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56章

定居唐朝-第156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中是个大大的议事厅,尚书的办公室就在议事厅后面,王显的办公室在议事厅的左边偏厅,薛朗的则在议事厅的右边偏厅。

    转了没一会儿,王显便带着薛朗朝议事厅来,刚到没一会儿,便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被人搀扶着走进来。老头儿一进来,看见薛朗,立即展颜一笑,主动开口道:“薛侍郎来了?”

    想来这就是现任的民部尚书裴矩,薛朗上前行礼:“属下薛朗见过裴尚书。”

    老头儿笑眯眯的道:“无需多礼,且跟老夫来。王侍郎,且忙去吧。”

    说完,看向王显,王显笑眯眯的道:“既然尚书回来了,那属下便告退了。”

    裴矩领着薛朗进了他的办公室,面色和蔼,倒也不拿架子:“请坐,坐下方才好说话。”

    说着,自己当先在一张矮榻上坐下。薛朗谢过后,也在矮榻上正襟危坐,脊背挺得笔直。裴矩见状,心里暗自点头,笑道:“老夫与幼阳虽是第一次共事,然则已不是陌生人,且不用如此拘礼,松散些便是。”

    薛朗暗地里松了口气,要是让他一直保持着跪坐的姿势,等谈完话,腿也基本不能要了,实心实意的致谢道:“多谢裴尚书。”

    以前在平阳公主府中做事,平阳公主虽然不是和蔼可亲的人,但对属下礼数上的要求并不高。每次议事的时候,都一开始跪坐,等坐下后,大家都一起默契的改为盘膝跌坐,平阳公主为此也不曾说过什么。

    薛朗已经习惯了这般松散的坐姿,在郡公府里又有椅子,自然就更不需要。还是苏四娘看他和江临都是这样,昨日抓着兄弟两个耳提面命,很是唠叨了几句,给兄弟两个补习了一下坐姿的礼仪。

    也是经过这一次补习,薛朗才知道原来跟尊长面前,跪坐才是正经的礼仪,所谓正襟危坐就是指的跪坐。不过呢,跪坐过的人都知道,跪坐一小会儿还好,若是跪坐的时间长了,腿麻是最基本的问题,血液流通不畅,跪坐的时间长了,还真能把不习惯的人跪晕过去。

    一般和蔼些的尊长,大家见礼后,都会说大家松散些,改成跌坐。如果遇到心怀恶意想要收拾你的上司或是长辈,就不说这句话,让你一直正襟危坐想想就觉得好惨。

    裴矩裴尚书显然是个很有涵养的老头儿,不会那么恶意的拿捏下属,直接让薛朗跌坐,笑眯眯的道:“圣人已下诏令,今年红薯、土豆、白叠子的试种交由司农寺与民部负责,主导还是民部。这几桩事务乃是重中之重,幼阳是个中熟手,自是要交予幼阳。此外,民部辖下四司,因幼阳要统管新作物试种之事,老夫便把金部交予幼阳管理,其余三司则让王侍郎继续管辖。”

    民部辖下四司,户部的工作比较繁杂,管着天下的户口、土田、赋役、贡献、婚姻、蠲免、贡献、优复、继嗣等;度支则管着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以及岁计所出而计调支。是民部衙门里两个权责比较重的部门。

    金部则管着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两京市、互市、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官奴婢衣服;仓部顾名思义就是管仓储出纳的,天下军储,官员们的禄米,仓廪之事等,还有义仓、常平仓的储粮量,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还要负责调集粮食平抑粮价。

    这些资料,昨日平阳公主给他的书信里都有写,不然薛朗也无法知道的如此详细,他对古代各行政部门的职权,只知道大概,太详细的则没了解过。

    平阳公主昨日在书信中曾言道,薛朗初来,无有任职州郡的经历,又是异国长成之人,对大唐的风土民情算不得熟悉。裴矩乃是老练明达之人,断不会予薛朗太多权职,户部、度支、仓部这三个部门,薛朗是不用想了,如若分派,也只会把金部分与薛朗。

    果然被公主殿下言中了!

