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太保 >

第40章

唐太保-第40章

小说: 唐太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保看着眼神慈眉善目,一件洗得一尘不染的旧袈裟的释空大师,再看了一眼一件袈裟可以抖落三斤尘土得释决和尚,一时间有种想另投师门的冲动。

    “给两间房子,一间给我徒弟,一间给我。”释决和尚见了释空大师也丝毫不客气,这哪里是师弟对师兄应该说话的事态度。不过一看来人是释决和尚,唐太保一点也觉得不奇怪,这个世上估计没有值得他去客客气气说话的人。

    释空大师对着唐太保双手合十,唐太保也双手合十,只不过有些别扭,毕竟活了二十年还从未和一个和尚这么打照面,自己的那个邋遢师父除了是个光头外,哪点算做是个和尚?

    “把手放下,别丢人!”释决和尚拉下唐太保合十的双手。

    释空大师道:“老衲会为师侄备一间草房,烂陀寺只能提供些简陋的素菜,师侄尽快习惯。”

    唐太保笑道:“知道了师伯,吃素就吃素,打不了隔三差五出去吃顿肉补补,叫我太保就行,师侄师侄的,显得生分。”

    释空大师对这位造型坦率的师侄并不有几分好感,不像那些故作姿态的秀才,他笑了笑,道:“那好,以后就唤你为太保,老衲已经会叫人去后山山脚找一处僻静的草房,以后你便住在那。”

    “太保谢过师伯!”

    释决和尚一脸期待地看着释空大师,指了指自己的鼻尖,道:“师兄师兄,那我呢?”

    释空大师对他板着脸,道:“烂陀寺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别啊师兄,同门一场,好歹我也是太保的师父,我不住在这里,怎么教他习武。”

    释空大师笑道:“这简单,太保我来教就行。”

    唐太保听完后眼睛发亮,正想答应下来,不料释决和尚朝他使了个眼色,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的眉心。

    唐太保一高兴忘了还有半生穴这个无赖招,便说道:“师伯,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请师伯收留我师父。”

    释空大师摇摇头,道:“也罢,就给他备一张藤椅,让他不以地为床就行。”

    “那下雨咋办?”

    释空大师瞥了他这个邋遢师弟一眼,释决和尚顿时蔫了,缩了缩光头,嘀咕道:“大不了下雨去就大雄宝殿陪如来佛祖唠唠嗑。”

    释空大师摇摇头,对他这个师弟,他只能用无奈两个字来形容,唐太保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自从他被释决和尚收为徒弟,就真的对这无赖加便宜的混蛋师父感到无奈。收徒弟的时候不问他同不同意,自己不教还不许别人教,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当师父的,难怪华太师跟他说要是觉得释决和尚这秃驴误人子弟的话,可以去跟华府的另一位年轻的客卿梨花海棠请教,不过唐太保就算有心也不打算明目张胆地去请教梨花海棠,不然被他这个混蛋师父知道,只会害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客卿。

    吃罢烂陀寺可口的斋菜,唐太保光着脚躺在一张藤椅上歇息,这张藤椅本是为了释决和尚准备的。不过这秃驴说吃不惯这些斋菜,释空大师又不许这酒肉和尚待在寺庙内喝酒吃肉。

    这邋遢秃驴这会估计又在太师府里骗吃骗喝,偌大的太师府自然不会在意他这一口吃的。只是信佛的华夫人看不惯这酒肉和尚在自己面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且这秃驴嘴又欠,一口一个老娘们,一口一个老胖子地叫,华太师三番五次要赵德兴跟这和尚比划比划,赵德兴依旧双手插着袖筒,眼观鼻鼻观心,一副飘然世外的模样,最后苦的人还是华太师。白天被嘴欠蹭吃和尚一口一个老胖子地叫,府上唯一能和他过上招赵德兴又置身事外,到了晚上免不了受了一天窝囊气的华夫人拧住手臂上的肥肉。作为高高在上的华太师,谁能想到会是这般窝囊憋气。

    释空大师给唐太保安排的草房在烂陀寺后山的山脚下,草房后面有一条小溪流,偶尔还可以见到几尾鱼。听说某些乐善好施的施主经常会买来一些渔夫刚捕捞上来的鱼来这里放下,就如佛法说的那样,众生平等。唐太保不信佛,但不会像释决和尚那样说佛说的都是狗屁。众生平等这种说辞唐太保不反感,毕竟万物皆有灵。

