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在1978 >

第197章

重生在1978-第197章

小说: 重生在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张兴明六个人背着包包离了院子,上车奔向望溪公园。

    其实院子离望溪公园不远,有过去也就十分钟,但是这天哪,北风呼啸大雪弥天,就不是个散步的日子啊。

    车调个头一脚油也就差不多到了,就在老区府家属院门口,不过这里不是公园正门。

    下车,买票,小弟蹦蹦跳跳的跑在前面,进了公园。

    山下这里建筑物和树木要多些,感觉还好,路上的积雪也是清扫过了的,从这里往上看,就是笔直的一道梯阶,一直通向山顶的解放纪念碑,高大的纪念碑黑色的大理石碑身在一片苍茫中高耸着,向刺向虚空的一把利剑。

    张兴明问丫蛋,说:“咱们是直接这么上去,还是在下面转着看看,最后再上去。”

    丫蛋四处看了一圈,抬头看着纪念碑说:“那就是英雄纪念碑啊?好高哦,要不先去看看吧,然后再下来逛。”

    张兴明说:“行啊,反正也是逛。哥,姐,你们说呢?”

    毛兰就看向老哥,老哥说:“上呗,从上往下逛还轻巧点,要不越走越累。”

    那就爬吧,顺着汉白玉石阶,六个人在一片大雪中往山上爬,左右看一看,除了在雪中立着显得黑森森的松柏,再也没有活物了。

    这面阶梯有五米宽,从山下到山上笔直笔直的,中间分成三段,有一个缓步平台,然后可以转向别的地方,但这时候除了台阶上其余全被大雪覆盖着,雪有没膝深。

    爬到第一个平台,风就开始大了起来,树木的遮挡小了许多,建筑也全在脚下了。

    转身往回看,眼里的世界是黑白的,树木和山下的建筑差不多一样高。

    因为怕她们跑了汗,张兴明控制着爬山的速度,几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慢慢上行,只有小弟一会跑上去一会抓把雪折回来扔谁一下。

    张兴明抓住他几次都被他挣脱了,只好由着他,在他身后不停的喊:“小兵你慢点,摔了呀。”

    好在大伙慢,小弟虽然跑上跑下的,倒也还没出汗。

    到第二个台阶的时候,风就有点猛了,帽子头发全都感到了扯动的力量,风吹在脸上像刮子刮一样,所有人都转过身子把后背迎着风,小兵也不跑了,缩着脖子,紧紧的抓着帽子,对张兴明说:“要是我帽子吹飞了怎么办?”

    张兴明说:“那就没了呗,那肯定找不着了。”

    小兵想了想,点了点头,也不去抓雪了,就拽着帽子,跟着大伙往上走。

    丫蛋不断的扭头四处看着,说:“真漂亮啊,像水墨画似的。”

    张兴明说:“你不冷吗?”

    丫蛋晃了晃头,挥挥戴着手套的手,说:“不冷,我穿的厚呢。”

    老哥仰头看着上面,说:“在这样的天气看这碑,确实有一股气势。走吧,上去照几张像。”

    等到了第三级平台,风就变得狂暴起来了,卷着四周的浮雪,咆哮着吹向人的眼睛,拼命的要掀起人的衣服,去撕扯帽子和围脖,把头发揉扯的乱糟糟的,风中带着厉啸,呜~呜。

    越往上走松柏森越显得苍黑,树枝上的积雪全被风带走了。

    雪地上出现了雪壳子,这是被大风持续吹着的雪地特有的现像,表面形成一层硬壳,小弟慢慢的走了上去,还颤了颤,一点事也没有。

    事实上雪壳子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壳子下面是什么地形,如果是一个坑,人掉进去基本就算埋了,没有救。

    不过这片是山坡,雪层没那厚,最深的地方也就刚过膝盖。

    这会儿的风吹在脸上就不是刮了,是削,有了明显的痛感。

    往远处看过去,一切都变得雾朦朦的,因为风吹得空气里飘扬着雪屑,就像雾一样。

    毛兰姐留的一头长发,这会儿在空中抖的比直伸向人的右侧,毛兰姐只好伸手抓住头发,压在脸侧。

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机也怕冷啊(2)() 
张兴明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口罩一人递了一个,毛兰姐自己戴了没要。

