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

第72章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72章

小说: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们知道这货在轮台拿是多少吗?”萧隽比划了一个手势。

    众人都惊叹起来。

    “你把货送过来啊,我们出这个价拿。”一个高昌的商人出了一个比城堡里价格低一成的价。

    “唉,不敢送啊,听说乌孙国要和匈奴结盟了,匈奴人还会在乌孙驻军。大汉朝和匈奴是几百年的世仇。哪敢往这儿送货,要不都给匈奴人给没收了。弄得不好,小命还得丢在这儿。”

    “你听谁说的,这消息真的假的?”

    “我哪知道,我也是听市场上的人说的。不过,你们高昌人不着急,我们准备从轮台新开辟一条商道,绕道楼兰再到高昌。只不过价格可要翻上一番了,那条路可是九死一生啊。来来来,不谈这个,喝酒喝酒。”

    散场之后,萧隽回到房间。

    “你到这儿就是为了把乌孙国和匈奴人结盟的消息散布出去?”俞敏问道。

    “我也没把握,就看这消息能发酵多大了。只要他们把这消息传回到自己国内,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年头,商人是最能影响国政的,你没见本将军在京里还在卖药材吗?”

    “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想鼓动乌孙的邻国联合起来对大昆莫施压,把他和匈奴结盟的事搅黄。”

    “还得看鱼儿咬不咬钩了。”

    话音未落,有人敲门了。那个高昌商人进来了,满脸神秘的说道:

    “萧掌柜,我们侯爷请你去他房间坐坐。”

    “好的,你先请,我稍微收拾一下就来。”

    萧隽得意的像俞敏眨眨眼睛。

    “鱼儿果然咬钩了。”

    “你怎么知道高昌的侯爷在此?”

    俞敏一脸的惊奇。

    “嘿嘿,我们到的那天,他也来了。然后呢,他进了房间就再也没出门,连饭菜都是送进房间里去的。这几天,乌孙国有几个排场很大的人来看过他,并接他去过王宫。我虽然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但,我知道此人来头不小。”

    “我怎么没注意到?”

    俞敏的嘴大的可以塞进一个鸡蛋。

    “这就是你刺杀我不仅我未伤一根毫毛,而你却被我生擒活捉,最后还死活要侍寝我的原因。”

    “滚。”

    萧隽换了一身书生装,向她眨眨眼睛,一脸得意的出了门。

    “我呸!”俞敏居然还脸红了。

    “侯爷好!”

    萧隽器宇轩昂的进了房间,向坐在房间正位上的一位正方脸的回纥汉子拱了拱手。

    “果然中原出人才,萧先生怕不是做生意的吧?”

    那高昌商人赶紧介绍说:“这是卫侯爷,我们高昌国王的亲弟弟。”

    “卫侯爷看来是有机密大事在与乌孙国谈啦,是不是我听说的那件事?”

    萧隽没有正面回答卫侯爷提出的问题。

    “我听说萧先生准备打通轮台到楼兰再到高昌的新商路,可有此事?”

    卫侯爷也不是善茬,他也避开了萧隽的问题。

    “楼兰与我大汉朝素来交好,通过楼兰再到高昌再往西去,我们确实有这个打算。只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这条路有沙暴、狼群诸多不利,补给困难。所以比从乌孙过去的货价格要高出不少。”

    “萧先生的商队有多大规模?”

    “从长安出来经过河西走廊一直到轮台,我的商队一直畅通无阻,晚上都可以行商。满足楼兰和高昌的货物要求是没有问题的。”

    “那先生为何出现在这里?”

    “考察疏勒到乌孙到车师这条线的安全性。结论大概这位仁兄已经转告卫侯爷了吧?”

    “那先生下步准备去哪里?”

    “途经疏勒然后回轮台。”

    “那可否邀请先生实地考察一下我们高昌国?”

    “求之不得。游历一下西域各国也是我的心愿。”

    “先生爽快。此间事已了,明日我就将启程。那我就在高昌恭候先生了。”

    “一言为定。”

    本章完

第113章 拉风的侍卫队() 
“快来看啊,新到的货色,大姑娘五十两,小媳妇只要二十两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买回去每天只要两个饢就能养活,能干活能上炕。超值大甩卖啦。”

    俞敏一把拉住正往前凑的萧隽:

    “你干什么?家里都有几个啦,还不够你用啊。”

    “不是,你看这些人长的金发碧眼,腿长腰细,人虽然瘦了点,可几顿饱饭一喂马上精神抖擞的。喂,掌柜的,这都是从哪儿抓来的?”

