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之铁血风云 >

第404章

隋唐之铁血风云-第404章

小说: 隋唐之铁血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高冲心里却很无奈,典韦这家伙太猛,随便配一个行军司马给他,到能管住他啊,管不住他,岂不早晚出大事?

    高冲道:“启禀陛下,典韦确实不宜为大将,臣保举一人,可担当此重任。”

    炀帝很感兴趣,素来都是喜欢将自己身边人使劲的提拔,高冲怎么反其道而行?

    “高冲你说来朕听听。”

    “臣保举臣宣威将军太史慈,此人武功不在典韦之下,熟读兵书,可担大任。”

    高冲将太史慈这些人都带到兵部,等级上去,但是,都是散官,只要时机允许,自可一步登天,现在就是机会。以太史慈的文治武功,做个边陲镇守使没问题。

    李纲道:“陛下,无论是典韦将军还是太史慈将军都出自高国公之门,高国公最有发扬权,但是,镇守西陲乃是大事,不如陛下将之二人招来殿前,有陛下亲自挑选便是。”

    炀帝点头,“好,就依李爱卿之言。高冲,你是兵部尚书,速发公函将二将招来行宫。”

    “臣遵旨。”

    回到临时住处,南阳公主迎上来,南阳公主一直在注意今天的朝会,身为高冲的正房夫人,南阳公主更担心自家男人。

    “冲哥哥,今天的朝会怎么回事?”

    高冲道:“宇文士及想把我身边的人都弄走,要不是典韦只适合为将,不适合为帅,我才不拦着,苏威大人不知是想帮忙还是帮倒忙,竟然支持宇文士及的建议,所以只好把太史慈推出来。看来,他们对太史慈不大满意。”

    南阳公主眨巴下大眼睛:“是不是冲哥哥拒绝了苏威的孙女,苏老头来报复冲哥哥啦。”

    “就知道乱想,你个小脑袋里都装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南阳公主嘻嘻一笑。

    放下高冲这边发公函不提,单说宇文述一家回府,宇文述道:“士及,你怎么会想到要把典韦推出来?幸好高冲没答应,否则这岂不是平白送权利与他?”

    宇文士及道:“父亲,孩儿是打算将赵行枢推出来,没想到却被苏威给破坏。”赵行枢初为太常乐户,家财以亿计,与宇文化及兄弟交从甚密。贿宇文述,起家为折冲郎将。后为虎牙郎将。

    宇文述闻言,微微摇头,“不妥,赵行枢此人没有带兵经历,直接将他推上西垂守将的位置上,万一出了事故,不仅仅会令你我父子受牵连,还会让大隋受损,与其推赵行枢上位,不如将常茂推上去,嗯,就这样,老夫这就去面圣,推荐常茂。”

    宇文士及道:“父亲,常茂长相怪异,陛下怎么会欢喜?”

    “哈哈,你见过典韦吗?那才叫丑的俊俏,有典韦映衬,常茂生就奇像也不为过,就这样。”

    又蹦出来一个奇人常茂,这就让炀帝极为开心,做皇帝的,当然希望手下人才辈出,不管是谁推荐的,都是大隋的臣子,所以,炀帝恩准:允许常茂一同参加殿试。

    三将还没有参加殿试,另一件大事发生——乐平公主病逝。

    公元609年,乐平公主跟随炀帝巡幸张掖时,在河西去世,时年四十九。临终前向炀帝嘱托说:“我没儿子,惟有一女。我不怕死,只是深深怜爱女儿和女婿。我现有的食邑,乞求转赐给李敏。”

    炀帝垂泪道:“长姐尽管放心,朕一定照办,”

    乐平公主拉住炀帝的手,示意炀帝靠近,炀帝依言俯身相就,乐平公主轻声道:“我女儿的婚姻就由她去吧,我的食邑赐给李敏,算是补偿。”

    炀帝含泪点头,“朕明白了。”

    乐平公主紧握了一下炀帝的手,走完人生最后一步。炀帝不禁大哭。

    史书上对乐平公主的评论很正面:“王莽女为汉平帝后,莽篡汉,强欲嫁之,后不从。杨坚女为周宣帝后,坚有异志,后愤惋形于辞色,及坚受禅,欲夺后志,后亦不许。天理民彝,虽妇人女子,有不能自泯者,而其父乃甘心焉。贤不肖之相去,何大相远哉?”

