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皇长孙婚恋史 >

第75章

红楼皇长孙婚恋史-第75章

小说: 红楼皇长孙婚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日子;他算是看出来了;这林姑娘在殿下心里的地位非比寻常。恐怕连亲妹妹也不过如此吧。若留在林姑娘身边;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造化。

    萧清源原本就有意留几个暗卫照顾玉儿;只是;上位者说话做事不能太直接;那样底下的人没有表现的机会;又怎么肯尽心做事呢。只是他没想到,玉纸愿意主动留下来。贸贸然留下暗卫,怕他们心有不服,若玉纸愿意留下,这倒是个好主意。

    玉笔玉墨和玉砚惊讶的看着玉纸,李七禄也有些惊讶,不过和玉笔他们的惊讶不同,李七禄更多的是佩服,这小子看着闷闷的,没想到也是个聪明的啊。长孙殿下对林家小姐的看重,连他这个在深宫的奴婢都听说了,陛下对此也是乐见其成,毕竟,这是陛下亲口认定的缘分。那林家小姐的身份倒也配得上。

    “你真的愿意留下?”萧清源想想,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玉纸掀开衣袍跪下了,“殿下,奴婢愿意的。”

    “那好,你留下,我再给你留五个,不,十个暗卫。由你负责。务必要好保护玉儿的安全。每月要按时将玉儿的情况飞鸽传书告诉我。不许有丝毫泄漏。若有人胆敢对玉儿不利,直接杀了。”萧清源吩咐道。

    李七禄见萧清源小小的人儿,说这话的时候,气势十足,不由得腰又弯了几分。虽然圣心难测,可陛下对长孙殿下的心一点都不。,来之前,干爹曾经叮嘱过他,务必要对长孙殿下毕恭毕敬,不得有丝毫懈怠。或许什么时候,这位长孙殿下就会变成太孙殿下了。

    陛下回宫后的一系列举措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虽说长孙殿下还年幼,比不得诸位皇子们年富力强,可陛下春秋鼎盛,或许年幼就是长孙殿下的优势。

    想到这里,李七禄态度又恭敬了几分。

    安排好了一切之后,萧清源忽然想起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没有办,他还没有和玉儿说他要走的事。

    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萧清源忍不住扶额。

    本来嘛,一个小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件十分可笑的事。可是不管是李七禄还是玉笔玉墨等人,都觉得这是十分正常的事。不敢有丝毫不敬之举。

    再难办,事情总是要办的。

    自己开口总比别人开口要好。

    萧清源这样想着。

    果然,萧清源刚说了自己要回京了,林黛玉愣了片刻后,眼泪就跟珍珠一样,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萧清源立刻心疼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原本最怕的就是玉儿的眼泪,从前的时候,妹妹求他什么事,他不答应,只要她一哭,他就会立刻投降。

    如今她成了林妹妹,林妹妹原本就爱哭,书里更有“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林黛玉哭泣之美,连花鸟都受不了,更何况人呢。

    萧清源急的来回转圈,“好玉儿,别哭了。你哭的我心都要碎了。”

    林黛玉满腹委屈,理都不理他,只默默流着眼泪。

    萧清源怕她哭坏了身子,只好打起精神来,说了很多好话,保证每个月都会给她写信,一有机会就来看她,受欺负了哥哥帮你出气,等等等等的诺言不知说了多少。

    好容易才哄得林黛玉停了眼泪。

    玉纸在外听了,一颗心终于落地了。看来自己这个决定是做对了啊。长孙殿下对林姑娘果然是不同的。自己定要照顾好林姑娘才行啊。

    林黛玉虽然委屈,但也知道,哥哥非走不可。如今不比从前,从前她和哥哥是名正言顺的兄妹,自然可以住在一起,谁也不能将他们分开。如今,哥哥是劳什子长孙殿下,还是没了爹娘的那种,皇宫里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哥哥没了爹娘,虽有陛下庇护,可陛下是天子,再怎么疼爱也不能面面俱到。哥哥的日子本就难过,自己不能再胡闹,让哥哥担心了。

    “哥哥,都是玉儿不好。玉儿不哭了。”林黛玉擦干净眼泪,拉着萧清源的手说道。

    萧清源爱惜的接过帕子,帮她擦干净眼泪,又命人送来热水,帮她洗了脸,擦上润肤的香膏,

    “玉儿,你好好的,哥哥就放心了。”

    “哥哥。”林黛玉心里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是话到嘴边,只有一句哥哥。她和哥哥兄妹相依为命多年,有些话不用说,彼此都明白。

    “玉儿放心,哥哥不会有事的,哥哥将来还要给玉儿撑腰呢。”萧清源摸摸林黛玉头上的发髻,笑道。在这个时代,只有自己走的越高,地位越稳固,才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他想要保护的人,只有玉儿一个!

