 孙策领军() 
先锋挫败,严重的影响了军心士气。袁术不得不停下安营扎寨。

    “可恶的臧霸,竟然敢偷袭我军先锋,等到攻下彭城,擒住臧霸,我要让他生不如死。”袁术在帐中愤怒的咆哮着。

    一旁的谋士杨弘劝慰道:“主公,张将军也是一时大意才被臧霸所乘。虽然有损军心士气,但也从侧面证明了徐州的空虚,对方这是在拖延时间。”

    “哼。”袁术冷哼了一声:“刘汾贪得无厌,身陷江东,一时半会根本赶不回来。而且细作早已探明,徐州只有臧霸五万人而已。想要挡住我十五万大军,简直是痴人说梦。”

    “主公。”一旁的纪灵站了起来说道:“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看着自己最信重的大将,袁术的脸色好看了一些,眼神转动间,突然注意到了下首角落处的一人,开口笑道:“区区臧霸,还无需我军大将前往。伯符,明日我欲命你为先锋为大军开路,不知伯符可愿往啊?”

    站在角落的孙策连忙站了出来拜道:“愿为明公效力。”

    “很好,你先下去准备吧。”

    “是。”

    等到孙策离开,杨弘忍不住说道:“主公,孙策的父亲与刘汾在黄巾之时就已相识,关系也一直很要好。如今主公派他担任先锋,我怕他有去无回啊。”

    袁术哈哈笑道:“你小看了这个小家伙,不得不说,我真的挺羡慕孙坚,孙策颇有乃父之风,绝不会做出阵前投敌的事。”

    “可是主公。。。”

    “好了,都下去休息吧,大军明日开拔,我要让臧霸知道,敢小看我袁术的下场。”

    “是主公。”

    “伯符,看你神色振奋,有什么好事发生吗?”一个少年坐在帐中,手握一卷书简,抬头看到孙策兴冲冲的进来,忍不住笑道。

    此少年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端的是相貌堂堂,仪表不凡。

    孙策高兴的笑道:“公瑾,袁术的先锋张勋被臧霸所败,刚才在帐中命我为大军先锋,明日出发。”

    周瑜周公瑾和孙策幼年相交,彼此兴趣相投。在孙策投靠袁术不久,周瑜便带着一千家仆前来投奔。

    此时听到孙策的话,周瑜并没有如预想般露出高兴的神色,只是定定的看着孙策,声音低沉的说道:“伯符想好了吗?明日一去,你与刘汾便成为了敌人。以后再想回头就难了。”

    孙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表情严肃的看着周瑜说道:“公瑾,我想好了。我要重振父亲的声威,只能投靠袁术。只要时机到来,我们就可领兵而去,重整旗鼓。如果投靠了刘汾,说实话,我没信心能够摆脱对方。”

    “哎。”周瑜无奈的摇了摇头:“先前我已与你分析过,以你的实力,想要有所作为,江东之地便是首选。只是如今刘汾先下手为强,抢占江东。我等根本无法抗衡。放眼周围,只有荆州刘表最是弱小,可是也不是我们可以撼动的。剩下的只有荆南四郡可以图谋,只是荆南人口稀少,就算占据也无法供养一支大军,迟早还是被人所破。所以伯符,我希望你能明白,已经没有地方可以让我们另起炉灶。”

    “不。”孙策面带倔强的说道:“就算前途再是艰险,我也要披荆斩棘而行。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都要去试试。”

    “呵。”周瑜笑着摇了摇头:“真是拿你这倔脾气没办法,不过你这么想拼一把,那我就陪你疯狂一次好了。”

    “公瑾。”孙策看着眼前的好友,感激的说道:“多谢。”

    次日,孙策领兵三千充当先锋,一路谨慎前行,直到彭城城下,也未成遭到半点攻击。不过看到彭城上早已严阵以待的守军,孙策驱马前行,来到城下叫阵。不过臧霸根本没有理会,孙策只好泱泱的退兵五里安营扎寨,等待大军的到来。

    而另一边,刘汾也收到了徐州发来的信件,只是淡淡一笑便放置一边。徐州有着臧霸的第三军团,再加上随后支援的太史慈,整整十万大军。彭城还有陈登这个善谋之士,加上自己临行前安排的郭嘉,后方还有着荀彧调度指挥。袁术十五万大军想要攻陷徐州,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刚刚投靠的鲁肃不知道刘汾的安排,不过在看到袁术攻伐徐州,刘汾还能保持如此的淡定,心中不禁对刘汾的评价更高了一些,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这时,赵云从帐外走了进来:“主公,曲阿已经被我军三面包围,劝降的书信也已射入城中。”

