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706章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06章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眸一视,绿咢与他两眼相对,久久相视,后者依旧是那般不动的微笑,虽无言,但其实已经明白许多。

    卫宁闭上眼睛,喟然长叹,“你这又是何苦?”

    “三十韶华,奴婢等这天很久了!”

    “是我误了你!”

    “这是奴婢的选择,和公子何关呢?”

    “……”

    “罢了!”短暂的沉默过去,卫宁轻轻拍了拍一脸茫然的卫娴,轻轻道,“来,娴儿,扶我出去,瓘儿许是已等的不耐烦了呢!”

    大门缓缓打开,一身戎装的卫瓘看着卫宁那几乎已经变形的模样,忍不住眼中泪水脱眶而出,猛然跪倒在地,泣声喊道,“不肖侄,拜见叔父!”

    看着一身英挺打扮的卫瓘,卫宁不由宽慰起来,平荆之战,让眼前的少年磨砺了许多,不在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少年,俨然已经独当一面。

    “看你风尘仆仆,怎么也不先回府梳洗一番……”卫宁呵呵一笑,在卫娴的搀扶下走上前去,将卫瓘扶起。

    “你现在也是大将军了,什么时候都要注意仪容,日后还要继承我卫家的霸业,眼泪,不是你应该流的……再痛,再酸,再苦,再累,都要忍住!”卫宁正了正卫瓘的头盔,轻轻抹了一下他的眼角,是了,眼前的少年虽然已经开始成熟,但是,未来将给他的担子,是否又太过沉重?

    但是,已经别无选择了。

    “来,你们两扶我去那边的水榭,许久没坐坐了,也不知道我养的那几尾鲤鱼还好么?”卫宁轻轻拍了拍卫瓘的肩膀,道。

    (本章完)

第1271章 潜入(三)() 
“这个天下我河东已有了大势,孙坚只能据守长江不能动弹,蜀中人心已归,要平不难,唯有曹操,此人雄才伟略,我深忌惮,若他日,你有能灭徐州之力,万万不能姑息犹豫这,需切忌!”三水相环,周围一片碧绿,精致的小亭台,清雅安静,卫娴和卫瓘一左一右,仿佛童年时候那般乖巧,环伺在卫宁身边,身后,永远有那个绿色的影子,为他斟茶倒水。

    卫瓘听到卫宁的话,深深记在心里,又听卫宁道,“这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比如我现在推行的政策,未必就在将来实用,所以,上位者要懂的变通。不过,有一点你要牢记,这世上没有什么人是天生就分贵贱的,任何职业也没有天生的贵贱,你看我用的茶壶,却是匠人所做,若没这个匠人,我只能如蛮人用手捧水。又比如这茶叶,是商人运送过来,若无商人,我就只有喝点白水……所以说,这个天下,任何人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对我们来说,只要有用的人,我们就要不吝啬赞美和赏赐,或许今天它是小用,但日后未必不能发展成大用。古人发明文字,谁又知道它日后能成四书五经?”

    卫瓘点了点头。

    “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揣度的就是人心。忠佞难以分辨,但是,若明知道是佞还去亲近他那就是自己的过失了。还有一种人,天生就充满野心,但是你不要害怕,只要你能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那这种人就永远是你手中的利剑,可是一旦你发现你拿不住了,会伤到自己,那就要在他羽翼不能丰满的时候,丢掉,弃掉……”

    “世间没有永恒的帝国,没有永恒的皇权,所以,你要做的,并不是维护这个统治千年万年,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你要做的是,尽量让这个天下超越进步……”

    卫瓘又点了点头。

    “呵呵……也不知道你能明白多少,或者认可多少,但是我已经说了这番话,便做了自己的义务。”卫宁微微一笑,这时候脸色一变,肃然无比,“我这里必须要说最后一件事,人们都说王侯之家,无亲无情,你却需要谨记,任何时候,亲与情都要放在第一,一个人,若连情都舍去,那这个人将永远陷入黑暗,他找不到温暖,永远都是冰冷……历代暴君,哪个不是因为真正缺乏关爱缺乏情,而变得喜怒无常?”

