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乖,叫夫君 >

第27章

乖,叫夫君-第27章

小说: 乖,叫夫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皇后突然一个人来这儿;还说要住几天;银嬷嬷觉得这应该不是心血来潮。

    其实金嬷嬷心里也在纳闷儿;可当下人的毕竟不好妄自揣测主子;想了想只是摇头:“兴许便只是过来散散心;别瞎想了;咱们尽心伺候好皇后娘娘便是,其他的咱们俩也管不着。”

    银嬷嬷自然明白金嬷嬷话里的意思,便也没再多说什么;只将切好的豆腐块儿放进白瓷雕花盘碟当中;又拿起两根洗好的葱继续切着。

    ——

    顺熙帝带着漪宁从椒房殿出来,站在宫殿大门口有些逡巡不前。漪宁此时正被他抱着,见此伸手扯了扯他的领口:“岑伯父,咱们不去南苑找岑伯母吗?”

    顺熙帝看了眼怀里的小姑娘,挑眉问她:“阿宁想去?”

    漪宁点头如捣蒜:“想。”

    顺熙帝闻此仿若下定了决心一般,长舒一口气:“那成吧,既然阿宁想去,朕就带你过去瞧瞧。”那语气,倒像是勉为其难接受的一般。

    漪宁才不管这些,见顺熙帝同意开心的笑,脸颊露出浅浅的梨涡,让人见了总忍不住想伸手去戳上两下。

    从椒房殿到南苑有极远的路程,越过假山怪石和六座八角小亭,池馆水廊,再横穿一条曲曲折折的甬道,入目是一片静谧碧绿的湖水。湖水很大,一眼望过去对面显得渺小无边际。

    此时入了夏,湖里的荷花已然盛开,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绚丽多姿,阳光映衬下泛着粼粼微光,像一颗颗精雕细琢的玉制灯盏。碧绿色的荷叶紧密贴合在湖水之上,清风吹起时送来屡屡幽香,更有着“一一风荷举”的景象。

    南苑就建在这湖水的另一侧,湖水之边为界,有侍卫把手,寻常之人不得越湖而过。

    顺熙帝站在湖边,定睛眺望远方隐约可见的建筑,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当年他初登大宝,命人建造这南苑送与她时说过的话:“结发之情,糟糠之恩,当永生永世不忘于心。”

    当初建造这南苑之时,承载更多的是他对皇后的承诺和情意。不过时隔多年,那些曾经的过往在脑海中越发遥远,遥远到竟像是上辈子发生的事一样。

    他还在恍惚感叹,漪宁从他怀里挣脱下来,在湖边转了一圈又跑回来拉住顺熙帝的手,仰着小脸儿眨巴着那双水蒙蒙的杏眼:“岑伯父,南苑是不是在对面啊,可是这里没有船咱们怎么过去?”

    她的眉心略微拧着,倒像是很着急的样子。

    顺熙帝闻此望过去,仔细一看,这附近还真没有船只。

    他记得当年建造南苑之时曾说要多造几只小舟,不过当时却被皇后拦下了。她说只需一叶小舟便可,若两人过腻了深宫的生活,何时忆起从前便一起过去看看,用不了那么多船。

    那时候他还开玩笑的问她:“如若哪日朕犯了错,而你一人用这一叶扁舟去了南苑,却让朕如何寻你?”

    记得那时她很认真的与他对视,沉默良久方道:“如若真有那一日,陛下便不必再寻我。”

    他还记得她当时眼神里的那份决绝,刹那间心中慌乱,转而对着旁边的方德宣吼道:“傻愣着做什么,去找船来!”

    方德宣被这突然的一声厉喝惹得身躯一震,好一会儿反应过来,哪里还敢耽搁,应着就去找船了。

    皇宫里什么没有,想要尽快找上一艘船只来倒也不算难事。但南苑此地偏僻,将别处的船弄到这儿来也是要花费时间的。在这期间,顺熙帝站在岸边静静眺望远处日光缥缈中的南苑,一时间五味杂陈,心上莫名一阵慌乱。

    以前的过往也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渐渐从脑海中浮现,由模模糊糊的影子变得越发清晰

    当初太后为躲避松原县县太爷公子的强取豪夺,带着他和萧景旗逃往黎县,刚在黎县安家之时日子并不安稳。

    他们是外乡人,又是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因着母亲的容貌更是没少被一些不怀好意之人惦记。