    “玉儿也会照顾好自己,不让哥哥为玉儿担心的。”林黛玉吸了吸鼻子,哥哥在为了未来努力着,自己也不能自怨自艾,自己也要努力才行。总不能凡事都依靠哥哥,自己也要立得起来才行。

    萧清源笑了,或许自己离开也不是件坏事,有自己在,玉儿总是懒得长大,自己离开了,说不定玉儿会迅速成长起来。

    虽然自己舍不得,可是对玉儿来说,自己能立起来,是件好事。他虽然宠爱玉儿,但也不是无底线的宠溺,该教的东西还是要教。自己会,比什么都强。

    “玉儿真棒!”萧清源夸道。

    林如海站在门口,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得知长孙殿下要走的消息,林如海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头疼,也不知怎么回事,玉儿竟和长孙殿下那般投缘,若是玉儿知道长孙殿下要走,还不知会哭成什么样呢。作为一名成功的女儿奴父亲,林如海也不知要怎么面对女儿的眼泪。

    没曾想,长孙殿下已经将人哄好了。

    林如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啊。总感觉,女儿已经被人抢走了。

    林如海从没想过将女儿嫁入皇室,攀附权贵。皇室虽好,可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的女儿怎么能过这样的生活,别说萧清源是这样略显尴尬的身份,哪怕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孙,林如海也舍不得。

    这些日子他之所以不阻拦二人,一则因为陛下有令,虽然林如海觉得只是凑巧,可陛下却认为玉儿就是长孙殿下的有缘人。偏长孙殿下这些日子的改变众人都看在眼里,林如海不承认也不成。二则,两个人年岁都小,还不到男女大防的年纪。况且,萧清源总有一日要走的。那时候,一个在京城,一个在扬州,小孩子忘性又大,估计用不了周年半载,玉儿就会忘了这个便宜哥哥。而长孙殿下虽然一时半会忘不了,可他回了京,要见的人,要做的事肯定不少,时间长了,自然就淡了。

    所以,林如海很是乐观,并不担心。

    可是,很快,林如海就知道自己想错了。

    林如海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萧清源,旁边站着的是玉纸,“我不放心玉儿,给玉儿留了几名暗卫,由玉纸负责,专门保护玉儿的安全。他们的事情,林大人不必操心,玉纸会安排好的。”

    萧清源还说了些什么,林如海已经听不进去了。他没当场发火就已经很有涵养了。这长孙殿下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玉儿是他的女儿!他这个当父亲的,自然会为玉儿安排好一切,用得着他来越俎代庖吗?就算你是皇长孙,也不能这么嚣张吧!

    萧清源见好就收,没有多说什么,他五日后就要走了,得抓紧时间和娇娇多待一会儿,若不是怕玉纸行事遇到阻拦,他才不会多此一举和林如海废话许多呢。

    林如海看着萧清源轻车熟路的去了玉儿的院子,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得赶紧把这尊大神送走,林家才能恢复往日的平静啊。

    林黛玉微微一笑,“果真和外祖母说的这样神奇吗?韦嬷嬷,让逸之给外祖母做套中衣,剩下的料子,给大姐儿还有兰哥儿送去吧。”

第106章() 
支持正版;么么哒

    林如海红着眼眶;“对了,陛下来信了,在信中给我们玉儿赐名了,叫瑜。瑜者;美玉也。正合了我们玉儿的乳名。以后咱们玉儿学名就叫林瑜了。”

    贾敏虚弱的笑了;“是个好名字。”陛下亲自赐名;多大的荣光啊。想来陛下是看在长孙殿下的面子上吧。是了;长孙殿下。贾敏心中微动。

    第二日;林如海处理善后去了,贾敏命人去请萧清源。

    萧清源大概猜到贾敏找他是为了什么,他昔日看红楼梦的时候,对贾敏这个人感官还不错;端看林妹妹第一次进贾府,礼仪规矩丝毫不错,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这些可不是林如海能教的。想来应该是贾敏言传身教吧。至于贾敏言语中对贾府的推崇;贾敏在时;贾家正是最鼎盛的时期;想来只是如实说的,并无炫耀之意。

