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668章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68章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好好的一场征讨战,就这样无可奈何的成了拉锯战,孙坚要平定山越的决心是很大的,不除去这个祸害,江东将永不太平,假以时日,天下纷争再起,山越牵扯他的精力,绝对会让他畏首畏尾。

    若是在之前只是单纯的将山越当做人力资源来发展江东,但在见识对方的难缠后,孙坚就已经将他们当做了江东的心腹大患。

    所以说,孙坚这一次是下定决心最起码也要让打的山越元气大伤,不敢轻易出山。

    军令一来,孙坚就从江东各镇再度调集了两万兵马集中在吴郡,依照山越的活动范围,将他们团团包围。

    不过两万人的数量的确有些少了,只能大致上形成一个包围圈,却很是薄弱。而山越人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只是单纯的封锁并不可能给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这些山越人像是看傻瓜一样看着孙坚对他们的包围,索性就收缩到山里,和孙坚拖延下来。

    但是,显然,他们不太清楚孙坚的秉性。

    他是一个只要想做,就一定要做到底的人,不会考虑什么其他的后果,只要达到目标就行了。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奋不顾身,在过路荆州的时候擅杀朝廷大臣,一个鲜明的意气之人。

    山越人,孙坚要除掉,而对方龟缩在山里他无可奈何,怎么办?

    通过俘虏的口中,孙坚已经大致了解了各个宗部的聚集地,从外到内的分布,也清楚明了。

    而这个时候,孙坚帐下的吕范给他提了一个计策。

    山越人没有想到,孙坚敢干一些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他将那些俘虏的山越人放回山里,而就在这些俘虏以为自由的瞬间,江东兵,点燃了他们身后的山林!

    那些俘虏惊呆了,没想到前脚自己才入山林里,后脚江东军就干出这样的事情,在山里生活最怕的是什么?不是猛兽毒虫,不是瘴气疾病,最怕的就是大火,一个处理不好,就是一个宗部的灭族!

    大火熊熊燃烧,在干燥的天气下,侵略得更加狰狞,那些俘虏不要命的往山林中间逃去,但还是有大半的人死在了江东军的纵火之下。

    一场大火,几乎烧干净了整整数公里的山林,如果不是天降大雨,还不知道这场大火还要燃烧多久!

    大火过后,留下的是一团团难看而光秃秃的山石,黑色的土地弥漫着难闻的焦味……

    逃回去各个宗部的俘虏,恐惧的将自己所遇见的事情讲了出来,仿佛瘟疫一般飞快的流传在各个宗部之间。

    山越人以山为家,以树为衣,当衣服被扒掉,光溜溜只是一个惊恐的少女随时会被粗暴的蹂躏。

    虽然他们所聚集的地方轻易不会引起火灾,而放火烧山的代价也是孙坚不能轻易承受得了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火的恐惧,对孙坚所作所为的担忧。

    于是,所有人害怕了,退缩了。

    山越人自成体系,一向不服朝廷的号令,拒绝缴纳赋税,统一户籍。孙坚知道这一场大火不能征服他们,其实放火烧山并不现实,要知道连绵不绝的山脉可不是一场大火就可以燃烧殆尽的。

    他选取释放俘虏的地方时精挑细选可以表演出自己想要的声势的地方,只是为了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显然照成的声势也是他所没有料到的,一片茂密的山林就这样化作焦土,那些逃走的山越人也是吓破了胆子。

    于是孙坚适时的派遣了谈判的使者前去和山越人交涉,一个个宗部在见识到那片光秃秃难看的焦土后,脸上是死灰般的苦涩。

    显然,孙坚勉强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山越人选择了暂时性的臣服,但是孙坚的狠辣也从此让山越人嫉恨到了心里。

    (本章完)

第1191章 曹营应对(三)() 
不过勉强压服山越也显然不是孙坚的目标,他现在最需要的是重新审视一下目前的实力,从容蚕食掉整个山越族。

    可当他还为自己的成绩而松了口气的时候,自己的长子从鄱阳那边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终于没有选择和他父亲一样的暴力,自从达到鄱阳后,先也是稳稳守住几处山越人活动做为频繁的地方,几场大战下来逼迫对方不得不退回山里。

