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点猛 >

第42章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42章

小说: 我的三国有点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席上,蔡邕先向鲁肃致谢,随后蔡邕说了很多话,虽然这些话都说得很婉转,但鲁肃仍能听出其中的苦恼与郁闷。蔡邕还郑重地请求鲁肃凭借身为征北军主簿的身份向袁绍进言,以约束袁绍军的行为。鲁肃答应了蔡邕的请求,他原本就有此打算。

    鲁肃在蔡邕家一直呆到天色将晚时才离开。

    ……

    自从得到洛阳后,袁绍整天都是乐呵呵的。他能不乐吗?洛阳啊!这可是天下之中,财富文化聚集之地!

    这些天,兴致颇高的袁绍每天都会摆下酒宴,与当地各士族的家主及麾下大将谋臣饮酒作乐。

    对于手下将士在洛阳城内的所作所为,袁绍是知道的,不过他并没有阻止的意思。在他想来,让手下的将士乐一乐捞点好处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能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

    这天,酒宴散后,有些醉意的袁绍正准备到卧房中同那个前些日子被部下带过来的俏寡妇做做运动。

    一想起那个俏寡妇,想到那股子浪…荡…劲,袁绍只感到浑身像火烧似的。

    就在袁绍迫不及待地往后院赶时,突然一个声音从后面响起。

    “主公,请留步。”语气有些急切。

    袁绍转过身一看,原来是自己手下的谋士逢纪。

    “是元图先生啊。先生有何事?若无事,我还有要事要办!”袁绍显得很焦急。

    要事?!怕是风流事吧!逢纪心头如此想着。

    “主公,我等就要大祸临头了!”逢纪一脸严肃语出惊人。

    袁绍闻言大吃一惊,“先生何出此言?何谓我等要大祸临头了?”

    逢纪朝袁绍一抱拳,随即继续道:“主公,洛阳的百姓都将反我们,我们怎能不大祸临头?”

    袁绍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他皱了皱眉头一脸不悦地说道:“元图先生何出此妄言!我军顺应天时响应民心驻兵洛阳,百姓为何要反我等?”

    “主公,我军自进洛阳以来,未有做为,却在民间多有抢掠!如此做为如何能得百姓支持?若无百姓支持,我等如何在洛阳立足?”逢纪越说越激动,“如今形势错综复杂。在我们周围的这十几路诸侯虽然表面奉主公为盟主,其实难料!特别是那个曹操,此人心思深沉难料,实乃枭雄之辈!如若我等失去洛阳民心,难保曹操不会趁机联络其他诸侯对我们下手,到时咱们可就危险了!”

    袁绍皱着眉头,眉宇间露出一丝惊惶的神色。

    “元图先生可有良策应对?”袁绍急声问道,此时他已经将那个骚到骨子里的俏寡妇给抛到脑后了。

    看到袁绍的反应,逢纪不禁松了一口气。现在,逢纪倒不着急了。

    逢纪慢条斯理地捻了捻下颌的长须,然后摆出很高深莫测地神情说道:“此事要解决其实极易!”说到这,逢纪又顿了顿。

    袁绍心中那个急啊!恨不得把这家伙的脑壳敲开来自己看。

    终于,逢纪在摆足了poss后继续道:“只须严肃军纪,严禁军队骚扰百姓,同时杀一两个纵容士兵骚扰百姓的军官,就可以挽回洛阳的民心。”

    袁绍露出恍然的神情,当即道:“这好办!我即刻传令下去,从即日起若再有人敢骚扰百姓,不论军阶一律杀无赦!就由元图先生去传令吧,另外这军纪之事就由元图先生负责吧。”

    逢纪闻言,心头一喜,连忙跪下叩谢道:“多谢主公信赖!纪一定不负厚望!”

