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越坡之蛟龙入海 >

第17章

明越坡之蛟龙入海-第17章

小说: 明越坡之蛟龙入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帮蒙古兵见这阵势,断定张然是彻底不行了。于是,再次壮着胆子,挺着长矛向张然刺来。

    张然想爬起来是不可能了,但他没有放弃。他是一名斗士,他必须要坚持到最后,坚持到用尽自己最后一丝能量,坚持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他心里也十分清楚,他能在这边多坚持一秒钟,他的爱徒常遇春和他的女儿张思淑就能多有一秒钟去杀蒙古兵。

    “悲壮的斗士”这应该可以作为张然一生的注脚。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他还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争取多杀一个敌人。

    就在最前面这队蒙古兵挺着长矛向他刺来之际,张然把自己的短刀当成暗器,对着最前面的蒙古兵掷过去,正中最前面这蒙古兵的面庞,又杀了一个。

    但此时张然已没有任何攻击武器了,只能索性向后打个滚,力争为常遇春他们多争取些时间。

    但毕竟他身受重伤,这一滚打得可不够利索,还没翻过身来,就被那队蒙古兵的长矛刺中了。

    这下,张然已经再也无法躲避、再也无法反抗了,更多的长矛又向他刺来了。

第17章 张然殒命() 
张然嘴角淌着鲜血,面带微笑,终于闭上了双眼,一代反元斗士张然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张然在杀了那两个蒙古密探之后,又凭着受伤之躯杀了二十多个蒙古兵。

    就在他杀这二十多个蒙古兵的同时,常遇春、张思淑、唐勇各自带着几个青壮年家丁、佃户与大门外的蒙古兵展开了厮杀。

    阿古达木昨晚只留了五十号蒙古兵守营,其余五百号蒙古兵倾巢而来。本来是在大门外部署了一百五十号蒙古兵,后门处的山岗上由副千户哈丹巴特尔领兵三百设伏。按照预想,后门处这里才是此次作战的主攻方向。

    还有五十号蒙古兵在刘家外出的要道把守。

    刚才蒙古兵进攻时,被张然他们杀死了六十几号人,后来被张然一个人就杀了二十几号人,前门处的人马已折损了大半。

    现在,常遇春他们杀过来,那帮蒙古兵又没个领头的硬角儿。当时那两个蒙古密探已死,阿古达木正在全力对付张然。因此,这帮蒙古兵成了帮乌合之众,常遇春刚与他们接上火,便一触即溃。

    转眼之间,这常遇春、唐勇、张思淑这三人便每人杀了十几号蒙古兵,五十几号蒙古兵除了一两个逃跑的,全部做了刀下之鬼。

    虽然常遇春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地杀了过来,但还是晚了。待得他们杀过来之际,张然已经命丧黄泉了。

    当看到张然的尸体躺在地上,左臂都已不知道在哪里,身上中了两箭,还有无数个血窟窿。常遇春暴怒了,他象一头发狂的狮子,挥起他的大砍刀,向阿古达木及他身边仅有的十来号蒙古兵杀将过来。

    张思淑抱着父亲的尸体失声痛哭,父亲早已停止了呼吸,父亲也再没有什么遗言了。刚才出大门之前对她说的,就是遗言了。

    唐勇看见张然死去的惨状,也是悲愤不已。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因为如果不是他的到来,张然可能还会在刘家颐养天年。

    很快,张思淑与唐勇都从悲伤中缓过神来,因为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现在是报仇血恨的时候。

    于是,他们二人也加入了常遇春的战斗。

    本来在唐勇、张思淑悲愤之际,常遇春又解决了五六个蒙古兵。剩下的几个蒙古兵正与刘家的家丁、佃户交手,而常遇春早已与阿古达木交上了手。

    阿古达木也确是了得,纵然是常遇春这等高手,一时也奈何他不得。虽然阿古达木处于下风,基本是个守势,但防守得很严密,根本就没有给常遇春露出什么破绽。

    因此,常遇春要解决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在,唐勇、张思淑一加入战斗,情况立马发生变化。

    阿古达木纵然是阿里不哥之后、“神箭”哲别的传人,但他要想以一敌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随着唐勇、张思淑的加入,剩下的几个蒙古兵也被解决了。也就是说,整个大门处的蒙古部队,现在只剩下阿古达木一个人了。而且与他对阵的是三个高手,有两个是张然的徒弟,还有一个是四川唐门的人。