    炀帝命令礼部将乐平公主的遗体运回长安,以长公主礼举行葬礼。

    远在长安的宇文娥英闻听母亲去世,不禁哭得昏过去,幸好有高氏留守众女相助。

    李敏也全身重孝前来迎接乐平公主的遗体,这个时候宇文娥英已经没心思再给他纠缠。

    将乐平公主的遗体送走,炀帝这才举行迟到的三将殿试。

    “陛下有旨,宣典韦、太史慈。常茂觐见。”

    随着黄门关一声尖锐高亢的喊声,三人应和一声,大步上殿。

    乐平公主的去世,让高冲也心潮澎湃,尤其是高冲跟宇文娥英的关系已经到了负数,这个时候,高冲更想守在宇文娥英身边,但是,皇命在身,高冲不敢擅离,而且,高冲跟乐平公主没有直接关系,南阳公主都还没闹着回长安,高冲要是闹着回去,怎么向南阳公主解释。

第826章:抢占先贤成果() 
高冲压下心中的不安,不相信炀帝会不回去主持乐平公主的葬礼,还有南阳公主可是乐平公主的侄女,而且关系亲密,别看南阳公主这时没闹,不代表南阳公主心里不着急。

    只不过,国事未竟之前,谈不上私事。

    在高冲的思绪中,典韦三人上殿。

    炀帝细一打量,心中暗暗喝彩,就见当前这位,平定身高足有一丈挂零,肩宽背后膀大腰圆,大手一伸就跟蒲扇一般,往里一战真跟金刚罗汉相仿佛,就是这张脸长得差强人意,阔口咧腮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不过,也正是这样,才是悍将相貌。

    太史慈就让炀帝满意,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浓眉大眼满脸的英气,一身银光灿烂的盔甲,更显得的太史慈英武异常。

    一看之下,炀帝就很中意太史慈为将镇守西陲,如果太史慈真有本领,炀帝感觉太史慈就是西垂守将首选。

    炀帝满怀欣喜的看第三位,一看常茂,炀帝差点给气乐了,心说:宇文述,你给朕推荐了一个什么怪物?

    要说常茂的长相真的对不起观众,饼子脸、蒜头鼻、草包肚、罗圈腿,左眼大如鸡蛋、右眼小如灯星,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要不是常茂是宇文述保荐的,炀帝真想立即将常茂轰出大殿外,我堂堂大隋将军,怎么可以长这样?就算是典韦虽然长相丑恶,往那里一站,但却恍如魔神一般,男人不怕长得丑,必须没气势,你宇文述给朕推荐的什么东西?炀帝心里就极为不喜。

    “臣典韦、太史慈、常茂参见陛下。”三人行大礼,参拜炀帝。

    炀帝按下心中不快,和颜悦色地说:“高冲和宇文述两位大人向朕推荐三位为西垂镇守使,我大隋人才济济,朕很愉快,现在就请三位将军展现各自的才能,也好让文武百官见识一下谁才是最合适的西垂镇守使。”

    “臣等遵命。”

    “太史慈将军,就有你开始,请问将军对六韬的看法。”

    六韬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太公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这个当然难不住太史慈。

    对答如流的太史慈让炀帝很满意,转头就看让炀帝很不感冒的常茂:“常将军对三略也常读吧?”

    三略也叫黄石公三略,传说是汉初黄石公所著,传授给张良的。六韬三略只要是大将都会熟读。

    别看常茂其貌不扬,肚子里真有才华,讲起三略来头头是道,炀帝就感觉:人真不可貌相,这位看起来魔神一般的大汉,会有什么样的水准?

    “典韦将军闲暇之时都看那些兵书?”

    这个还真难为住典韦,情不自禁的向高冲看过去,炀帝笑道:“典韦将军,看什么书还要问高国公吗?”

