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

第46章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第46章

小说: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以沫接过苏小灿塞过来的钱,赶忙离开了尴尬之地。

    苏小灿看看墙上的挂表,时间已经一点多了,煮煮面,吃吃饭,能赶上下午上课就不错了。

    这个年代,苏小灿家里没有电磁炉,没有液化气罐,连一掀炉盖就可以用的煤球炉子都没有。

    幸亏,苏小灿重生了两三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养病,比较适应了现在的火炕,用铁火柱捅开了火口,热上水。

    然后,翻箱倒柜,找出了郑淑贤藏下的鸡蛋。现在的鸡蛋,还大多数是纯天然的土鸡蛋,比较有口福了。小盒子里一共不到十个鸡蛋,苏小灿直接拿了四个出来,做了水煮荷包蛋。

    崔以沫也买了方便回来,现在的物价还是便宜的,两块钱,能够买到四包大面饼的方便面。

    苏小灿掂量了一下崔以沫的饭量,一下子撕了三包方便面,顺口就问到站在一旁的崔以沫,道:“我平日里吃多少饭呀?怎么感觉好像今天中午,你特别饿呀?”

    苏小灿原本只是想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的,并没有一定要答案。

    崔以沫却低着头,背着手,小声解释道:“今天早晨,我四点就跟着师父晨练去了,一直到上早自习才结束,早晨只吃了一碗小米稀饭,所以,所以,……我今天的肚子才这么饿。”

    苏小灿扭头看了看只给自己留了个黑漆漆头顶的崔以沫,再看向火炕上的方便面,直接把第四袋方便面也给撕开了。

    四颗鸡蛋,四袋方便面,最后,两个人吃得干干净净。

    崔以沫捂着终于填饱的肚子,歉意地对苏小灿说道:“对不起,吃了这么多的东西,明天我把方便面的钱还给你!”

第九十六章 接送() 
苏小灿收拾了碗筷,看着时间已经一点五十了,直接把锅和碗筷用水泡上,拉着崔以沫出门了,还不忘鄙视地训了一顿崔以沫:“那你今天接送我上下学,是不是明天我也要接送你一下?”

    崔以沫推着自行车,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苏小灿坐上自行车后座,一边着急地回答道:“不用,不用!我送你,是应该的,怎么还要你来接送我呀?再说,你的脚还没有好,要是再受伤了怎么办?”

    苏小灿坐好了,低头看着急得都快流汗的崔以沫,也不愿多为难他,浅浅一笑,道:“你知道就好了!你不用回谢你接送我的好意,我为什么还要你吃饭的钱?崔以沫,我警告你啊,要是再跟我这么客气来客气去,小心我以后都不理你了!”

    崔以沫扯了一个难看的笑容,眼里带着浓浓的歉意:“苏小灿,事情不是这样算的……”

    “哼!不是这样算的,该怎么样算?”苏小灿鄙夷地轻哼了一声,霸道地说道,“我们之间,该怎么算,我说了算,你有意见吗?”

    崔以沫张张嘴巴,觉得自己都理屈词穷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安抚了苏小灿的小脾气,还唯恐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最后让她更生气。

    苏小灿看着一脸纠结的崔以沫,嘴角弯出了漂亮的弧度,拍拍自行车座,趾高气昂地扬扬下巴:“还不快点走,我们都快迟到了!”

    崔以沫猛地想起两人出门时,看到的时间,也顾不上心里的那份别扭了,不忘扭头对身后的苏小灿交待一声:“苏小灿坐好了,我们马上出发!”

    话音没落,崔以沫腿一跨,一蹬,自行车就稳稳地起步了。再然后,破旧的车子,愣是飚起了速度,“嗖”地在大街小巷穿梭了起来。

    晚上,崔以沫直接把苏小灿又送回了苏家村,不等苏家人跟他客气,一溜烟儿地就跑走了。

    冬天夜长,天早早就黑了下来,晚饭也比平常早很多。

    才晚上七点,苏家的晚饭就做好了。郑淑贤这才把喝的烂醉如泥的苏建国和郑万福唤醒了。

    原本,上次吵完架,苏建国一个人搬到了东屋去睡觉,现在因为郑万福也喝醉了,歇在了东屋,郑淑贤趁机把苏建国的东西都搬回了他们的卧室,为了怕苏建国今晚还犯倔,非常热情地挽留了郑万福在家里住一夜,说什么外面天都黑了,白天又下了雪,路滑的不行,不好走。