    可想而之,阿古达木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十分的危险。

    也是阿古达木命不该绝,就在他渐渐不支之际。忽然,刘家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骚乱。

    紧接着,一些刘家的家丁和佃户从刘家大门里跑了出来,边往外跑边回头射箭。后面响起一阵呐喊声,似乎是有蒙古兵从刘家里面杀出来了。

    原来这正是副千户哈丹巴特尔带领的伏兵,跟着刘聚一路追杀过来了。

    当时,刘聚让家丁、佃户带着他父亲、孩子的尸体以及晕过去的妻子王氏先撤,他在后面一个人抵挡蒙古兵。待得那些家丁已撤回刘家后门之后,刘聚且战且退,也向刘家后门靠拢。

    这副千户哈丹巴特尔也不是吃素的。虽然他的功夫比起阿古达木差了一大截,但有这么多蒙古兵,对方只有一个刘聚,他是一点都不悚的。

    于是,刘聚在前面且战且退,哈丹巴特尔就领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等到了刘家后门,哈丹巴特尔本来是带着三百号伏兵的,被刘聚先前狠杀了一阵,加上边退边杀的,折了快一百号人了。

    刘聚进了刘家后门,早有家丁把门关上、抵住。

    哈丹巴特尔于是指挥人马,撞门的撞门,爬墙的爬墙,刘聚虽然也分派兵力抵抗,自己也是一会儿射箭、一会儿拿起大刀砍杀。但无奈双方兵力悬殊太大,很快就抵挡不住了。

    于是刘聚招呼手下的人向前门处退去。因为这样可以利用地形的掩护,不断射杀蒙古兵。

    毕竟他家院子里的结构,他们是一清二楚的,哪里可以设伏,哪里便于逃跑,哪里可以绕到敌人背后杀个回马枪,他都心中有数。

    于是,刘聚领着手下仅存的十几号青壮年,向前门处退去,边退边利用地形掩护作战。待退到大门处,他们又解决了五、六十号蒙古兵。

    也就是说,待到刘聚与常遇春他们汇合之时。蒙古兵方面,还剩下千户阿古达木、副千户哈丹巴特尔以及手下的一百四、五十号人,当然外围还有五十号把守要道的蒙古兵尚未参加战斗。

    而刘家这边,除了刘聚、常遇春、张思淑、唐勇四大高手之外,也只剩下二十几个青壮年了。

    当常遇春看见刘家大门内有蒙古兵追杀出来,而且刘聚也在大门处苦苦抵挡之时,他忙对唐勇和张思淑道:“你们快去帮大师兄,这家伙由我来对付。”

    唐勇、张思淑二人本来看见胜利在望,那蒙古千户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但无奈刘聚这边情况太危急,只能先放下那蒙古千户,奔向大门处帮着刘聚抵挡。

    大门外,常遇春和阿古达木一对一单挑。大门内,随着唐勇、张思淑的加入,刘聚来了精神,大喝一声,左手持弓,右手提刀,见人就砍。

    大门内的形势一下子就发生了逆转,因为是在院子内,蒙古兵虽然人多,但施展不开手脚,好多人都挤在一堆。

    这下不仅刘聚是杀性大起,唐勇也觉得正是施展自己绝学的最好时机。

    “唐门暗器,天下第一”,这绝对不是吹嘘,唐勇是现四川唐门掌门人唐宣的长子,未来是极有可能接班掌门人的。因此,他不光是拳脚功夫了得,那一手暗器在他们唐家这一辈中绝对是一流的。

    空旷的战场,敌人一起冲杀过来,施暗器不那么顶事,但在刘家大院里,那可是施暗器的好地方。

    先前也交待过,这帮蒙古兵是定远县的城防兵,是汉人、色目人、蒙古人混编部队,战斗力与正宗的蒙古铁骑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前面来了三个高手,见人就杀,好多人心里也发悚。于是,有的就开始往一边闪,有的往后退,纵使副千户哈丹巴特尔在后面压阵,也无济于事。

    只要有一人跑,后面的就跟着跑,很快哈丹巴特尔就控制不住局面了。正所谓“兵败如山倒”,这帮蒙古兵终究是敌不住刘聚等三人的砍杀,直向后门处逃窜。

    刘聚也是被杀出了血性,右手的刀见人就砍。左手的弓也没闲着,见人就砸,他这弓可不是一般的木弓、竹弓,而是一把铁弓。副千户哈丹巴特尔在督战过程中一不留神,肩上就挨了刘聚一弓,疼得他直咧牙。他一看敌不住这三个不要命的家伙,也向后门逃窜。

