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

第96章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96章

小说: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杨文亮带着武馆的重要人物亲自到客栈送拜帖,邀请萧隽师徒过府赴宴。

    杨家武馆占地百亩,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武馆,后面是宿舍区。名下有弟子一千余人,教头级的也有三十余人。

    杨文亮带着他们逐一参观、讲解。

    然后又引到会客厅喝茶,石磊、齐豹则不耐应酬,到演武场看他们训练弟子。

    杨丹丹盯上了齐豹,挑衅道:“小屁孩,那日比试,我中了你的计才会输给你的。我们再来比试一场。”

    “黄毛丫头,心浮气躁,现在才反应过来。你现在不是去学什么掌法,与人斗狠,而是要静坐修心,心稳了,手才会稳。”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最后还是走进演武场,再度比试了一场。自然又是杨丹丹输了。

    “我说你黄毛丫头心浮气躁吧,明知道我这是陷阱还要往里跳。哎,真是蠢到家了。”

    “不行,再来比试。这场我再也不上当了。”

    “这不是你上不上当的问题,有些陷阱你是必然要跳的,除非你躲得远远的,不靠近我身。”

    这边会客室里,杨文亮也在反复试探,想要知道萧隽的来历。

    萧隽笑呵呵的说:“杨馆主,不是不肯说,在下确实有要事在身,身份有诸多不便。再过几月,待事情有了眉目,到时候自然会知道。”

    “那萧先生可否留下徒弟一人,任我武馆教习,薪酬比照总教习的给。”

    “还是抱歉,多有不便。”

    杨文亮无奈,却又心有不甘。

    “我豁出老脸再提一个请求,可否请萧先生座下弟子收小儿为徒?每年杨某愿意奉上白银万两以为师资。”

    本以为萧隽会依旧回绝。不想萧隽开口问道:

    “薪酬就免了。让孩子出来见见吧,看看是否有眼缘。”

    杨文亮大喜,忙叫出一个跟齐豹差不多大的少年来。这少年倒是显得沉稳,没有富贵人家的浮躁之气。

    “跟你女儿倒是差不多大,来,演示一下你学的拳法让我看看。”

    那少年有板有眼的打了一套拳。

    萧隽点评道:“根基倒是不错,只是不知道耐性如何?你叫什么名字?”

    “杨彪!师父再上,受徒儿一拜。”那孩子灵巧,马上跪下磕头。

    本章完

    

第161章 搅动一池浑水() 
收了杨彪做徒弟之后,少林伍家和鞭腿吴家不知怎么得到的消息,又是请客又是送礼,都把儿子拜在萧隽门下。

    萧隽来者不拒,三人都传了一套身法。然后告诉他们,身法是很难的,需要很大的毅力,谁学会就传谁心法。

    而河间武馆招收的徒弟们已经超过了三千,成为了真正的沧州第一武馆。

    在一天早上,萧隽带着石磊、齐豹、季子正,以及新收的三个徒弟离开了沧州。

    没影儿已经到青州一个月了,萧隽认识到他的想法也许是最有效的:

    一个地方的飞贼才是了解这个地方真正的人才。给了他一万两银子的交际费,让他先期到青州卧底。

    青州也有武馆,只是数量、规模都不如沧州。

    萧隽租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武馆,将它挂牌为沧州河间武馆青州分馆。然后在青州大街小巷贴出了悬赏令。

    河间武馆青州分馆即日起举办擂台赛,擂主高价悬赏:凡在擂主手下走过十招的,可领取花红一千两;能打中擂主一拳一掌的,可领取花红二千两。

    同时河间武馆青州分馆开始招人,条件为会武功的。视个人武功高低分别聘为总教习,教习,教头、班头。打赢十个人即为班头,五十人即为教头,一百人为教习。在某一器械方面有特殊能力者为总教习。月资从班头三十两起步,每升一级便加番。

    这时,青州衙役的标准为五两银子,县里的都头为十两银子,府里都监才三十两。

    一个武馆开出的价格基本让人无法拒绝,一时间到武馆报名者云集。

    倒是报名打擂台的只有三个人,也许更多的人还在等待观望,毕竟开出花红价格太高了,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

