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

第263章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第263章

小说: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礻我)身子向前一倾,说道:“老十四,你说天书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不是捕风捉影。”胤禵扫了一眼众人,“老大、老二坏了事儿,老三、老四封亲王,这不奇怪。偏偏隔过五阿哥、七阿哥,八哥又是亲王!这不怪么?我总看皇上发作八哥,雷声大雨点小,恨得好似一个窝心脚要踢死八哥,却只不肯踢!像十三弟,一丁点的错儿,就拘了七八年,要真恨八哥,那还不早打进十八层地狱了?如今八哥亲王照做,俸禄照领,病了又时常赐医赏药。明知我和八哥是‘一党’,偏叫我先熟悉兵部事务,再命我为将出征,这又是什么意思?近来我常想:也许我们压根就看错了皇上!”

    这话句句入情入理,众人都听呆了,胤禟、胤(礻我)不安地对望一眼,一齐把目光瞥向胤禩,心里暗道:莫不成八哥对十四弟太多疑了?胤禩听得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良久才道:“十四弟,不要旧话重提,我怕听这些个!昔年张德明说的什么白气紫气,这会子早就烟消云散了。你,老九、老十我们四个,知心换命,换了旁的时候,旁的人,我宁死不说这话——我看这帝王之份,非你莫属!”说罢起身一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胤禵惊慌地起身双手摆着却步说道:“我的见识、度量、才学,无论哪一样也比不上八哥!小时候在毓庆宫读书,我就仰慕班超,还给八哥说过,做个大将军立功万里之外,即使马革裹尸也甘之如饴!如今于愿已足,要生出另样的心思,那天也不容我!你们万万不要这样想,不然我在前头也打不好仗!皇上若真的属意于我,岂肯叫我到阵前血战,身临不测之地?”

    胤禩向前又是一揖,说道:“这些话我早就想讲了,你要远行,不能不说清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假,但自今而后,我心里自任是毛,你是皮,所以你得保重!”

    “八爷说的是真话!”阿灵阿凛然说道。“这话八爷前年就悄悄说了,有十四爷为主,他只愿做个贤王,为国之柱石。”胤(礻我)并不明白他们是在斗心思,一拍桌子说道:“我们早就有约,我们几个无论谁能承嗣,为君者仁,为臣者忠!这是怎么了,推来让去的?你也不做,他也不做,让给老三、老四么?”胤禵说道:“十哥别混说,这不是小事,我远在万里之外,后头不能乱了阵脚!”

    胤禟理了一下袍子,将发辫向后一撩,开口说道:“听我说,你们都安坐!谁来继位,如今只有天知道。都是龙子凤孙,难说谁有份。我们只要一条心,还是维持我们的原议,大约这件事别人难争不过据我看,皇上如今措置,是有意于十四弟。”胤禟闲适地用碗盖轻轻拨着浮茶,就越显得城府在胸:“如今父皇年高体弱,近些年在调处侍卫上下这么大功夫,可见他心虚无力,只求平安寿终天年。阿哥里边勾心斗角,夺嫡日烈,放眼一望人尽可疑,北京不是安闲之地!昔日刘表家事不和,其子避而出走,晋之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危。若换了我,我也会想,将承统之人授以兵权,统兵在外,一旦不讳,一纸诏书通告天下,嗯,十四弟你率兵还都,谁敢抗衡?”

    这几句话如天籁之鼓,字字震撼人心,西花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胤禵心头怦然而动,环视众人,俱都脸色庄重地看自己,正要开口“反驳”,忽然何柱儿走来,向胤禵打千儿行礼道:“十四爷,贵府张斌骑着快马来,说礼部尤明堂大人在家里坐等,到南苑演礼,请十四爷火速前去。还有鄂伦岱军门,也一同去!”

    “没有辰光多说了。”胤禵起身说道,“我还是那个话:我总归不负八哥!兄弟一受命为将,绝不能爱惜身家性命,定必为朝廷立功,为八哥争气争脸!此一去山高路远,相会无期,京师风云变幻,祸福不定,诸位善自保重!——若有事变或父皇不安,好歹要传个急信给我!”说罢,眼圈儿便红红的。

    “拿酒来!”胤禩起身道,“为十四弟壮行,我们满饮一杯!——何柱儿,你叫库上寻出圣上赐我的金丝牛皮软甲,用快马送十四爷府!”