    袁绍点了点头。见正是处理完了,胸口的那颗色心又砰砰地跳动起来。当即不再理会逢纪,急匆匆地往那俏寡妇的房间赶去。

    袁绍离开后,逢纪也兴冲冲地离开了。

    逢纪这个人有才能,但却非常爱出风头。在得到袁绍的授权后,逢纪便立刻着手开始大动作了。

    数日下来,袁绍军骚扰百姓的事件明显下降了,百姓们终于松了口气。不过,逢纪虽然出了风头,但却得罪了不少人。虽然如此,逢纪仍然乐在其中。

    当百姓们得知是逢纪整肃了袁绍军的军纪,于是有人向逢纪呈上了一万民折以表达感激之情。而逢纪在这个事情上有些不知轻重,他竟然心安理得地收下了这万民折,并且没有将这万民折呈给袁绍。这件事后来被人捅到了袁绍那,这让袁绍非常不悦。

    不管怎么说,洛阳总算是恢复了些往日的平静。不过,百姓们的心结已经产生,想要消除这个心结还需要很大的功夫。

    鲁肃本来打算找个机会劝袁绍善待洛阳百姓,但见袁绍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就没提这件事情。

    鲁肃留在洛阳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就与袁绍秘密结盟的事情进行谈判,这件事情在陈楚离开洛阳时已基本谈妥,所以现在鲁肃要做的是就一些细节问题同袁绍进行协商;另外一个目的是设法说服袁绍攻伐冀州牧韩馥,这件事情有些困难,但却是陈楚特别交待必须完成的。

    连续几日,鲁肃都在同袁绍商谈。结盟的事情很快便谈妥了,但攻伐韩馥一事却迟迟没有进展。

    鲁肃看出袁绍其实已经动心了,毕竟冀州的富庶是任何人都垂涎三尺的。不过袁绍似乎有所顾虑。

    袁绍进驻洛阳,这让所有诸侯倍感意外。没有人想到,征北将军陈楚竟然会主动放弃洛阳,大家原本还打算在洛阳同强势的征北军打一仗呢!

第77章 纷乱洛阳() 
“唉!想不到陈楚竟有如此气魄,竟然愿意主动放弃洛阳!这一招以退为进真是高明啊!”洛阳城曹操的馆舍内,曹操万分感慨地说道。

    一旁的郭嘉没有说话,他有些心惊,他觉得陈楚这个人太深不可测了。郭嘉虽然想到了退出洛阳以退为进这个手段,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陈楚竟会有如此气魄。在他的想法中,即便是他的主公曹操,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气魄。毕竟洛阳实在是太诱人了!

    但陈楚做到了,他难道真是比主公更雄才大略的人物吗!?

    郭嘉不禁看向曹操,曹操正好也看向郭嘉。

    两人的眼神中同时闪过一道精光,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袁绍接管洛阳后,各路诸侯纷纷涌入洛阳,本来有所改观的治安又恶化下去。面对此种情景,袁绍方面却有所顾忌,没有像之前征北军那样以强硬手段进行打击。本来已经收拢了些民心,很快又流逝干净。

    这些天,袁绍非常烦躁。那些诸侯纷纷来向他要军饷要钱,说白了就是要分赃。袁绍这个人非常小气,他哪里肯把到手的好处拱手让人!对于来要钱的诸侯,袁绍的策略就是一个字,哪一个字呢?就是‘推’!往谁身上推?袁绍在许攸的建议下早就想好了。袁绍对那些来要钱的诸侯说,“国库本来就被董卓搬的差不多了,之前陈楚又将剩下的几乎搬空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资给众位充当军饷,要是不信,就自己到国库去看。”

    诸侯们又不是傻子。听袁绍这么一说,早就想到袁绍一定将存在太仓的钱粮转移了地方。但不管诸侯们如何吵闹,袁绍就是这么一句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

    闹了数天,没有任何结果。诸侯们又不能长期在洛阳呆下去,自己的领地可不能丢的时间太长了。无可奈何之下,诸侯们只得作罢,纷纷打算回程,并计划沿路抢劫一番,否则这一次一点好处没捞到。那就太亏了。

    诸侯们把袁绍这个一毛不拔地铁公鸡恨得要死。虽然袁绍将钱粮的事推到董卓和陈楚的身上,但诸侯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不过是袁绍的借口罢了。其实在这一点上,袁绍倒没有完全说谎,太仓的大部分储备确实是被陈楚带走了。但是这种事情是说不清楚的,特别是在陈楚方刻意隐瞒之下。

    在所有诸侯中,最先离开洛阳的是曹操,他也是惟一一个没有向袁绍吵闹军饷的诸侯。

    曹操在洛阳时,只拜访了一些相熟的朝廷官员,随后便率领自己的五万大军离开了洛阳。

    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决定先出兵剿灭在泰山死灰复燃的黄巾军。此举既可以扩充实力,又可以赢得民心,可谓一举两得。

    进剿泰山黄巾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寻机吞并泰山周边州郡,待实力壮大后再来同袁绍陈楚一决雌雄。