    看了一眼卫娴,“你堂姐自幼得我宠爱,有时候脾气难免有些古怪,我希望你莫要委屈了她……”

    卫瓘沉沉点头,“叔父放心……”

    “好了,说道这里已经足够了,你看你,一身风尘仆仆,快去洗漱洗漱,晚些时候再陪我用膳吧!”卫宁这是脸色一变,又恢复了那番宁静的笑容,对着卫瓘道。

    “这……侄儿还想多陪伴叔父一会……”卫瓘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呵呵这里有绿咢和娴儿足矣……你快去吧!”卫宁摆了摆手,道。

    卫瓘无法,沉沉给卫宁行了一礼,这才缓缓退去。

    这时,卫宁回头,“绿咢,再给我斟上一杯酒吧要烈点的,今天天气不错,我觉得,应该醉上一醉!”

    卫娴听了,大急,一把抓住卫宁的衣角,“父亲,你身子才刚有好转,怎么又能饮酒,不行,我不许!”

    卫宁哈哈一笑,揽过女儿,感觉到那团温热,仿佛能驱走身体所有的寒冷,没有什么比自己的骨肉还亲切的事物,“傻丫头,你父亲要是不喝酒才会死掉呢!”

    看到卫娴圆圆的大眼睛又要冒出泪水,卫宁连连道,“那好……那好,我就喝一杯好不好?就一杯……你看,我这么久都没喝过了,一杯不碍事的!”

    卫娴看着父亲可怜巴巴的模样,不由无奈,犹豫了一下道,“那就一杯……你莫要骗我……要不,我可不原谅你了!”

    说道这里,卫娴回头对着绿咢道,“咢姨,你莫要事事都迁就父亲,总是什么都依他!”

    绿咢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准备好了温热的酒水,笑道,“小姐说什么便是什么,呵呵,也就是在小姐面前,天下闻之色变的雍公才会如此乖巧,若说出去,怕外人都不信呢!”

    卫娴小脸一红,紧紧抱住卫宁的胳膊,看着绿咢斟满一杯酒,闻着那股刺鼻的酒味,不由皱着眉头,不喜道,“也真不知道这酒有什么好喝,我看典伯父和郭叔父都整天泡在里面,哼哼!”

    卫宁微微一笑,将酒杯中的美味一点,一点,一点,慢慢饮入嘴唇,看着庭外高高悬着的太阳,映照着碧水粼粼生光,几条红鲤清畅游来游去,觉得耳边那微风吹拂的声音,越来越轻。

    整个世界越来越静,卫宁恍然,原来他最爱的人生,是在这里。

    他本来,就爱这优雅的宁静。他一直追求的,不正是那淡泊的宁静,现在,他终于可以永远的享受下去了……

    没有劳累,没有烦恼……

    “娴儿,为父困了,让我睡上一觉,晚膳的时候,再叫我吧……”卫宁静静的闭上眼睛,耳边女儿那不依不饶的声音,渐渐开始变得越来越小……

    “哐~”酒壶应声而落,无力的跌落在地上,温热的酒水,洒满了地上。

    绿咢一直不曾流泪的眼角,早已湿润一片……

    而此时已经死亡的卫宁,却又来到了炎黄正神的面前,只留下了一副驱壳,让家人朋友收下伤心不已。

    此时的卫宁,被封印的记忆已经恢复,在轮回时他只有在地球时的记忆。

    “我回来了,大神,这次你怎么给我找了这么一个短命的人附体啊?”卫宁不满的问道。这一次他知道只要自己轮回完毕,便能再见到亲人朋友,所以也没有多感怀,便直接发问了。

    炎黄正神答道:“命不长久之人阳气稀薄,让你俯身与他这样还能节省神力。”

    卫宁听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次就别光顾着节省了,我上辈子可没过过一天舒服日子。”

    “呵呵,你且宽心,不耽误时间了,你且去吧……”炎黄正神一挥手,卫宁便在一道白光中消失了。

    这一世故事完成了,因为写书时曾经假设过主角的很多情况的情节,把书写成好几世,就是想把曾经思考的那些东西也写出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去阐述三国时代的故事,第一世是强力的,堪比吕布点位的人物,第二世便是病秧子,全凭脑子那种。这一次又换了个角度,如果不喜欢可以踢到一边。也可以当成番外看。

    (本章完)

第1272章 袭寨() 
涿郡涿县城外数十里的一个小山村,这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村落,村子里面的人倒是没有什么大姓,各姓各家混杂在一起,也是难得的和谐。每日男耕女织,村民们也算是过得温饱,倘若不是碰到这么一个糟糕的乱世,这样的生活,对于这些村民们来说,应该是再好不过了。

