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老爹总给介绍对象,肿么破? >

第34章

老爹总给介绍对象,肿么破?-第34章

小说: 老爹总给介绍对象,肿么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怀疑”赵桓平一直看着萧仲青煮面,等他歇下来才开口说道,“那个黑衣人才是真正的无为道人,对?”

    “王爷也是这么认为的?”看到赵桓平点头,萧仲青轻轻的叹了口气,“果然不是我一个人的胡思乱想啊!可是”萧仲青用筷子搅了一下锅里的面条,“姜叔平却从来没有说过关于那个黑衣人的事情,轩辕也去问过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号人。”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个人的心思很多。”

    赵桓平看着萧仲青把洗干净的配菜给扔到了锅里,又等了一会儿,把面条和配菜从锅里捞出来,分别装在了四个大碗里面。

    “做好了?”

    “还差最后一步。”

    萧仲青把刚才切好的葱花、姜末、碾碎的茱萸、花椒碎均匀的铺洒在面条上,又加入适量的酱油和醋,最后单独起了油锅,烧了一些油,将热热的油浇在了配料上面。

第四十九章() 
“喏;要趁热吃;热乎乎的才管用;吃了我做的面,保管王爷明天就大好了。”萧仲青将其中一只面碗递给了赵桓平;顺便还给了他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

    “承你吉言!”赵桓平用筷子拌了拌面条;一股极为特殊的味道迎面扑来,味道那叫一个窜,这个感觉有点像他在边关的时候,当地人煮的辣汤。用筷子夹了一根面条;慢慢的送进嘴里,麻麻辣辣的味道顿时充斥整个口腔;这个瞬间;赵桓平觉得自己那个不怎么通气的鼻子似乎变得灵敏了不少。他看向还在忙忙碌碌、不知道在准备什么的萧仲青;又看了看摆在灶台上的三只面碗,问道;“我们两个也吃不了这么多?”

    “只有一碗是我的,另外两碗是给垂英殿里辛勤工作的那两位准备的。”萧仲青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估计庆安王回来的事儿让他俩挺头疼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都不来吃饭了。还有啊;他们要是知道我们自己吃好吃的;不给他们做;又该闹腾着说我们是小没良心的了。为了事后不跟我们算账;我还是给他们备出来,又不是费事儿!”

    “我说什么来着,青儿肯定给我们准备了,阿胜你还说不可能!”

    声音未落,赵桓宁拉着还打着哈欠的萧胜就推门进来了,他俩洗了手,也不讲究那些虚礼儿了,端起面碗就开始大吃特吃,看样子这一下午事没少处理事情,给这两个人饿得够呛。

    萧仲青怕他俩噎着,赶紧盛了两碗面汤端了过去,又就着现有的食材,麻利儿的做了两个解辣、清口的小凉菜,弄完了这些,才算是彻底清闲下来,可以好好的坐着吃顿晚饭了。

    虽然萧仲青自己挺喜欢吃辣,但毕竟是晚上,他做调料的时候还是收敛了一点,不管是茱萸,还是花椒,分量都不多,刚好可以达到祛寒的目的。若是按照最正宗的油泼面的方子去做,怕是这屋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受不住啊!

    “这个面做的不错嘛,以前怎么没见你做过?”萧胜痛痛快快的吃了几大口,肚子里总算是有点垫底儿的,不像刚才那么空落落的,这才腾出工夫跟他儿子聊两句。“最近手艺见涨,比在家里做的好多了。难道还真是宫里的食材要比家里的好?”

    “这个是肯定的了,老爹,咱家可没茱萸,也没花椒,要是没这两样东西也能做出这个味儿来,我可真的成神厨了。”

    萧仲青吃一口面、喝了一口汤,顺便还给赵桓平扒拉了两筷子的小凉菜,但他可不敢给多了,本身就受了风寒,再吃多了凉的东西,那这个病可就没那么容易好了。

    赵桓平朝着萧仲青点点头,把他给夹的菜吃掉,又学着他的样子喝了两口热汤,感觉鼻尖儿微微冒了点汗,身上也松快了一些,心说这个小子的法子还是挺管用的,以后就用这招了,至少比喝叶老先生的那些黑黢黢的苦药要强得多。

    “对了,跟你们俩说个事儿啊,我们刚才商量了一下,庆安王回京,总不能跟外来的使臣一样,住在驿馆里面?若是北狄的太后随从也就罢了,既然北狄的太后这一次没来,还是让他住在金陵的王府里。虽说他的王府已经这么多年都没有住过人了,但好好修葺一番,还是可以派得上用场的。平儿、青儿”赵桓宁看了看这两个人,“这差事就交给你们两个负责了,庆安王大概一个月之后能到金陵,你们可要抓紧点时间啊!”

