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

第5章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第5章

小说: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质吧,就是一个苏小灿重生前连五线城市都不达标的内地不发达的产业单一化的小县城。

    苏家的厨房做饭的地方,还是十分古老的模式,盘着一大火炕,中间是火炉,剩下的宽大的火炕面下是一个大水箱,十分天然的热水器一个。

    这个时候,他们这边还没有用开煤球,都是用煤和土和着水调成的煤泥,湿气十分的大,冬天发生煤气中毒的几率更高。

    此刻,火炕中间的火上放着的大锅里,正烧着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清澈的见底。

    S省以吃面食为主,苏小灿家一日三餐,至少两餐都是面食。

    今天中午也不例外。

    这不,郑淑贤刚炒完了烩菜,开上水,活着面,苏小灿就过来给她捣乱了。

    苏小兰这一放学,家里回来的吃饭的人就陆续都陆续回来了。

    苏建国家开的砖厂,工人除了几个外市的人,都是自家人,不是苏建国的亲兄弟,就是堂表兄弟。主要是苏家是一个大家,占了苏家村一半的人口以上,抬头低头,都是亲戚。

    砖厂的小厨房吃饭是要交钱的,一顿饭早晨五毛,中午和晚上一顿饭一块钱。

    苏家村的人中午都会自己家吃饭,郑淑贤的二妹夫王杰豪和亲弟弟郑万福,一个是苏家村隔着一个山头的王家沟人,一个是离苏家村七公里外的北辰镇一山头上的凉山村人,都比较远,又不愿意在砖厂上花钱吃饭,就在苏小灿家吃顿午饭。

    到月底的时候送点小米、面当伙食费,至于菜嘛,根本就不需要。

    这时候的菜价那还是十分的平民价。而苏家村地势比较底,原先处于河道的地很多,六七十年代围湖造田之后,这些肥沃的好地,都用来种菜了。

    作为苏家村远近闻名的一技之长,苏家村的菜地那也算是远近闻名,在这个不发达的小城镇里,算得上一条发财致富的好路子,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有点骄傲的小资本。

    所以,苏家人买菜都都是批发价,至于前世超市里十块钱一根的大葱,那是随便拿,不出钱的。

    苏建国、王杰豪和郑万福三人回了家,自觉就这院子里的水龙头,洗着手和脸,农村的水那都是免费的,无限量供应的,请大家不要羡慕嫉妒恨。

    苏建国进了厨房,就见郑淑贤黑着脸,还在揉着面。

    苏建国紧紧眉头,皱起了三道深深的抬头纹,低声喝道:“你上午都忙什么了?这会儿还没有做好饭?!”

    郑淑贤一边加大了力气,一边赌气地说道:“问问你那宝贝大女儿!整天不省心,这才病刚好,就开始瞎折腾了,都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

    “妈,你真冤枉我了!我知道自己是老大的!”苏小灿撇着嘴小声反驳道。

    郑淑贤手中的面往面盆里用力地一扔,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苏小灿就要开训。

    苏小灿和苏小兰都机灵地小身子一挪,跑到了苏建国身后躲着。

    苏建国低头眼角瞄了一眼两个小人,抢在郑淑贤发飙之前,说道:“你弟和妹夫子都忙了一上午了,不要把人饿着了。”

    郑淑贤实现下意识地看向窗户外的院子里,正在洗漱的郑万福和王杰豪,气就消了一大半,回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偷看自己的苏小灿,不痛不痒地威胁道:“看我吃完饭怎么收拾你!”

    一场马上就要升级的争吵,就这样被化解了。

    苏小灿家是两年前才修的新房,两层楼的五间砖瓦房,坐北朝南,当时典型的格局,东西各一小间,中间是十分宽敞的无任何隔断的大三间。一个六米乘六米的正方形大院子,东边是东屋,一客一卧两间房,西边是锅炉房、厨房、大门、卫生间。

    午饭后,郑万福和王杰豪就在东屋眯一小会儿。

    苏建国和郑淑贤的房间在东面一间,苏小灿和苏小兰是西边一间。

    郑淑贤饭前说的要收拾苏小灿的话也就是顺嘴一说,一顿饭忙下来,早就给忘记了。

    还是苏建国现在对自己的大女儿比较上心,这几天跟人聊起来,那张口闭口就是“我家小灿怎么怎么样”,显摆得牛皮都快吹上天了。

    现在,听郑淑贤的这口气,明显是苏小灿说了什么,惹着她了。

    郑淑贤收拾完厨房的一大摊,刚进了自己的卧室,才发现平日里早就鼾声如雷的苏建国正抽着烟,喝着水。

    郑淑贤也没多想,脱了鞋,就要躺在了大床上。

    眼看着郑淑贤就要睡着了,苏建国抽完了烟,才问道:“孩子她妈,中午,小灿跟你说了什么吗?”