    郑万福当然乐意留下来了,郑家怕冬天烧煤炭,只有郑万福夫妇睡的那个屋生了一个半死不活的火炕,其他屋子都冷得跟冰窖一样。这苏家一排正房都烧着暖气,东屋卧室被单独隔了出来,除了一张砖砌的床就是火炕,烧的暖烘烘的,可比自己那个破家暖和多了。

    苏建国甩甩还有些发蒙的脑袋,都吃了半碗饭,才想起问问苏小灿今天中午和下午怎么回的家。知道是崔以沫这个小家伙送的人,十分放心地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脑后。

    唯一有意见的也就是郑淑贤了,端着碗,黑着脸,当着众人的面,数落着苏小灿,道:“小灿,不是当妈的说你,你看看中午你和那个男孩子两个人怎么吃的,就吃了那么多饭?!四包方便面,四颗鸡蛋,那都顶上咱们一家人一顿饭的饭量了?!你跟我怄气,嫌我没有给你做饭,也不能这么浪费粮食呀?”

    苏小灿轻轻掀了一下眼皮,瞟了郑淑贤一眼,不动声色地解释了一句:“我们都吃了呀?!谁说我们浪费粮食了!”

    “都吃了?!”郑淑贤拔高了声音,尖声地质问着,口里的饭喷得到处都是,也管众人嫌弃地远离了她一身的距离,拿筷子指着苏小灿,就训斥了起来,“你当自己是猪呀?一顿饭就能吃两袋方便面,两颗鸡蛋?!就你那跟小鸟一样的肚子,也不怕把肚子撑坏了?!你……”

    “好了!”苏建国按按有些头疼的太阳穴,不烦烦地打断了郑淑贤的唠叨,“孩子们吃就吃了,哪里有那么多的废话?!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郑淑贤憋红了脸,苏建国在两个闺女面前不给自己面子,这也就算了,今天当着她亲弟弟的面,都这么对她呼来喝去,就让她受不了了。

    当即就想摔碗筷,接受到苏建国威胁的眼神,愣是咽下了这口气,端着碗,红着眼圈,一个人去厨房吃饭了。

    从头到尾,吃饭的其他三个人,一个大人两个小孩都低着头,各管各的,谁也没有吱声。

    晚上休息的时候,苏建国总算给郑淑贤留了点面子,没有再提搬出卧室的事情。

    日子,好像还一如既往地过着,又好像有了一些改变。

    首先就是,苏建国跟苏小灿说了一声,他最近事情比较多,除了早晨,其他时候不一定能按时去接送她。既然崔以沫能送她一回,日后,在校门口没有等到他的时候,就让崔以沫再多送她两次吧!长短,家里给他多准备一碗饭。

    就这样,崔以沫这个未来的苏家女婿还没有正名,就开始了在苏家吃饭的历史。

    苏小灿为了不让崔以沫觉得不自在,暗地了跟郑淑贤交代了崔以沫现在的饭量挺大的,一个人当两个人算。

    郑淑贤为此跟苏建国闹意见,这接送一下苏小灿,一顿饭就浪费两个人的粮食,怎么都划不来。

    苏建国直接冷哼一声,建议以后都由郑淑贤接送苏小灿上下学。

    九十年代,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外加大都在自己村里读幼儿园、小学,八零九零一代人,从懂事起,就是自己一个人上下学的,从来不需要家长接送,就是四五岁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都不用接送的。

    猛得听到要自己接送苏小灿上下学,郑淑贤心里那是万分的别扭和不甘愿,外加上如果一接送苏小灿,她下午准赶不上麻将场儿,这件事,也便不了了之了。

第九十七章 想法() 
苏建国为了此事,还专门找了秦若菡报备了一声。秦若菡一看这情形,还真如崔以沫当初说的,帮到了苏小灿,外加上最近他除了早晨不跑早操,也没有其他的不良行为,心里对他的那份芥蒂也顺其自然地被抚平了。

    苏建国也算是一个尽职的好爸爸了,他还私底下专门找了崔以沫,感谢了他,并要求他送了苏小灿之后,一定在苏家吃一顿饭,还特别细心地关照了一句:男孩子正在长身体,饭量大一点,很正常,一定要把他们家当自己家一样看待,不要拘束,客气。

    事后,崔以沫红着脸,问苏小灿怎么就把他最近饭量变大的事情,也跟她父母说了呢?!