    百无聊赖之际,唐太保看向小溪对面的一座高塔,塔高九层,通体漆黑,塔顶是一个冒尖的带珠塔刹。

    “会不会这烂陀寺也有个藏经阁,要是给我搜到一本经书,学成七十二门绝技,岂不是天下之大任我行!”唐太保拍了怕脑门,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怎么不说捡到本《六脉神剑》呢!远距离猥琐输出,最适合我。”

    人是擅长苦中作乐的主,唐太保从怀里拿出一本《竹林梦》,之前他已经看了一遍,现在打算在看,因为这本书是她的,看几遍都不会腻。

    翻开那本《竹林梦》之前,唐太保看了一眼蜿蜒曲折的山路,看着山顶的点点昏暗灯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顿觉诗兴大发。

    唐太保收起了那本《竹林梦》,起身穿上黑面步履,站在小溪边上溪水潺潺入耳,抬头仰望这山顶,负手在后,颇有一种迁客骚人的意味。

    “青天向来不让我,我让青天三万三。青山向来不就我,我又何须就青山。”只见唐太保大手在空中比划出一个半圆,然后负在身后,颇有一种吾辈岂是蓬蒿人的风范。

    “这让得了青天,为何就就不了青山?老衲不懂,太保你给说来听听。”

    唐太保转身,作揖道:“太保参见师伯。”

    释空大师一身白净的旧袈裟,飘飘然立于唐太保面前,如世外之仙人。

    释空大师笑道:“我这青山哪点对不住你了。”

    唐太保摸了摸鼻子,道:“这柿子得挑软的捏不是,青山青天,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释空大师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释空大师走到小溪旁,席地而坐,袈裟垫着屁股,驼着背,眯眼看着青山。

    唐太保也不好意思站着,与这位师伯并肩坐在柔软的草地上。

    释空大师道:“太保啊!以后若是见到比你强的,打不过就跑,不要学师弟,喜欢硬着头皮向前冲。”

    唐太保有些错愕,正常来说不是君子不耻于落荒而逃吗?怎么看起来比师父要有仙气个几万倍的师伯这样告诫自己。虽然他也是这么打算的,打不过就跑呗,什么不服就干那就是狗屁,干得过就干,干不过就跑,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

    “多谢师伯教导。”

    释空大师摆摆手,道:“什么教导,说一句实话罢了,面子这玩意,没了可以在挣回来,小命没了,那就真的没了,你可别学你师父,死要面子活受罪,到头来还是我给他擦屁股。”

    “师伯,看得出你有这么一个师弟挺累的。”

    释空大师转头看着唐太保,苦着脸道:“有这么一个师父,你不累吗?”

    唐太保点头,“累,而且当了他一个多月的弟子,除了有事没事赏给我几颗板栗外,没有教给我什么。”

    释空大师哈哈大笑,道:“他是小时候被师父教训多了,就把气都撒到你这个弟子头上来了。”

    唐太保一阵无奈,难怪那死秃驴老说敲打自己,原来是宣泄做弟子时被打的无奈。

    唐太保看着释空大师,发现他正出神地看着天,唐太保抬头看去,天有多高,三万三吗?这个世界的天又是多高,唐太保问道:“师伯,你说这天上有仙人吗?”

    “不知道。”

    “出家人不打诳语。”

    “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不跟算命的一个意思吗?”

    “去去去,那些都是江湖上的骗子,信不得。”

    “那你们都是烂陀寺的骗子,也是信不得咯!”

    “太保啊!师伯倒是想通了一件事。”

    “什么事?”

    “师伯总算知道为何你师父有事没事就想敲打你了。”

    “为何?师伯请讲来听听,免得我以后又得被他赏板栗。”

    “跟你师父一样,嘴欠,师伯我现在手也有些痒痒的。”

    “别,我错了!”

