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229章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229章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如果朱斌这群人想要争霸天下的话,跟老蒋等人冲突起来,只怕前景不怎么乐观,尤其是已经跟日本人结成死仇的情况下。

    沈鸿烈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你觉得,我们还有的选择吗?好好谈一谈,总好过被动应付啊。”

    “是这么回事。”谢刚哲当然清楚,等人家提出来要地盘的时候,就撕破脸不好看了,现如今其实大势已去,还是想想别的吧。沉吟了少顷,又道“就是不知道能怎么安排我等。不过近日来多次与那曹先生交谈,听其多次提及民治方面的缺漏和担忧,对您或许是个机会也说不定。”

    沈鸿烈眼神一亮,随即很沉稳的没有露出太多异样,轻缓的颔首:“还是等见了面谈过才能确定。说不定,能为咱们第三舰队的弟兄谋一条好出路。”

    谢刚哲默默不语,他可没有那么乐观啊。自己这帮人论军衔都是中将以上了,怎么往最高只有上校的特遣舰队里塞?新生势力总是排外的,自己这有名无实的司令,不见得能得到多大的好处啊!

    半个多小时后,特遣舰队终于抵达军港,在喧闹的鞭炮声和欢呼声中,鱼贯驶入空了许久的宽阔港口中,朱斌与陈少宽一行踏上码头,与一众核心人员寒暄招呼,随后沈鸿烈满脸堆笑的上前来,热情的与两人握手,赞道:“陈部长和朱司令痛歼日寇,大涨国人士气,很为咱们中国海军出了。恶气啊!恭喜恭喜!”

    陈少宽不肯夺了朱斌的风头,一本正经的道:“这都是朱司令和一众特遣舰队的俊杰作出的功勋,他们才是国家与民族的功臣!”

    朱斌早已知道他的来意,笑眯眯的用力一摇沈鸿烈的手,话里有话的道:“欢迎沈市长的到来,相信有您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特遣舰队还能创造更多的辉煌战绩!”

    沈鸿烈马上听出话里之音,提着许久的心中大石“噗通”放下,用力的一点头道:“沈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朱司令的期望。”

    大庭广众之下,身段都放下来了,陈少宽颇为意外的瞥了朱斌一眼,心中感叹:“这小子已经羽翼丰满了啊!连沈鸿烈这等骄傲之人都很明智的选择了妥协与合作,接下来,想不搞出风雨来都不可能。中国海军,从此多事了!”

    想到此,他又忽然浮起另外一个念头。中国海军走到今天,已经陷入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之中,想要改变已是不能,或许由朱斌这等生猛力量打破僵局推倒重来,说不定能另开新局啊!(

    ~。《

    》…~

第338章 天诛国贼() 
一秒记住【阅读。

    ~。《

    》…~

    就在古镇口锣鼓喧天热闹喧腾的当儿,上海的爱庐花园别墅里,一口奉化腔的咆哮正响彻整个院落:“狂妄!跋扈!无法无天!他眼里还有没有国家,有没有我这个委员长?!唵?!他这是要干什么?!”

    被丢在码头冷落了个里外透风的老蒋气的脸色癯青,嘴角冒着白沫,两只手奋力的在空中挥舞,脚底下,是被摔得粉碎的瓷杯。侍从副官邓文仪和智囊兼南昌行营秘书杨永泰耷拉着眼皮,抄着两手站在一旁闷声不吭,任由老蒋舞动起来的风不断从脸皮上掠过,宋美龄则一脸焦虑的捏着手绢儿紧张的看着他,心里头狠狠的数量朱斌,干的好事!

    说起来,宋夫人对朱斌一直心存好感,曾不止一次起心动念想给他保媒说个好媳妇来的,都被朱斌婉拒了,再说也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两年来,宋家得到的好处不用多说,宋夫人本身也是有大气魄的人,自不会因私废公。但公平而论,朱斌对老蒋的事业帮助,那也是巨大的。

    军事上,财政上,对外作战,政治脸面,各方面都得益不少,但唯独一样,没有彻底的奉献上忠诚,追随老蒋当一个好手下,好跟班。当然,她不知道朱斌压根看不上老蒋这等人,只是以为那厮心气高,一时拿不下罢了。

    但这次的事情做得太过分了。老蒋抛下对川军的整顿大业。兴冲冲的带着人跑到上海来。原是要当着世界各国政要的面儿,借着打败日军第二舰队的东风,狠狠的出个风头,借机显摆显摆他作为委员长、总司令的伟大功勋,以此来震慑国内各路豪雄,顺便拿来跟列国提条件当筹码的。

