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95章

定居唐朝-第9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

    一众工人兴高采烈,也不觉得累。倒是薛朗今天说话太多,嗓子有些哑,一身衣裳也不能看了。朝杨正卿拱手道:“今天就到这里结束!劳烦杨正卿陪着熬夜,忙碌了一天,先回去休息吧,这些人有没有学会,后日就知道了。”

    杨正卿道:“我不过是在一旁看着,倒是薛郡公想必累了,快家去好好歇息去,明日我盯着,薛郡公在家好好休息,后日再来就是。”

    薛朗确实累,也不客气,拱拱手,跟杨正卿告辞后,叫上在一旁等的打瞌睡的长俭,摸黑回家。

    “薛郡公,末将金吾卫巡街使受命护送薛郡公归家。”

    出去才发现,有位金吾卫小将领着军士等候在外。金吾卫负责京城治安,夜晚宵禁巡逻的就是金吾卫的人。薛朗怔了一下,拱手道:“有劳专使。”

    “不敢,薛郡公请上马车。”

    薛朗点点头,爬上马车,由金吾卫的人护送回家,倒省了宵禁被查问的麻烦。

    回到家中,秀娘给他烧了热水,还在锅里温着,薛朗一进家门,便快手快脚的给他备好热水,荷香看薛朗一身脏污,废话一句不说,直接上来伺候薛朗换洗,既沉默,又利落。

    薛朗就喜欢这种仆人,唠叨什么的,那是老婆才有的权利,仆人就尽好仆人的职责就好,废话赁个多作甚!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薛朗瘫坐在木匠新打的太师椅里,裹着薄毯让荷香给他擦头发——

    从初春穿越至今,已有半年功夫,头发的长度还结不成发髻,倒是可以扎个马尾了。薛朗摸摸尚有些水气的发梢,叹道:“以后再不能乱说头发长见识短了!”

    站在身后给他擦头发的荷香忍不住“噗嗤”一笑,笑完道:“奴婢从未见大郎用此话说过人。”

    薛朗笑道:“因为大郎我现在也是长头发了,说话自然要谨慎些,免得把自己套进去了。”

    荷香抿唇一笑,笑完,沉默一阵,语带犹豫的问道:“大郎真要把奴婢留在长安?”

    “对啊,长安这一大滩,没个管事的不行。我手里的人,做事最有章法的就是你,郡公府里的一切,唯有让你看着我才放心。”

    荷香道:“大郎不是让二郎娘子进府吗?”

    薛朗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一贯寡言的荷香会说这些,回头看她一眼,道:“荷香你跟了我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是怎样的为人,你是知道的,有话就直说吧,不用跟我绕弯子。”

    “喏。”

    荷香想了想,道:“大郎与二郎的情谊,奴婢等都心中有数。只是,二郎娘子是怎样的人,奴婢等从未接触过。奴婢掌着大郎您的府库,留在长安,该是怎样的章程,奴婢心中无底,还请大郎示下。”

    薛朗点点头,道:“此事你暂时不用管,在我回苇泽关之前,我会有安排。倒是圣人赏下来的三十个杂役,如今是什么情况?”

    荷香道:“正要回大郎,那些人都是做奴仆的,新到一地,未见到主人,便被关了两日,自是惴惴不安,心中无底。”

    薛朗点点头,道:“明天再关一天,后日再安排他们。”

    “喏。”

    头发擦干,薛朗才睡下,此时已然是二更。

第182章 长安里坊() 
第二日,一直睡到日上三竿薛朗才起床,起来洗漱完毕,直接吃早饭。吃了早饭,拎上荷香给准备好的礼物,叫上已经在府里绕出绕进绕了一早上的江临,出发去他岳丈府上——

    江临的岳丈在国子监任职,乃是国子监里的算学博士。住宅并不在内城,而是在外城的坊里。

    长安大,居不易。这句话并不是空话,不是所有做官的都能住得起长安城内的房子,住房困难不止存在现代,古代也有,还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唐朝,有向单身光棍的官员提供单身宿舍,但是,如果拖家带口,单身宿舍就住不成了。若有御赐的宅邸或是家资丰厚的,可以购置现成的公馆或是购地建房,如果经济条件差,那住陋屋的也不是没有。