    季子正将报名的人做了登记,报名打擂台要出具地方保正的户籍证明。

    这三人的底很快就被没影儿摸出来了,两个是庄子里的枪棒教头,一个是村里的保正。

    萧隽对没影儿的要求就是一个,了解下这些人的家中是否有来源不明的收入,也就是说他日常的支出和他的收入是否匹配。

    没影儿报告说,唯有这保正交际广泛,家中经常客来客往。

    萧隽让没影儿安排人继续盯着他,尽量搞清楚跟他交游的人底细。

    武馆的招人最后经过筛选,第一天只留下了一百人。被筛选掉的大都是富家子弟,还有其他武馆自己带着十几个人集体报名的。

    这一百人拿出了两个教头、四个班头的职位让他们自己报名,自己比试。

    报名的人又有十几个。

    一连过去了七天,武馆按照每天一百人的比例在招人,而报名参加职位竞争的也达到了一百余人。季子正告诉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待到擂台赛结束之后就开始进行职位选拔。

    还未开始选拔,已经是暗流涌动,剑拔弩张,私下发生了好几起打斗事件了。

    擂台赛的报名人数也达到了三十多人,特别是报名截止最后一天,一下本地、外地的增加了十几个。

    擂台赛的场地是租用的青州府军大校场。事先已说好,擂台赛的几天全部对外开放,允许人员自由进出。

    正式开赛的那天,整个大校场人山人海。除了武馆已经招收的人员,看热闹的百姓多达四五千人,大家都想看看,谁能最终领走这巨额的悬赏花红。

    按照报名顺序,第一天安排的是十个人上场依次打擂,可是半天就结束了,最后上场的只有五人。

    第一个枪棒教头上场,在石磊手下没走到三招,被石磊一脚踢下擂台。

    第二名直接放弃。

    第三名是在重点嫌疑人名单上的保正。

    他是和六七个朋友一起来的,他上场也没使出五招,便弃械认输。

    最后一名上场的是个练掌法的,他一味的游斗,想靠灵活的身法躲过石磊的攻击,但也在第七招上被逼下台去。

    半天,只用了半天!

    这时间已经足够季子正跟这名叫戴名世的保正结交为朋友了,这个戴名世也是个好朋友的人。

    季子正将戴名世和他的朋友们请上了酒楼,天南海北的吹牛聊天,然后顺理成章的邀请戴名世加入武馆,并许诺他不用辞去保正的职位。

    戴名世答复:“我去武馆做个教头倒也可以,不过这帮兄弟们我要带着。”

    “没问题。”

    第二天,还是半天时间结束了打擂,上场的只有四个人。石磊刚要宣布今日比赛结束时,下面观战的人群中发出一个声音:

    “咄,看来你是欺负我们青州没人了,姓石的,你且住。我来斗你一斗。”

    “按照规矩,你得先报名才有资格上场。”

    “你那点花红,老子还没有看在眼里。只是让你见识下,青州练武之人还是有本事的。”

    这人一脸的络腮胡子,看样子四十多岁。手持一口朴刀,一个纵跃便上一人多高的演武台,赢得了下面阵阵喝彩声。

    这人上台刚出了一招便被石磊封住了刀路,一连三招只有防守之功,只见他嘴里又是“咄”的一声,一个懒驴打滚顺地而行,直奔石磊下三路而来。

    “地躺刀拼命三郎穆伟?”观众们惊呼起来。

    石磊还没跟使地躺刀的人交过手,一连避开了五招,而穆伟则是如影随形,一刀紧似一刀,刀刀不离石磊的下三路,完全是拼命的打法。

    正主儿终于出现了。

    这穆伟在青州、兖州两地是名气最大的江湖人物,为人豪侠任气,但近些年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没影儿来此一个多月一直没有发现他的踪迹,虽说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与青、兖州两地发生的几大抢劫案有关,但他应该对大多数案件知情,甚至是参与者。