    满屋的人“唿”地都立起身来。

    果然,第二日朝命颁下:大将军王胤禵即日受印出征。胤禩接到谕旨,忙穿礼服,刚要出去,却见胤禟笑嘻嘻进来,一身团龙袍褂,红宝石顶子盘两层金龙,饰着十颗东珠,煞是精神。胤禩问道:“你怎么到我这里了?何苦叫那些小人指我们脊梁骨儿。”

    “时辰还早呢!”胤禟坐了笑道,“我不来,人家就不说咱们是一事的了?你老八,我老九,一会儿排班,仍旧得站到一处。”胤禩方道,“那就并髻而行吧——我瞧着你像是很高兴?”

    胤禟点点头,跟着胤禩出门,前呼后拥二人上马,入东直门进城。胤禟笑道:“八哥,你府里邹治平暗通四哥,去年你打发了他庄子上去。我原以为四哥府里是铁桶江山,滴水不漏,不想也有贪财卖主的!他一接内务府的差事,立即探望了胤祥,还悄悄叫张五哥去探了一回,你知道么?”

    “知道。”胤禩微微一笑,这会子人多,他不愿详谈,只说了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蒺藜者自然得刺!只是你我不便出面,叫老十见见他。只可赏东西,宁可厚一点,不许说四哥半个不字!你明白么?”胤禟眼睛怔怔望着远处,轻声道:“这自然。我是愈来愈有信心了。不管老十四怎么想,北京绝无意外。万事俱备,静等东风传佳音了。”

    这句奇怪的话两个人心里都有数。老十四这一去,他经管兵部网络的人都要归到廉亲王麾下。胤禵若忠心,那什么也不必说。若有异心,身边左有阿兰布,右有鄂伦岱,兵士有一半是正蓝旗下,家属都在关内,生死存亡操于胤禩之手,怎么会跟着反叛?待他皇帝梦做醒,北京已是生米做成熟饭了!两个人在马上扯些闲话,已过正阳门,眼见文武百官一个个结束得齐齐整整,雁翅般排在金水桥东西两侧。东长安街上是三千从征铁甲军,各自站了方队,威风凛凛精神抖擞地等候大将军王出紫禁城。八十面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好不气派!两兄弟在正阳门内下马,早有礼部司官过来带着他们直趋金水桥东侧,依班侍候。

    巳时正牌,天安门正门哗然洞开。李德全手捧黄绫袱面诏旨,几十个太监簇拥着出来,执鞭太监“啪啪啪”连甩二声静鞭,接着黄钟大吕乐声顿起。礼炮一声接一声,几百名太监擎着明黄龙旗,御林军统领隆科多指挥着仪仗。举着金瓜、钺斧、金镫、银枪中间拥着十四阿哥胤禵骑马出城,款款下马。后头紧跟着的掌印将军却是鄂伦岱,一手怀抱大令旗,一手举着金黄耀目四寸见方的大将军王印。此时百官们已是看得目瞪口呆,须臾,鼓乐变奏中和韶乐,金水桥北站看的畅音阁供奉们口中唱道:

    维文武略,勋业悠崇。钦承睿算,往征不恭。扇仁风,在师中。月三捷,奏朕功

    吟唱声中,已见康熙金辂车驾出来,由三十六名太监推着,圆盖上垂着明黄缨络,下头是方轸,四周衔着黄金圆板,前后各十二面大旗拥围,过了金水桥,康熙方缓缓从车上沿梯而下,天安门前立时山呼海啸般响起“万岁,万岁”的呼声。

    “万岁!”守在旁边的胤禵闪出来,向康熙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奏道:“再远送,非人子臣下所宜当。请万岁留步,儿臣一去,万岁可以安枕高卧,静候佳音!”

    不知是激动还是不安,胤禵的声音多少有点发颤。康熙一时没有说话,风吹得他苍白的发辫时时撩起。胤禵忽然觉得,父亲已是老态龙钟了。康熙略一顿,抬手叫起,说道:“该说的都说了,你要好自为之,军情大事,飞马报朕知道。不要思念朕,只要你军事顺手,朕必是高兴的。”胤禵听了叩头领命,起身时已是泪湿袍襟,向鄂伦岱怀中双手取过令旗,移步向南,轻轻地一挥,立时,军中大炮轰鸣震天价响起。三军将士齐声高唱御制凯歌:

    偏师重进取凶残,熊蹲虎踞一当千。

    如山军势原难撼,丑类空教倒戟旋

    万古冰山雪巘闲,尽教职贡附朝班。

    落梅何处春风笛,一路筠冲接玉关!

