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千古第一相 >

第96章

千古第一相-第96章

小说: 千古第一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老师之前,也没有人在十二岁就入朝为官。”

    十二岁就出任正七品县令,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也是董正德能以三十岁出头就坐上学府之位的资本。

    要知道,整个穆王朝,九十九个书院有九十九个学府,其中,只有九位由圣上亲自任命的学府,而董正德,就是其中之一。直到现在,董正德都是最年轻的学府。

    年轻,意味着他的思想不迂腐,也意味着他能接纳更多新生的事物。

    容文清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带着一脸懵比的桃杏走了,来时她身上带有拜师之礼,走时她身上带有一封书信。

    那是封介绍信,凭借此信,容文清可以得到参加府试的资格。

    董齐氏坐于大堂上座,她慢悠悠品着容文清敬给自己的茶,想起刚刚那个气质高雅,心洁如玉的容家大小姐,眼中异彩涟涟,“真是让我惊讶,我本以为她是过来求取桃林文会请柬的,毕竟,二皇子会前来参加文会。”

    董正德将茶水一口饮尽,那种慢悠悠喝茶的方法,果然不适合他。就像寻常女子要走的路,不适合容文清一般。“那是一匹孤狼,虽然幼小,可是攻击力却不容小觑。”

    “县试已过,你让她直接参加府试,恐怕会惹起不小的风波。”

    “桃李学府的学生,可直接参加院试,我让她从府试考起,算是委屈她了。”想起刚刚对容文清的考校,以及容文清说的话,董正德心里暗暗惊叹。

    容文清本身知识量庞大,他不管说什么,容文清都能接上。而容文清的才学,从‘达者为师’、‘朝闻此道夕可死’中,就能窥见一二。这样的话,真不像一个小姑娘能说出的。“我的学生,难道还有人能不让她考?”

    董齐氏微微摇头,但笑不语,她明白,董正德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只是嘴硬罢了。

    但愿那个小姑娘,能走出一条先驱之路。

    “小姐,今日老爷摆家宴,我们却在学府大人这里吃饭,也没有同老爷通告一声,老爷应该会很生气吧?”桃杏说着,缩缩肩膀。明明容老爷请了很多女教习,为什么大小姐还要在今天拜董正德为师?

    是因为不喜欢大公子,所以选择今天出来以反抗老爷吗?原来小姐也会闹脾气啊。

    容文清没有说话,桃杏虽然是她的侍女,可却不是她的人,有些事情,没必要同桃杏说明。

    “父亲?”

    容文清行礼,乖乖的站在容老爷跟前。小厮同她说容老爷在大堂等她时,她就明白,今天躲不过去,有些事必须说明白了。

    “哼!你还知道回来?”

    容老爷年过四十,但他并没有同大部分商人一般,脑满肥肠,外表丑陋。相反,他通身文雅之气,这可能同他自幼习书,有秀才功名在身有关。

    “听闻你今日去董学府家拜访,还带着拜师礼?”想起这件事,容老爷就气的脸通红,“简直胡闹!你一个女孩子家,不好好学习刘教习教予你的女红,跑去拜学府为师做什么!”

    容文清抬头看着容老爷,她的心沉了沉,因为她在容老爷身上看见的,并不是对她的担心。

    “父亲如此大怒作甚?女儿自幼熟读诗书,自认经纶满腹,不比那些读书人差半分。既然他们能拜学府为师,求取功名,为何女儿拜不得?”

    “你也说了,那些读书人是为了求取功名才拜学府为师。”容老爷的表情看上去有种风雨欲来的压迫感,“你又无法取得功名。还是说,你拜师,是为了能得到学府的支持,以继承容家的祖业。”

    容老爷说话时的语气几近陈述,显然,在他心中,他认定这个理由。

    容文清抿了抿嘴,虽然这样的情况早就预料到,但是真的发生时,还是觉得特别失望。

    十六年的父女情谊,终究比不过他心里所谓的有后,所谓的正统。

    “父亲这话说的好笑,我继承祖业,难道还需要学府的认证不成?”容文清挺直身子,微微抬头,这个姿势让她周身气势逼人,“父亲忘了,我乃嫡长女,也是父亲的独女。容府,没有侧夫人。”

    穆王朝的法律在保护女子权益方面还算健全,规定男子有正妻就不能有侧室,最多有两个贵妾,而贵妾所生子女,如不寄养在正妻名下,就没有继承家产的权利。

    “你”容老爷没想到从来乖巧的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想起自己十六年来对容文清的疼爱,再想想容文清高傲的态度,他气的直接跳起来。“逆子!逆子!你弟弟回府多日,你竟然还说你是我的独女!你是要我容家断后才甘心吗!”