    “西边,正宗的欧罗巴种,可不是混血的啊。看这一个个人高马大的。老板,来几个带回去,这些奴隶听话,只要给吃饱饭就行。”

    俞敏硬把他拖走了。

    “大姑娘小媳妇看不中,看看这几个男的。看看这肌肉,都是纯精的,一点肥肉都不带。干起活来能顶一头牛。”

    萧隽停下了脚步。

    这是几个衣衫褴褛的欧罗巴人,身材高大,肌肉紧凑,一身的栗子肉,浑身线条简洁。

    “把这几个带回去留在身边做护卫,一出门,一群人跟着,一定很拉风吧?”

    “你现在还有心情买他们?”

    “老板,这几个多少钱?”

    “一百两银子一个,绝对的干活好手,物超所值。”

    “这十个我都要了,打个八折?”

    “老板大气,一百两银子一个不还价,另外我再送你两个。本来不卖留着自己用的。”

    那奴隶贩子从身后拖出两个更加健壮的。

    “成交。”

    萧隽从囊中拿出一颗小拇指大的珍珠,这是从路上匈奴人那里抢的。

    “这个够了吗?”

    那奴隶贩子眼中一下发出光来,连声说:“够了够了。老板,再送你两个大姑娘,下次多多照顾小本生意。”

    萧隽看看俞敏,摇摇头说:“算了,不用了。”

    “你们跟我走吧。”萧隽对着那群欧罗巴的汉子们做了一个手势。

    那群女奴们看着这些将要被带走的汉子骚动起来,流着泪,哭喊着,一个个伸出手来像是要抓住他们,这群欧罗巴的汉子也是难舍难分。

    一个年龄大些的对着萧隽不停的鞠躬,用手指着那群女人,嘴里咕噜着听不懂的话。

    萧隽问:“怎么回事,他们都认识?”

    “都是从一个地方抢来的。”

    “你们去挑吧,自己的妻子、情人都带走。”萧隽对那年龄大的欧罗巴人做了手势。

    这群欧罗巴人一下把那群女人都牵了出来。这十二个欧罗巴人整齐的单膝跪地,双手交叉在胸前,一起低下头去。

    那奴隶贩子解释道:“这是他们族人的誓言,向你效忠,永生为奴的意思。”

    萧隽乐了,“走,回迎宾馆,洗澡、理发、吃饭,然后带你们去马市买马去。”

    折腾了一个上午,终于把这群欧罗巴人配备整齐。男男女女一起二十五人,男的穿黑色袍子,女的穿红色袍子,里面贴身都配上皮甲。每人一把宽剑,这剑都是他们原来的武器,买马的时候送的。

    萧隽还按照年龄给他们都起了名字,男的叫萧大、萧二,一直到萧十二。女的领头的叫俞大,一直排到俞十三。女的比男的多一个。

    俞敏笑着随他折腾,抿着嘴说:“这下回去,乌日娜不干了。我看你再在哪儿去给她找十三个女的,乌大,乌十三。”

    “你以为我胡闹啊,马上要去高昌,总得拿出点派头来,不然谁会相信你富甲天下的大富翁啊?”

    俞敏恍然大悟。

    那奴隶贩子倒是说了真话。几天下来,每天牛羊肉、面馕管饱。这群欧罗巴人脸色也红润了,精气神也有了,而且特别的听话,时刻都有做奴隶的觉悟。

    就这样,萧隽带着这群拉风的队伍跨进了高昌国的境内。

    高昌国的面积比乌孙小,但他们已进入了半农耕半放牧的社会。从事农耕的主要是汉人,放牧的是回纥人。人口各占一半。

    高昌有五十多万人口,全境有三座城市,规模相当于汉地的县城,国都设在姑师。

    历史上还有一个高昌国,称为古高昌国,已经被风沙吞噬。

    姑师城里也有一座迎宾馆,跟王府在一条大街上。

    卫侯爷果然信诺,萧隽他们一到,便在迎宾馆为他们洗尘接风。在席上,卫侯爷告诉他,国王下午要在王宫召见他。

    吃完中餐,卫侯爷邀请萧隽坐上他的马车,直奔王宫。在王宫大厅等着他的是高昌国王卫律、国师,高昌国的大将军是由卫侯爷兼任的,这就是高昌国的最高决策层了。

    卫律倒也没有摆出国王的架子,他是在会客厅接见萧隽的。面对面的几张食几,完全还是汉人的会客的习俗。

    萧隽依然逐一行了抱拳礼,然后坐到了客座上。

    卫律首先开口道:“萧先生远来辛苦,鄙国上下对萧先生的到来欢迎之至。跟中土已多年没有直接贸易了,不知现在中土如何?”