    一边唱,三千旗甲鲜明的大将军王近卫军已缓缓出动。胤禟在人群里看时,胤祉泰然自若地站着,胤禛不知在想什么,神色似乎有点怅惘。忽又瞧见年羹尧,穿着锦鸡九蟒五爪补服,站在班里朝这边看,心里一动,忙闪开眼去。

第205章 年羹尧二心遭严斥 雍亲王沽名苦奉迎() 
十万大军西出阳关,仿佛一根棍子搅动了一潭死水,北京的六部立刻忙碌起来。不兴兵不打仗,太平加粉饰,什么打紧的事都能从容去做。兵马一动,各处毛病顿时显露出来。胤禵一到陕西,立即飞羽呈报朝廷,那边已经水结薄冰,严霜遍地,要户部火速发十万件冬衣。胤禛带马齐一同去查看库房,库里的棉花、布匹堆得山一样,絮衣也有的是,但抬出来一晾风,手一拈就破。胤禛吃惊之余,赶忙到兵部武库查看兵器,也是一般情形,一箱箱的火药都受了潮。兵器因涂了油倒还锃明耀眼,但枪杆、刀把、箭羽却都糟朽不堪使用。陕西、甘肃接着又报称,发去的一百万石粮,被大将军王胤禵全数退回。

    一干上书房大臣和胤禛正自诧异,接到了胤禵的六百里加紧奏报,说甘陕总督史俊颟顸顽钝,玩忽职守,用霉变粮食敷衍大军,草料亦不堪使用,已将史某革去顶戴,请旨处分并请速发粮草,否则很难再向西行。正张皇间,户部存银已经告罄——不是没银子,是银子借出去讨不回来——内务府转来直隶、奉天等地的文书,也急着要银子,说出征将士家属每户增拨的五两银子至今没有着落。说得慷慨激昂,“请四爷转奏圣上,将士远征浴血疆场,生死未卜,其妻子老小倚门而望。家无续炊之米,人少御寒之衣,前方将士怎能安心杀敌?”

    “都要紧,”胤禛一直住在兵部,马不停蹄地忙了一个多月,已累得满面倦容。接到内务府转来的卷宗,胤禛怒火中烧,愤愤向案上一甩,说道:“如今的事,竟是四面漏风,八方走气,这差使真是难办!”

    马齐、施世纶、尤明堂一干人都坐在侧旁,见他发阿哥脾气,却无可安慰:本来打仗的事,前方有功,后方作难,累死也显不出来。当初若按胤禛一清到底的办法,根本不会如此拮据。看着胤禛额前一寸多长的头发都没顾着剃,众人向他投去了怜悯的目光。尤明堂叹道:“办事难啊!其实旗营每户要发五两银子,说是体念出征人家属,其实,他们哪里是真怜恤下属呢?他们图的是那十万两火耗。”

    “不说这事。”马齐见胤禛脸色青白,越发气得无话可说,勉强笑道,“征衣,已经叫直隶民间制好发走了,兵器正在修,不误前头的事就是。粮食不愁,有的是,只是一时运不上去。山西、河南的粮运上去就救了急。眼下最头疼的是钱,昨日广东解来的一百二十万,单子已经到了。依我之见,竟不必解来北京,叫兵部的司官克扣,就从洛阳直接拨往十四爷处,也就了结了。”他说着,胤禛的眉头渐渐舒展,恢复了平静。他倒不会为这些烦难事着急,他是生气,自己拼命忙,胤禩拥炉品茗,坐收渔翁之利,这个亏吃得太大了。尤明堂也后悔跟着添柴,忙道:“马中堂说的是。如今只欠着家属们四十多万,不如发道告示先安定人心,就说今年各地赋输尚未收齐,年关之前一定拨出。届时魏东亭的海关厘金到了,恰好补发出去这会子空着急,没有用处。”

    施世纶在旁一直没言语,他心里有些奇怪:这次十四阿哥领兵,胤禛在后头管督饷,遇到这么多的难缠事,为什么胤禛每见康熙,总说难处不大,不肯请这位老佛爷出来排忧解难?因见众人都解劝胤禛,施世纶摘下近视镜,抽了两口烟,说道:“四爷,他们说的都对。不过这仗打多长时间,谁也说不准,还是你想个长远办法。依我愚见,各省钱粮都是不少的,由各省按定数每月直接调拨军前使用,有失事者按军法处置!就不为朝廷,为他们自己身家性命、功名前程着想,他们也得出这个力。若按常规办,我们累死事小,他们仍旧不关疼痒。”

    “老施说的是,这件事我已经虑到,只是觉得远水不解近渴,所以才发急。”胤禛慢条斯理地说道,“但这样的事得请旨办理,只好惊动圣躬了。这自然要得罪下头。反正我是个刻薄人。名声在外,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别人怕麻烦,怕得罪人,我不怕;给家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