    “嗯。今夜要多加小心,以防刘繇狗急跳墙。”

    “是主公。”

    曲阿城中,刘繇看着手中的书信,脸上带着一抹惨笑。刘繇觉得自己很悲剧,从被朝廷任命为扬州牧开始,江北的两郡,庐江太守陆康对自己不假辞色。而治所寿春被袁术蛮恨的霸占,他却敢怒不敢言。只好灰溜溜的来到江东,把治所搬到了曲阿。可是他又招谁惹谁了?天下的汉室宗亲又不止他一个,而且所作所为和他也一般无二,为何刘汾却偏偏选择了他?是实力弱,刘繇也明白这一切的原因所在。

    看着心灰若死的刘繇,一旁的谋士是仪也是满脸苦涩。刘汾已经兵围曲阿,主公手下的诸将也先后战死。如今城中兵不过两万,最主要的是竟然连个擅长战阵的将军都没有。这城还怎么守?

    “主公,事已至此,不如我们降了吧。”是仪低声劝慰道。

    刘繇语气萧索的仰头望天:“哎。天下大乱,有能者居之。我刘繇无德无能,再占据此位只会惹来灾祸。明日。。。开城投降吧。”

    “是主公。”

    次日,曲阿城门大开,刘繇双手捧着扬州牧大印,投降了刘汾。占据了曲阿,就表示刘汾在江东已经有了立足之地。一时间其余势力纷纷侧目,还有着好些人才纷纷来投。让刘汾喜不自禁。

    随后刘汾便用扬州牧的大印发出了几封书信,派人送往其他三郡的太守,要求对方前来曲阿述职,为期七天。不来者视为叛贼。

    一日之后,顾雍也到达了吴郡。将部下隐藏在城外,带着两人乔装一番,向着顾家行去。

第108章 固执的顾家() 
“家主,为何要如此做?”顾雍坐在堂下,面对着顾家的家主顾邢质问道。

    “放肆。你说话之人乃是我们顾家的家主,元叹,注意你的语气。”一旁的家族长老厉声怒斥。

    顾雍的父亲顾向也连忙开口:“吾儿,休得无礼。”

    顾雍只得朝着父亲拜了一拜,然后挺起了胸膛,坦然的看着上首的家主,严肃的说道:“元叹无礼,但也是形势所迫。张家,朱家联合刘繇围攻吾主刘汾已经事发。吾主勃然大怒,江东必定血流成河,顾家如果还看不清状况,前途堪忧。”

    顾邢冷笑着说道:“刚才你也说了是张家和朱家联合刘繇,跟我们顾家毫无关系。想那刘汾也不会迁怒到我们。”

    顾雍看着仍执迷不悟的家主,悲怆的笑道:“你们自认为做的天衣无缝吗?江东四大世家一向同气连枝,虽然你们没有参与,但是也必定事先有所察觉。因为我的原因,吾主已经把顾家看作自己人,可是你们却故作不知,坐山观虎斗。这点我能想到,吾主也必定能够想到。可还是看在我劳苦功高的份上允许我前来,就是在给你们最后的机会。如果还不知把握,那顾家必有大祸降临,到时就连我都拯救不了。”

    一个族老听后不屑的说道:“听闻刘汾一直对我等世家之人不待见。徐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堂堂的徐州世家,陈家还好些,有个陈登能被重用当了彭城太守。而曹家呢?家奴被遣散,土地被瓜分,只留下了百亩良田。如今守着徐州商会做个富家翁,真是可悲可叹。我顾家可不想步其后尘。而且最近青州还发明了印刷书籍,要开书院,这是在挖我世家的根基。刘汾从头到尾都没有为我世家考虑过,就算投靠于他,我顾家也无出头之日。”

    “不错。”顾邢接口说道:“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你,张家和朱家来找我们共商大事之时,我才没有同意一同出兵,只是提供了一些情报。那刘汾根本难以抓到我顾家的把柄,就算他心知肚明又如何?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给我顾家扣上反贼的帽子,屠戮我顾家子弟不成?”