    “现在我朝年号为大汉,太祖爷开疆辟土之后业已仙逝,传位于我高祖皇帝。高祖皇帝精励图治,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昌盛,现在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卫律不以为然的笑了笑。

    “匈奴边患现在还是时常发生吧?”

    “太祖年间破关三次,高祖即位以来,前年仅阳关破关,在我三关联军围堵下,倒也没有大的危害。”

    卫律略为动容。

    “去年匈奴大军进军我嘉峪关,围关三天即大败而归。而我守军已有余力出动骑兵开始扫荡匈奴部落,现在可以说,三关境外千余里难得一见匈奴人的踪迹。匈奴人鼎峰时期已经过去,正在逐渐衰败。”

    “不会吧,匈奴新崛起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新单于赫连大将,其人文治武功都不可小觑。”

    萧隽微笑道:“去年冬季率兵围关即是赫连。”

    管他是不是了,反正隔得远,这高昌国又无法考证。

    这会卫律确实动容了,他和卫侯爷以及在一边一直没吭声的国师交换了下眼神。

    “如此说来,匈奴人真是今不如昔了?”

    本章完

第114章 合纵之说() 
萧隽端起面前的马奶酒喝了一大口,这马奶酒酿的跟其他地方不一样,颜色微黄,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油脂,酒精味却是不重。

    “卫王爷,如果我没猜错,卫侯爷前往高昌是和乌孙大昆莫在谈与匈奴结盟一事,看来市井的流言是真的。”

    卫律凝视着萧隽,显然他内心在犹豫,是不是要把真相托盘而出。终于,他开口了。

    “是,大昆莫确实想和匈奴人结盟,他还想着拉着我们西北的十余个国家一起结盟,如此我们西域诸国可免受刀兵之苦了。”

    “哼哼,大昆莫打的好如意算盘。”萧隽冷笑道。

    “此话怎讲?”

    “既然与匈奴人结盟,那么匈奴人要求西域联盟组成联军从西攻打我大汉朝,你们遵不遵命?不遵命,你们违反了盟约,乌孙国会联络匈奴人进攻你们,以维护盟主的地位。”

    “此话有理,萧先生继续说。”

    “你们攻打大汉朝会得到什么,西域以东是千里瀚海,我汉军又是以逸待劳。即使退一万步说,你们能打过河西走廊,除了抢些物质又能得到什么呢,怒火!大汉朝的怒火!这些物质本可以以和平的方式得到,只需要保持商道畅通。”

    “让我们出兵攻打汉地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还是同文同种。”

    卫律缓缓摇头。

    “你们想过另外一种可能吗?等你们联军攻打大汉朝的时候,大昆莫会联络匈奴人趁机完成他的统一大业?大昆莫本来就是匈奴血统,他的狼子野心谁人不知?这在乌孙国已经不是秘密了。”

    卫律擦了把汗,他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确实太简单了。

    卫侯在一边接话道:

    “万一大昆莫真的允许匈奴人在乌孙驻军,那我们可就岌岌可危了。”

    “高昌国立国以来几百年,有多少次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匈奴人不也叫嚣了几百年要打通西域,但我们不还是活的好好的?”

    一旁沉默不言的国师冷冷的接口。

    这时萧隽觉得火候已到,站起身来向大家拱手:

    “实不相瞒,我乃大汉朝勇毅侯、驻守嘉峪关的卢龙军主将、羽林卫将军萧隽。我是数月前带着一千六百名骑兵趁着匈奴人放牧季节,大肆扫荡匈奴部落,迷了路才误入西域的。大家请看我的印信。”

    萧隽掏出自己的侯爷印信、将军关防一一展示。

    “果不其然,我就觉得萧先生不像是商人。失礼失礼,萧侯爷。”

    卫侯爷一边查看着“大汉之勇毅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