    玄宗时的宰相姚崇就是这样。经济条件差,只能在城郊买地建房,但是城郊上班不方便,便在内城距离皇城近的客栈里长期包了一间客房。

    后来,玄宗知道了,先是给他在专门迎接外宾的四方馆辟一间房,可以让他携妻儿居住。不过,姚崇觉得四方馆的房子“馆局华大,不敢居”为由,没搬进去。之后,玄宗出钱给他在兴化坊造了座宅邸,才有姚崇宅的由来。

    江临的岳丈能在外城有宅邸,想来已经是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的缘故。想想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在长安干了十年,存的钱也不够在长安买房。最后在长安的卫星城渭南买了一幢房子,休沐日过去住住,上班的时候就在长安长期租房,就跟现代许多在北京买不起房子,只能在周边买房的上班族一样。

    不过,就是这么好的条件,那位苏博士也没悔婚,依旧守着婚约等江临上门,算得上真正的人品上佳。如不是除了姓卢的那件事,估计也不会有波折,会让女儿一直等下去。

    薛朗命荷香准备礼物的时候,比之常礼,厚了三分。一时代表他与江临的亲厚,二是表达对苏博士的敬佩。

    并非他不想准备重礼,而是曾有位阿姨教过他,与亲朋好友往来,送礼不要送太贵重,所谓礼尚往来,送人太贵重的礼,条件好的还罢,如果是条件差的,那是给人增加负担。当然,喜欢占人便宜的排除在外,那般人,你全部家产送他,人家也觉得是应该的。

    薛朗、江临都换了身新衣裳,看着时间差不多,让人备好马车,准备出门。江临道:“大哥,可否把包子它们带上?”

    薛朗疑惑的问了一句:“为什么?”

    包子听到有人喊它的名字,已经机灵的跑过来,一边甩尾巴一边围着薛朗打转。江临笑道:“大哥与灵犬的事迹,如今已传遍长安,想见识灵犬风采的不知凡几。小弟之岳母与娘子也听说了,仗着小弟与大哥的亲厚,想一瞻灵犬风采。岳母说,如若能招待灵犬一顿,也是荣光。”

    薛朗哈哈大笑:“好!那就带着包子它们去叨扰姻婶一顿。”

    包子一听要带它出门玩儿,立即兴高采烈的汪了一声,尾巴摇的那叫一个欢,都不用人说,自己就去把食盆叼了塞背包里,把狗背包摊在地上,两只前爪套进去,然后冲着主人“汪”了一声,一副着急出门的样子。

    薛朗无语,不就是到长安以后,很少带出去撒欢吗?这郡公府也蛮大的,也足够狗狗们撒欢了,怎么包子还是一副被关急了的样子!

    “汪!”

    居然还嫌弃主人动作慢。薛朗简直无语问苍天了,只得走过去:“好了,好了,马上就出发,着急什么!”

    给四只狗狗的食盆装进背包,让它们背上,然后一起上马车,向着外城出发——

    薛朗出门,护卫们自然要跟着。江临骑马,薛朗坐马车,除了驾车的护卫,其余皆骑马跟在后面。

    一路出了内城,到外城的范围,江临道:“岳丈家资有限,买的房子在怀远坊,大哥且随我来。”

    薛朗应了一声,江临策马在前领路。

    这时候的长安城,虽然经过历代发展,但其实还是很空旷的,地广人稀,还没有盛唐之时百万常住人口的景象。

    甚至在靠近西北城门的升道坊之类的,竟是荒僻之地,渺无人烟。西南边的长寿坊甚至还有记载曾有猛虎出没。

    怀远坊就在西市和长寿坊之间,确实算是荒僻之地,不过,一个太学里的算学博士,能买得起长安城内的房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里坊与里坊之间有着宽阔的街道,里坊则被又高又厚的土夯墙围起来,街道两边都有用做排水的侧沟。坊墙就距离侧沟一米多将近两米的距离。

    每个里坊都有坊门,除了靠近皇城的几个坊只开东西向门,不开南北门外,其余的里坊都有东南西北四道坊门。坊门内有门吏值班,日出开门,日落关门,里坊外面的街道是有宵禁的,天黑了敢在外面溜达的,如果被金吾卫抓去打屁股,千万不要喊冤,按律“犯夜者,笞二十。”

    里坊里面除了民居,也有商铺。坊外有宵禁,里坊里面则不禁,当然,想过如现代般的夜生活是不可能的,跟古人的作息习惯冲突。

    薛朗觉得这样也挺好,起码,市容市貌和车马通行有了保障。古代出行全靠马车和马匹,街道两边要是可以摆摊之类的,影响太大。

    说起来,薛朗虽然住在兴道坊,可都没出去逛过。皇城附近的几个坊,王公贵族住的多。王公贵族的宅邸,占据面积都大,除去官宅,自然没有给私人开商铺的位置。例如像平阳公主那般受宠又有功在身的公主,她的府邸整整占据了大半个里坊——

    本来公主的府邸多集中在崇仁坊,平阳公主府邸占地面积太大,圣人就赐住光禄坊。整个光禄坊,除了平阳公主的宅邸,就是萧瑀的宅邸,只这二位,就把整个光禄坊给占了。

    “汪呜!”