    典韦道:“启禀陛下,臣家贫,自幼没读过书,自从追随大哥,大哥才教臣读书,说起兵法,臣很惭愧,陛下所说的六韬三略孙子兵法,臣都没看过。”

    “哦!那你平时都看什么书?”

    “臣很笨,大哥自编了一份兵法给臣读书背诵,名叫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三十六计这本书,高冲算是首创,这算不算盗窃先贤之作?

    炀帝立即来了极大的兴趣,高冲自打出世以来可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他亲自编写的兵书会是怎样?

    炀帝道:“典韦将军,你就把高国公所著的兵书背上一段与朕听。”

    “是。”

    “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

    炀帝听得高兴,有仔细追问了三十六计的内容,亏得典韦记得明白,一一背来。

    “好!奇书也!”炀帝拍案叫绝。

    能不好吗?

    高冲在一边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觉,这本是教给典韦用的,就是想让典韦不要只成为一名武夫,没想到却背给炀帝听,先贤地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跟自己拼命?

    炀帝道:“高冲。”

    高冲急忙出班:“臣在。”

    “典韦将军熟背三十六计,用于统兵上,焉能不战无不胜?你因何阻止他为将?”

    高冲急忙道:“启禀陛下,典韦只是背熟,还没有理解,只会生搬硬套,无法灵活运用,所以臣不认为他能单独为将。”

    吏部尚书牛弘出班:“启禀万岁,高国公编写的这部兵法,神鬼莫测,大有与先贤比肩的材质,典韦将军既然已经背熟,差的只是实际运用,臣以为,典韦将军当可为西垂守将,且,高国公所编写的兵法应在我大隋广为推广,万岁迎亲自题字,彰显我大隋猛将无敌,可比先贤。”

    高冲吓一跳,真要这样做,先贤岂不真要从地底跳出来跟自己拼命?

    高冲急忙道:“牛大人好意,高冲不敢受,这些兵法都是高冲从古书中搜集而来,不敢居功,而且,在实际中运用不多,不可在军中推广,误人子弟还有拯救之道,误了国家大事,高冲万死难辞其究,陛下,万万不可。”

    牛弘笑道:“陛下,既然高国公这般坚持,不如就先让典韦将军在西垂实际运用一番,为了防止意外,万岁不妨给典韦将军派一副将辅佐。”

    炀帝道:“牛大人此言深合朕意,不知和人可为副将?”

    “臣以为,太史慈将军即可。”

    炀帝喜道:“甚好,吏部兵部立即拟公文上报朕知。”

    “臣遵旨。”牛弘和高冲急忙应道。

    炀帝又向典韦道:“典韦将军,你因何有名无字?”

    典韦道:“启禀陛下,臣的父母目不识丁,没有给臣起字。”

    “嗯,这样吧,典韦将军与三国名将典韦重名,朕就给你起个字:典韦,字恶来,你看可好?”

    “臣谢主隆恩。”

    至此,谁都看出来炀帝对典韦这丑脸大汉的喜爱,由此推及,炀帝对自己的女婿高冲自然是喜爱至极,典韦可是高冲的义弟,在高冲极力推辞之下,炀帝还是启用典韦,还加上一个太史慈,当朝大臣中还有比高冲更受恩宠的吗?

    宇文述笑道:“恭喜陛下又得一虎将,古之恶来,威震天下,可否让臣等一观恶来将军的勇武?”

    “好!恶来,速速将你的勇武展现一番。”炀帝心中欢喜,一指殿前的铜鼎:“此鼎重三千六百斤,恶来能否将之举起?”

    典韦道:“待臣将之搬来。”

    典韦来到店外,全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索,围着铜鼎绕三圈,伸手一推铜鼎,将铜鼎退的移动几分。

    典韦一哈腰,大手一伸,一手就托住铜鼎底部,一手扶助鼎身,喝一声起!

    单手将三千六百斤重的铜鼎举起来。

    这不算完,典韦单手举着铜鼎走进殿内,向炀帝三点首,然后才有搬回去。

    “好!不愧是朕之恶来!典韦听封。”炀帝大喜,炀帝能不喜吗?忽得魔神一般的悍将,无论是哪位君王都会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