    “宗正可知,父亲想让一个外生子继承容府?”容老爷的反应越大,容文清就越觉得心神疲惫,这是她第一次面对这个世界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这一定是最特殊的一次,因为这份不平等,是她曾经最亲的亲人,给予她的。

    容老爷顿时被噎到,嘴唇颤动,却说不出话来。

    没错,就算他说的天乱坠,他那个儿子,也只是一个连妾生子都不如的外生子。在穆朝,外生子即为私生子,私生子随母姓,继承母亲香火,与其父无关。

    其实外生子的身份很好解决,只要容文清承认,容府的夫人承认,外生子的身份就会变为寄养在正室名下的半嫡子,继承家产理所应当。

    容文清很明确的告诉自己父亲,她不会承认这个外生子。

    只要容文清一日不承认,她那个便宜弟弟就不能被冠以容姓。

    “父亲还有事?若没事的话,文清还要准备府试,先告退。”容文清看容老爷一个劲儿喘粗气,就是不说话,心里有些厌烦,想要走人。

    容老爷听到容文清的话,眼睛一亮,叫住容文清。“你说,你要考府试?你真的要考一个功名回来?”

    “是。”容文清没有回头,就算不回头,她也知道容老爷现在的神情,一定是兴奋的,因为这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你此次若未取得府试头名,就老老实实在家待嫁,日后你弟弟继承容家,会给你准备一份厚实的嫁妆。”

    这是一场赌约,容老爷的口气,却像是施舍。

    “好。”容文清应下赌约,那头名之位,她必定会拿到手!唯有头名,才能压下对她女子身份的微词。

    桃林文会在府试放榜第二日举行,时间匆忙,曹智渊只来得及给容文清扔个请柬,他连话都没和容文清说上两句,桃林文会就开始了。

    “拜见长公主殿下。”张锦程冲穆鸿珏拱手行半礼,五品官员见皇亲国戚都不必行全礼。

    拜祭先人时可行跪礼,其他时候,即便是面对皇帝和父母亲师都不必行跪礼。

    除了战场上的俘虏和获死罪的奴仆外,穆朝无跪礼一说。

    “张大人,晨安。”穆鸿珏说了一句早上好,在众多侍女的包围下,同张锦程走在前列,“听闻张大人在此次府试中发掘出一位拥有宰相之才的学子,真是恭贺张大人。”

    知府与同知主持府试,通过府试的学子都能称为他们的门生。有一位天资绝艳的门生,对于张锦程与曹智渊以后的官路来说,有不小的帮助。

    “宰相之才实在是陛下谬赞,她年岁尚小,虽有些才华,可比之宰相之才,相差甚远。”张锦程摸着自己的胡子,嘴上说着谦虚的话,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穆鸿珏眼中划过一丝笑意,这个张锦程,揣着明白装糊涂。

    穆鸿珏是想让张锦程将那位宰相之才介绍给她,才会提起这件事,而张锦程显然不想让那位学子卷入皇位之争,于是在这里和稀泥。

    “今日桃林文会召开,是否有真材实料,文会上自然能让众人得知。”穆鸿珏恢复平时端庄温柔的面貌,“此次文会,董学府终于肯让其心爱弟子到场,看来今年的院试案首,董学府是替自己弟子定下了。”

    “欧阳烨会到?”张锦程吃了一惊,“说来他也到弱冠之年,是时候考取功名了。”

