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

第414章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第414章

小说: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脸对刘铁成道:“方苞在清梵寺十三爷那里,派你的亲兵飞马去一趟请方先生,十三爷要能来更好,快!你先下去安排,传鄂伦岱到我这里来!”

    刘铁成下楼去了,偌大五楹空楼死一般寂静,几个侍候笔墨的太监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木偶似地垂手站着,一个个面无人色。只有熏风穿楼,罘下的铁马偶尔发出令人不安的响声。马齐原准备穿戴齐整就下楼,整理了一下案上的文书,心里忽然安定下来,干脆又脱掉了袍褂,回头对太监们笑道:“你们怎么啦?都成了庙里判官泥鬼!不要紧,没有起反的事。这是隆中堂安置按驾驻跸关防,几头没通气,拧了劲儿。我也真乏了,把那张春凳抬过来,我歪着略歇歇儿。”几个太监眼里这才泛上一丝活气,忙着张罗春凳,马齐便斜靠了,打着扇子心里拿主意。一时便见鄂伦岱仗剑上来,打了个千儿问道:

    “马中堂,您叫我?”

    “嗯。方才铁成来说,步军统领衙门的兵进园子了。你是当值侍卫,预先他们告诉过你?”

    “没有。方才九门提督衙门李春风带着人来,随身有领侍卫内大臣隆中堂的签票,说是皇上就要回来,大内和畅春园两处禁地都要清检一下,畅春园防务暂由九门——”

    “我晓得,他们来多少人?”

    “回中堂,李春风说一千二百人。”

    “你去,叫李春风到我这里。进园的千总以上的官都到这里,我要训话!”

    鄂伦岱深知这事于自己干系重大。其实从允口风里露出的话揣猜,这不啻一场兵变预演。原以为马齐已经慌乱得无所适从,此刻见他闲适得没事人似的,自己反而更加心慌,略一怔,忙小跑着下楼去了,马齐这才起身,微笑着穿袍着褂,戴了双眼孔雀花翎端坐在案前。早见鄂伦岱带着两个参将打扮的军官上来,后头十几个游击千总鱼贯跟着进来,一齐向马齐叩安,马刺佩刀碰得一片声响。马齐盯着为首的军官,良久才问道:“是你两个带兵来的?他叫什么?”

    “回马中堂,他叫李义合。我们都在九门提督衙门当差!”

    “李春风!”马齐仰着脸想了想,“康熙五十一年我主持武闱,记得我有个门生叫李春风。是不是你呀?”李春风忙跪前一步,双手秉胸说道:“是,老师!卑职中的第四十一名武进士。今年春才从云贵蔡大帅那里调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去拜望恩师,望乞恕罪!”“皇上破门户之见,有旨意的事儿,何罪之有呢?”马齐莞尔一笑,又问:“李义合,你是那一科的呀?”

    李义合却不似李春风那样恭敬,双手一揖说道:“马中堂,卑职是康熙五十七年武进士。”马齐喷地一笑,扇子一挥道:“都起来站着说说——康熙五十七年主持武试的是我的门生侯华兴——论起来我是你的太老师呢!”他是熙朝老臣,除了李光地,没有人资格超过他,此刻甩牌子,二李也只好听着。正寻思如何回答马齐,马齐已经站起身来,格格笑道:“既是我的门下,我就少不得要点拨你们几句。这北京城是帝辇,畅春园和大内是禁苑,规矩分寸毫厘不可差错。步军统领衙门防区是九门禁城,紫禁城和畅春园历来由上书房领侍卫内大臣负责护持,不经圣旨,一兵一卒不得擅入,你们可明白?”

    “我们带兵进园,有隆中堂的将令。”李春风一躬答道,“马老这‘擅入’二字,是不敢当的——难道隆中堂没有知会马中堂么?”马齐没有回答李春风的问话,回身向案前提笔濡墨疾书几行字,取出印匣子里上书房关防,小心地钤了印,递给鄂伦岱,说道:“你飞马进城,传我的钧谕,无论何人的指示,凡进入大内的兵立即全部退出来,在午门外听令。”

    鄂伦岱听他口气绝无商量余地,迟疑地接了那张谕令,嗫嚅道:“是否请马中堂和隆中堂合议一下——”话没说完便被马齐打断了:“合议自然是要合议的,这个何待你来说?先退兵,别的再说罢!怡亲王和方先生立时就来见我,你进城见到隆中堂,请他也即刻来一趟。”鄂伦岱怔了半晌,只好讪讪答应着退了出去。马齐这才把脸转向李春风和李义和,他的声音变得喑哑而又低沉:“你们方才说不是‘擅入’。什么叫‘擅入’?越权非理即为擅,懂么?先前不懂,现在不迟。畅春园善捕营军加太监近四千,又没有奉移防令,双方误会冲突起来,连隆中堂也难以善后——先退出去听令,没有你们的事。不然,我就请王令先斩了你们,再调丰台大营进苑关防。你们要以卵击石么?”

