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124章

极品帝王-第124章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蒙大声吼着,镇住不少人心神,惊慌失措的士卒,纷纷随着他后退,争取拉开与对方距离。

    到底身经百战,这些东胡骑兵,也不是吃素的,在铁蒙率领下,很快稳住阵脚,聚集在铁蒙身边。

    这时,骑着战马,缓缓从岩石后面走出来的冯石虎,看着眼前数万骑兵,也暗暗佩服,中伏还如此镇定,逐渐靠拢,准备布阵,还有人搭上长弓,准备三面燕军射击。

    冯石虎轻轻一笑,遥望着越来越近的侯铭封队伍,再看看铁蒙,便没有丝毫犹豫。

    他不是不想在石峡谷设伏,奈何时间仓促,士兵根本来不及布置,也有唯有在这里,先阻挡铁蒙,打他个出其不意,再与侯铭封合兵,前后夹击歼之。

    “出击!”冯石虎高举环手刀,轻喝一声,仿佛事先约定好似地,两翼地面忽然躁动起来,像地龙翻身,地面掀起。

    顿时,事先隐藏的伏兵露出身形,这些人浑身裹满了枯草烂叶,隐藏后,轻易察觉不到。

    忽然,数千人翻动出身,一时间枯草乱飞,尘土弥漫,距离东胡骑兵不过数十米之遥,起身的战马在士兵催促下,快速冲击。

    潜伏的骑兵,浑然不觉中出现,铁蒙也心慌了。

    骑兵迅速列队,持弓搭箭,开始射箭,东胡骑兵的全身兽皮包裹,根本经不起箭雨袭击,好在铁蒙趁势率领骑兵后撤,稍稍减缓了伤亡。

    “不要慌乱,燕军在山道内侧,无法形成有效攻击,大家一起冲击,歼灭这股骑兵。”

    微微平静心中惊慌,铁蒙不敢在耽搁,必须歼灭这股骑兵,自己才能逃出升天,否则,石峡谷这处地方,将会是他葬身之地。

    催促战马,率领东胡骑兵,开始冲锋,即使中伏又如何,燕军伏击地点接近山道,内侧更窄,无法形成大规模冲锋,相反,己方在外侧,还占据优势,等他们攻击强度减弱,势必可以突围出去。

    “哈哈,燕军,不过如此,这样就能捆住东胡骑兵吗”

    冯石虎在此设伏,而不选择在石峡谷,除了时间不够外,他觉的,对待铁蒙手底近四万骑兵,亦没有必要兴师动众,自己只需断了他退路,令其无法返回东胡,届时,铁蒙及手底骑兵,还不是案板上的鱼,任自己宰割。

    “将军,不好!”冲锋开始,一名东胡将领迅速靠近铁蒙,与他齐头并进,低声道:“后面追击的骑兵,开始靠上来了,咱们被包围了。”

    “什么,对方速度这么快。”铁蒙大惊,前有猛虎阻击,后有饿狼追逐,他直觉的,天空忽然暗了下来。

    “咱们压根就没甩掉燕军!”

    “冲,冲,率领骑兵冲过前面阻击,不然,一切都完了。”铁蒙大喝,心力交瘁,这两日,简直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此刻,也不顾石峡谷地形,自己先率兵逃出去再说。

    没了,什么都没了,今日冲破包围,回到西山大营,也定然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铁蒙催动战马,心中却异常悲凉。

    追上来的侯铭封,全军斗志昂扬,看着面前被围困的东胡骑兵,他嘴角喋喋发笑。“石头,狗蛋,马上冲锋,全歼东胡骑兵,生擒铁蒙。”

