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

第330章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第330章

小说: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喳!”

    胤祥眨巴着眼,心下诧异:这人怎么了?装腔作势故作豪爽?太子素来不是这样的呀!胤却抚膝一叹,说道:“难得主子如此体恤!这事没有先禀,为防的事机不密,逮不住黄鼠狼惹一身臊,又担心主子见怪。想不到太子爷成竹在胸,早已暗中庇护。有您这几句话,我就安心了。既如此,一切听太子爷安排!”

    “你已经办得很好了。”胤手剔指甲,看去平静了许多,一笑说道:“我原想由老八来审,你既安排了胤,也是一样的。依我说,加上个老五,胤祺胆小,谨慎老成,和胤一起来办,只怕更周全些,你说呢!”胤想了想,老五无门无派,外头人看着确实少些嫌疑,因道:“太子爷思虑周详,这样确实更好。既这么着,我就不具折子了,由太子发六百里加紧递送万岁爷那里,由阿玛批办就是。”胤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甚好,一会儿我就叫他们办。有功人员你列个名单,一并保举。”

    胤心下也是十分愉悦:自己把红炭从炉子里扒出来,别人愿意兜起来,有什么不好?因见胤祥一脸不高兴,只扫了一眼,摆了摆袍襟问道:“万岁爷几时启驾回京?”

    “已经是第六次南巡了。”胤舒了一口气,“临去之时,阿玛告诉我,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出巡,要多耽些日子。昨儿收到张廷玉札子,说元旦前赶回来。”他神情变得有点阴郁,许久才又道:“老人家这次出京,我自觉我是尽力做事的,没有出什么大的差错。回想起来,我这回复位,不知怎的就时时犯躁性,也办了几件不出色的事,还得你两个体谅。”胤听了兀自沉吟,胤祥在旁说道:“太子爷,休怪我性子粗鲁。你既说到这里,我也就不忌讳,你那次在水亭给四哥没脸,就是有些过分!”胤忙摆手道:“老十三,你又没在跟前,那日是我先不是,顶得太子爷下不了台。”

    胤站起身来,背着手看了看外头,说道:“雪下得小了岂止是水亭?赈济山东的事我也驳了老四。还有摊丁入亩,我当面驳了,其实还是批下去照老四的主意办了我心情不好,不拿你们出气,难道能把老八叫来训一顿?”他脸上闪过一丝无可奈何的笑容,“你们心里有数,就不怪我了。”

    这话说得动情,不知哪一句触了心,胤涨红了脸,眼睛里竟汪满了泪水,胤胤祥都低下了头。许久,胤祥长叹一声,说道:“太子拿我们当心腹,我们哪里敢有自外的心?这朝廷、这天下早晚有一天是你来坐——听十三弟一句心腹话:我真的不明白,你改那个贪贿名单是怎么想的,寒了百官的心不是耍的!”

    “我这个太子当得窝囊啊!”胤吁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读过楚辞招隐士么?‘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归来兮!山中不可以久留!’淮南小山写这些惊心骇目险恶惨酷的情形,岂止深山幽谷里有?我看这北京城,这紫禁城也是一般儿光景!王孙归来,还有个安乐窝,太子归来何处?你们都曾见过了的,连狗窝也不如!所以你们做别的事,我或有高兴的或不高兴,但铲除朝中杂秽,排揎那个八爷党,我觉得就是为王前躯!”

    两个人这才明白胤的心思。胤祥忽然泛上一股莫名的懊悔,觉得出力费劲,竟是为此人作了嫁衣裳,强打精神正要说话。胤正容说道:“太子爷,君无戏言,臣吏不应有戏言。我做这些事不是本太子这个宗旨。但于宗庙社稷有利,国计民生有益的,我勉力去做。不然,我是不敢奉命。据我的愚见,太子朝廷原为一体,自当一德一心,万不可存了私意,反给小人可乘之机。”

    “好好!我听你的还不成么?”胤说道,“老王师傅也这么说,我知道你们的心。就这样吧,名单我再看看,斟酌一下再办。江苏昨日送进奏折,又运来糙米一百万石,今冬明春京畿直隶已有四百多万石粮,老百姓不至于吃树皮了——这不是国计民生?老四催催户部,把粮库赶着整修好,霉烂了我要追究!”

    胤胤祥相跟退出,直到西华门外才站住脚。呼吸了一下清冽寒冷的空气,胤祥觉得清爽了不少,一边下台阶,说道:“这倒好,折腾来折腾去,他一伸手把功劳抢得精光!我们呢?空空如也!一幅琉璃屏换走我多少心血!”胤踏着满地碎琼乱玉,一边走一边说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原来是太子坐山观虎斗,如今是我们壁上观!这件事不久就传遍朝野,谁能埋没掉你十三爷?”