    这十几个军佐眼见马齐这番措置,这才觉得事态严重。他们只是奉命进园,并没有遇到阻碍厮杀的将令,碰到这么硬的个钉子,有点不知所以了,众人不禁面面相觑。李春风和李义合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进一步说道:“马中堂,您和隆中堂都是上书房领侍卫内大臣,这真叫我们为难了。既如此,我们听令,暂时退出园外,只请马中堂给个字儿,我们好向上峰交待,就是马老师体恤我们了。”“成!这就似乎像我的学生了!”马齐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立刻便写字据,口中说道:“如果我们议定,该进园自然还有命令,你们虽是武人,也是朝廷命官,要听朝廷的——去吧!”李春风自带着众人下楼去了。

    这时,太监秦狗儿进来了,马齐问:“见着怡亲王了?”

    “回中堂话,”秦狗儿躬身说道,“十三爷昨晚已去了丰台大营。后来把方先生也接了去。这里的事清梵寺十三爷的随从已经去禀十三爷,请十三爷这就过来。”

    马齐一口气透过来,几乎瘫倒在椅上。直到此时,才晓得已经汗湿重衣,打火猛抽一口烟,长长吁了一口气:“隆中堂来了,立刻告知我!”

第300章 露华楼悠然吟《风赋》 丰台营洒脱议政务() 
隆科多早已到了畅春园门前的双闸门,他把大轿停在大柳树下,背手儿踱着步只是犯迟疑,似乎有些不知所措。这里不同大内,紫禁城包围在步军统领衙门防区之内,他在上书房怎么说怎么行,除了东西六宫住有嫔妃的殿宇,连三大殿也都搜了。原想马齐一个汉大臣,从没有带过军务,未必理会谁来驻防畅春园这样的小事。待接到马齐钤着上书房官印的手谕,才晓得这个糟老头子并不那么好对付,一边命轿赶往畅春园,一边命徐骏飞马往朝阳门外廉亲王府请示机宜。

    他在畅春园门口焦灼不安地等候允的下一步打算,似乎度日如年。五月的骄阳在晴得湛蓝的天空中缓缓移动,炎腾腾烤着滚热的大地,一丝风也没有;双闸外大片的庄田里,连蝈蝈都热得懒得叫一声,只听咯咕咯咕的玉米拔节儿响动;阵阵热浪扑面而来,热得人透不过气来,但隆科多却浑然不觉,乱丝一样的心绪理了一遍又一遍,仍旧是一团乱丝。京师总管防务的是怡亲王允祥,允祥既然有病,自己全权处置京畿兵马,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皇帝出巡将归,加紧一下大内和行宫关防,移调一下驻军,就有什么不是处,他自觉也担得起。但这次行动是廉亲王一手操纵,说造乱,并没叫自己拉硬弓,说不造乱,但允的心思自己一清二楚,无缘无故地来这么一手断没有那个道理。允自许为“弘时”党,但从弘时扑朔迷离的言语中,也满不像那回事。前日晚间,隆科多也曾直截了当地问:“八爷到底是什么章程?”允也只笑笑说:“什么事情难预料,只能走着瞧,你权作是替皇上办差,心里反而踏实。”拿这个话和弘时的话参酌,真难弄清他们各自打的什么算盘!隆科多想着,心里又是沮丧又是懊悔,自己好好一个托孤重臣,又极受雍正信任,不合因为一张纸弄得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由着人摆弄。到现在他才领悟到“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这句俗语真是愈嚼愈苦思量着,日影里一匹青骢马沿黄土道飞驰而来,隆科多以为是徐骏返回来,待到跟前,才见是廉亲王府太监总管何柱儿。

    “中堂爷,”何柱儿一头油汗,滚鞍下马笑道,“您怎么站在日头地里出神?中暑了了不得!”