    在郭嘉为曹操制定的规划中,与陈楚争雄是经略长江以北的最后一步。对于前期的计划。郭嘉有至少九成的把握能够成功,但对于最后与陈楚的决战,郭嘉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如果在同陈楚的决战中,曹操胜了,那么曹操就占据了半壁江山,离问鼎天下的目标就不远了。但如果败了。那么他们就将成为陈楚问鼎天下的垫脚石。

    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要么胜而为王要么败而为寇。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在曹操离开洛阳后不久,各路诸侯也纷纷离开了。他们在离开洛阳时。很是将洛阳折腾了一番,小户人家就不用说了,就连许多士族都遭到了劫掠。

    诸侯们离开了,只留下一片狼籍的洛阳和郁闷不已的袁绍。面对诸侯们的所作所为,袁绍不是不想管,他甚至有时恨不得将这些诸侯全宰了!但袁绍这个人向来是没什么主见的,当他询问部下谋士意见时,谋士的意见又不一致,这让袁绍举棋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袁绍还在那犹犹豫豫之时,诸侯们已经将洛阳折腾完,拍拍屁股走人了。好在诸侯还有点分寸,没在洛阳城内放火,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所有诸侯中,最失落的要数刘备。

    这位自称皇室宗亲的大耳贼本来想挑动众诸侯与陈楚间的战争,然后坐收渔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态竟会这样发展下来。之前表现极其强势的陈楚竟然会主动放弃洛阳,他与东方诸侯间并未发生任何冲突,反而现在袁绍与众诸侯间的关系闹得非常不愉快。刘备的如意算盘未能达成。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令刘备即失落又忧心忡忡。陈楚在行动之前根本就没跟他通一点气,很显然,陈楚并不信任他这个名义上的部下。这是让刘备感到失落的,而让刘备感到忧心忡忡的是,他不知道他之前跟袁绍密议的事情是不是已经被袁绍告诉了陈楚。如果陈楚知道了他曾经背叛了他,会不会放过他?

    心有所虑的刘备可不敢一个人到处乱晃,他决定找一个足够强大的靠山。就目前来说,除了袁绍以外,还真没有人能同陈楚抗衡,所以刘备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投靠袁绍。

    对于刘备的投效,袁绍麾下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主要是担心,两家的关系会不会因为刘备的缘故而交恶。

    不过袁绍最后还是决定将刘备留下来。原因很简单,完全是虚荣心作怪。征北大将军陈楚的部下前来投效,这多有面子啊!

    “李兄,咱们之前反对陈楚留驻洛阳是不是错了?”

    “唉!我也不知道!想当初陈楚的征北军在时,这洛阳多安宁啊!然而现在,唉!”

    ……

    这是两个士族青年间的谈话。

    “大叔,征北军什么时候能回来?”一平民少年问身边的中年人。

    中年人紧皱眉头摇了摇头,“不知道。”

    少年叹了口气,“唉!要是征北军在就好了!他们一定能为我姐姐报仇的!大叔,不如咱们去找征北军吧!”

    中年人闻言双目一亮,露出明显意动的神情。

    离开洛阳后的第十天,陈楚率领二十万大军渡过了黄河进入了河内郡境内。这个速度是比较慢的,主要是辎重物资的拖累。

    这些辎重物资全是从洛阳太仓带出来的,当日董卓军败得匆忙,存储在太仓中的钱粮决大部分都未来得及带走。董卓本打算将这些物资钱粮付之一炬,幸亏陈楚军赶到的及时才没有使董卓的打算得逞。

    陈楚离开洛阳时,至少将太仓中的钱粮物资带走了七成,整整装满了六千辆大车。正是由于辎重物资太多了,所以陈楚的军队才走了三百多里地渡过黄河。

    得知征北大军竟然到了河内境内,王匡的留守部将方悦焦虑万分。他担心陈楚会趁机占了河内。

    方悦一面派人紧急赶赴洛阳通知王匡,一面组织仅有的两万人马布置防御。方悦将各县镇全部都放弃了,将所有军队集结在河内郡城。方悦希望凭借河内郡城的完善防御设施能够抵挡些时间。

    方悦密切注意着陈楚大军的动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正所谓怕什么什么就来。陈楚大军渡过黄河进入河内后竟然停了下来。

    完了!完了!我这两万老弱残兵哪里抵挡得了对方如狼似虎的二十万精锐!当方悦一得知陈楚大军竟然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