    原本健忘的郑淑贤一提起这事,所有的瞌睡虫都给气跑了,一下子坐起来,就要跟苏建国掰掰这心大的闺女。

第十章 去而复返的父亲() 
苏建国一听,也觉得自己闺女太心大了。平日里,连一块钱的零花钱,都要掰着花,高兴大半月的闺女,现在连四五百块钱都不眨眼地要了出来。

    要是换做以前,他也要好好收拾一顿苏小灿,自家才多大点的家底,怎么小小年纪就养成了不成器的败家子了?!

    特别是今年砖价跌了,砖厂里的生意十分的不好,只能勉强够本,他都想好了要辞一部分的人,只是,大家都是自己人,实在是辞谁也说不过去,就这样半死不活地硬撑着。

    他都想过了,过了今年,正好跟村大队的租借合同到期了,他就寻思着,找点其他的营生。

    这样不景气的情况下,闺女还乱花钱,他原本也很生气的。

    只是,自从见过闺女在市五中那自信的样子,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下意识地去反复去猜想闺女是什么意思。

    下午上工的时候,苏建国故意出门后,对众人说自己忘记带东西了,又回了一趟家。

    这个时候,家里静悄悄地,只有苏小灿一个人。她闲着无聊,正翻出发的新课本,随意地翻看着。虽然,自己前世怎么也好歹是个大学生了,初中的这些课程还真的不算什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初中大意了,以后高中的课程,谁知道到时候,自己会不会因为基础差点,阴沟里翻了船?!她虽然智商在线,但脑袋不多用用,总是会生锈的。

    苏建国一回到家,进了大三间宽阔的客厅,就见自己闺女圈在单人沙发上,认真地看着书。以前的苏小灿学习是好,但也就是凭着自己的小脑袋瓜,在家除了写作业,从来不碰书。

    现在都知道多读书了,苏建国欣慰的同时,更是坚定了要认真听听苏小灿怎么说。

    苏小灿十分惊讶苏建国的去而复返,立马踢踏着拖鞋,问他是不是忘记带什么东西了,顺便心里吐糟一下,这个时候的通讯真落后。在二十一世纪,一部手机,一个电话就什么都解决了。

    “没!”苏建国简单地回答了苏小灿,顺势就坐在隔着一张小茶几的另一个单人沙发上,朝站着的苏小灿招招手,示意她也坐下,“我都听你妈说了,说你想拿钱自己去买自行车。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苏小灿眨眨眼,有些愣神,记忆中她跟苏建国的交流一直都很少,也不知道是苏建国太过于沉默寡言了,还是她天生对爸爸这个角色有些不太亲近。

    好像前世,她除了在谈自己感情问题的时候,跟苏建国平静地坐下来说过几句话,其他时候,都是各忙各的。

    但,不管他们之间交流多与少,苏建国给苏小灿的印象从来都是宽厚稳健、值得依靠的父亲。

    她前世一直到三十二岁都没有对象,三十三岁才准备结婚,家里人只是介绍对象给她,却从来不当面给她难堪,催促她,都只是因为苏建国在跟苏小灿谈过之后,坚定地支持她,对郑淑贤说:婚姻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不能将就。说不定,迟饭反而是好饭。

    最后,她没有来得及对向爸妈证明到底她的迟饭是不是好饭,就又回到了现在。

    苏小灿眨去眼中的酸涩,接着坐下的动作,低头顺手擦掉眼中的泪花。

    前世的她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从来都没有好好地关心自己的身边最亲的人是什么样子,活得好不好,快不快乐,错失了很多的温情。

    就像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亲妹妹苏小兰这么贪吃调皮,妈妈郑淑贤这么泼辣不讲理,爸爸苏建国这么贴心细致。

