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752章

极品帝王-第752章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军在宋国北方大捷,休整两日,大军浩浩荡荡南下。

    这时,侯铭封领兵,在宋国中部,与蒙阔,郭万山帐下宋军,长期对峙。

    目前,燕军东进锋芒彻底被蒙阔,郭万山阻挡。

    侯铭封作为燕国头号战将,向来攻城掠地,杀伐不断,如今,与宋国头号名将蒙阔对战,双方到有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感觉。

    连续七八场战役,互有胜败,双方坚持在商城,越城,潞城。

    侯铭封知道赵鸿儒,赵俊在南方处境,心急如焚,急于重创蒙阔,郭万军军团,分兵驰援赵鸿儒,奈何被蒙阔纠缠。

    此时,蒙阔同样纠结,北方传来战报,燕帝鞠文泰领兵,已经夺取百年雄关武城,浩浩荡荡南下,尽管遭遇宋国百姓自发御敌,但终究非燕军对手。

    他希望快速重创侯铭封军队,与郭万军分兵,亲自前往北方,阻挡燕帝。

    不然,任凭燕帝领兵南下,宋国处境会越发危险。

    与此,燕宋两军规模最大,决定燕宋两国格局的战争,则南方。

    宋起,牧千钧,王政文,统领宋越吴三军,合计三十万大军,围攻赵鸿儒,赵俊军团。

    数倍燕军的联军,不但阻挡燕军东进,而且逼得燕军节节败退,屡次激战,燕军连连败北,半月内,连续三座城池易主。

    若非赵鸿儒,赵俊,自知兵力不足,不如与宋军对抗,采取避其锋芒,固守待援策略,燕军损失会更为严重。

    南域城。

    宋国南疆,规模较大城池。

    此刻,赵鸿儒,赵俊,领兵在此驻守三日。

    面对城外叫嚣联军,非但没有出城攻击,反而闭门不出,严令军中将领出城作战。

    南域城城墙,好像巨兽,雄霸一方。

    赵鸿儒,赵俊站在城墙东门上,遥望对面,延绵数十里联军大营,铺天盖地。

    长长叹息一声,赵鸿儒颇为担心,向身边赵俊道:“你我派出信使,足有半月有余,至今不曾收到皇上回信,也不知道,皇上,候将军,在北方究竟怎样,若再不派遣援军,南域城被联军攻破,本将担心,燕军士气会落入谷底。“

    征战数年,他与赵俊产生默契,此刻,赵俊面色凝重,略显苦涩,道:“赵将军,宋国乃大国,战斗力不弱,此番,燕军倾巢而出,至今皇上没有派援兵到来,估计在北方受阻,实在抽调不出军队,不然,依照皇上性格,势必星夜驰援你我。

    况且,我在地图中观察,燕宋北方,有百年雄关武城,不知道皇上领兵能否攻破,若兵阻武城北面,你我该早日做好再次撤离准备,“

    “不甘心啊,实在不甘心!“赵鸿儒紧紧攥着拳头,砸在城墙上,恼火得说:“若非吴越援兵驰援,今时今日,你我该占领宋国南疆大部,何来这般凄苦处境。这场仗,打的真他娘窝囊。“

    赵鸿儒怒不可遏,睚眦欲裂,一介书生动怒,神情中,照样泛出浓浓杀意!

    “事实如此,若无援兵,唯有自救!“赵俊朗声道:“你我结清楚热气球制作方法,万般无奈,唯有制作热气球逃离。“

    狼狈撤离,乃军人耻辱,奈何,若葬送帐下八万步骑,宋军势必趁机杀进燕国南疆,不禁领土受到威胁,连驻守江海城的燕军水师,亦会遭受宋军威胁。

    赵鸿儒听闻消息,面色没有丁点笑意,相反,冷若冰霜,道:“燕军被困南域城,我观城中少有牛羊马匹,制作热气球逃离,根本不现实!“

    言谈中,东方联军大营内,传出阵阵鼓声和号角声。

    鼓声震耳欲聋,号角声此起彼伏。

    长期处于前线,赵鸿儒,赵俊,太熟悉这声音了。

    赵俊怒道:“这群天杀联军,有完没完了,连日来,不断攻击,当真以为凭借数倍兵力,能全歼燕军吗?“

    “赵将军,吩咐兄弟们,滚木礌石准备,马上备战,不管皇上是否派遣援兵到来,我们必须在南域城中坚守!“凭借城池防御,消耗联军有生力量,乃赵鸿儒与赵俊,在处境艰难时,制定得策略,经过前两座守城作战检验,此番可有效消耗吴越宋联军兵力,大大拖延时间。

    情况危急时,若有一线希望,赵鸿儒,赵俊,也不放弃!

