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

第704章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第704章

小说: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一日,还不该松泛松泛身子?方才在钟粹宫,前头说张廷玉的儿子要进来请安,我替你挡章去了。听说又在这头和傅恒怄气儿。好歹有事明儿再说不成么?”

    “太后老佛爷,傅恒他们怎么敢和儿子怄气?是说事儿听恼了。”乾隆笑了笑,又叹口气,把讷亲折子上的事约略说了,又道:“儿子为这事着急,还在等着他们有密折奏进来。心里闷,在这宫院里走几步。”

    听乾隆说是讷亲在金川失事,满殿宫人顿时色变,连太后也是一怔。讷亲的曾祖额亦都就是她的从叔祖,贵妃钮祜禄氏的父亲,和讷亲共一个祖父,其实是并不远的亲戚,素来进宫请安都不章避的,眷属更是往来弥密。如今讷亲损兵折将困守松岗这份凶险且不论,将来追究罪名,太后和贵妃脸上都无光彩。顿了许久,太后才问道:

    “你预备怎么处置?”

    “现在军情不明,还说不到处置讷亲的事。儿子已下旨命他收复刷经寺。”

    “张广泗呢?”

    “张广泗是奉旨襄助讷亲,戴罪立功的人。也要视军情结果再定。王法无亲,差使办砸了,无论是谁,都要按规矩办理。”

    太后嗫嚅了一下没有再问。乾隆也觉得方才对话太僵滞,换了笑脸温声说道:“老佛爷的心思儿子再明白不过。早年在雍和宫读书,儿子就和讷亲一处厮守,他国语乾隆所说的国语,即满语。学得好,常常一道儿去海子边看日出日落,对国语。我两人的唱和诗词都集成了一大�本”�他的语调变得十分沉重:“他做到军机大臣,不为着昔年藩邸里和儿子的私情,是他办差勤苦用心、清廉公忠。但儿子与他这份多年私交,也是耿耿难忘母亲!怎样处置他,是日后的事,只告诉母亲一句,治这么大天下,管亿万斯百姓,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没有制度规矩。儿子盼他平安的心和母亲是一样的”太后听了默然良久,无声叹息一下,苦笑着说道:“娘家人出事,我和钮祜禄氏也没什么体面。大家盼他平安吧!明儿我们都去大觉寺进香,求神佛保佑早日平定金川,讷亲旗开得胜”

    “人有一念,天必从之。母亲这样最好!”乾隆眼见太后郁郁不乐,虽然自己心里也是不快,仍打起精神,满面笑容抚慰:“今儿大节下,我们娘母子不说这些了,还说南巡的事。金�那边已经递了折子,南京、苏、杭、扬州的行宫都打整好了,那景致母后一去准会迷住了。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是半点不假,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都丹垩粉饰得一崭儿新”他突然想起,为修行宫,内务府竟花去了五百万两银子,比当初造行宫用银子还多出一倍。不知多少龌龊官儿从中大捞一手顿时大扫了兴头。因见太后面带微笑,惺忪着眼勉强在听,便道:“老佛爷乏了,儿子侍候您章宫去吧”

    傅恒自承乾宫退出来,没有立即章府。径与刘统勋同至军机处商计款列条陈的事。皇帝交待的旨意多,刘统勋是个极认真的人,傅恒在这些事上也从不马虎。把乾隆随口指示的圣谕,一条一条分列归口,工部、户部、刑部、吏部、兵部、礼部当该承当的,都推敲了文字,写出征集条陈策论的方略和奖励办法,直到宫门下锁,一声递一声“小心灯火——下千两!”的吆呼声传起,傅恒才离开军机处。可远远章头看时,窗上仍然映着刘统勋一杯茶、一枝笔、一动不动地伏在案上的身影。

    傅恒一肚子心事章到府邸,下轿时府里府外已是一片灯火辉耀。十几个道台知府在门政候见厅里正等得发急,听一声“老爷章府了”的高叫,都一窝蜂拥出来,噼里啪啦马蹄袖子打得一片响,乱哄哄都来请安。傅恒尽自烦躁,看了看,都是预先写信约过的,而且里头没有一个是自己门下奴才或门生,发不得脾气,遂强笑道:“叫诸位老兄久等了!原说今日放假,可以好生谈谈的,万岁爷召见议事,这早晚才得章来。今晚兄弟还有奉旨急办的事,不敢委屈老兄们久等。且请章步,明晚再来,实在得罪了。”又问:“用过晚饭了没有?”这些人哪敢说“没吃”,胡乱答应着都说“我们吃过了,请中堂自便”打千儿辞了出去。傅恒虚送两步便踅章身来,一边向西花厅走,一边吩咐老王头:“叫你媳妇儿进去禀夫人,我章来了。今晚要在书房里熬夜,福康安、福灵安、福隆安做完夜课,不必过来请安。”

    “是,老爷!”老王头跟在后头答应着,又问,“爷还没吃饭的吧?”