    “是!”石头得令,刀锋战士立刻动身,三万人,洪流似地,迅速出击。

    。。。

    殷虹夕阳垂洒天际,尚有余温的余晖照射在大地上,却依然不减寒冷天气,石峡谷一面,双方骑兵杀气,冲淡冷冽气温,形成一个个独立战争世界,每个世界里杀气滔天。

    侯铭封持刀屹立在荒野山坡上,冯石虎一人一骑,停留在石峡谷方向,两人像两个旁观者,注视着目前杀伐战场,看着东胡人一个接一个迅速倒下,神色中渐渐露出淡淡微笑。

    燕京,皇城,与老对手垂死挣扎的处境不同,林枫日子过的逍遥快活,接下来几日,燕国朝政平稳,北方偶尔传来消息,也是无关紧要,不伤大局的事情。

    慕容博文被救下,最终与令狐藏,带着五万残兵,十多万人百姓,在李奎护送下,正在赶往京城。

    与女帝林疏影会面的事情,也敲定了,三日后,在少凉郡两国边境小镇南湖湖面。

    燕国黑衣社,铁团,及北方连夜赶回的刀锋战士,已开始暗中布置,戒严,清查可疑人物了。

    大部分人注意力转移在双方会面时,吏部尚书,主管推行新政的司徒,手捧新政策论进宫了。

    林枫立即召见司徒,在暖阁内两人对坐,他知晓这些日子来,司徒与文季师,柳乘风参照各国法令,及各自建议和各方面意见,结合燕国国情,拟定了燕国新政大纲。

    新政策论内包含六个方面,林枫看过,觉的司徒肯定花了心思,这里面添加和细化不少内容,几乎包罗了新政方方面面。

    其一,土地策论,规定废除燕国奴隶制,解放人口,扩耕田,耕者有其田,禁止私下买卖土地,土地交易必须按照法令进行,必须有官府参与,双方自己还要有担保人,依法推行,避免土地过度集中到少数贵族手里。

    其二,赋税策论,依旧采取轻徭薄役不改变,鉴于各行各业税赋不同,具体收多少,该怎么收,依照行业不同,收取不同税收,另外,对待大商家与小户,收取税收亦不相同,意在保护小商贩。

    其三,军功策论,除了规定论功行赏外,设立公爵伯子男五个爵位,但凡战场立有大功者,不光可以获得金钱方面奖励,及酌情提拔外,还设有五个爵位,变相提高军人地位,不过,五个爵位均为虚职,仅仅象征身份地位,无调兵权力。

    其四,律法策论,完善法令,主要包括刑法,诉讼,及商法三个领域,由于这方面涉及极广,许多细枝末节问题需要认真谨慎,所以,在这方面,司徒仅仅提出,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依照燕国实际情况。

    其五,度量货币论,把燕国所行全部度量全部废除,依照朝廷设置为标准,凡私自设立度量者重罚之。统一货币,分为金子,纹银,铜钱,规定固定兑换率。

    其六,科考策论,国家鼓励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均有参与科考资格,但凡士子,朝堂每年资助,五十两纹银。

    林枫细细看过新政策论大纲,又反复翻了几遍,期间频频点头,事情就要这么有理有据,方才可以顺利推行新政。

    晓得司徒办事谨慎,却依然没料到司徒把事情做的这么滴水不漏,忍不住称赞道:“司徒,这件事干的漂亮,远远超出朕预料。

    接下来,你就把策论颁布下去,六部联合推行,想必肯定有出人意料之效果。对了,司徒,你即日开始推行,但推行中不必着急,务必全部策略中条款落到实处。”

    林枫不晓的商鞅,王安石变法时,所涉及那么些方面,今日,他在司徒策论中,大概看出来了,司徒涉及的方面,既有立法令,规范制度,又有军功商业,这两件事儿,即可提升燕**队战斗力,又能够提升国家赋税,可谓富国强民必经之道。

    至于度量与货币,两者统一,会加快商品流通,减少不必要麻烦,亦可打破燕国各地不同度量和货币林立局面,从而对燕国朝堂有归属感,认可感,加强各地凝聚力。

    此刻,林枫神色中洋溢着难以言喻的笑容,又翻了翻新政策论,兴致盎然的道:“司徒,这策论,字字珠玑,句句名言,你好好把握,燕国千秋大业,可否一举成功,朕全交给你了,马虎不得。”

第179章 确立年号() 
听了司徒策论六条建议,林枫坐在软榻上,双眼半眯,脑海中满是不现实的想法,已经开始憧憬,开始幻象,白日做梦了。

    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奠定百年基业。张居正变法,解决大明时弊,让大明朝起死回生。

    他在想,今日在燕国推行新政,除旧革新,是不是也可以扭转乾坤,改变时局,让燕国成为北方强国,乃至诸侯列国中强国,更甚者,荣登十大强国序列!