第1052章 吴越宋燕;四军大战() 
赵俊闻声,不敢有丁点大意,迅速持刀转身,亲自走到战鼓前,抓起鼓锤,猛地击打鼓面。

    巨大震动,宛若平湖中,投入石块,掀起音波,鼓面快速震荡。

    嘭,嘭,嘭。

    震天鼓声,自城头响起,音浪传向四方。

    城墙走道内,坚守得将士,听闻鼓声,全部打起精神,纷纷备战。

    城墙下,休整燕军,亦抓起兵器,匆匆狂奔,向城头方向而来。

    汇聚城墙,搬动滚木礌石,安装床弩,火烧滚烫沸水,一切乱中有序。

    城墙下,宋起,王政文,牧千钧,率帐下三十万联军,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吹动号角,气势如虹前行。

    宋起,王政文,牧千钧策马,领兵待在军队最前方,在三人后方,便是宋起帐下宋军,左右两翼,则分别为王政文帐下吴军,右翼则为越军。

    这三支军队,精诚合作,在南域城附近,连续战败燕军,逼得赵鸿儒,赵俊,不断退守,如今,唯有死守南域城。

    望着前方好像巨人,屹立平原得南域城,宋起气势汹汹,紧攥战刀道:“此前,连续两次尚未攻破南域城,现今,燕军人困马乏,全军士气低落,今日,我等三人,率军务必攻破南域城,生擒赵鸿儒,赵俊,好好杀杀燕帝威风。“

    “宋王爷,这赵鸿儒,赵俊皆非等闲之辈,帐下步骑,也是南征北战骁骑悍勇,不可轻视!“王政文望向城墙,盯着走道内来回移动燕军,善意提醒。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王政文多次战败燕军手里,损兵折将,名誉被毁。尽管近期连续击败燕军,但是,在赵鸿儒,赵俊部署中,仅仅伤及燕军皮毛,如今,燕军主力尚存,任何轻敌大意举动,皆有可能被赵鸿儒,赵俊反戈一击。

    “王将军所言不假,这赵鸿儒善于攻城,曾经与赵俊,多次独辟蹊径攻城掠地,其帐下铁甲步兵,乃燕国精锐,名将精兵,断然不能轻视,不曾生擒赵鸿儒,赵俊前,我等万万不能马虎大意。“牧千钧亦提醒道。

    此番,越君命令他亲率军队,协助宋军,征战燕军,在局势大好时,他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又给燕军转败为胜机会。

    闻声,宋起颔首,知道王政文,牧君辰言语发自肺腑,道:“今日之战,乃苦战,尽管燕军占领城池,易守难攻,但是,只要我等全力以赴攻城,照样能重创燕军。“

    言罢,王政文,牧君辰不再言语,率领帐下军队,快速前行。

    抵达城墙下半里处,三十万大军缓缓停下。

    这时,宋起猛地抽出战刀,扬起挥动,吩咐身边亲卫:“按照计划,快速擂鼓,推动投石器,床弩,攻城军队,携带攻城车,云梯,全部备战,准备攻城。“

    “是!“亲信得令,没有丝毫犹豫,转身策马,疾驰前行。顺大军前沿奔驰,朗声狂喝道:“擂鼓,传信,大军备战。“

    “擂鼓,传信,大军备战。“

    “擂鼓,传信,大军备战!“

    亲卫策马前行,来回在大军前方呼喊,后方联军,在齐声呼喊,口口相传。

    整齐三军,快速行动,不久,地面联军按吩咐,推动投石器,床弩,后方步兵,推动板车,里面盛放巨石,火油灌。

    再后方,大量燕军滑动攻城车,驾着云梯,冲出军队,急声狂喝,浩浩荡荡冲向南域城。

    “杀!”

    “杀!”

    “杀!”

    宋军为先锋,连续狂喝,宛若洪流,惊涛骇浪,爆发怒吼。

    城墙上,赵鸿儒,赵俊目睹城池下方涌来联军,赵鸿儒斜眼冷观,道:“联军倾巢而出,来势汹汹,怕对南域城势在必得,今日,势必有场苦战。”

    “赵将军,联军数量虽多,气势虽强,但燕军绝非善类,他们欲轻松攻克南域城,简直痴心妄想。”