    …………

第66章 金刚还需证道() 
通体漆黑的九层塔,矗立在草房的对面。入夜后便与深夜融为一体,塔叫龙须塔,从构造还是塔身的颜色确实与画中的龙须相似,塔顶是一个带珠塔刹,塔珠也是黑色。对于建塔者的审美,唐太保实在是有些欣赏不来。跟条棒槌似的杵在那里,这是唐太保的第一印象,

    “《金刚证道》?金刚不是修禅吗?师父你是不是在骗我,这本不三不四的秘笈有什么用?”唐太保那些一本封面破烂的书,看着挖耳朵的释决和尚问道。

    “哪那么多废话,为师可是一开始就把压箱底的东西给你拿出来。”释决和尚没好气道,又像是在跟唐太保邀功。

    唐太保翻开一页,立马合上,甩给释决和尚,正好打在那颗光溜溜的大脑袋上。没等释决和尚发火,唐太保抢在前面道:“写的都是些什么字,看不懂!”

    释决和尚瞅一眼,瞬间没有脾气,这一页的梵文,难怪唐太保看不懂。释决和尚挠挠头,说道:“以后给你的都是梵文,总不能让我一句一句读给你听,要不你先去学学梵文。”

    唐太保叹口气,道:“也只能这样了。”

    “你还真学啊!笨徒弟!”

    “难道你你还愿意一句一句念给我听吗?”唐太保反问道。

    释决和尚哑然,一脸疑惑地看着唐太保,语气怪异地问道:“你真的要学?梵文可不是你说想学就能学的。”

    唐太保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道:“别小看读书人,尤其是我这种读书人。”

    释决和尚耻笑一声,“就你?为师跟你说吧,当年为师可是花了数年时间才学好这鬼东西。”

    唐太保对着释决和尚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释决和尚会意,手指敲了敲旧木桌,龇牙道:“你是不是脑袋又痒了。”

    唐太保连忙把手放下,一脸笑嘻嘻地看着释决和尚,问道:“师父,问你个事呗!你这本《金刚证道》练完后我能到什么境界。”

    释决和尚一副对唐太保爱搭不理的样子,没有直接回他的话,而是说道:“凡世间武道中人,修的不在乎两种,外修外力,内修内力,只修外力,不过是一介莽夫武夫,而专修内力者,可内外兼备,即是练武之人四肢具毁,只要内力雄厚,依旧可以杀人与十步外。”

    唐太保说:“就是修内力比修外力好上不止一星半点?”

    释决和尚点头,又摇头,“话不能这么说,比如那天下四人就有一个只修外力,内力却比不上寻常的刚迈进重楼的武夫。外力就好比凿井,内力便是进水,凿井最后是为了取水,而那老怪物却反其道而行之。凿井却不是为了取水,而是为了把井凿穿,然后真的被这个老怪物做到了,所以天下四人才有他的一席之地。”

    天下四人便是释决和尚之前跟自己提到过的四海牙王。释决和尚接着道:“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这个只修外力的老怪物虽是江湖中人,却不像其他三位藏头露尾。”

    “此话怎讲?”

    释决和尚一脸鄙夷道:“本来江湖是江湖,朝廷是朝廷,井水不犯河水,就是有些江湖中人对朝廷眉来眼去,也是乡野婆娘勾搭当地的乡绅,最多就给了小妾的名分。可是这老怪,堂堂四海牙王,却做了朝廷的御前带刀侍卫!把大半个江湖都给拉到朝廷那边,这江湖还是江湖吗?他奶奶的。”说罢释决和尚喝了口酒,还不忘骂道:“要不是和尚我打不过这头老怪物,早把这孙子给好一顿揍。”

    唐太保无奈得耸肩,对于他这种连楼都没有迈进的人,别说四海牙王八方魁首,就连华府的家丁都是他仰望的对象。

    慢慢来,慢慢练,走一步看一步,总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自己现在连斤两都算不上,更别提去江湖上什么快意恩仇了。不过老瞎子那一关他是一定要过的。

    唐太保拿回那本《金刚观心》,放在《竹林梦》下面,塞进怀里。问道:“师父,这本《金刚证道》可是集你这数十年大成?”

    释决和尚一脸得意地点点头,“那是自然,这可是为师的心血所在,你可不能把为师的心血弄没了。”

    唐太保又问:“弄没了便弄没了,这种佛非佛道非道的秘笈,又都是些看不懂的梵文,只要这人还有点脑子,估计只会把这本秘笈当作不伦不类的冒牌货给扔了。”

    释决和尚不怒反笑,唐太保的嘴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隔三差五便要敲打一番,自然也不差这一时。不过唐太保这话他听着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