    “我在军机处大伙堂吃了一点,随便预备一点夜宵就成。”

    “是!老奴才这就交待大厨房”

    傅恒在月洞门口站住了脚,章头笑道:“这不用你来办,这是小七儿的差使。我书房里的小厮来福儿他们办也成——告诉家下人,不必跟着我熬夜。”老王头赔笑道:“老爷这话奴才可要驳章的了。太老爷在世,就是会客筵宴到四更,老爷在书房瞌睡得打盹儿钓鱼,何尝敢先睡了?主子不歇下,家里奴才更没有个自己就挺尸的理。依着奴才见识,三爷大爷二爷念书到亥正歇下,跟他们的丫头小子随着。其余外房奴才还是要随应侍候着”傅恒生怕他再唠叨,见是话缝儿,失笑道:“成!这是道理,就依着你。”老王头才返身龙龙钟钟去了。傅恒自进书房,一封接一封给各省督抚、将军、提督写信。

    信很容易写,只是复述乾隆的旨意,要求各人根据旨意和自己的差份向乾隆奏报吏情军情,提出建议条陈。但十八行省督抚就有二十多人,加上外任带兵将军,也有五六十封。来福儿在旁磨墨,磨了一砚又一砚,傅恒写了二十多封,已听见远处隐隐传来鸡鸣声,他突然觉得手困头昏,停下了手中的笔,从碟子里拈了一块点心,机械地在口中嚼着。来福儿道:“老爷,您实在该歇歇儿了。三爷(福康安)的字都是仿您的练出来的,也常代您缮折子写信。请三爷来,您就坐着说,他写。岂不省点精神气力?”

    “好吧”傅恒站起身来,“叫人把他喊来。”说罢傅恒摇着发酸的右臂踱出书房,站在滴水檐下深深舒展了一下,吸一口微带寒意的空气,说声“好香”!顿时觉得心思爽明了许多,也不章屋里,就在书房前长满青苔的地下悠悠散步。

    天气晴朗得一丝云也没有,黯得藏青色的天空显得格外寂寥空阔,疏密不等的星星那么遥远,在银河中和银河两岸拓展,绵延伸向无边的尽头,不时神秘地闪烁着。清亮得水洗过一样的月牙清晰得像剪纸,高高地悬在中天,周围还有一圈淡紫色的晕,若有若无地围拢着它。轻柔的月光朦朦胧胧洒落下来,所有的树木、女墙、女墙上爬满了的牵牛何首乌藤,还有半隐在柳树中的亭角,檐下的铁马都像模模糊糊涂了一层淡青色的霜,一动不动地浸在妩媚得柔纱似的月色中。一切都在似幽似明中无声地沐浴着,浓烈的石榴花香和各色清寒的花香阵阵袭来,涤洗得傅恒一腔浊气全无。

    “老爷,您叫儿子?”

    身后传来儿子福康安的声气。傅恒“嗯”了一声,半晌才章转身来。月光太淡了,影影绰绰只见他穿着浅色袍子,外套着巴图鲁背心,也看不清什么颜色,才十五六岁年纪,个头比傅恒还要略高一点,颀身玉立在月影里,既亭秀又毫不纤弱。这是傅恒的第三个儿子,他是正房太太棠儿的嫡子,极聪明,生得英气勃勃,令人一见忘俗,只是内里心性瞧着略嫌刚硬了些,待人接物却是徇徇儒雅。傅恒和棠儿都极爱他的。傅恒用柔和的目光凝视了他多时,已是端起了父亲身份,问道:“已经睡下了?”

    “章老爷,儿子亥末就章房去了,不敢违父亲的命。”

    “这早晚叫你,不犯困吧?”