    薛朗也不是不理解裴矩的分派。

    说实在的,就算裴矩把其他司分给他,他也会有点儿发憷,说白了,他就是个普通人,没经过什么正规、正统的教育,所学的一切都是野路子。再加上对大唐的社会民情又不了解,于封建礼法其实了解的也不多,让他去管与社会民俗礼法息息相关的户部,他底气不足。

    度支跟仓部就更阔怕了,一个管着全国的财政划拨,一个管着粮食、粮价,都是很重要的部门,一个不好,影响简直无法预估。薛朗自觉现在的自己完全无法胜任,还是先做自己熟悉的、懂的事务才是正经。

    相比其余三部,金部的工作,薛朗更容易上手些。于是,薛朗安安稳稳的应道:“喏。红薯、土豆、白叠子的试种,都要等开春之后。如今还是正月,属下想着趁着这段空闲时间,看一看部里的各项资料,学习一下,不知裴尚书是否准允?”

    裴矩看他这般务实,悬着的心总算放了几分,笑道:“自是不无不可,幼阳想看哪些资料,尽可去看。”

    “多谢裴尚书。”

    薛朗爽快致谢。

    裴矩道:“幼阳可去看一看今后办公之所,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尽可添置,安顿好之后,便可办公矣。”

    “喏。”

    与裴矩叙了一阵话,薛朗便告辞出来,把长俭叫来,主仆两人一起去办公室——

    薛朗想让长俭带人把他习惯用的书桌、座椅什么的搬过来。只是用普通木头打制的,又不是名贵木料,想来御史应该不会多嘴。

第298章 新的工作环境() 
“敢问可是薛侍郎?”

    薛朗刚带着长俭进去,就有一个穿着绿色官袍,约莫四十出头的男子迎出来:“属下章安之,忝为金部郎中,见过薛侍郎。”

    薛朗点点头,道:“原来是章郎中,初次见面,不用多礼。”

    章安之恭敬的道:“不敢。属下等听说薛侍郎今日来报道,特意候着薛侍郎,不知薛侍郎是否能拨冗见一见诸位同僚?”

    薛朗道:“自是该见一见的,劳烦章郎中去请大家过来,可好?”

    “喏。请薛侍郎稍待。”

    章安之出去喊人,不一会儿,鱼贯而入五个人。最年轻的也看着三十出头,年长者头发已然灰白,都是薛朗的手下。

    “属下等见过薛侍郎。”

    众人齐齐行礼。薛朗面带微笑,和声道:“诸位请起,无需多礼。初次见面,不如诸位都介绍一下自己?”

    “喏。”

    众人开始自我介绍——

    金部的属员恰好五十人,郎中一个,员外郎一个,主事三个。此次来拜见薛朗的就这五人,其余人等品级太低,自然不敢贸贸然来拜见。

    章安之是金部郎中,员外郎叫凌浩初,就是那个年纪最大、须发灰白的小老头儿,三个主事乔秉德、施俊诚、金子兴,俱都是三十出头。年纪都比薛朗大,看举止神情,一个还比一个稳重。

    听完大家的自我介绍,薛朗道:“如此,大家就算认识了,以后必定要共事一段时间,希望大家能合作愉快。”

    “薛侍郎,公事上,可有话要交代大家的?”

    章安之恭声请问道。薛朗略作沉吟,道:“公事上嘛,萧规曹随,大家以前如何,今后也如何即可。”

    几人互相望望,看薛朗不是开玩笑,这才露出个放心的表情来,齐声应了声喏。薛朗道:“想来大家手头都有一堆事情要做,大家都去忙吧,劳烦章郎中留一下就行。”

    “喏。”

    众人这才告退,章安之留了下来,恭声请问道:“不知薛侍郎有何吩咐?”

    “章郎中请坐,我初来上任,一切都不熟悉,劳烦你给我介绍一下金部的情况。”

    章安之:“不敢,这是属下的本分。不知薛侍郎想听何事?”

    “你先给我说说金部的日常事务。”

    “喏。”

    章安之大概听说过他这上司没什么文言文水平,说话倒是不咬文爵字,尽量的通俗易懂,娓娓把金部的情况道来,薛朗一听就明白了。

    民部辖下的四个司,户部总揽一切,度支负责调度,仓部管着粮,金部管着钱。总体看下来,仓部跟金部就于民部来说就相当于是两个出纳,只是仓部专管着粮,金部专门管着钱。

    这么一听,合着金部就是一群出纳。难怪这些下属一个还比一个严肃,一个还比一个看着稳重,天天与金钱打交道的人,可不都是这样么!