    光看贾敏说贾宝玉这一段,就知道贾敏对贾家其实也不是一味的说好。书里说;“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无人敢管这几个词,足以证明贾敏其实并不喜欢贾宝玉,更不会放心将女儿嫁给贾宝玉。

    至于贾敏死后,林如海为什么会放心将林黛玉送去,或许是当时江南的环境已经十分危险了,容不得林如海考虑太多。又或许,林如海到底是男人,考虑问题不会那么详细,对贾家的了解恐怕没有贾敏知道的多。贾敏在世时,即使知道贾家有问题,恐怕也不好意思对林如海说的太详细吧。

    “不知林夫人找我有什么事?”萧清源还年幼,暂时还不用什么男女大防。贾敏靠在枕上,看着萧清源小大人似的端坐在椅子上,微微一笑,这些日子以来,萧清源的表现让她忘记了,眼前这个五岁多的孩子无父无母,境况比她的玉儿还不如。可他却表现的这么优秀,不知道她的玉儿五岁时会不会一样优秀,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长孙殿下!”贾敏让伺候的丫鬟都出去了,然后对萧清源说道,“长孙殿下,臣妇有个不情之请。”

    “林夫人请说。”萧清源想知道贾敏会说出什么话来。

    贾敏苦涩一笑,“我这身子,我自己心里清楚。我若一死,不管老爷是否续弦,我娘家肯定会接玉儿进京抚养。我们老爷,是个最端正不过的正人君子,贾家的事,他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如果是我父亲尚在的贾家,将玉儿送去,我自是放心的。可如今的贾家,不说也罢!”贾敏说到这里,苦涩的摇了摇头。

    “可是于情于理,我一死,贾家怕和林家关系疏远,肯定会想方设法来接玉儿。若是我母亲亲自来信,老爷定会允准的。如今贾家当家的是我的二嫂子,我尚在闺中的时候,她就素来与我不睦。我二哥和我关系不错,可惜内宅的事,向来是妇人做主。我实在害怕!”贾敏忧心忡忡,

    “我母亲虽在,可年事已高,如今只在家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未必能保全玉儿。”

    “恕我多嘴一句,林夫人,您觉得史老太君会用什么样的说法来说服林大人送娇娇进京?”萧清源想证实一下,后世那些红学家的猜测。

    “什么都瞒不过殿下。”贾敏苦涩的笑了,“其实自从玉儿出生之后,我母亲已经不止一次写信来,想为两个玉儿说亲,甚至我二哥也亲自写信过来,说也有此意。哦,我母亲说得就是我二哥的嫡幼子,乳名宝玉。”

    “哦就是贾家那个衔玉而诞的宝贝蛋?”萧清源拉长声音说道。

    贾敏有些尴尬,“其实这事,当初我母亲的意思是想瞒下来的。只是产婆满世界嚷嚷,闹的尽人皆知,不得已,我母亲只好顺势而为,将此事张扬了出去。让殿下看笑话了。”

    “不会,史老太君是个聪明人。”萧清源微微一笑,贾史氏不亏是在宫里浸淫多年的人,惯会揣摩皇家心思,自古以来,玉都是帝王的象征,衔玉而诞,多大的吉兆啊,皇室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吉兆,反倒是你一个臣子家里出现了这吉兆。是何意思?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公之于众,倒显得贾家问心无愧。

    “我那侄儿,的确十分聪慧,说是天资出众也不为过。会说话时,肚子里已经存了几百首诗了。可是长大后,却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维厮混,我母亲又极为溺爱,无人敢管,我二哥但凡管教儿子,我母亲必要护着。”贾敏看着萧清源的脸色,斟酌着说道。别人不明白母亲的心思,贾敏自幼被当做男儿教养,却是能明白一二的。贾母如此纵容宝玉,也是想让皇家放心。毕竟一个衔玉而诞的纨绔子弟,可比一个人中俊杰要好得多。

    只可惜,母亲的这番心思,家中无人领会。二哥二嫂说不定还要怪老太太,将宝玉养成如今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