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丝路龙船 >

第44章

丝路龙船-第44章

小说: 丝路龙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按照军中惯例组成的一个十人斥候小队,三个军中神箭手,七名刀盾手。为了行动便利,斥候们都不会穿着盔甲,刀盾手们手中的盾也都是轻便的小手盾。三名弓箭手每人携带二十支作工精良的制式羽箭,他们才是斥候小队中杀伤力最强的攻击力量。

    斥候小队的伍长彭光祖是军中指挥使彭震龙的本家侄子,不过彭光祖出任斥候小队的伍长凭的可不是关系。恰恰相反,身为军中有名的神箭手,在多年征战中屡立战功的彭光祖如果不是受累于本家族叔,不想让人议论彭震龙任人唯亲,怕早就可以到军中出任都头甚至是提辖之职了。

    将元军大营的动静记在心底,完成了任务之后,彭光祖带着手下九个兄弟悄悄从山坡上退下,沿着早已观察过的路径准备回营。

    两军之间从宋军最前方驻扎的牛头山到元军如今屯兵的九龙镇大概有三十里路的样子。中间除了几条小河之外可以遮掩形踪的树林和山坡并不多,彭光祖带着手下兄弟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走到一处河岔口时,身处在队伍最前方的张二柱向身后的同伴们迅速打出了戒备的手势。

    机警的斥候们迅速借助河边稍有起伏的地势找到一处水草茂盛的低洼处,悄无声息的蹲入水中做好了战斗准备。这里离自家在牛头山的军寨还有五里路,在双方加起来十几万大军对峙的时候,出现在这里的人,除了同伴就只可能是元军的斥候了。

    彭光祖、刘伟、张二柱三个弓箭手居中,手中的两石弓虽没拉开,却搭上羽箭做好了随时射击的准备。而其余七名刀盾手一手持着锋利的腰刀,另一只手中轻便的手盾放在前方将腰刀的刀身盖住,以免刀身反射的阳光会被敌人发现。

    因为张二柱的机警和灵敏的耳朵,提前听到前方细微动静后彭光祖就立刻带人潜藏进了河水中。借着河岸边茂盛的水草,彭光祖一行成功的躲过了元军斥候的耳目,当十名元军的斥候小队同样沿着河边准备返回元军大营时,看清楚了来人身影后,彭光祖向身边的刘伟和张二柱打了个眼色,三张两石强弓在三人强悍的双臂里,无声无息的张成了满月状。

    当三支锋利的箭矢从河边的水草丛中突然飞出时,一无所觉的元军斥候们这才知道自己落进了“同行”的伏击之中。三名元军的弓箭手是彭光祖三人的优先目标,当他们被提前埋伏的彭光祖三人袭杀之后,不再顾忌形踪的宋军斥候们已经从水中跳上了岸,七名刀盾手挥舞着手中的刀和盾径直向元军冲去。而彭光祖等三名弓箭手,则好整以暇的在刀盾手身后,用手中的弓箭逐一射杀元军斥候。

    元军的弓箭手第一时间被袭杀之后,这场宋军斥候占得先机的遭遇战就已经注定了结局。不过凶悍的元军斥候们同样没有辱没斥候军中精英的名头。

    七名元军斥候在面对同等人手的宋军斥候,并且还要随时承受彭光祖等三名神箭手的偷袭之下,仍然凭着个人的武勇和悍不畏死的气势杀掉了三名宋军斥候。

    按照斥候的规矩,牺牲的兄弟死在哪葬在哪,绝不会出现活着的人背着同伴尸首影响行军的事情。默默将三位牺牲的兄弟就地埋葬在小河边,彭光祖带着余下兄弟们赶回了牛头山军寨。

    将从元军大营中观察到的军情详细禀报给主将彭震龙之后,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彭光祖返身准备回到自己的营帐睡一觉。

    “光祖,你等一下。”刚走出彭震龙的中军帐,彭光祖意外的听到自己的族叔,军中主将彭震龙的招呼声。

    疑惑的转身停下,看着从中军帐内追出来的彭震龙,虽然非常疲惫可是彭光祖仍是恭敬的侍立路旁。

    走到彭光祖身边,彭震龙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对自己的本家族侄说道:“好了光祖,别这么拘礼了。军务交待清楚了,这会咱们叔侄说说闲话。”听到彭震龙没有军务安排,放松下来的彭光祖也笑着和自己的族叔闲谈了一会家常。