    好在那时候他和萧景旗开始去武馆拜师,勤加习武,练就了一身本事,这才使得那些个登徒子不敢上门闹事。而他们一家三口,也才得以在黎县扎稳脚跟。

    皇后楚媛出生于书香世家,在黎县也是响当当的大户,又才情远博,容貌出众,和她们隔壁的宁家姑娘宁姝被誉为黎县二美,自是被上门求亲之人跨破了门槛儿。

    那个时候的楚媛对于岑禹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她就像那天上皎洁的月亮,而他,不过是尘世间一抔黄土,卑微到骨子里。

    三月三上巳节的一场初遇,她婀娜的身姿深刻烙印在他心上,久久挥之不去。他也曾以为,那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女子,这辈子自己只配远远的望着,永远无法近身。

    她是他心上的欢喜,他却从不敢肖想半分。

    直到那日夜里,他无意间听到母亲在父亲灵位前的喃喃低语,他才晓得自己居然有如斯不同寻常的身份。

    他的父亲,是文睿太子嫡子,正新帝与淑慧皇后嫡孙。而他自己,身上淌着的也是皇室血脉。

    他忽然忆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时而有神秘的贵客到他家中拜访,言谈之间对父亲恭恭敬敬,他们促膝长谈之时也总是神神秘秘,一聊便是许久。

    他也突然明白,为何父亲从来不允许自己喊他阿爹,执意让他以“父亲”相称,还说这是规矩。

    素来体弱的父亲临终前还曾握着他的手,十分郑重的与他说:“阿禹,父亲无用,为今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系在你一人身上,你定要奋发图强,莫要让祖上蒙羞。”

    等所有的困惑和母亲的话联系在一起,真相曾让他震惊得将自己反锁在房里关了一天一夜。

    从那时起,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曾经他所有的奋斗只是希望母亲不再受苦,不再遭受欺凌,而自那日开始,他有了更远大的目标和抱负。或者说,是野心。

    他想站在高处,让曾经所有欺凌过他们的人匍匐脚下,更想让自己配得上心尖上的那个人。

    那几日恰逢楚家的姑娘楚媛文武招亲,他原本逡巡不前的一颗心仿若突然找到了方向般,居然撞着胆子去参加了。

    记得当时的招亲分两天进行,一日文试,一日武试。

    文试的结果他屈居第三,获得头名的是个姓冯的秀才,人长得斯斯文文,看起来倒是个谦谦君子。

    在第二日的武试中,他却侥幸拔得头筹,将那位冯秀才远远甩在后面。

    当时按照比赛的规矩,他文试和武试的结果最为优异,理应为楚家女婿。可楚家老爷嫌弃他母亲是个卖包子的,不肯将女儿下嫁,只说冯秀才在文试中得了头名,并不比他弱上几分。为示公允,冯秀才和他两人最终谁能做楚家的女婿,决定权在他女儿楚媛的手上。

    那个时候他心上一凉,觉得自己八成是没机会了。

    这楚家姑娘才情了得,坊间倒有不少关于她的传闻。

    据说这冯秀才也是没落的士族大家,其父和楚家老爷也算世交。冯秀才和楚媛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甚至有人说,这次的文武招亲不过是个噱头,两家其实早在暗地里联了姻亲,只是想传为佳话而已。

    听到这样的流言,他心上自然是失望的。

    翌日楚家女择婿,他也曾为此在家中踟蹰,心事重重。是母亲和景旗劝他莫要半途而废,他这才鼓足勇气迈进了楚家大门。

    还记得那一日,他和冯秀才二人一左一右站在少女的阁楼之下,楚媛一袭大红色的嫁衣灿若昭华,水红色的幕离遮了那张明媚动人的脸,却掩不尽绰约的风姿,娉婷的风华。

    他呆呆矗立在那儿,仰面望着她,只觉得那样的女子依旧离自己遥不可及。

    他的手心上不知何时浸染汗水,驻足的双腿竟也隐隐发颤。

    去的那日,他本早做好了扑空的准备,只是想近距离的看看她,哪怕一眼也好。

    直到那精致小巧的绣球落在他眼前,他下意识伸手抓住,整个人都还是懵的。当时恰有暖风吹拂,刮起她头顶的幕离,他恍惚间似乎看到她轻扬的唇角,还有眼底涌现出的那抹一闪而逝的娇羞。

    洞房之夜,他挑开她的盖头时,终于问出了久久都想不明白的疑惑:“为什么选我?”