    “家主,如今天下大乱,礼乐崩塌。吾主雄踞青州徐州二地,如今又强势入主江东,势力已成,还请家主三思啊。”

    看到顾邢仍不置可否的样子。

    顾雍惨笑看着周围,七八个族老,包括自己的父亲竟然都不愿站在自己这边,突然间他感觉心好累。这些老一辈的人还沉浸在大汉的天下,殊不知天下大乱的今天,是没有道理可言的,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以刘汾对世家的反感,看来顾家是逃不过这一劫了,顾雍只好退而求其次,看看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全顾家。

    朝着家主拜了一拜,顾雍踉跄着离开了。张家,朱家已没有去的必要了。从他们联合刘繇就已被刘汾贴上了反贼的标签,剩下的只有陆家,希望他们能够看清现实吧。

    直到顾雍离开,一个族老仍不满的哼声道:“江东势力繁杂,刘汾想要在江东立足,还需我等世家的帮衬才行,我可不信他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我顾家下手。”

    这时一个家奴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家主,刚才传来消息,扬州牧刘繇开城投降了,刘汾如今已经占据了曲阿。”

    这。。等到家奴离开,大厅之中仍安静的可怕。

    顾邢深吸了口气,沉声说道:“从今日起,断绝和张家,朱家的来往。吩咐族人无事不许外出。”

    顾雍神情疲惫的从陆家离开,到了城外招呼着部下向着曲阿而去。陆家人很是客气,言家主陆康在庐江,其他人无法决断,需禀明家主再行定夺。不过顾雍知道,对方这是在推脱,在形势还未明朗之前,他们只会保持中立,四大世家已经不再齐心。

    七日之后,刘汾留下了刘晔和徐盛驻守曲阿。由周泰为先锋,刘汾带着赵云等人奔向了吴郡。

    张家,朱家得知联合刘繇的事情败露后,连忙找上了吴郡太守许贡。在得到了张家和朱家的帮助,许贡手下的兵卒达到了两万之众。周泰见吴郡防守严密无机可乘,只好等待着刘汾的大军到来。

    一日之后,刘汾的大军缓缓而来。看着眼前低矮的城墙,还有那些衣甲不全,更像家仆的士卒,刘汾不禁撇了撇嘴。对方想要以这支杂牌军挡住自己,简直就在痴人说梦。

    城墙上站出一人,指着城下的刘汾大喝道:“刘汾,你乃朝廷册封的青州牧,不在你青州好好呆着,竟然到我江东之地攻城拔寨,是何居心?”

    刘汾微眯着双眼看向城头,说话之人乃是一个身形消瘦的文士,忍不住寒声问道:“汝乃何人?”

    “吾是吴郡太守许贡是也。”

    “许贡?”刘汾阴冷的笑道:“三日之前,扬州牧刘繇已经将扬州牧大印谦让与我,如今我乃是新任扬州牧,我已派人前来送过书信,要求你等前去曲阿拜见,可是你至今未来,抗命不尊的是你,许贡,你是想据吴郡自立吧。”

    “呸,血口喷人。扬州牧大人乃是被你兵围城下,不得不开城投降,你倒是说的冠冕堂皇。”

    “事实如何你又非亲眼所见,就别在那人云亦云了。现在我给你一炷香的时间开城迎接我军入城。一炷香之后再不开城,我便视你为反贼,诛杀之。”

    “哼,少在那假惺惺了,想要吴郡,那就来攻吧。别人怕你刘汾,我许贡不怕。”

    刘汾不在啰嗦,吩咐士卒点燃一炷香放在了大军之前。城上城下众多士卒都紧紧的盯着前方燃烧的香炉。直到香燃尽,吴郡城门依然关闭。

    刘汾面无表情的吩咐道:“赵云,指挥攻城。”

    “是,主公。”

    随着一架架投石车被推了上来,对面城墙上出现了些许的骚动,毕竟攻打秣陵之时刘汾就已用过,看来对方早已得知了消息,知道刘汾有这件攻城利器。

第109章 江东世家的结局() 
事实证明,打仗不是靠人多就行的。随着一轮投石攻击,吴郡就已经出现了混乱,刘汾趁势发起了攻城,新进投靠刘汾被任命为校尉的凌超和潘璋两人奋勇争先,率先攻上城墙,许贡见势不妙,败走东门。吴郡一日便下。

    刘汾策马入吴郡,兵围世家张家和朱家。反抗者一律斩杀,余下之人全部下狱。此举也大大的震撼了顾家,顾家家主顾邢率家族子弟前来接见刘汾。

    大厅之中,刘汾高居首位,看着下方的顾邢面色阴寒的说道:“张家,朱家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