    “甘信!甘信!”一声声幼嫩的呼喊声在山村旁的一个小山丘上响起,在那小山丘的顶部,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名穿着简朴短褂的孩童,正翘着个二郎腿躺在那片柔软的草地上,享受着午后那温暖的阳光。听得那一声声的呼喊声,孩童却是充耳不闻,嘴上叼着的那根狗尾巴草时不时抖动一下,倒是显得悠闲自在。

    他倒是悠闲自在了,只是那呼喊声一直不肯罢休,很快,一个身形瘦小,大概也就是六七岁的黑瘦孩子也是出现在了山丘下面。抬头看着那短褂孩童,黑瘦孩童的脸上立马就是掠过了一丝喜色,立马就是手脚并用地爬到了短褂孩童的身边,身上虽然因此沾染了不少泥水,但黑瘦孩童却是一点也不在意,只管是拉着那短褂孩童的胳膊,大声喊道:“甘信!我就知道你躲在这里!赶紧的,早就约好了一块去捅那处鸟窝!他们几个都已经去了!再晚,那些鸟蛋可就全被他们给抢了去,没我们的份了!”

    甘信的心里已经是非常的无奈了,换做是谁,心理年龄已经有三四十岁了,却还要跟着一帮六七岁的娃娃去掏鸟蛋,只怕都会和甘信一样的无奈。

    瞥了一眼眼前这个黑瘦男孩,甘信不由得撇了撇嘴,说道:“刘佰,行了行了!不就是几个鸟蛋么,就算是被他们给拿了那又如何?那么丁点大的鸟蛋哪能当得了饱?”

    被称为刘佰的黑瘦男孩也是不由得一愣,只有六七岁心智的他自然没有如同甘信一样的想法,在他看来,那用火烤熟的鸟蛋,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了!只不过他已经习惯了听甘信的指挥,现在甘信这么一说,他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语句来反驳,只能是傻傻地站在那里发愣。而看着小刘佰那呆呆的模样,甘信就是不由得暗自摇头,直接站起身,拍了拍身上所沾到的草灰,说道:“行了!别发呆了,不是要去掏鸟蛋么?那还不赶紧的!”

    一听得要掏鸟蛋,小刘佰立马就是有了精神,两只眼睛放着亮光,立马就是点头说道:“好!好!我们赶紧去!这会功夫,他们肯定还没爬上树呢!”说完,他就是噌的一下朝着山丘下面跑了去。

    看着小刘佰的背影,甘信也是长叹了口气,站起身,从这个位置正好能够看到前方整个村子的全貌。这几年来,甘信已经可以确定,自己身处的这个年代,就是有着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年代之称的东汉末年。不过,距离那个能人辈出的三国时期,却还早了一些时日,按照这个年代的说法,现在是大汉光和元年,距离黄巾之乱,应该还有六年的时光。

    黄巾之乱,被称为是东汉败亡的丧钟,也是持续了有上百年时间的三国乱世的序幕。到时候,天下将会因为有如蝗虫一般的黄巾贼而变得千疮百孔,所幸甘信所在的幽州还算不上是黄巾之乱的主要叛乱点,至少,甘信以前所读过的历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不过这并不代表甘信就能够放松警惕,因为黄巾之乱的平息,只是代表着乱世的开始,若是没有一点自保的能力,甘信根本就别想着在这个年代能够活下去。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在这个年代生活了有十年的甘信却是早已经有了主意,要不然,他也不会像之前那么悠哉悠哉了。

    “甘信!你看!他们还在那里爬树呢!”跟着小刘佰朝着村子另一边的田头跑去,很快,小刘佰就是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树朝着甘信喊了起来。甘信抬头一看,只见前面那棵大树下,正围着四五名和甘信、小刘佰差不多大的小屁孩,一个个都是仰着脑袋朝着树冠上望去,其中一名个子还算是高大、壮实的孩童正手脚并用地趴在树干上往上爬。只不过爬树这活,可不是力气大才有用的,那孩童费尽了力气,却只不过离地两三尺罢了。看得刘佰则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喊道:“我就猜得到,他们虽然人多,但肯定也爬不上树去!”

    相比起刘佰的幸灾乐祸,甘信的表情就显得平淡得多了,这心理年龄摆在那里,总不能让甘信装嫩跟着一帮子小屁孩一样玩得开心吧?不过,当甘信跟着小刘佰赶到那棵大树下之后,甘信的脸终于是绷不住了。刚刚在远处还没看得清楚,现在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