    帮着小弟把口罩戴好,这一下六个人全成了蒙面大侠,捂着帽子围脖,衣领子竖起来,紧紧的裹着,再戴上口罩,就露出一双眼睛来,小弟觉得有意思,跑过来挨个对视了一会儿,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里眺望景色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顺风看烟雪弥漫,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清楚,顶风看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眨几下眼睛睫毛就有冻在一起的感觉,粘粘的,眼睛为了保护自己会流泪,在这风雪之中流泪那是相当的有感觉。

    丫蛋眯着眼睛用手挡在眼睛前面四下看,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小弟和毛军不时的跑到路边去抠抠,研究着什么,老哥和毛兰姐一副领着孩子出来踏青的大人模样,不紧不慢的跟在几个人身后,张兴明左右看看,前后瞅瞅,好像就是自己不太好定位啊。

    430多级台阶,爬到纪念碑下面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之后了,每个人都走热了,虽说没出汗,但都把口罩摘了下来,个个脸上红扑扑的。

    小弟伸手去解衣服扣,被张兴明照屁股上踹了一脚,撇着嘴和毛军跑碑的另一边去了,纪念碑的底座四成是四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他们两个钻过围在外边的铁链子,爬上高高的台阶用手去摸,这会儿也没有游人,张兴明就没管。

    老哥和毛兰张罗着照像,张兴明从怀里掏出照相机装上闪光灯。

    真的到了纪念碑这里风反而比第三层平台那里要小一些,站在碑下,能看到下面围绕着公园的城市和公路,远方是混沌的,白茫茫的大地和白茫茫的天空交融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辩。

    老哥喊小弟:“小兵,毛军,过来照像,快点。”

    小弟从碑侧探出脑袋来往这边看,问:“照啥像?是彩色的不?找我陪照像给钱不?”

    毛军在他身后推说着他的肩膀也往这边看,说:“对对,得给钱,就一张一块钱吧,行不?大伙都是亲戚,俺们给你们算便宜点。”

    老哥伸手指着小弟,说:“给我过来。”

    小弟撇着嘴往过走,说:“就仗着他是老大欺负咱们,一点道理也不讲,讲价也不能这么讲啊,对不?”

    毛军说:“嗯,我姐也瞪我呢,要是不过去指定和挨削,太暴力了,还不是咱们小呗。”

    小弟说:“等咱俩长大点找他们报仇,一雪前,耻,报仇雪恨,管他是谁全部撂倒,吼吼,哈。”

    毛军小声说:“咱俩长大他们不也长吗?还是打不过怎办?”

    小弟叹了口气摇摇头,说:“没办法啊,谁让咱们生的晚呢,这事怨你爸你妈,怨我爸我妈。”

    走到跟前,老哥伸手把小弟搂在身前,毛军个子高,就站在老哥和毛兰姐中间,丫蛋站在毛兰姐边上,张兴明打开闪光灯,看了看天色,调好光圈,举着相机调焦。

    在大雪中照像,因为雪地的漫反光,感觉挺亮,但拍出来人脸是黑的,白天也需要闪光来给人脸补光。

    丫蛋说:“先别,哥,那二明就不能和咱们一起照了呀。”

    老哥说:“那咋整?相机自己照啊?”

    毛兰笑着打了老哥一下,小弟喊:“二哥,让相机自己照,你过来。”

    张兴明扭头四下看了看,走过去用袖子把碑下面的汉白玉栏杆的柱头擦干净,小心的把相机摆在上面,把相机绳绕了几圈,垫在相机镜头下面让它保持水平,然后慢慢缩手,等了等,还行,能稳住,就点点头说:“行,那你们得往这边点,这个不能移动,只能往这边照。”

    机械自拍延时比较长,需要拍照的人坚持住不能眨眼,所以不能让人迎着风,位置就限制住了。

    他指挥几个人重新站好,然后在取景器里给自己找好位置,拨开延时杆,说:“准备了啊,我过去以后五秒钟,别眨间啊,坚持住,然后和我一起喊茄子。”

    小弟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起来。

    全家人经常照像,对喊茄子已经知道是啥意思了,只有小弟,喊一次笑一次。

    再确认了一次,张兴明按下快门,走到选好的位置上站好看着相机,几个人一起喊:“茄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

