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20章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20章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自身才损失了不到三千人?

    损失的士兵,绝大多数来自滦河游的阻击战之32军士兵,战斗最激烈最残酷的迁安正面,反而仅有一小部分,这这这,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啊

    没有人敢相信这样的结果经过与日军连番苦战,下下的杂牌军和中央军三个师,谁不知道日军的强大?训练,装备,战斗意志,配合,战略战术,几乎是全面性的压倒中国这边除了少数被逼出来的闪光点外,乏善可陈,高下立判差老鼻子了

    这样的现状,不是哪一个能随便就能改变的,迁安防线这帮混合部队,凭什么就能赢了?大胜?

    都以为这是假消息,甚至报纸都登出来了堆积如山的日军尸首,破烂的武器装备缴获,仍旧有大半的人都拒绝承认那是真的这完全不可能嘛

    而在北平军分会何应钦一帮人,行政院汪兆铭一帮人,派去跟日军谈判的黄郛一帮人,同样不敢置信送到他们手中的战报,开什么玩笑啊二十多万大军干了三个月都没弄死几千个鬼子,你们一小撮人这么轻易的就干掉了大半个师团,吹牛也要有点分寸啊

    但在河西一直观战的观察员、巡视员脑袋晕晕的回去亲自汇报情况,无数的照片和电影胶片都忠实的记录下来整个战场的境况。尤其是从空中拍摄下来的,宽达三十余公里、纵深十五公里的战场,成千万数不清的烟柱,数不清的弹坑,横七竖八没收拾前的日军尸体,被炸得稀烂的炮阵地,几乎全部化为齑粉的村庄,那震撼的场面令一众人久久说不出话来

    紧跟着,全国下一片哗然,彻底炸锅了

    “众志成城,空前大胜歼灭日军第六师团”

    “抗日先锋再建奇功,嚣张日寇尸横遍野”

    “日本,收回你们的爪牙,中国必胜”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日寇逞凶,取今日授首阵前;将士用命,挽狂澜于既倒”

    “天下英雄谁敌手,朱斌”

    ……成千万的报纸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篇幅,用最为惊悚夸大的词语无限度的宣扬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胜整个平津的鞭炮全都给清空,连着放了足足一天一夜都不肯停

    海方面,无数的学生、工人、市民走街头,挥舞着条幅朝公共租界日本总领事馆涌过去,声浪震天的抗议,庆祝潜意识里,已经把朱斌当作是海本地人的老百姓恨不得拿出吃奶的劲来往死里夸耀,作为骨干的义勇军、学生军和特战队员的家属、亲更是兴奋的大肆庆祝,每一家早都发给的证明摆出来,饭店都免单招待,那叫一个热情啊

    解气过瘾爽

    佩吉。赫尔女士和苏慧馨冒险在前线拍下来的作战影像成了全世界都争抢的香饽饽,纽约时报、路透社、大公报等世界知名的媒体发了疯似的抛出一个比一个夸张的条件,诱惑两人加盟过去,顺便提供一系列的独家报道,这玩意就是钱啊

    更有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通天手段,弄到了几大段作战影像记录后,七拼八凑赶工搞出来一部七十分钟长的电影,制造了数百个拷贝,结果一夜之间就被抢空。

    紧跟着这些电影就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戏院中连轴转的播放,不把胶片彻底用废了不罢休若不是国府为了灭火,紧急命令全国禁制扩散这些电影,以免影响与日本的谈判,不但会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片子,甚至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排号

    但就这样,美国、欧洲的片商也没错过好机会,这样包含了日军进攻、大炮轰鸣、空军混战、步兵反击、无数机枪咆哮扫射和血肉搏杀的真实场景,刚刚开始普及的有声电影院扬声器里传来的震撼声音,比什么电影大师拍出来的片子都真实,都残酷而吸引人