    “是,臣弟遵旨!”赵桓平微微点了点头,“皇兄的想法和青儿倒是不谋而合了,我们商量着是打算修缮驿馆的,没想过王府的事情。不过,户部能拨银子?”

    “从内库出。”趁着几个人说话的工夫,萧胜把一大碗面条都吃光了,还用面汤溜溜缝儿,学着他儿子平时的样子,心满意足的就那么一瘫,真是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啊!萧胜从宽大的袖口里掏出帕子,擦了擦自己油乎乎的嘴巴,慢条斯理儿的说道,“不管怎么说,庆安王爷也是宗室中人,给他修宅子和给平儿修宅子是一样的道理,不能动/国/库的钱,必须要从宗室的内库里出。一来,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能轻易的更改。二来,也是给百官和百姓们一个交代,免得落人口实。”

    “还有个第三点!”同样也吃饱喝足了的赵桓宁伸出三个手指头,“庆安王进京必然是有来无回的,等事情结束之后,这座王府也彻底搁置了,若是动了/国/库的钱,那才真真是打了水漂呢,白糟蹋了!留着那些钱以防万一,等到光景不好的时候、需要赈灾的时候,都分给老百姓,这才是正经的。”

    萧仲青听了忍不住眼眶有些发酸,虽然赵桓宁平时是抠了点,但他从来都是对自己抠,对大楚的子民,向来大方的很,这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才值得他们这些人效力的。

    “皇上,您打算什么时候动工?工匠什么的,可都齐备了?”萧仲青把碗里最后的一口面吃掉、捧着汤碗开始喝汤,他要是再不吃的话,大概就要进了他爹的肚子里,没看那两只眼睛就巴巴的盯在晚上没挪过地方嘛!

    “那就要等你的图画好了才能开始!”赵桓宁斜着眼睛瞅着萧仲青,“你小子既然都盘算着要修驿馆了,还能没把图纸弄好?”

    “皇上圣明,知臣者陛下也!”

    “知你者你爹也!”赵桓宁指了指揉着自己肚子的萧胜,“知子莫若父,修王府的主意是你爹出的,你们爷儿俩才是真正的想到一块去了,这是你们两个的默契,可别把我拉上,回头你爹又该埋怨我抢他儿子了。”

    “难道不是?”萧胜白了一眼赵桓宁,“你还没少抢啦?”

    “你儿子不就是我儿子嘛,我们两个分那么清楚做什么?那样岂不是伤了我们的情分?”

    “懒得理你!”萧胜继续揉肚子,他今天饿的难受,吃饭的时候又吃得孟了,现在胃里有点不舒服。

    “我给你揉,刚才应该慢慢吃就好了。”在自己人的面前,赵桓宁向来都是放飞自我的,压根不会考虑赵桓平和萧仲青的感受。“我,原本想着应该加强对庆安王的监视,从来没想过要在他的宅子上面动手脚,没想到你们爷儿俩比我还狠。”

    “不是狠,是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庆安王多年不在金陵,我们不多关注一些,怕是会被他表现出的假象所蒙蔽了。”萧仲青站起来,把几个人的碗收拾到一块儿,扔到了墙角的那个大盆里面,洗碗这种事儿他是最讨厌的,不是必要的情况,他是绝对不会做的。“对了,宁叔,庆安王爷的府邸在哪里?对面有什么比较容易藏身的地方吗?”

    “庆安王府就在定国公府斜对面,定国公的院子里不是有个了望台嘛,很适合躲藏的。”赵桓宁轻笑了一声,说道,“今天下朝,我请定国公来聊了一下,征求了他的意见,他说完全同意我的计划,可以让老暗去定国公府住上一段时间。”

    “要出动老暗?”赵桓平惊讶的看着他皇兄,“有点小题大做?”

    “我本来也是这么觉得,但老暗说,他要是不亲自盯着,怕是要出问题的。”赵桓宁无奈的耸了耸肩,“老暗那么执拗的人,我怎么能拧得过他,随他去!反正他和定国公是老相识,闷了的话,也有人跟他喝喝酒、唠唠嗑什么的,也挺好的。”

    “定国公府的位置好,两个斜对面分别是庆尚侯府和庆安王府,后面挨着镇国将军府,这下子,我们关注的人可就都在监控的范围之内了!嗯,不错,不错!”