    欧阳烨字明华,是董正德的亲传弟子之一,也是如今桃李学府的首席,更是在三年前的府试头名。

    他的一首秋思,让曹智渊大加赞赏。

    之前董正德一直将欧阳烨关在桃李学府,不让他考院试,说他少年意气太重。现在松口让欧阳烨出来参加文会,其目标再明确不过。

    定然是瞄准在八月份举行的院试案首。

    “张大人似乎觉得,欧阳烨不一定能折桂?”穆鸿珏没想到张锦程又开始和稀泥,皇长兄曾说,论起狡猾程度,张锦程绝对在朝内排的上号,果然不假。

    面对这个问题,张锦程躬身未答。

    穆鸿珏笑了笑,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两人带着一堆人往桃林方向走去。

    张锦程暗暗擦汗,这位长公主的心思,果然不小,才二八之年,就有这样的心机手段,曹兄说的不错,二皇子不一定能斗得过她。

    穆鸿珏的问的问题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张锦程能否为她所用。

    府试头名是个幌子,欧阳烨也是幌子。穆鸿珏的真正目的,是睦洲全部的读书人。

    知府掌一府人才,一府之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普通的府城,穆鸿珏当然看不上眼。

    可睦洲城不一样。

    这里有穆朝学子众多的书院桃李学府,这里还有百多万的人口,最重要的是,睦洲城里有穆朝最发达的商业,每年睦洲城报上的税务,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简直富得流油!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最重要的是还有人才!这么重要的一个府城,如果知府是她的人,那穆鸿珏夺位的筹码就会变得更重,甚至将胜利的天平压得完全倾向她。

    这么一大块肥肉谁都想要,张锦程叹口气,当初他和曹智渊接任睦洲城知府同知的时候,他就料想到如今的局面。

    站位是必然,此时不站,等新皇上位绝对会拿他们开刀,只是要如何站,什么时候站,是个问题。

    想想二皇子拉拢人时张狂的模样,再想想长公主展现的大气,张锦程觉得,站队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第134章() 
订阅不足90%防盗24小时“吁——”勒住马;容文清翻身从马上下来,“伯伯们又在乘凉?”

    “是啊;这样好的天气;也没几天了。过几天应该会有暴雨。”主动打招呼的郑大爷很善谈,其他老大爷都只是笑笑没说话。

    容文清参加府试的事情;已经在这个镇子传遍;这些老大爷多数七八十岁,对于一个小姑娘独闯府试甚至还去考院试这件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容老爷是县城里唯一的秀才,由此就可以看出;这秀才的功名有多难考。

    一个小丫头,说要考府试;碰运气得了个第一,就不知道姓什么了;竟然还去考院试!真是不自量力。

    “容丫头;看你匆匆忙忙的;可是得了秀才的功名;赶着回来报喜?”郑大爷也只是随口谈笑;听他话中不在意的情绪;就知道他压根不认为容文清能考得秀才之位。

    容文清笑笑;没有说话。语言的表达有时候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在有心人眼里;你不管说什么;都是错。

    还不如让铁铮铮的事实去告诉他们;结果是什么。

    郑大爷看容文清没回答,倒也不恼。容文清沉默的模样,让他觉得事情和他的猜测相符,容文清果然是没考上。

    “说起来,前两天你父亲说你有个同胞弟弟,之前被人拐卖,如今找回来了。”郑大爷一脸八卦的说着,“你这么着急回来,可是想看看你弟弟?”

    “前两天?”容文清右手握紧缰绳,声音和表情都很淡定,“伯伯是说,前两天弟弟就来了?”

    “没错,许是你爹娘看你在考试,没告诉你。”郑大爷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反应,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失落,还以为容文清会当场翻脸呢!这丫头脾气不好,从来都不好惹,怎么今天这么冷静。

    难不成她真有个亲弟弟,那个畏畏缩缩的男童不是容老爷外生子?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容老爷有个外生子这件事,外人知道的比容文清还早。容老爷这么多年一直接济自己养在外面的儿子,不可能无人知晓。

    只是所有人都瞒着容文清与容夫人罢了。这是他人家事,可以在事发后多嘴询问,但不能让这件事因为自己爆发。

    普通百姓明哲保身的思想,根深蒂固。

    “我急着回家看望爹娘,先告辞了,各位伯伯慢坐。”容文清行了一礼,翻身上马,马蹄扬起,她的身影转瞬消失在街头。

    “看她的态度,那个男童真是她弟弟?”一个老伯摸着长长的山羊胡,慢悠悠的说道。

    郑大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