    一经在美国映,立马成为最抢手、最红火的大片票房千万的爆很快都超过了三年前霍华德。休斯花了四百万美元拍出来的大片《地狱天使》

    若不是后来基督教会、保守派、各种和平组织对电影内容太激烈,太血腥,太残酷等等问题连续的抨击,这片子不知道要放到什么时候

    各大列强国家后来不断的购进大量拷贝,拿回去后供自己的军事院校观摩,供军事专家们分析,从中找出对自己有益的亮点,对照不足。

    最终也没有人弄得清楚卖出去了多少拷贝,翻录了多少次,也很少有人能分析出来这玩意到底怎么拍下来的,在那双方成百千的机枪扫射、百门大炮轰鸣,数万人厮杀的战场,哪里有摄影师生存的空间啊

    这被作为一个奇迹和谜团而载入史册,许多年后才有人慢慢搞清楚真相,但那都不重要了。

    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战争因为这一此的巨大变故导致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国府和日本人之间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谈了,因为双方的打算都被战局改变,一时间陷入困境和僵持。

    立下大功的第一特战队在第二天就被严密保护的撤下战场,将防线交给了32军后直接用火车运回海,途中甚至不敢有一点的耽搁。

    平津、河北的无数慰问团基本都扑空,记者们也没有几个能采访到人的,不过他们不肯放弃,紧跟着南下,不搞出点更加新鲜的玩意不算完。

    一直旁观看热闹的英美等**事专家和记者们头一回认真起来,搜集了大量资料后,一份份带着各种味道的分析报道接连出炉。

    最有代表性的是得到消息最确切最丰富的纽约时报。就在热热闹闹的报道接近尾声的时候,推出了来自佩吉。赫尔的长篇评论,其中最显眼的一条内容,称“与其说日军是被中**人的意志和精巧多变的战术所打败,不如换一个角度看,这场战斗的胜利者朱斌,其实是用大笔的美元活生生砸死了对手。”

    赫尔爆料,朱斌为了这一战花掉了至少五百万至八百万美元,光是为了构建防御工事,一个多月内用掉了十万吨水泥和一万吨钢材,动用了至少三万人的民夫,轻重机枪加起来近四百挺,各种口径和型号的炮接近一百门,一线作战部队五千多,但辅助民夫就超过一万,另外在整个防线的后面,有足足两个军四五万人的兵力做他们的后盾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的数字啊这些钱差不多可以直接建造一条3万吨以内的战列舰了或者可以把前线的二十万大军重新武装一遍

    所以,赫尔给出结论,这样的战斗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推广,而应该仅仅是作为一个奇特的个案记载,当然其中涵盖的各种战术是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的。毕竟,世界找不出几个国家的军队跟日本人似的,看似执拗坚忍,实则榆木脑袋一般的倔强和死不悔改

    作为有着近二十年战场记者经验,更作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女战地记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赫尔的报道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和称赞,并慎重的作为参考,重新审视这一场被传的面目全非的战斗。

    也有许多人试图找32军的人和观察员们了解情况,可包括身在一线的李杏村师长在内都坦率的承认,他们也不清楚整个战斗的全盘计划,整个制定和指挥控制,都是朱斌和其参谋人员完成的。

    而朱斌本人,却从战斗结束后不久就跑掉了,去了哪里,嗯,这是军事机密。

    日军第六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自杀没能得逞,被手下给拉住了,但他半辈子的功勋和名誉毁于一旦,只能解甲归田等死。只不过他运气好,就在回到日本不久,一伙激愤而极端的下级军官半夜闯入他家,用刀砍死了全家老小,制造了又一场大悲剧。

    直到5月30日,紧急从国内运输一个师团补充到辽宁的日军没有继续进攻,反而收缩回长城一线;本身也不想继续打了的国府及老蒋一帮人,借着英美等列强干预调停的口子,命令部队就地停止行动。

    5月31日,何应钦通令各部队:一、对阵地工事之构筑,即日停止工作;二、凡第一线之突出部队,均撤回预定之线内;三、对敌飞机停止射击。

    5月31日午11时10分,北平军分会中将总参议熊斌等与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陆军少将冈村宁次等在塘沽谈判停战条件,签字完成了《塘沽协定》。

    协定中要求:一、中**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再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