    石磊只看了六招,立即开始反击。地躺刀的打法虽然重心降低,易于防守,但于招数转圜之间却往往衔接不上。石磊抓住一个空挡,用刀背一刀劈在他的左臂上,当时将他左臂脱臼。

    石磊已经手下留情,按道理穆伟应该知难而退,可这穆伟却悍不畏死,垂着一条手臂,右手刀舞开了花,全然不顾防守,刀刀瞄向石磊要害。

    台下有人高呼起来:“这几个外地人欺人太甚,大家伙并肩子上。”

    只见台下七八个人一起抽出兵器,纷纷跳上台来。

    本章完        

第162章 未完的大结局() 
“全部给我拿下!”

    萧隽一声令下,带着齐豹、杨彪等人一起扑上前去,萧隽首先扣住穆伟的穴道,大喝一声:“全部弃械投降!”

    “都给我绑了,全部带回去。”

    将穆伟等人五花大绑的带到武馆,季子正问道:“这就开始收网啦?”

    “我们要找的人十有八九都在这里,等着吧。历年来青州兖州那几件积年大案就在这几天都会水落石出。江湖,江湖,就是一批相互不服的乌合之众组成的,立即组织选拔赛吧。”

    选拔赛的赛制也跟擂台赛差不多。

    比如总教习设立三名,这三个位置就拿出来让人公开报名,然后根据报名人数配对厮杀,一直到无人挑战便算胜出。

    就这样,通过相互告发,萧隽一举将青州江湖的底细全部查清,多少年前的大案也连续破获。

    然后,从武馆里选出一个相貌堂堂的武师,带着二百多人到河南道占山为王,石磊、齐豹均潜身其中。通过设立绿林盟主的形式,又将各大山头全部解决。

    而此时的萧隽从青州、沧州武馆里挑选一大批人进入各个府军,制定了一套府军训练办法。

    解决了河北河南问题,广西又发生了复兴盟主持的叛乱,一下占领了十几个府,萧隽又奉命南下两广,平定叛乱。

    偶然的机会,在两广发现了一个会造大船的船工,于是造了十几艘大船,萧隽带着萧家五百多儿郎攻占南洋,在那里成立了银台之国。

    并将俞敏及其所生之子接到银台之国,接受朝廷册封,成为银台之国国王。

    萧隽则根据俞敏提供的线索,在五台山找到了出家为尼的若兰,传授了自己毕生所学。

    若兰化名在五台山成立了一家非僧非道的门派,成为开山掌门人。

    萧隽回到京城,此时老皇爷已病危,他临终遗旨,萧隽成为顾命大臣。

    大皇子即位,在军部的一帮老臣支持下,开始削弱三王爷的权柄。三王爷成了闲散王爷,暗中却支持三皇子上位。

    萧隽选边,助力三皇子上位成功。被册封为护国大将军。

    大皇子和复兴盟又勾结起来在辽东发动叛乱,萧隽再度领兵出征平叛。顺道灭了支持叛军的高丽国,被封为朝鲜王。

    在朝鲜治政期间,与高丽王妃发生感情纠葛。又渡海出征日本,将日本变成了高丽国附庸国。

    萧隽又将位置传位于他和杨宁儿所生之子,自己带着顺姬回到京城。

    乌日娜所生之子此时已将蒙古至贝加尔湖一带纳入囊中,成为新一代蒙古之王。

    四夷平定,萧隽在五台山又遇到梦中的大和尚,被他点化,从此皈依,成为一代高僧。

    以上是为大纲。

    本书开始的初衷是想把历史类的写的轻松一点,脱离开时代背景。一开始大致设为隋唐时代,后来发现架空历史类的书离开的历史上大人物,很难吸引读者。这是一条失败之路。

    这也是最后弃书的原因之一。

    如果以后机会我还是会依照大纲,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下去,只是会换种写法。

    对支持本书的读者深深的说声抱歉。

    新书武侯神算开在掌阅,已发布十万字,欢迎喜欢的书友前往捧场。

    全书终。

    本章完
109685 。
10968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