    照了张合影,然后就是各自拍,张光明化身摄影师给大伙留下美好的明瞬间。

    这时候相机是手动拨片,一卷胶卷理论上能拍三十六张,事实上技术好的能拍四十二张左右。

    每拍几张,张兴明就得把相机放到怀里捂一会儿,太冷了,要让它暖一暖,否则容易损伤快门,产生机械故障,不过机械相机比后世的电子相机强的地方在于,它不会罢工。

    后世的全自动相机,一旦气温低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关机,手机更是如此,到哈尔滨冰雪城里玩,几乎所有人的手机都不能用了,掏出来十几秒钟就关机。

    从不同的角度照了些像片,然后老哥就提议下山。

    这里虽然风比三级平台要小些,但是这是宽敞的最高点啊,气温稳稳的零下三十几度。

    下山有三条路,一个是来时的梯步,一条是正对的方向,顺山走一段,有一个吊桥,还有一个就是正门方向,这面的台阶比来时那边要宽的多,但不到山下,下一截就到了盘山公路上。

    还有许多从树森中穿行的小路,夏天可以走,树荫下林间漫步,不会晒到,但这会儿全被厚厚的大雪盖住了,没法走。

    小弟和毛军要去走吊桥,老哥和毛兰不同意,冬天冰天雪地的风又大,走吊桥实在是危险。

    最后张兴明提议,到吊桥边上去照几张像,然后回来顺正门方向下山,小弟要求钉杠锤,就是石头剪子布,老哥三拳两胜获得胜利,小弟被毛军好个埋怨。

    “走吧,男子汉大丈夫,认赌服输,走,不就是个吊桥嘛,咱夏天来玩三天。”小弟边走边安慰毛军,毛军看了看他,说:“那还能咋的,反正今天是玩不上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猴子不理我(3)() 
吊桥就是铁索桥,原来的时候在本溪这边比较常见,八根粗粗的铁链子横拉在两山之间,四根铺底,上面铺着木板,四根立在两侧,当扶手用。

    小孩喜欢吊桥的原因就是走到上面它会晃动,夏天的时候许多小孩子会故意跑到吊桥上蹦,看胆子小的人吓的尖叫起来就哈哈笑。

    这个其实还是蛮危险的。

    几个人走到桥头,看到桥被封上了,立着告示牌,严禁通行,看来园区也怕出现意外。

    这下小弟和毛军不言语了,乖乖的照了几张像片,两个人就张罗着快点下山。

    吊桥玩不着了,那就下山去看老虎。

    其实大雪封山的天气,动物们基本上就躲在屋里不会到外面来了,能不能看到全看运气。

    顺着公路往山下走,这可是比爬台阶慢多了,台阶是直的,路要在山间绕来绕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小弟蹦蹦跳跳的边走边唱,声音在山林间回荡着。

    毛兰姐对老哥说:“小兵唱的还真挺不错呢。”

    老哥看着小弟说:“他嗓子亮,以后唱歌也挺好。”

    郭兰英老师的这首我的祖国一直被传唱到现在,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首朝鲜歌曲。

    冬天的东北除了登高望远,在林间路上风景都差不多,反正到处是雪,踩上去吱吱喳喳的,一边说话一边慢走,小弟和毛军又活络开了,不时的追逐打闹着。

    “浪奔,浪楼,万里吐吐将水有罢休……”这一会儿唱的歌风格又变了,毛军也扯着嗓子跟着吼,1985年,周润发登陆大陆,一部上海滩就占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成为当时在内地最红的香港明星,没有之一。连唱主题曲的二线歌手叶丽仪都借光跟着在内地火了起来。

    白围脖黑风衣,日式小翻领西装,翻边小礼帽,成为全国那几年的流行服饰,混混抽烟都不用手捏着了,全改成歪着叨在嘴角,要不就咬根牙签在那得瑟。

    从纪念碑下来到半山腰开始,就进入了观赏区,有哈哈镜馆,植物馆等等一些观赏性的地方,有座这季节已经冰封的湖,不大,但风景很好。

    再就是动物区了,老虎狮子狼,各种鸟,可惜来的季节不对,一路走下来几乎什么也没看到,不过因为是冬天,漫天的臭味也不见了。

    最下面是猴山,然后就是灯光球场啥的一些附属设施了,基本上不对外。

    到了下面,小弟和毛军兴冲冲的跑到猴山那边,小孩子最感兴趣的恐怕就是机灵的猴子了。

    一个巨大的笼子,里面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