    “唔?唔!”隆科多这才从忡怔中惊醒过来,发觉自己紧张得有些发呆,连日影移动都没觉出来,忙退后一步,自嘲地一笑,说道:“两个黄鹂闹枝儿,就看住了。你刚从王府来,见着徐骏了么?”何柱儿张了张,见李春风李义合两个人带着大队人马从仪门开出来,在畅春园外整队,黑鸦鸦站了一大片,便问:“怎么都出来了?”隆科多只睃了一眼,便知是自己的两个部下顶不住马齐败退出来,因见左近无人,便向树根靠靠,睃着眼恶狠狠盯着何柱儿,压着嗓门咬牙说道:“八爷是什么意思?这种事好涮着人玩么?你想必是奉王命来的吧!”

    何柱儿被他阴森森的声音吓得一颤,忙道:“中堂别生气,八爷知道这里的事了。他立时就来主持,先叫我禀中堂一声儿,您这是光明正大的事,不能下软蛋倒了旗帜——李春风和李义合过来了,请下令他们就地待命,您先进去和马中堂交涉,八爷一来,二对一,他不能不从。”隆科多目光霍地一跳,他已经若明若暗地领悟到了允的真意,不由慌乱得心里突突直跳,眼见李春风二人一前一后过来,下死劲定住了神,端起架子问道:“差使办得不顺手?怎么我们的人都出来了。”

    “回中堂话,差使没办成。”李春风看了何柱儿一眼,把马齐拦阻的事一长一短说了,又把马齐写的字据递过来,小心翼翼退后一步道:“弟兄们只串了几间空殿,几处正经地方都有侍卫拦着,没有您的钧令,又不能动武。马中堂又那个样儿,卑职们也只好在外头集结待命了。”“真是一群窝囊废!善捕营的兵单打独斗是好的,你们是练过野战的马步兵!”隆科多一阵光火,厉声训斥了一句,忽然觉得不是对象,也不是时候儿,因叹息一声变了话音:“不怪你们了,是我们几个上书房的大臣通气儿不到。我这就进去见马齐,看是如何。你们不要远离,等候我的军命!”

    隆科多说着拔腿就进园子,刹那间,他忽然觉得有了信心,我是主管军政的宰辅,皇上御驾将返,净一净宫内、行宫,你马齐凭什么拦着?刚进园门口,便见鄂伦岱迎出来,因道:“我要见马中堂?”

    “马中堂在露华楼,刚吩咐下来,也正要见您呢!”

    “刘铁成呢?叫畅春园侍卫们都到露华楼!”

    “刘铁成我出来时见他去了露华楼,这会子不知道还在那里不在。”

    隆科多不再说什么,一摆手便进了园子,路过澹宁居时,却见刘铁成已把畅春园驻守的二三等侍卫和几百名善捕营军校聚在了一处,正在训话。刘铁成是当年康熙皇帝南巡,在骆马湖亲自招安的水匪首领,有名儿的“刘大疤”,粗犷凶狠,武艺高强。康熙在世时,他眼里心里只有一个康熙,如今雍正让他管了善捕营,又成了个除了雍正谁也不认的角色。他下身穿着酱色湖绸灯笼裤,上身却是黄马褂,腰里悬着大刀片子,一双快靴蹬在石阶上,见隆科多过来,看也不看一眼,扯着破锣一样的嗓子只顾痛斥这群军校:“你们这群攮的饭桶,人都进园子了才晓得禀老子!先头武老军门在时也是这么办差的么?老子七岁走黑道儿,三十五成正果,杀了四五十年人,也不是好惹的!”隆科多听着这杀气腾腾的话,心里又是一紧,别转脸趋步向北,老远还听刘铁成吼叫:“给我把好园子,什么鸡巴弄中堂(隆中堂)弄后堂?没有我的令,放进一个耗子,刘大疤送你碗大疤!”隆科多没再细听,紧走几步进了露华楼拾级上来,向正在春凳上歪着假寐的马齐笑道:“谐松,你好自在!外头滚热乾坤,这里却是清凉世界。我见那些外省候见的官儿们都退出园子了,今儿不见人了么?”

    “这里清风满楼,自然凉爽些。”马齐坐正了身子,略带浮肿的眼泡抽动了一下,满面倦容地微叹一声,说道:“读过宋玉的风赋么?大王之风与庶人之风不同。嗯‘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这是大王之风。至于庶人之风‘堀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这种风吹人,‘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怎么样,我背得不坏吧?”风赋是战国时期楚国辞人宋玉的作品。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