    叙过家常用长辈的身份再三叮嘱彭光祖注意安全后,眼看着彭光祖一脸疲惫,彭震龙也不再多说什么,让彭光祖回去好好休息,毕竟随后还需要他率领斥候们继续侦测元军动静,清扫自家营寨外的元军斥候。

    军中向来以军功为首,彭光祖的军功早已经足以升迁三级有余了,如果不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彭震龙早就可以依军功将彭光祖提升为统率五百人的军中提辖了。

    “等这一仗打完,一定要将光祖好好升迁奖励一番。”等彭光祖的身影消失在军营中以后,彭震龙这才愧疚不已的长叹一声在心底暗暗对自己说道。

    (本章完)

第64章 破绽() 
从发现元军到宋军依托牛头山、燕子山、龙头山等地势立下军寨,整整三天时间里,双方大军主力都静静的在各自的营寨内休整。

    看似平静的两军阵前,无数宋元两军的精锐斥候在暗中进行了数不清的激烈厮杀。而经过斥候们的反复侦测,无数消息也慢慢汇集到了两军统帅的案前,张弘范和文天祥两位统帅都渐渐清楚了对方的军情。

    牛头山、燕子山一线,彭震龙和萧敬夫两人面对的是元军张弘范所部的主力,大约三万五千步卒和数千轻骑。而太平山与龙头山一线也不出所料的出现了元军大队兵马,元军李桓部的两万步卒和五千党项骑兵出现在了离太平山、龙头山不足二十里的萝岗安营扎寨。

    在前几天双方的斥候大战之中,文天祥麾下的兵马虽然整体上装备低劣,可是在军中精锐斥候的较量中不仅不落下风,反而稍稍压过了张弘范军中的斥候。而装备精良却缺少实战经验的禁军谢敬新、成元智两部,却在龙头山、太平山一线的斥候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禁军的斥候们在面对元军李桓部的斥候时,因为经验欠缺屡屡被元军斥候伏击,伤亡惨重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有查明元军李桓部的兵力部署和兵马调动。

    虽然属下的斥候们损失惨重,可是碍于面子,谢敬新和成元智两人却没有将军中的实情上报给统帅大军的文天祥,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察明了宋军在太平山、龙头山布置后,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桓,敏锐的抓住了战机。

    利用谢敬新、成元智两部对战场形势暂时的模糊,通过军中斥候探明军情后,李桓迅速调动兵马,抓住了成元智驻防的龙头山军寨露出的破绽。

    处在整个番禺城外侧防线最南端的龙头山虽然山势不高,不过因为南边就紧挨着丹水湖,北边又与太平山只隔着两里路互为犄角,从地势险要程度和重要性上来说,原本应该是最不容易受到元军攻击的地方。因为即便攻下了龙头山,还是必须经由太平山才能前进到火炉山附近进而攻击燕子山一线。

    可是因为在斥候战中禁军斥候被李桓部的元军斥候压制,根本就无法清楚的侦测到元军的兵马调动,用兵老辣的李桓马上利用禁军对龙头山周边巡逻不严的时机,将整整一万兵卒悄悄调动到了丹水湖南岸南海神庙附近。

    随后这一万元军步卒在元军万户李义松的率领下,沿着丹水湖绕行到了龙头山西侧成元智所部禁军的身后。

    如果成元智经验丰富一些,在斥候战中处于下风时能向主帅文天祥求援请友军增派些经验丰富的斥候帮忙,或者多派人手利用丹水湖做掩护时刻侦测元军动向,那么李桓派一万元军步卒脱离主力绕行到龙头山西侧的大胆举动一旦暴露,肯定会被宋军积中主力迅速歼灭。

    可是成元智在经验上的欠缺让他在自以为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没有向中军求援也没有将自己军中斥候惨败的情况如实上报。

    三月二十八日清晨,元军在休整过后由张弘范率两万步卒首先向牛头山的宋军彭震龙部发起了第一波攻势。早有准备的彭震龙在燕子山方向萧敬夫所部五千步卒的策应下,轻松挡住了元军的攻势。就在彭震龙对元军并不猛烈的攻势心生疑惑的时候,吸引了宋军注意力,暂时扰乱了文天祥对整个战场走势的判断之后,元军对真正的目标——禁军成元智驻守的龙头山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李桓亲自率领五千党项骑兵压阵,一万步卒分为两队,五千步卒直逼太平山脚下谢敬新所部禁军的营寨前,阻断了谢敬新与成元智两部禁军之间的联系。随后余下的五千元军步卒不顾伤亡向成元智驻守的龙头山营寨发起了凶猛的攻势。