    萧仲青一边说着,一边溜溜达达的出了门,没过多久,他拎着两个篮子回来了。进了门,把篮子里的东西放在了条案上,从第一个篮子里面拿出了一个小茶壶,里面装的是他下午刚做好、放进冰窖里冰着的酸梅汤。不过,他可没敢直接给萧胜和赵桓平喝这么凉的,而是放在一边等它慢慢回温,等到壶的温度不怎么扎手了,才倒出两小杯递了过去,还嘱咐两个人要慢慢喝,不要贪凉。至于受了风寒的赵桓平,酸梅汤这种玩意儿还是少喝为妙。

    第二个篮子里面是两个小冰碗,一个冰碗里放着提炼好的羊油,另外一个碗里放着冰镇的羊奶,当萧仲青把这两样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嫌弃的表情,这屋子里面的人,几乎对这两样东西都不怎么待见。

    “你拿它做什么?怪味儿的!”萧胜惬意的喝着儿子孝敬的酸梅汤,很不解的问道,“大家都吃得挺饱的,你再做什么也是吃不下了,不是糟蹋了好东西嘛!”

    “老爹,不是让您现在吃的!”萧仲青又开始倒腾刚才剩下来的面粉,“这些天,您和宁叔肯定特别的忙,我们也不能常在宫里,到时候您两位忙得忘了用膳,身体可是受不了的。虽说有太妃娘娘和福叔看着,但太妃娘娘总不能去垂英殿催你们吃饭?至于福叔,万一他跟今天似的,被您两位给派出去给轩辕大统领帮忙,您两位就等着饿肚子!我今天做点好保存的小点心,放在垂英殿里,要是觉得头晕的话,就吃几块垫垫,好歹别饿晕了过去。”

    “这儿子,真是让人看了眼红!”赵桓宁凑到萧胜的跟前,笑嘻嘻的说道,“说真的啊,回头咱商量一下认亲的事儿,不管你多反对,这个儿子我是要定了!”

    “滚!滚出去!”

第五十章() 
“定安王爷、萧大人;金大人!”工部尚书李青了身着一袭官袍站在庆安王府的门口,笑呵呵的朝着迎面走过来的三位抱了抱拳,“下官看下了朝之后;陛下留三位到垂英殿说话,还以为三位会来得略慢一些,怎么也得等到晌午之后了。可没想到也只是慢了几步而已,不知道陛下对修缮王府的这件事情有什么旨意?”

    李青了看了看赵桓平的脸色,虽并未显露出什么不悦来,但也是一张冷面,完全看不出来是喜还是怒。再加上因长年累月在沙场厮杀,浑身上下都有着一股不可言说的戾气;足以让人觉得胆颤心寒了。

    “李大人想的太多了,陛下只是嘱咐王爷,庆安王爷是我大楚尊贵的王爷;他的府邸所需的一应材料一定不能以次充好;上次修缮镇南王府时发生的闹剧,陛下不想再看到了。否则的话李大人,您头上的乌纱可就要交换给陛下了;而您自己,恐怕也要去天牢暂住一些时/日/了。还有,这次虽说户部也出资一小部分,但是绝大部分是由内库出的;所有的花费都要清晰明了;贪/赃/枉/法的事情最好别发生。要不然;您还是得去天牢过几天的。”

    萧仲青瞄了一眼赵桓平,虽然别人看不出来,但这段时间总是跟赵桓平黏糊在一块的他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对李大人已经心生不悦了。他朝着李青了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否则有可能小命不保。

    李青了看到了萧仲青的提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眼前这位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冒然调侃他,恐怕真的是有/性/命之忧。好在这位李大人是个超级识时务的,知道见好就收,要不然他也不能在这个位子上面历经两朝了。

    “萧大人放心,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否则,不用王爷和萧大人动手,下官自己去天牢报道。”李青了转向赵桓平,深深的一揖,说道,“启禀王爷,这些就是隶属工部所辖的工匠们,他们是工匠们中的熟手、老手,他们的本事,王爷不必担忧,皇宫的修缮和部分房屋的重建都是由他们负责的。”

    “李大人还真是有心了,本官看众位的样子也相信各位是能工巧匠,是你们行内的佼佼者,也相信各位不会对这次差事怠慢的。”萧仲青笑呵呵的看了看李青了,“李大人,庆安王爷若是知道您指派了负责修缮皇宫的工匠们来修缮他的王府,他一定觉得特别的惊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