    “哦!”胤祥如梦初醒,佩服地看了一眼胤,说道:“我明白了!——你坐轿回去吧,我改日再去。这离我府不远,在内务府借匹马,我骑马回去!”

    “唔。”胤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哈腰上轿迤逦而去。胤祥目送他去远了,才慢慢向内务府走去。

    回到十三贝勒府仪门前,胤祥看看表,正指申末时牌,见贾平正带着合府男丁,拿着簸箕扫帚雪推板出来要扫雪,胤祥一边下马,叫过贾平道:“谁叫你扫雪的?都回去!”

    一句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下雪扫雪,这么丁点儿事,还用着“谁叫”?贾平看看胤祥,不像是不高兴,呵着手赔笑道:“是奴才的主意。方才一个丫头给阿兰姑娘送茶,盘儿盏儿滑丢出去老远,雪这阵子小了些,下得太厚了扫帚拥不动”

    “都回去,都回去!爷赏你们酒,烤火吃酒是正经!”胤祥笑嘻嘻往里走着,说道,“好好的雪,你们扫了我看什么?”因见文七十四也在,又道:“我早说过,你不用来应差嘛,怎么也来了?”文七十四吭吭地咳了几声,说道:“老奴才是个贱性儿,能动弹就想着给府里做点什么”贾平笑道:“要是下白糖还有点看头,这白乎乎的连着白乎乎,有什么看头?”

    胤祥笑着往里走,说道:“你懂个屁!爷就喜欢这白乎乎又白乎乎的雪!叫王二嘎子到我那里去。从账房支二十两银子弄几个菜,你们吃酒去!”说着已进了三门,因见阿兰乔姐都站在廊下,便逗着架上的鹦鹉问道:“紫姑呢?叫她把早上煨的王八汤端一碗,给我祛祛寒气!”

    “爷怎么忘了,那汤都浇了兰花,还是爷自己说的呢!”乔姐笑道,“紫姑姐姐娘家捎信,她娘气喘犯了,头午回去,说了,要是重了,未必就能立时回来——爷既然冷,再加个炭盆子,熏笼烧得热热的,烫点黄酒喝了,一样暖和。”胤祥因见茶几上尚有残局,笑道:“红巾翠袖,拥炉围棋观赏雪景,这份雅兴不浅——叫他们小丫头子侍候,我独酌观战!”

    一时便见王二嘎子进来,笨手拙脚地行了礼站在一旁。这是十分忠厚朴讷的庄稼院小伙,穿一身胤祥赏的皮褂子,十分不惯这种场合,热得头上冒汗,结结巴巴说道:“十三爷您叫我?”胤祥接过一杯黄酒一仰而尽,伸着手让人再斟,笑道:“是这么回事。你说的事情四爷和我都知道了。剿匪嘛,误伤好人的事常免不了。有些备细情形四爷还想问问,叫贾平找两个小厮这会子就带你去。人命案子关天,四爷自然要还你个公道。”说罢命人:“拿十两银子赏王二嘎子——找两个妥当人送他雍和宫!”

    “他是什么事,值得四爷过问?”乔姐看着棋子儿,手握绢帕子轻咳一声问道,“不是说您收留了他么?”胤祥却不答话,指着棋盘一个角落笑谓阿兰:“你这里须补一着,乔姐要在里头做劫了——你们不知道,今儿四爷府里好热闹,除了太子爷,阿哥们差不多都去了,从没这么快活!我还唱了一首歌呢!”阿兰抿嘴儿笑道:“必是好的!几时爷也唱给我们听听,谱个曲儿,比干唱总好些儿!”胤祥连喝几碗黄酒,加上在雍和宫喝的,已是酲然欲醉,双手抱膝摇头道:“歌是好歌,小时候听精奇嬷嬷韩刘氏教的。只是谱不成曲儿,难为死行家,不信你们听——”因扯开嗓门唱道:

    下大雪,冻死老鳖!

    头一句唱出来,乔姐阿兰已是怔了:这是什么村歌?两个人一愣,旋又笑得前仰后合,阿兰手里棋子撒了一地,噎着气道:“这是摇篮曲儿,十三爷也不怕人笑死了!”“摇篮曲儿有什么不好?”胤祥道:“你们听着了——”

    老鳖告状,告给和尚。

    和尚念经,念给先生。

    先生打卦,打给蛤蟆。

    蛤蟆浮水,浮给老鬼。

    老鬼磨豆腐,磨他妈的一屁股!

    歌没唱完,屋里屋外已是笑倒了一片。胤祥乜着眼道:“你们笑什么?世道上的事不就是这样儿!老鳖的官司打不赢!”