    借助着提前立好的营寨,装备精良的禁军将士们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利和营寨的保护不仅顶住了元军步卒的攻势,而且给正面的元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就在成元智自以为可以轻松挡住元军攻势的时候,绕行到龙头山西侧的李义松从龙头山营寨的后方向禁军发起了攻击。

    被一万五千元军前后夹攻,龙头山低矮平缓的山势也不能给禁军提供太大的帮助,孤立无援之下的龙头山禁军很快就被元军李义松部从后方防御薄弱地带攻破了营寨。缺少战场经验的禁军将士们在后寨被攻破之后陷入了慌乱之中,不仅没有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战场防御,反而开始向太平山方向溃逃。

    除了南侧无路可走的丹水湖之外,其余三面全被元军包围的情况下,五千禁军将士丧失了统一指挥,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从元军的包围中冲出去。

    禁军指挥使成元智虽然奋起武勇带着身边的亲卫们拼命与元军拼杀,想将混乱的将士们重新聚在一起,可是在周围不停涌现的大队元军步卒的围攻下,成元智最后还是没有逃过兵败身死的结局。

    两个时辰的激战过后,五千禁军全军覆灭,指挥使成元智当场战死,一千两百多名禁军兵卒被俘,余下的全部在战斗中被元军杀死。

    谢敬新在率部连番冲击元军想要策应成元智未果之后,如果不是率中军坐镇火炉山的巩信在接到谢敬新的求援后火速派出三千步卒赶到太平山稳定了军心,只怕在龙头山兵败之后军心浮动的禁军兵将们连太平山都不一定守得住了。

    当天下午,龙头山战败的消息传回了坐镇番禺城的文天祥耳中。震惊于龙头山五千精锐禁军如此轻易的就被元军全歼,文天祥表面上仍是镇定自若的安坐帅帐,只是紧急将自己麾下的张贵、萧焘夫两位大将和禁军冉洪涛、丁文光两位指挥使召集到帅帐议事的举动,还是清楚的表明了文天祥内心的焦虑。

    龙头山被元军占据之后,只剩下太平山谢敬新部的五千禁军独力抵挡李桓部的两万五千大军显然是很危险的。如果不能迅速稳住太平山防线,一旦元军李桓部冲破太平山,与张弘范左右夹击牛头山、燕子山,那么整个番禺城外围的防线就会全部失守。

    如果被元军将数万宋军全部赶回到番禺城中,宋军就丧失了所有的战场主动权,只能依城死守,连退路都没有了。

    (本章完)

第65章 临阵换帅() 
面对着龙头山迅速失守的局面,张贵、萧焘夫和冉洪涛、丁文光四位大将商议之后除了建议文天祥增兵支援驻守太平山的谢敬新,也拿不出什么太好的主意了。

    无奈之下,文天祥也只好先传令屯兵火炉山的巩信,由他的中军再增派援军先稳住太平山防线再说。

    文天祥的方略原本是极好的,在两军兵力相差无几,宋军又占据地利专心防御的情况下,将元军挡在番禺城外一个月时间应该并不是件很难达到的结果。

    等朝廷平定琼州,打通雷州半岛的通道,将数十万百姓、工匠和朝廷官员们安置妥当之后,有了根据之地免除了后顾之忧,还能让苏刘义、石义坚所部的五万大军和周义、佟阳等人率领的朝廷新军都腾出手来随时都可以投入到对元军的作战中来。

    可是当初在各方面考虑后都觉得万无一失的计划,却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错漏百出,只过了几天就遭受了重大挫折被元军全歼了龙头山五千禁军。想到此战一旦失利的严重后果,心情烦乱之下文天祥连晚饭都吃不下,一个人在书房里对着军器监制作的地形沙盘沉思反省。

    面对着眼下的局面,再三反思之下文天祥也没有找到明显的漏洞,难道只能怪禁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弱了吗?

    文天祥苦思之际,执掌军法巡视过战场归来的江西安抚使邹洬走进了文天祥的书房。看着上司兼老友如此苦恼,邹洬在安慰过文天祥之后,也将自己的看法向文天祥道出:“丞相,如今朝廷虽聚集了六万大军,然禁军将士们虽装备精良,却未曾经历过大战,仓促之中由禁军独挡一面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之处,下官以为还是将禁军与其他各部混编,由巩信、彭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