    而这个时候,周瑜适时的提出开通与山越人的互市,并且派遣使者潜入山中与各部宗帅谈判。

    在周瑜许诺提供农具,粮食,食盐等等山中急缺的物资换取他们山里的药材,毛皮等等山货的时候,这些宗帅在见识过孙策的战斗力后,终于开始了试探性的第一步……

    周瑜并没有耍诈,反而很热情的与那些山越派遣出来的试探性小股人马进行了沟通和商榷。

    山越人换到了满意的货物回到了山里,当大批的食盐,粮食,还有崭新的农具等等东西运回了山中的时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如梦似幻。

    这似乎来得太容易了一点?要知道以前也不是没有山越人希望用这些在他们山中堆积如山的药草,毛皮,山货去换取这些东西,可是狡诈的汉人仿佛吸血的蛭虫将他们吞噬得骨头都不剩下。

    现在周瑜展现了诚信的一方面,但是也不见得就会长久下去。

    鄱阳一代的各部宗帅还是保持观望的态度,小股小股的做着和汉人的买卖,但是显然,周瑜似乎是真心的对待他们,与以往的任何汉人商人都不同,大量的山货被换回急缺的粮食,食盐送回山中,继而叫唤的频率已经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一次数百人的交换队伍。

    而随着这样的热情渐渐达到了高潮,享受到了交易的好处的时候,周瑜又提出让汉人也进入山里交易的要求!

    让汉人进山里来?这人各部宗帅都很为难,但是周瑜的诚信打动了他们,他们似乎忘记了前一刻两军还在厮杀,还不少倒在了那几座城池的下面。

    于是,在严密的监视下,第一批汉人的商队进入了山中,同样,换得了令人满意的筹码货物。

    大量汉人制造的精致玩意,成了山中那枯燥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惊喜,形成了巨大的潮流。

    而汉人的中规中矩,没有任何敌意的表现,渐渐的放松了山越人的戒心。

    一次次的交易正在进行,汉人的车队永远都是那么华丽,规模有大,有小,时不时有新的东西送到山中,又引起了山里人的追捧潮流。

    这一切都在悄然的改变,不知不觉,周瑜已经悄无声息的抓住了山越人的心……

    数个月的交易让鄱阳一带的山越对孙策大军的防备跌倒了谷底,而周瑜也终于开始了图穷匕见。

    当一支规模庞大的汉人商队接近山越人的聚集点的时候,这些单纯的百越遗民又乐呵呵的等着一次重大的交易完成。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一次,只是灾难的开始!

    当那马车中一堆堆士兵拿着狰狞的武器冲了出来,砍倒第一个毫无防备的山越人开始,一场屠杀和掠夺上演了血腥的一幕!

    一次毫无预兆的偷袭,一个宗部的覆灭,成千上万的俘虏被解压到了平原之地。

    而与此同时,其余大小宗部在同一时间里,都几乎享受到了同样的命运!

    鄱阳一代的山越宗部,被周瑜区区一次分兵突袭,便剿灭了十分之七!整个鄱阳的山越之患成了过眼云烟,苦不堪言的百姓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十数万的山越人成了汉人的俘虏,几百人便灭掉数千人的宗部!

    这样的战绩,是远在吴郡作战的孙坚无法比拟的!

    也是这一战,让周瑜的天才之名响彻了整个江东,而孙策也赢得了广大江东军民的爱戴!

    而后,周瑜选取了合适的平原位子,重新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聚集地,将这些山越人打散分散到各个乡镇中去,同时,又从这十余万人中选取了两万精壮的山越汉子,编入了军队。

    当然,其中少不得暴力镇压,周瑜的阴谋诡计难以赢得这些山越人的忠心,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是俘虏了。是俘虏就要有俘虏的自觉,何况周瑜并非心狠手辣之辈,那些老弱妇孺还是得到了善待……

    掌握了这些山越人的家人,两万山越军不得不屈从在江东的淫威下,而剩余逃过大劫的山越宗部如临大敌,纷纷驱逐了汉人,躲避在山里。

    但是同样是山越人,这些各自分散的宗部,如何是集中在一起的两万山越人的对手!