    她望着他,笑语嫣然:“宁妹妹说她瞧上了你家兄弟萧景旗,我若嫁给了你,我们二人便可以做个妯娌。”

    他听后傻傻当了真,欢喜之余又不免觉得些情绪低落。真相,居然只是这样吗

    不过纵然是这样也好,至少,他真的把她娶回来了。自今而后,她是他岑禹的妻。

    后来二人有了阿宝,动情之余她倚在他怀里悠悠启唇:“那年上巳节,我与宁妹妹一起踏青游玩,她总时不时往后面瞥,说有个愣头小子在往我们这边看,也不知是在瞧哪一个。我心下好奇,下意识回头去看,便撞见你傻傻的站在那儿,似乎没料到我会突然回头,整个人仿佛突然间被石化了一般。傻傻的,竟觉得有些可爱。”

    顺熙帝还在想着从前,方德宣已经寻了艘船只过来。

    顺熙帝带着漪宁乘船去往对面,离南苑越近,他这一颗心便莫名觉得紧张,竟好像许久不曾见过她的面儿了一般。

    漪宁则是折了一片荷叶玩上面晶莹通透的水滴,觉得水滴晃来晃去的很有意思。时不时抬头看一眼顺熙帝,然后好奇的望着他:“岑伯父,你怎么了?”

    顺熙帝笑着摸摸她的小脑袋:“没事,你自己玩儿吧。”

    漪宁低低“哦”了一声,继续玩着手里的荷叶。

    等船上了岸,顺熙帝仰面望着宫门口自己亲笔书写的“南苑”二字,脚下的步子越发沉重了。

    见他不走,漪宁便伸手拽着他:“岑伯父,你快点啊,我肚子都饿了。好香啊,我闻到饭的味道了,岑伯母肯定在吃饭。”

    顺熙帝无奈,只得任由小姑娘拽着自己往前走。

    进了南苑,里面简单朴素,却收拾的干干净净。南苑地方不大,但因为堆放的杂物较少,倒还显得宽敞。院中东面种了两棵槐树,两树中间用扯了麻绳,是用来晾晒衣物的。

    因为顺熙帝和皇后甚少来此,而且从不在此地留宿,当初他并未让人扯这绳子。如今瞧那绳子是崭新的,而且看上去结实有力,想来是今早上刚捆绑上去的。

    看这这样子,倒是真做好了要在此久住的打算。

    院子东面是一间简易的灶房,灶房外用几根竹竿打成花架,其上爬满了花藤,淡紫色的花娇嫩柔弱,绿叶做衬,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精美华丽的彩缎。。

    金嬷嬷刚端了菜送进屋,一出来瞧见顺熙帝和安福郡主过来,整个人惊愕了一下,忙上前行礼:“奴婢给陛下请安,给安福郡主请安。”

    不等顺熙帝问话,漪宁已经迫不及待了:“岑伯母呢,我和岑伯父来找她的。”

    金嬷嬷恭敬回着话:“回郡主,娘娘此刻在屋里呢,正要用膳。”

    漪宁听罢也不管顺熙帝了,松开他的手自己迈着小短腿往正屋里跑。

    屋子里更是简简单单,窗边靠墙的地方是一架竹床,床尾的柜子同样用竹子编制而成,外面罩了一层淡蓝色的幔帐,像是衣柜的形样。

    正中央摆了一张红漆方桌,周围摆着四个小杌子,桌上如今摆着简简单单的菜肴,热气蹭蹭往上冒,明显还热乎着。

    皇后穿了件素净的碎花衫子,头上墨发用一支白玉簪绾起着,细碎的发丝垂落在鬓前两侧,是不同于以往的另一种美。

    她此刻拿了筷子在桌边坐着,瞧见漪宁有些意外,忙将筷子放下:“阿宁怎么来了?”

    漪宁欢欢喜喜的扑过去,一把抱住了皇后:“岑伯母,今天岑伯父送我回椒房殿跟你住,结果你没在。你怎么一声不响跑这里来了啊?”

    皇后还未答话,外面的顺熙帝已经挑开帘子进来了。

    皇后眸中闪过一抹错愕,忙起身上前行礼:“陛下怎么来了?”

    顺熙帝被问得莫名心虚,瞥了眼阿宁:“这小丫头说想你了,非要找你,朕便带她过来了。皇后怎么突然想来这儿了,也不跟朕说一声,朕可以陪你一起过来。”说着握住了皇后的手。

    皇后略微颔着首:“最近夜里总梦到阿爹,算算日子他的忌辰也快到了,突然有些想念黎县,便过来住几日。事先并未通报陛下,是臣妾失礼了。”

    听她并非是因为生自己的气,顺熙帝略微松了口气。但又听她言语间客客气气,他心上觉得有些落寞。纵然不是因为跟自己赌气来了此处,这时候心里分明也是不痛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