    其实也不算跟朱斌争功的吧?怎么说名义上,朱斌也是军政部直属的特遣舰队司令官,海军上校,就算前期一些不//最快文字更新…《

    》…无广告//愉快,表面上还是要顾全大局的嘛!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互惠互利多好的事情。

    可怎奈朱斌这厮关键时刻不懂事,竟然面都不露,话也没有一个,就那么直撅撅的回了基地。干巴巴的把一群党国要员和蒋委员长给晾在那里,让一群前来观礼的各国代表看了笑话!

    老蒋一辈子死要面子,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事。这次朱斌算是真正戳了他眼眶子,都一天多了,仍旧火气爆棚,烧得嘴唇都起泡。

    大概是吼得太用力,底气有点不够了,老蒋呼呼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回书桌后,抓起杯子“咕嘟嘟”一气喝干了里面的温水,举起来摇了三摇。终于多年养气功夫开始起作用,咬着牙关缓缓放下,一双眼睛冒着冰冷的光焰瞪着杨永泰道:“畅卿,你来说说,这朱汉臣到底是怀的那样心思!莫非当真以为有了一点本钱,就敢将中央视作无物么?”

    杨永泰多年在野书生一跃龙门成了老蒋的心腹智囊,更凭着“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宏伟韬略,帮着老蒋成功剿匪,更兵不血刃的拿下四川,更开始准备全国性的整训军队。即将一统大多数的军事力量,可谓居功至伟。如今老蒋走到哪里都带着他,随时问计。

    现在出了朱斌这么档子事情,他也是措手不及,但脑子盘算的快啊。此刻已经有了定计,遂不慌不忙的道:“委员长。我觉得对待朱汉臣,把他看做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其实不过是一个有些背景和能力的青年后生而已。其脾气粗犷野性难驯,概因出身国外并未受过中华文化之熏陶,又兼周围皆是一帮野心勃勃之辈,不免行差踏错。”

    简单点说,朱斌就是个粗鄙不文的暴发户中二小青年,你拿一般老油条的手段来对付他,肯定跟惹急了的叫驴一样撩蹄子踢人的,跟这种家伙,就得顺着毛捋才对。

    这话老蒋听过不是一回了,宋美龄这么说,宋子文也这么说,蒋百里也曾经这么提过,委婉的劝他不要急于压迫年轻人的积极性,慢慢等他自己肥大臃肿了,内部自然会产生矛盾。混政党出身的人,都清楚一个集体搞大了,必然要有统一思想和理论为核心来凝聚人心,否则的话早晚得崩了。到目前为止,朱斌为首的集团似乎都没什么核心理念,比起被打得跑去长征的那帮叛匪差老鼻子了。

    杨永泰也没好意思直接说,你老蒋又犯错了!以前拿江西那帮人当军阀看,结果四次围剿都不成功。这次对朱斌,也是一样的用错了手段!

    老蒋是个不肯认错的,当然不肯承认都是自己放纵其他人逼得朱斌翻脸,气咻咻喝道:“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你就讲,他是不是也要学那些逆匪一般来造反?跟中央对着干?!妄图凭着一点功绩和人马自立山头?”

    杨永泰心中冒汗,这才是蒋某人的本色啊!混青帮出来的流氓习气终究改不了!心中略加斟酌,道:“应该不会。朱汉臣并非寻常鲁莽之辈,身后无列强撑腰,以他之聪明断不会自绝前途。充其量,是要做些其以为高尚之事,更应明白,当今天下大势不容撼动。”

    人家什么时候说过要自立山头的?一开始不也成千万的给你们家送礼的么?那示好的血本比谁都高了,是你们家不满足,非得想着把人家的亿万家财都搂到自己兜里,连人带财产的一股脑吞了,贪得无厌,换做是谁也不肯服气啊!能反抗的,当然要反抗!

    老蒋还是很信服杨永泰的判断力,听到说朱斌不会造他的反,心中稍稍放松一点。别看他气的嗷嗷叫,好像是因为面子被削了,其实底细人都清楚,这是担心朱斌造他的反啊!