    很快,这剩下的三成山越宗部也成了过眼云烟,成了周瑜的俘虏。

    十数万的劳动力对于整个江东来说,也是异常珍贵的,比起孙坚只是降服了吴郡,丹阳一带的山越人来说,孙策这方面的大突破,已经宣告了这场平服山越的战役的胜利。

    而当这些战绩宣扬出去,其余地方的山越宗部终于开始相继臣服在了江东的麾下!

    孙坚没有赶尽杀绝,山越的归降已经是意外之喜,他本来还做好了长久战的准备,但是既然能够抽出时间先行发展江东,让这些碍眼的麻烦再不会跳出来,已经是大幸了,自然也就没有再征讨山越人的动作。

    而与之相对于的是,周瑜提出的继续保持互市,孙坚毫不犹豫的采纳了,这样能够收买人心的手段不用的确浪费。

    但是鄱阳山越吃的亏,其余地区的山越宗部可不敢就这样轻而易举的重蹈覆辙,死活再也不许半个汉人进入山里,就算是交易也是小股规模。

    周瑜苦笑不已,自然知道这是当初自己背信的恶果,但如果没有一场震慑人心的大胜,这些人又如何肯安分下来。

    于是,隐忧埋下了……

    多年后,当河东将手插到江东的时候,山越之乱避不可免的爆发了出来……

    (本章完)

第1192章 曹营应对(四)() 
孙坚收到的消息便是,丹阳,会稽,吴郡,海昏,乐安等地各部山越宗帅相约起兵攻打州郡……

    江东匪祸再起,可现在那个指点江山,谈笑灭敌的年轻天才已经不在,江东空虚,何人还能抵挡?

    历史上山越主要的覆灭是孙权一手操办的,征讨山越带来的好处也是远远大于付出的。

    地广人稀的江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开发土地,固步自封退化到部落生活的山越只有用先进的管理知识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而山越人不服从政府的条令,各自为政对于当权者也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何况山越人时不时的劫掠更牵扯了江东当局的无数精力,更使得山越就成了江东最重要的心腹之患。

    包括江东,扬州,交州在内的山越人合起来的数量不下百万,而这股实力潜藏在根脚处,随时都可能爆发。

    当初孙坚征讨山越未尽全功,一方面也是因为江东还处于大发展时期,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长时间对于山越的作战,另外一方面,周瑜提出的安抚为主的政策也在慢慢收到成效,使得孙坚渐渐的将山越之患放到了次要位子。

    可是,周瑜的安抚政策并不只是单单的让山越人不要作乱这么简单,他的真正意图乃是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缓缓的让山越人习惯汉人的一切,渐渐的融入汉人的生活习惯,减少对汉人的敌视,从而起到兵不血刃的让山越归化。

    这在当时急于要发展的江东来说,无疑是好的。

    既可以抽出时间来经营根本,又能让山越安稳不动,再又可以稳步的影响山越人反抗的心思。周瑜的计策照顾了各方各面,也正是如此,才能换取以后数年江东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能够左右天下的大诸侯势力。

    但这个对于山越人的大略来说,前提必须是要江东有足够大的威慑力放在那。

    河东挑起的战争来得太突然,以至于让曹操,让孙坚都还未能反应过来,就已经有如滔滔洪水,挡住则生,决堤则死。

    而当孙坚北上支援曹操和卫宁作战的时候,出动八万人已经是最佳的数量了,既可以满足后方继续有条不紊的发展,又能震慑江东潜藏的威胁,周瑜虽还未做到日后那样统筹江东全军的地位,但也不妨碍他在军中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孙坚自然相信这个年轻人,而一直也将他当做自己中意的接班人未来的左膀右臂,是以,当周瑜提出八万兵力的出动极限,孙坚还是听从了,并没有因为卫宁气势滔滔的大军压境而慌了阵脚。

    所以,江东依然稳固,前线也并不到吃紧。

    可是,当关中一战的结束,一切都改变了。

    江东的损失何其惨重,孙坚的理智更为丧子之仇而充斥了整个身体。以至于当,河东的压力再度增长的时候,孙坚已经忽略了对后方根本的防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