    二、日本军为证实第一项实行之情形,随时用飞机或其他方法进行监察,中国方面应行保护,并予以便利。

    三、日本军证实中**业已遵守第一项规定时,不再超越述中**的撤退线进行追击,并自动回到大致长城之线。

    四、长城线以南,第一项协定之线以北及以东地区内之治安维持,由中国警察机关任之。述警察机关,不可用刺激日本感情之武力团体。

    五、本协定签字后,即生效力。

第176章 杀朱计划() 
一秒记住【阅读。

    收费章节

    第176章杀朱计划

    虽然能够打赢局部的一场战斗,但整个的战役却依旧是失败。

    纵然二十五万大军浴血奋战三个月,依旧丢失了热河和长城防线,而日军却有十七个常设师团可以动用,中国却只有一个朱斌和一个团的特战队。心中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接受《塘沽协定》这个名符其实的丧权辱国条约。

    不说这样的协定对国民士气打击有多么大,汪兆铭等人费尽唇舌不停的解释,也徒劳无功。中国缺军队吗?中国缺热血勇敢的战士吗?中国缺觉醒振奋的国民吗?

    显然答案是“不”。但是,搞政治的人却不可能跟老百姓一个思维模式,他们关心的东西是另外一种,所以,不管乐意不乐意,结果就是这样了。

    中国亿万民众不满意,却不知道日本人更加的不满意。开始时放言三天就可以击溃中**队,结果打了三个月。预料中极轻微的伤亡便成了出击的四万五千人死伤三分之一以上,如此巨大的差异不但第六师团接受不了,大本营乃至裕仁天皇都难以接受。

    武藤信义司令官在得到第六师团惨败的消息后就病倒了,协议签订后没几天就翘辫子死掉。坂本政右卫门死在下级士官手里,师团内自杀的军官超过三十个,他们实在没脸见人。

    在紧张逼迫签订协议的时间里,大本营参谋本部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甚至在御前会议和五相会议之中都反复的检讨这次的惨胜。尽管战略目标达到了,但这种损失绝不可以接受,更不可以持续,造成此结果的罪魁祸首朱斌,更是被反复的提及,并在最终形成的结论当中,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任何可行的手段,把那个朱斌消灭掉这颗毒瘤,已经严重影响到帝国各方面的伟大计划若然不能紧急制止,一旦他再次成长,必成永久之祸患”

    大本营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关东军司令部,整个中国的日本秘密情报机构群起动员,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再一次对朱斌的存在进行空前的秘密调查,制定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一个人有钱不可怕,一个人能干也不可怕,一个人有权利地位也不可怕,甚至有名声有军队都不可怕。但当这一切的条件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就非常恐怖了

    朱斌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誉满全国,富可敌国,手下有兵有权,还能自己研究制造先进武器,懂得诡异的战术,却没有寻常军人一般的毛病,弱点、短板,几乎找不到,除非民国政府自断臂膀把他弃之不用,剥夺他的军权,否则,谁拿他都没办法

    要命的是,朱斌还是对日本绝对不友好的敌人这样的敌人,必须第一时间消灭在萌芽当中扼杀在摇篮里

    6月2日,在青岛总领事馆内,田中隆吉又一次见到秘密前来传达任务的土肥原贤二。

    今年已经五十岁,再次担任奉天特务机关长的土肥圆头发几乎全部掉光,只留下花白的一点点茬子,因为连日的开会、研究部署行动计划,派遣人手组织活动,他明显有点疲劳过度,眼圈发黑,眼袋耷拉着,看上去特别显得老相。

    再次见到这位长官、前辈,田中隆吉的脸色顿时蜡黄,几乎当场瘫倒,他以为这是来给他下自尽通牒的。但土肥原贤二开口就打消了他的顾虑,消沉许久的雄心再次活泛起来。

    “田中君,作为‘朱机关’的机关长,你对那个支那人朱斌是最有研究的,这一次针对其发动的计划,就要拜托你来重点筹措。华北和华东方面的各部分力量,你都可以调用,唯一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他”

    “嗨在下定然不辜负机关长阁下的信任一定完满的达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