    苏小灿翻了一个白眼,反问道:“你现在在你舅舅家,每顿饭有吃饱过吗?”

    崔以沫下意识地就捂住了自己的肚子,回想着自己最近有没有在学校肚子饿得“咕咕”叫过。

    自从崔以沫跟着左大卫训练开始,每天早晨铁打不动的四点到六点训练两个小时,晚上,七点到九点,又跟着其他学员学两个小时的基本动作。当然,他的两个小时,比一般其他人的运动量要大了不止一倍。周末时间就更不定了。

    每天这么大的运动量,崔以沫胖嘟嘟的身型倒是微微缩了点水。

    按照苏小灿的解释,这哪是练瘦了,这是饿瘦了。

    身体加大了训练量,自然能量的消耗也就大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崔以沫的饭量翻倍了。

    要是在自己家里,也就算了,自己的父母还能让你自己的孩子饿着吗?这都九十年代了,又不是文革的时候闹饥荒,闹大生产,穷的揭不开锅。

    可是,崔以沫这是在自己舅舅家,每一个月家里送给他舅舅家的粮食都是定量的,自己一下子一顿饭多吃一两碗,这样的消耗是很明显的。

    刚开始,崔以沫还没有很在意,结果,才这么吃了两天,他舅妈就拐着弯地问:“以沫,你这最近都去哪里野去了?吃这么多,身体消化的了吗?”

    崔以沫脸皮薄,之后就自动吃回了以前的饭量,自然就饿肚子了。

    关于他跟这左大卫学武的事情,因为左大卫交代过,在他学有所成之前,拜他为师的事情,最好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崔以沫自动把苏小灿屏蔽到了任何人之外。

    至于他每天早出晚归,他对他舅舅一家的解释,就是跟着陈树文一起认识了一个武馆的师傅,那个师傅愿意免费教他学武。

    陈树文老家虽然跟崔以沫是一个村的,但陈家这两年也在市郊的东河村,也就是崔以沫舅舅方平成这个村子里买了房子。

    陈福祥上班的化肥厂就离东河村不远,所以,前几年就在东河村买了三家的旧平房,去年才翻修成了二层小楼房。陈树文小学一毕业,一家人正好搬到新房子来住。

    一个村子能有多大,谁家修房子,哪里来另一个外来户,连那家人的祖宗三代,村里无聊的人都能一一给你挖出来。

    崔以沫的舅妈周巧芬因为陈家跟崔以沫家曾是邻居,自然陈树文一家的事情知道的更多一些,明白陈家的条件不错,人性也还可以,就没有多问,她毕竟只是崔以沫的舅妈,不是亲妈,没有那份责任对他的事情事必躬亲。

    至于崔以沫的家人,因为每周末他在家的时间也不多,父母都也忙着打工,自然也难免疏忽大意了。

    就这样,各种巧合下,崔以沫每天白天肚子都处与五六分饱的状态,幸亏晚上,左大卫一般还会给他加营养餐,才没有让他饿的晕倒了。

    苏小灿作为崔以沫的同桌,又亲身经历了崔以沫一顿饭吃三袋方便面的事情,自然注意到崔以沫总是无意识地捂着自己的肚子,微微一想,就明白了崔以沫是怎么回事。

    所以,当苏建国提议让崔以沫方便的时候接送她上下学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有拒绝,想着法儿,在崔以沫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让他先把自己的肚子吃饱了。

    现在,幸亏是崔以沫刚学武没多久,饿肚子的时间也不长。只是,一天两天可以,一周两周勉强,一个月两个月糊弄糊弄,时间长了,怎么办?

    苏小灿在一旁看着都替崔以沫着急,她的好意也不过是解了他的一时之困,根本指标不治本。

    看着崔以沫摸着脑袋,还在想着什么时候她发现了他最近老饿肚子的事情,苏小灿表示,这人怎么能这么没心没肺,也不说赶紧想办法解决吃饭这么重大的民生问题。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苏小灿咬牙切齿地在一旁给崔以沫出着主意,道:“我说,崔以沫,现在是考虑面子的时候吗?你不是该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肚子吗?你们家应该给你舅舅家每个月都送的有粮食吧?你现在饭量大了,不好意思在舅舅家多吃,就让你妈给你舅舅多送点粮食好了,哪里需要你天天饿着肚子,来纠结这种问题呀?”

    崔以沫恍然大悟,没想到困扰自己好几天的问题,竟然这么简单,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了,苏小灿,还是你主意多,想得周到。这周周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