    记忆中的家人更像是挂在全家福相框里看着好看的照片,而现在,她重新来活一回,才知道,才看清楚家人原来可以这么生动,让人感动。

    苏小灿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抬头,认真地看向苏建国的眼眸,解释道:“爸,我也不是非要自己去买自行车,原本就是想着自己去城里读书了,要买一两身看得过去的衣服,不要让自己这么土,可是我妈她上来就说自己有新衣服穿就该知足了。

    我就想着,自己要是拿着钱去买自行车,说不定搞搞价,能省下点钱给自己添件衣服。

    我知道自己这么做,看起来好像很臭美,很不懂事,很浪费。砖厂里的女工才每个月200块钱的工资,我张口就要400块钱乱花。

    可是,爸,我真心觉得自己现在的这些衣服太土了,在村里上学,大家都一个样,还没有察觉。

    周一的时候,我一见那看着就十分有气质的老师,教室里坐着的那些个同学,就自卑的不行。

    我也不要求跟城里的孩子们一样穿得怎么洋气,就普普通通,不要太土气就行了。

    爸,你要是也觉得我的要求很过分,就当我什么也没有说过。”

    苏小灿说到最后,都觉得自己没脸了,也是,自己一个小屁孩,臭美什么?真当自己是什么大人物,有多大的脸面,就是穷讲究。问题,你还在啃着老,……

    越想越自我厌恶了起来,不然,她再想想其他办法吧?!她记得大姑苏红花有一手的好裁缝手艺,自己的好几件衣服都出自她之手,要不要,找大姑帮自己改改衣服算了。

    苏建国边听着苏小灿说话,边抽着烟,没一会儿的功夫,整个人都被烟雾掩盖住,让人看不清楚表情。

    苏建国沉默了一下下,熄灭了手中八毛钱一盒的红梅烟,道:“我知道了。晚上吃了饭,我再跟你妈商量商量,好好说道说道。”

    苏小灿已经自我反省了一下,又找到了省钱的解决方法,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到心上。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二十五瓦的灯泡闪着橘红的灯光,时不时地闪烁那么一下下,苏建国坐在沙发上继续吞云吐雾着,郑淑贤和苏小灿姐妹俩拿着小凳子坐在沙发前,全家人守着二十寸的彩色电视机,翻来覆去换着只有七个台的电视台。

第十一章 老旧的四合院() 
苏小灿真心对现在的电视剧没有什么感觉,前世看的大片多了,对现在这些小打小闹、背景服装拍摄老旧的电视剧,是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还有一种错觉,昨天还在看五十多英寸的液晶大电视,现在看小方框里满是雪花点的屏幕,实在寒碜人呀!

    但这个时间点,在精神生活无比困乏的农村,她实在是找不出更多的乐子了。要不,拉着苏小兰去爷爷那边的老四合院逛逛去?

    说起来,她这周生病,都是家人来看她,都没有好好出去逛逛哎!至于她之前的那些个小伙伴们自从听说了她要转到城里读书,都觉得她背叛了众人,一致跟她冷战,都没有来看过她。就这点小消息还是周婷婷某天停电,四处黑灯瞎火地偷偷跑来告诉她的。

    苏小灿现在怎么也算是“大人”,对这些小孩子们怄气的行为一点也没有放到心上,等时间长了,把她们凉够了,再约出来好好玩两天,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倒是她爷爷家的那个四合院,她心里想念很久了,那是个典型的S省民居,没有某家大院的气派和规模,但也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好几代人住在那里,就是苏小灿小时候都在那个院子里长大的。

    那时候,苏建国和郑淑贤出门打工,苏小灿就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和最小的小叔苏建民带着,吃着百家饭长大。

    即便是前世三十多岁的时候,苏小灿仍记得小时候,每次吃饭的时候,端着一个小碗,往四合院门口的小通道里一站,几米的通道,挤满了一二十口人,从院子口走到门口,这人碗里夹一筷子,那人喂一口饭,妥妥地就吃饱了。

    大家不要笑话这样吃饭不卫生,那个年代,老人口里嚼着干了的馒头,都要嘴对嘴地喂了小孩吃,还说这样出来的小孩结实。

    好吧,她是真记不得自己没牙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长大的,虽然她现在也十分唾弃这种行为,觉得好不卫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