    现如今。全国的基础工业大半跟朱斌有关系。虽然春天里孔祥熙出马搞垮了海装所,半年来已经折腾的那些工厂开始出现危机了,但离着彻底除掉他的影响还早得很,这是经济的威胁。

    财政上,gd银行的法币印发即将开始,从宋子文和孔祥熙的了解中得知,总发行量不会比四大银行少,到时候也是个大麻烦,但还没办法取消掉,因为背后插手的势力太多!

    政治上貌似朱斌没啥作为。可别忘了,人家不进国府中央,就可以不按他们的游戏规则来玩,自己另开一局。难说如何。

    最担心的还是军事上。去年一次军演已经证明了其军事水平的强大,只是规模不足,今年已经基本确定,这厮搞了一个师,还是拥有大量战车、坦克和飞机的师,战斗力不下于一个军!已经够折腾的了,最麻烦的是现在的一支不受控的舰队啊!

    原本,老蒋这一派和日本人、列强等许多人一个想法,那就是海军需要全技术兵种,一支舰队少说一两万人。不可能培养的起来,买再多战舰也没啥用的,只是摆设而已。但现在竟一战搞得日本第二舰队狼狈逃窜!不说别的,面对四艘三万吨级战列舰还打赢了,这就证明他们的海军质量,不差!

    要命的是,这支能跟日本人开打的海军不听他使唤,连检阅都不给机会,这要是造反的话,本来就不听吆喝的海军第一第二舰队再不管。老蒋这江南半壁江山,谁知道会变成什么颜色啊!

    “照你这么说,他纯粹是意气用事?”老蒋还是不能完全放心,这个结论他设身处地的去想,怎么都觉得不可能。有人有枪有钱有地盘了。不争权夺利,那不正常!

    杨永泰知道此公疑心病太重。从容笃定的点头道:“应该是。根据我们的判断,朱汉臣眼下需要忙的事情会牵扯其太大精力!光是一个日本人都应接不暇,而那大学城之建设,据说要耗资数十亿,耗时数载!守成已属不易,充其量,便是把沈鸿烈之第三舰队和韩复榘之半壁山东囊括。其余之事,绝非强力可为。”

    老蒋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眼神一闪,又问:“他那么用心经营大学城,所图何事?难道不是在积蓄人才?”

    他是儒学大师,很懂得“有人斯有财,有财斯有土”的道理。说到底,打天下治天下,就看人才多寡,那大学城号称能容纳十万人,一年毕业生顶全国的总量,几年下来十万大学生得管起多大的地盘啊!

    杨永泰摇头:“他招收的都是理工科学生,第一批都是其相关产业之东主子弟亲信,多为工业研究所用,治世需用文科生,这个应该不相干。”

    文人治天下乃是数千年来的习俗,到现在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理科生……连工作都找不到呢,经世济用只怕不行。用来维持他们那巨大无比的工商业体系,倒是合情合理。

    说到这里,老蒋情绪也稳定了,但心头疑云还是挥之不去。世界上,没有朱斌这种人啊!若是学美国人卡耐基和老洛克菲勒,弄亿万家财搞慈善搞教育,那养着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作甚,自保?不用那么过分吧!一支舰队一年的开销都要几个亿呢。

    思来想去,断然一挥手:“让教育部和军政部各方好生思谋,看看从哪里着手找出些问题来做做文章。另外,让戴春风他们好生用点心,弄清楚其究竟意欲何为,此乃当前紧要之事!更要提放其与两广、桂系串通起来,令中央难做。”

    杨永泰赶紧答应:“我们这就安排筹措。朱汉臣所属的‘中华青年教育基金会’开设之扫盲学校和技工学校用自编简体字教材,大学城教材皆自编,并开设中医班,与教育部所要求不和,可作查证……。”

    “那些细务你们看着办。我只要结果。”老蒋挥手打断他,使劲搓搓脸,闭上双眼仰靠在椅子背上,用几不可闻的声音道:“实在不行,只好用些非常手段了。党国大业绝不容许有任何闪失,任何人……。”

    杨永泰听得真真儿的,心中不由一寒,蓦地想起老蒋年轻时,化妆护士刺杀陶焕章的事情,从**上消灭对手,那可是同盟会和刮民党一系的拿手好戏啊!

    且不说老蒋恼羞成怒在这里盘算手段,全国各地的头脑老大们很快也听说了这件事,各种幸灾乐祸的都有,巴不得看着老蒋的沿海老窝出问题,另一方面也都开始谨慎小心起来,瞪着眼看朱斌到底下一步要往哪里伸手。沈鸿烈和韩复榘……没人指望他们还有翻身的机会。

    另一方面,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