    豆浆突然叫了一声,一边叫一边还回头咬屁股!这个动作——

    薛朗试探的问:“豆浆你想来小的还是大的?”

    “汪!”

    豆浆叫了一声,前身伏低,两只爪爪蒙住脸,这还不好意思了!

    薛朗笑起来:“好,好,放你下去方便!”

    叫停马车,放豆浆下去。豆浆如今肚子还不算大,跳下马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豆浆似乎有些害羞,自己跑到拐角处薛朗他们一群人看不到的地方去。

    薛朗不放心,叮嘱了一句:“豆浆,别跑远了!小心有冒失的冲撞你!”

    “汪汪!”

    豆浆应了一声,似是表示听到了。薛朗不放心,正待下马车,江临道:“大哥不用下来了,小弟过去看看就好。”

    说着,就策马过去,薛朗坐在马车里就没下来。

    江临过去没多大一会儿,就听见临街突然传来一声大叫——

    “有狼!快来人射杀!”

第183章 奚落() 
怎么回事!?

    “阿高,阿冷,快过去看看,可报上身份。”

    “喏!”

    高珏玉与冷耘一边答应一边策马过去,薛朗也催促驾车的护卫跟上——

    豆浆跑到了距离墙角约五六米的地方,薛朗过去,就见江临站在豆浆身前,豆浆嘴里衔着一根箭支。江临手里擎着他的木棍儿,身前落了几只箭,在身后的坊墙上,还插着箭支。

    在左前方,有一队人马,一群护卫、家丁打扮的仆从拱卫着三个穿着丝绸猎装的少年郎,看马匹上还挂着猎物,显然这群少年是刚打猎回来。难怪会随身携带弓箭。

    三个少年郎中,当中穿着宝蓝猎装的少年郎脸上挂着轻蔑的笑,口中讥讽道:“江临,这里是长安城,京畿重地,你护着一只可能会伤人的畜生作甚?难道想害命吗?”

    竟然还是认识的!

    江临双目几欲喷火的盯着对方,咬着牙,也不说话。薛朗直接跳下马车,冷冷盯着对方,拱拱手,几乎一字一顿的说道:“几位郎君请了,我乃长平郡公薛朗,阿临护着的乃是我的灵犬。几位对着我的灵犬,弓箭相向,可是我的灵犬冲撞了几位?或是有意伤人?否则,何以弓箭相向?”

    宝蓝猎装少年好整以暇的拱拱手,状似和蔼的道:“这位兄台说什么?你之口音太过怪异,本公子听不懂,请说雅言!”

    宝蓝猎装少年身后的两个年轻人,不由哈哈大笑,指着薛朗,放肆的嘲笑着:“土包子!连雅言也不说,竟敢在长安城内游逛?竟不闻羞耻耶?”

    所谓雅言,就是长安城的本地方言,算是官方钦定的古代普通话。薛朗是不会说的,但他会听。

    异人犁推广的时候,各州来的长史们说的就是雅言。为了薛朗能听懂,自平阳公主起,从上到下,所有人与他说话皆是用雅言。在薛朗看来,说起来颇有些绕口,容易舌头打结,但听习惯了却好听懂。

    此次上长安,圣人和朝中诸臣对他说的也是雅言,却不要求他必须会雅言。毕竟,薛朗是从异国远途归化而来的人,不会说雅言情有可原,并不是什么值得计较的事情,何况,圣人都没说什么。

    被大唐的君臣们这样的体贴的对待习惯了,想不到今日在街上竟然被三个毛头小子奚落取笑。薛朗直接气乐了:“阿临,你认识这位公子?”

    江临气呼呼的道:“大哥,这就是那个姓卢的小子!”

    这下薛朗懂了!

    朝着那位状似有礼,其实暗自得意洋洋的少年郎笑了笑,不理少年郎脸上越发得意的表情,转头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