    薛朗感觉悟了!

    听章安之大概说了一下,薛朗便让他带自己去金部的典籍室,然后谢过章安之后,便让他做事去,薛朗一个人留在典籍室里,翻阅历年的记录与资料。

    薛朗是一个很擅长自学的人。不然以他才高中毕业的文凭,也不会有现在的知识积累量,他现在所具有的知识,虽然不成体系,有些杂乱无章,但都是他自己刻苦自学、钻研来的。

    尚书省六部,吏部、兵部为上,户部、刑部居中,礼部、工部最末。构成国家的整个行政体系,说实在的,薛朗完全没有当官的经验,圣人一下把他支到户部来,他心里是有些虚的。

    在其位谋其政,薛朗不想因为自己的错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闷下头,狠心刻苦的学习。

    他有学习能力,也有变态的记忆力,还有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初来咋到,多看多想少说便是最恰当的方式。为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好为人师,外行指挥内行那只会坏事。

    薛朗打算先把金部的图册、资料通盘了解一下,然后再去其余三部看看,做到对民部的全盘了解。不是他有野心,而是要做好工作,必须对民部有个了解,只知道金部的工作是不行的。

    闷头在典籍室看书,长俭和万福带着府里的小厮们哼哧哼哧的往主人的办公室里搬家具。椅子还好说,一个人就可以搬一个,桌子、博物架却需要人手。

    这阵仗挺大的,自然惊动了衙门里办公的人。不时有人探头探脑的往外看,看完还回头跟同事议论两句——

    “那是新来的薛侍郎在搬东西?”

    “应该是。”

    “不过,那是何物?作甚用处?”

    “我也不知,且看看再说。”

    在全院议论纷纷中,长俭、万福总算搬好了,按照主人的交代安置好后,长俭便勤手快脚的去打水来,擦桌子。

    长俭埋头擦桌子,不时有人从门口路过,听到脚步声,迎上别人往里打量的目光,还会笑着点点头,致意一下。倒是把那些偷偷摸摸打量的给吓了一跳,不好意思的笑笑或是赶紧收回窥探的目光,假装目不转睛的路过。

    到吃饭的点儿,整个民部大院里全是各家来送饭的小厮。薛朗府里来送饭的是万福,拎着个食盒过来,长俭立即去典籍室叫人。

    为了更好的保存书册,典籍室里是禁烟火的,更不用提在那里吃饭。薛朗放下书册回自己办公室吃,在桌前坐定,等着长俭给他摆饭——

    “都冷了!”

    打开食盒,薛朗不禁一叹,给他带的羊排汤上已经飘着一层冷后凝结起来的油花儿,主食的包子也是冷冰冰的,只差没冷得发硬了。万福还拿皮子把食盒包了一层又一层,还是不管用。

    万福一看,直接请罪:“小的无能,请大郎罚。”

    薛朗摆摆手,叹道:“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从府里拿过来这里,路程不算短,饭菜冷掉也不奇怪。不过,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自从穿来古代,薛朗便对自己的身体上心起来,养生习惯一下子好了许多,简直可以称为模范。一是对古代的医疗条件不放心,二是怕了中药的味道,前些时日在苇泽关喝药的日子想起来都一脸的生无可恋。

    “算了,长俭你出去看看,有没有热水,给我要一点儿热水来。”

    “喏。”

    好在饮水是充足供应的,长俭总算给薛朗要了热水来,把热水分成两碗,一碗烫馒头,一碗烫羊肉,没什么味儿,但总算马马虎虎解决五脏庙。

    这阔怕的工作环境!谁说京官福利好的?拖出去打半死再说话!

    薛朗忍不住有些怀念在苇泽关的日子,起码,公主殿下从没让他吃过冷饭冷菜!

第299章 被人坑了() 
俗话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用大白话说就是人都是逼出来的!为了自己的胃着想,也为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薛朗也是蛮拼的。

    还没从衙门口下班回家,就把万福支使出去,让他直接去府里账房拿钱,二话不用说,先去西市给买两个红泥小炉子去。

    于是,第二天一早,薛朗来上班的时候,是骑马来的,马车拿去运东西了。红泥小炉子,搭配小炉子使用的烧水壶、锅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