    想着,想着,林枫忽然拍拍脑袋,暗叹,做什么梦呢,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情。

    要想富强,还需勤勤恳恳,劳心劳力做事!

    司徒看着林枫思绪神游的表情,不清楚他在想什么,待他没由来拍着脑袋时,又是越发不解,无奈道:“新政之事,皇上支持,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待林枫注意力转移在自己身上,司徒又道:“皇上,你登基数年,尚未制定年号,是该确立年号的时候了。臣以为,为区别皇上与先皇,重建年号,有助于皇上传播事迹。”

    呃!年号?林枫从来没有想过这东西,若司徒不说,他似乎也忘记了,不知前身怎么搞的,自己坐上皇位以来,似乎就是没有年号。

    年号这东西,他倒也记的,后世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

    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正德皇帝、康熙皇帝等。

    这个时代,在这方面与后世无意,似乎各诸侯国,亦无年号,不过稍稍回忆,他记起,这个时代,是有年号的,不过却是在数百年前,始皇帝建立大夏,及后来的大周,均有年号,可大周衰落,诸侯争霸,各国混战,晋国灭周后,年号就被废除了。

    现今司徒提出再立年号,也不过是拾起老祖宗的传统。想了想,林枫点头答应了,汉武帝叫创建年号元狩,他生平功绩,正是自己奋斗之目标,年号亦叫元狩吧。

    何况,有了年号区别,恰好把他的功绩与上任皇帝区分,更重要,有了年号,他会有大体时间观念,每年做什么,会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司徒,取元狩二字怎样,元,有头,首,始,大之意,狩有征伐之意。”

    “甚好!”司徒道:“正昭显皇上之雄心壮志。”

    林枫汗颜,这次他窃取别人劳动成果而已,不过武帝是他偶像,窃取偶像的东西,怎么能叫偷呢,借鉴,对,就是借鉴,林枫自我劝慰。

    没办法,胸中点墨不足,诗词歌赋方面,时常必须借鉴古人了,时间久了,他会习以为常的。

    “司徒,年号拟定,明年正月即可颁布,但为彰显今年来,燕国之成就,上元灯会务必扩大,但朕还想,大年初一时,广邀各国使者,在午门,举动阅兵仪式。”

    “阅兵由来已久,近年最大规模无意为前年阅兵了,今年燕国阅兵,即可检阅部队,训练军队,又能震慑诸侯或敌人,一举两得。”司徒同意林枫建议,却又面带忧色。说:“阅兵之事,势必会暴露燕国实力,臣以为,过早暴露实力,会引起不必要麻烦,毕竟,太强会遭各国诸侯忌惮,太弱又达不到震慑邻邦的效果,皇上还要三思啊!”

    林枫低头沉思,依然不改初衷的道:“规模弄小点,但必须把精锐部队全表现出来。俗话说,兵不在多在精,咱们什么实力,咱们清楚,但也要告诉窥视燕国的人,欺负燕国,你丫最好擦亮眼睛,小心不留神踢到铁板上。”

    无论古代,后世,或这个世界,阅兵说白了,就是让别人知道知道,我有货你别乱来。

    不过,燕国目前处境,也不可太大动干戈,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林枫还是懂的。

    “臣懂了!”司徒嘿嘿贼笑,点头附议。

    林枫起身,走下软塌,在暖阁内活动活动筋骨,望了眼外面天气,道:“朕明日,前往少凉郡南湖地区,估摸着来来回回少说也要十天,剩不了多久,要过年了,朝中大小事务,你与定国侯商议,皇后依旧垂帘听政吧。”

    此去南湖地区,林枫不打算带多少人,有黑衣社和铁团成员就行,谋臣,他也就计划带上文季师,兵事文季师最擅长,不怕与林疏影会谈是吃亏。

    宋国,开封,皇城!

    为准备南湖会面,林疏影极为重视,拉拢燕国,对来年五国伐宋,宋国处境大有好处,不然未来几年,宋国必会陷入战争泥潭中。

    蛰伏五年,取得的成就,将会付之东流。

    开封距离少凉郡南湖极远,差不多是燕国五倍路程,是故,林疏影全部准备妥当,在林枫与朝臣商量推行新政时,宋国得到消息,林疏影与朝臣会晤后,便准备出发了。

    此行,林疏影率领的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