    正说笑热闹,却听架上那只红头鹦哥学舌:“磨他妈的一屁股,磨他妈的一屁股!”众人一发前仰后合。胤祥一回头,见紫姑穿着件小羊皮风毛昭君套,捧着手炉子进来,便笑道:“你来迟了,没听我的歌!”因见紫姑站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便起身觑着紫姑道:“怎么了,不高兴?我竟忘了,你娘病了,这种天儿气喘病最难过的要什么药叫贾平他们去抓,别替我心疼银子——要不要请个太医?”

    “我是哪个牌名上的,敢劳动太医?”紫姑的脸色异常苍白,勉强笑道,“她六七十的人了,只是早晚的事了。人生本是同林鸟,劫难来时各自飞我也早预备着这一日了。”胤祥听了默然,看了看阴沉沉尚自落雪的天,叹了口气,说道:“想开了,就不要窝在心里。今儿天晚了,明儿我亲自去太医院请贺孟,他看痰症还是有一手绝活的。”说着酒一阵阵涌上来,觉得头晕,打着酒嗝对阿兰乔姐道:“安置着,早点歇了。今晚你两个侍候,叫紫姑歇歇。”紫姑忙道:“还是我来。左右反正是难睡,我在这纱屉子外头做针线,这屋里暖和,累了歪一会子就是了。”胤祥听了无话。阿兰乔姐也难争,对望一眼,忙着掌灯下帷,为胤祥脱靴掖被。顷刻间,胤祥已酣声如雷,二人蹑脚儿退出,天已黑定了。

    紫姑守在摇曳不定的孤灯前,听着外头凄厉的风声,心像浸在冰水里一样,浑身都在瑟缩。她其实是胤和任伯安精心安置在胤祥身边的密探,今晚奉了主人和母亲双重命令,下手杀掉胤祥,她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对于满人,她原本怀着一种刻毒的仇恨,无所谓太子党八爷党,清兵入关,在嘉定屠城三日,做过前明副将的祖父杨伯君一门良贱三百余口,被杀得干干净净。奶娘抱着年仅七岁的母亲逃出尸横遍野的嘉定,投奔南京做生意的叔叔杨仲君。叔叔和任伯安是结义兄弟,康熙二十六年,皇帝第一次南巡金陵,他们跟着朱三太子,在莫愁湖畔的昆卢寺院禅山上架起红衣大炮,要炸康熙皇帝的行宫。事发之后,叔叔一家几十口又遭劫难,年迈的杨仲君被零割一万余刀,惨死在南京柴市这些事当然她都没有亲历目睹,但母亲、哥哥,还有任伯安从她记事时就讲,一直听到长大成人,已是烙到心上、融在心里。胤利用她,她自然知道,但眼见是一心要学赵高“毁秦报仇”的任伯安又落入满人手中,而且始作俑者正是自己朝夕相伴的胤祥!

    望着煌煌闪烁的烛光,紫姑又想到方才病得奄奄一息的母亲。也是一枝烛,不过细些,忽悠忽悠的光影里,母亲枯瘦如柴的手紧紧拉着紫姑的胳膊,声气微弱但又十分清晰:

    “孩儿呀国仇是报不了了,家仇不能不报!你任叔为报这仇,连家也没成如今也要去了当年你父亲入狱,正下大雨,天上的雷震得房子打颤,他临去仰着脸吼:‘呸!老天瞎了!一命换一命为什么我杨家几百条命换不了一个满人?’从那日,我在观音菩萨跟前许下宏誓大愿:我是个女人,做不来大事,我必叫儿女遂你的愿!你哥哥死了,你你你得叫我下去能见你爹!”

    烛花一爆,紫姑又仿佛见到胤那张清秀的团脸。胤的命令再简单不过:“胤祥不除,国无宁日。你读过不少书,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保不住,你母亲你弟弟怎么办?他能杀你任叔,你杀他还不是天理人情?你或许觉得我心狠,但你想想胤祥做事,有半点手足情分?他已经瞄着白云观,再毁了这处地方,接着一个就是我!所以你不过是按天意办事而已!事情做完,你立即逃出十三贝勒府,我外头昼夜都安置着接应你的人”

    “紫姑紫姑”

    躺在床上的胤祥翻了个身,喃喃道:“口渴弄点水来”紫姑慌乱地起身,颤声答应道:“就来”就银瓶里倒了半杯水,又兑了点壶中的开水,倚在胤祥身边喂了两口,胤祥咂了咂嘴又酣然入梦。紫姑从袖中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呆看着胤祥:此时下手,一百个十三阿哥也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