    赵鸿儒颔首,依然神情谨慎道:“你瞧瞧,宋军地攻城车,投石器,床弩,这些皆非等闲,将军该早作安排,防止南域城死受不住。“

    “赵将军放心,我早在北门留下逃生通道,万一不济,唯有放弃南方北撤,与候将军汇合,“赵俊道。

    连连西撤,燕军损兵折将众多,援军未至,唯有撤离,免得总有一日,被宋军包围,遭遇重创。

    “如此,再好不过,将军,迎战吧!“赵鸿儒对赵俊安排非常满意,望向地面,宋军肩扛云梯,推动攻城车,快速靠近。

    赵俊不曾久留,转身疾步前行,再次来到战鼓前,擂鼓示意全军战斗。

    瞬时,城墙中,燕军快速行动起来。向床弩中装置长枪,集中滚木礌石,锅中沸水,咕嘟作响,

    赵俊站在高台上,冷眉横扫,目睹全军备战,冷喝:“床弩释放长枪,射杀城下宋军!“

    嘭,嘭,嘭

    架在城墙上床弩,填充三支长枪,燕军释放,猛然行动,长枪如飞天银蛇,从城墙飞速而下。

    三支,六支,九支

    一支支长枪,在空中争先恐后。仿佛群鸟飞过,发出嗡嗡声响。

    数百步外,射进前行宋军身体中,宛若陨石落地,刺得宋军东倒西歪,连连惨叫。

    一支长枪刺破前锋宋军,会妥当宋军将死未死身体,继续快速前行,常常形成一箭双雕景象。

    有时,长枪亦会穿过宋军,枪尖刺进地面,枪尾上悬挂燕军尸体。

    驾着云梯穿梭前行的宋军,遭遇长枪袭击,一时,付出不小代价。

    受伤士兵,哭爹喊娘,满地打滚,在城下掀起阵阵尘埃。

    不少宋军,危惧枪雨,减缓前行速度。

    然而,躲藏攻城内得宋军,依然凭借攻城车掩护,在城下前行。

    有过被燕军连弩射击的悲惨遭遇,攻城车宋军,谨慎前行,速度奇快,不时有长枪刺穿攻城车,也仅仅威胁少数宋军性命,根本不能伤及宋军主力。

    滚滚尘埃中,高大强悍攻城车,仿佛巨人在地面前行,魁梧彪悍,虎虎生风。

    与此,宋军后方,在投石器,床弩抵达预定位置,宋军亦快速行动,对城墙内燕军进行反击。

    成排整齐宋军,抓着绳索,降低盛放石块,火油灌得凹槽,旁边等待宋军,快速搬起火油灌或石块,放进凹槽中,后方宋军,拿起火把,快速点燃火罐,数人猛地拽动绳索。凹槽内火油灌,石块,迎空飞出。

    火灌腾空,冒起黑烟,拖着长长尾巴,参杂石块,一时,天空中,仿佛变得浑浊起来。

    一块块石块,一颗颗火罐,飞速前行,直逼城墙。

    赵俊观之,不禁朗声喝道:“全体隐蔽,防止宋军袭击。“

    砰砰砰

    嘭嘭嘭

    石块撞击城墙上粉碎,产生剧烈晃动,仿佛连城墙在摇摆一样,伤及不少来不及隐藏的燕军。

    火罐内装满火油,撞击城墙或者走道内,火罐炸裂,火油四溅,迅速燃烧起来。

    一时,城墙四处布满火焰,不少地方火焰,危及走道内床弩。

    赵鸿儒没有犹豫,猫腰穿梭走道内,急声呼喊:“快速灭火,快速灭火,防止床弩被焚毁。“

    隐藏得燕军,得令快速行动,奈何巨石落地,偶尔会砸在沸腾锅中,铁锅破裂,沸水流淌,铁锅打翻,沸水四溅,燕军这些准备,尚未御敌,反而率先伤及自身。

    不少遭遇沸水烫伤地燕军,嘴里发出凄惨叫声。

    但是,侥幸躲过一劫得燕军,依照抓起木瓢,舀出沸水,淋在起火床弩上,附近燕军,快速装置长枪,对地面宋军进行反击,

    宋军数量众多,装备精良,战斗开始,已经稳稳占据上风。

    此时,尽管全军有不少伤亡,但是,宋军气势如虹,战斗力强大。

    当攻城车抵达城墙时,隐藏在车身下宋军,游鱼般冲出,沿攻城车台阶,抓着兵器,口中呐喊,快速向城墙上方冲去。

    抵达顶层甲板,手中铁钩勾起攻城车,把攻城车与城墙固定,宋军扬起战刀,气势汹汹冲向城墙。

    城墙内,燕军在宋军自攻城车冲上城墙时,早准备得连弩兵,持弩射击,也有燕军,舀出沸水,浇在疾行宋军身上。

    宋军冲向城墙上时,遭遇燕军猛烈阻击。

    冲上攻城车甲板时,又会遭遇燕军手里长枪袭击,常常有宋军在冲向城墙上时,被燕军手里长枪刺穿,跌落城墙下方。

    然而,气势如虹宋军,依然没有丁点迟疑,照样视死如归,一路喊杀,冲向城池。

    战事开始,如火如荼。

    远处,宋起目睹宋军前仆后继,战力强大,也遭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