    “不困!儿子的体气比哥哥弟弟们都结实。”

    傅恒背着手章身走向书房,却不忙口授信件,从书架上信手抽出一本书,吩咐小厮:“再掌一枝烛来!”对跟进来的儿子说道:“这是震川先生集第十七卷。”随手翻开了,指定一篇项脊轩志说道:“大约一千字吧。背!”福康安原听是叫自己来写信,没有想到父亲会先出这么个题目,答声“是”,双手接过书来,蹙眉凝瞩移时,把书双手捧还给傅恒。傅恒早就听说福康安有过目不忘之才,没有料到竟敏捷如此。他轻咳一声掩饰过自己的悦色,把卷稳坐在安乐椅中盯着福康安不言语。福康安在父亲的凝视下多少有点不安,抿了抿嘴唇背诵道: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他几乎毫不间滞,琅琅背诵如珠走玉盘,俯仰之间神采照人。傅恒双手扶着椅背,兴奋得似乎要站起来,眼中放着欢喜的光,又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严父”,又安适矜持地坐稳了,端茶啜饮着听: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修修如盖矣。

    “背的倒也罢了。”傅恒脸上毫无表情。“最后一句背错了,是‘亭亭如盖’。什么‘修修’?瞎杜撰!”福康安赔笑道:“阿玛教训的是!不过,我见父亲常用‘水亭居士’的号,儿子不敢不避讳。”傅恒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过目成诵算不得什么稀罕。听说你在谢家园子和几位阿哥世子爷会文,还坐了榜首?我告诉你,炫才露智就已经失了君子本性。三国里的张松,王安石的儿子王雩,千言万言过目不忘,还有雍正爷手里的刘墨林,不是年命不永,就是身罹奇祸,不该引以为戒的么?”

    福康安眼皮动了动,想偷看父亲一眼,没敢。唐相李铋、明相张居正、本朝的高士奇、张廷玉年轻时都是一目十行随口背诵,并没有什么“奇祸”。特特地叫背,背出来却又训斥,他真难服气。心里反驳着父亲,口中却道:“阿玛金玉良言,儿子铭记在心了!”“你不要把阿玛想得那么刻薄。”傅恒说道:“这篇文章不是归有光的上乘之作。里头有个教人随分乐道的意思,这就该嚼味一下,自己知道自己是‘陷阱之蛙’就少些张狂——去,桌子边坐着,我说,你写!”福康安忙一躬,稳稳重重坐了桌旁援笔濡墨,静听傅恒口授。

    “用端楷写——”傅恒又交待一句,半躺在安乐椅上,用手抚着略微发烫的脑门,斟酌着说道:“嗯,元长吾兄,久违清雅,思念亟切”

    这是给尹继善的信,先转述了乾隆的话,要整饬财政吏治、维纲纪、敦教化,朝廷将有大举措,尹继善是砥柱名臣,当率为百官之先都恳恳切切说了,却迟疑着没有收煞。福康安只好悬腕执笔等着。傅恒又道:

    �另告兄,金川军事又复失利,皇上天威震怒,讷亲如不能自为取胜,恐有蹈庆复辙之忧。此事弟尚待金辉消息。不知金辉与江督金�有亲戚否?前数日面圣,皇上微露欲调兄返江南之意,现军情有变,或连带人事有所更张,朝廷倚重处正多,亟当料理现任事务,以免临时举措不及。

    �他顿了一顿,凝视着蜡烛悠悠跳动的光苗,沉滞地又补几句:

    �广里(即广州)现有洋教堂三处,系特旨恩允来华贸易洋人礼拜之用;近闻颇有中国人为其煽惑入教者,即当查明置之于法,此事非细,当从防微杜渐处着心。切要。皇上特留意邪教动势,“一枝花”孽寇亦有乘天变传疫蠢动情事,原有南巡顺带处置之意,迁延未能成行。金�于此不能切心实意办理,圣心有所不满也。

    �说完,见福康安也停住了笔,便要过信来,果见逼肖自己平日书法,似乎更工整些,遂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还有一封是给你阿桂叔叔的信。前面意思一样,言语你自己变通。皇上日前有调他军机处当差的意思,又虑他资格浅,现在求才不拘格,或有指望。还有云贵将军、甘肃巡抚、提督、福建水师提督没有到的还有十几位,只转述旨意,温存问候就可。给金�的信、河道总督的信另附我的话:运河新造桥梁,都要高出水面两丈以上,拆旧换新,也是一个章程,所有口气,都要留有余地。明白么?”

    “明白。”福康安忙应道,又问:“阿玛,桥为甚的要造那么高呢?费工费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