    主将一跑,其他的蒙古兵跑得就更欢了。这下,刘聚他们高兴了,一路杀到后门,没有任何抵抗,杀蒙古兵就象砍瓜切菜一般,大刀所到之处,就有人头落地。

    待得刘聚他们杀到后门处,副千户哈丹巴特尔只得领着约二十几号残兵败将向定远县城方向逃窜而去。刘聚他们还惦记着常遇春这边的情况,也不去追了,直奔前门而去。

    话说当唐勇、张思淑二人去帮刘聚抵挡蒙古兵之际,阿古达木虽然不敌常遇春,但也不至于几招之内就会败下阵来,抵挡一阵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他还幻想着,自己先抵挡一阵子,等副千户哈丹巴特尔领兵过来了,再结果了刘家这几个反贼。

    可是,战着战着,阿古达木发现他期待的蒙古兵并没有杀出大门,反而是刘家的人不断向里面杀去,似乎自己这边的人在向后溃退。

    阿古达木见势不妙,得想办法先脱身,不然等刚才那一男一女过来,他们三个打我一个,我肯定是没命活着离开这里了。

    阿古达木本是采取守势,很少进攻。这会儿为了逃命,他改变了战术,舞着手里的大刀对着常遇春就是一通乱砍,常遇春一点也没慌乱,见招拆招,该闪则闪、该挡则挡。

    一阵凶狠凌厉的进攻之后,阿古达木忽然向后一跃。

    这下是大大出乎常遇春的预料,常遇春本还想看看这家伙还有什么狠招,但没想到这家伙不攻了,反而向后退。常遇春正欲紧逼向前。

    阿古达木早已左手持弓,右手持箭,瞄准常遇春就是一箭。常遇春可不敢怠慢,赶紧闪身躲避。

    阿古达木不愧是哲别的传人,箭术的特点是快、准、狠。

    所谓快就是瞄准快、发箭速度快,往往是你刚避过一箭,下一箭又来了;

    所谓准,那就不用多说了,哲别那“神箭”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所谓狠,就是射向敌人的部位那都是取敌要害,要么面门,要么咽喉,要么胸口。

    就这样,阿古达木一连发出了六、七箭,但常遇春的功夫也不是盖的,这六、七箭没伤得他分毫。

    阿古达木见连发了六、七箭,都没有任何斩获,知道今天遇上狠角色了。只能找机会开溜了,于是,阿古达木边射箭边向他拴马的地方移动。

    常遇春是何等机灵之人,见阿古达木向马匹方向移动,已经知道阿古达木是想逃跑了。于是,常遇春一边闪避,一边向阿古达木紧逼。

    阿古达木等得离马匹还有四、五米远,又是快速地对着常遇春连放三箭,然后看也不看常遇春,就是一个空翻上马,然后又是连发三箭。

    如果阿古达木不是杀他师傅的仇人,他真想与这阿古达木交个朋友,这家伙这身功夫的确了得。

    常遇春避过他这连发的六箭,也是从背上取得弓箭在手,他准备与这阿古达木对射了。

    阿古达木见对方也拿出了弓箭,也不敢怠慢,加快了放箭的节奏,以至于他的马还是拴在柱子上的,他都没有时间去解拴马绳了。

    于是,两个箭术高手开始对飚了。这边一箭射去,那边或是闪避或是格挡,那边一箭射来,这边也是如此。两个僵持了约十来箭,都是没伤着对方分毫。

    阿古达木一看,这样耗下去可不行,等的对方的援兵来了,自己可就跑不掉了。于是,决定来招狠的。

    他先是朝着常遇春射出一箭,迅速把弓挂在马鞍上。看都不看常遇春,料定常遇春的箭要射来了,左手按住马背,右手取出大刀,身体向下一滑,左手单手勾着马背,身体已滑到马肚子下去了,这正是传说中的“蹬里藏身”。

    同时常遇春的一箭射在上面,射空了。

    阿古达木在马肚子下,用大刀把拴马绳砍断了,随即双脚一夹马臀,这马就开始向前飞奔了。

    常遇春一看,这可不行,不能放这家伙跑了。于是,快步飞奔向前。

    因为这里不只拴了一匹马,而是三匹马,还有两匹是那两个蒙古密探的。常遇春是要骑马去追,阿古达木可不管这些,待得他的马向前跑了二、三十米的时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