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

第28章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第28章

小说: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空回了苏小灿一句:“我家闺女就是有眼色!可不就是请了人吗?!咱上次请方友兄弟两人吃饭,不是最后闹成那样了吗?还多亏人家把你送到了医院,你住院的时候还抽空来看你,这份情,咱不能忘。

    这不,今天一大早,我就跑去城里,找了方友大兄弟,叫了李斌来咱们家一起吃个饭。

    都特意告诉了他们一声,家里没有外人,这次都是自己人,清清静静、热热闹闹,就是国家不放假,咱们也好好地过一个中秋节!

    对了,我路过市五中的时候,正好看到你们班在上体育课,就叫了你同学崔以沫过来,给他留了点苹果和梨。”

    苏小灿对苏建国的热情简直无语了,他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一个全国普天同庆的全家团圆的日子,怎么就能把这么多人给忽悠来呀?!虽然,现在的中秋节并不放假,但人家为什么不跟自家人热闹,要跑来咱们家呀?

    苏小灿不得不给苏建国降降温,提醒道:“爸,现在都已经快十一点了,你这会儿做饭,能赶得来吗?”

    苏建国收拾完了东西,又要推摩托车往外走,匆忙间,回了苏小灿一句:“一天竟是瞎操心了,谁说中午吃饭了?!匆匆忙忙,那哪能吃好?!中午饭,我们三个人就先将就一下,我得去菜园子再搬两箱梨回来,等晚上方友、李斌他们回去的时候,一人带一箱子!”

    摩托车震耳的轰隆隆声中,苏建国绝尘而去。

    这买了一套房子,就处成亲戚了?!连节日都一起过了,真是够亲密的呀!

    苏小兰“咔嚓咔嚓”清脆的吃梨声打断了苏小灿的感叹,想到苏建国说中午饭要对付,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了,也拿了一个梨过来吃。

    吃着梨还不过瘾,直接撺掇苏小兰把桃子和苹果也给洗了几个,葡萄洗了一大串,用一个黄色的大铁碗盛了,放到一旁,姐妹俩美滋滋地享受起了水果大宴。

    苏建国又往家里搬了三箱子大黄梨和一箱子苹果才消停下来。

第五十八章 凑热闹() 
苏建国走后没多久,苏小灿的大姑苏红花和二姑苏红叶都带着月饼和水果过来走了一趟,说两家人都回苏建村了,现在都在旧院苏荣发那里。

    两个姑姑看家里怪冷清的,也知道郑淑贤回娘家了,问她们要不要去旧院吃饭。

    苏小灿姐妹俩都说中午苏建国在家,不用这么麻烦了。

    两个姑姑见也没什么事,让苏小兰等会儿也过去玩,并叮嘱苏小灿安心养伤,不要乱跑,又简单地说了两句,就走人了。

    中午饭果然够将就,昨晚的馒头还剩了三四个,苏建国直接切成条,用糖炒了炒,就算是一顿饭了。

    别看平日里苏建国并不怎么做家务,也不靠近厨房,但他可是货真价实的会做饭,比郑淑贤的功力那是只好不差。

    郑淑贤那就是做点家常饭菜,除了面就是烩菜,顶多炒个土豆丝和白菜,还没有苏小灿的水平高。

    苏建国在外边闯荡逛了,现在又算是一个小老板吧,竟然要跟人下馆子,对吃食就比较关注一下。他做饭,那都是想着法儿地吃,外加上他很小的时候为了照顾弟弟妹妹,早早就开始围着炉灶转悠,功底还在。

    一吃完午饭,苏建国就开始忙活了。

    先是和苏小灿姐妹俩把家里又仔细地打扫了一遍,才下午三四点,自己就在厨房里一阵切切拌拌。

    连方友和李斌来得比较早,才刚过五点,两人就骑着那辆轻骑摩托车进门了,也是大包小包,有月饼,有水果,还从饭店打包了三四个菜过来。

    这下,可以说直接把苏建国从繁重的厨房生活里解放了出来。

    别看连方友一直一个人,但那也是很少如厨房的人。李斌更是被当做公子哥养着,十指不沾阳春水。

    苏小兰太小,只长心眼不长生活技能,压根儿就指望不上。苏小灿倒是想帮忙,金鸡独立的难度有些系数大。

    所以,几个人的饭菜原本就指望苏建国一个人,大米饭早早就做好,放在了火炕边闷着,手头也做了两三个凉菜,现在再加上李斌他们带来的菜,再炒两个素菜,那全活了。

    苏建国也乐得轻松,三个人很快就坐到了酒桌上,推杯换盏起来。

    苏小灿和苏小兰在一旁闷头吃着饭。

    苏小灿这才知道为什么苏建国要请了两人来吃饭,也知道了一些连方友和李斌家里的情况。

    原来,连方友一家人都在省城,好几年都是一个人过了,要不就是到李斌家里凑个热闹。今年,正好李斌的父母也去省城了,家里就只剩了李斌一个人,所以,苏建国这一叫,就真把两人给忽悠过来了。

    秋天越深,这夜也越来越长了。

    饭菜才吃了一半,酒才下了一斤半,天就黑了下来。

    苏家的大门也被人敲响了。

    原来是苏红花和苏红叶两家人都过来了,原本空旷的客厅,一下子挤满了人,热闹的不行。

    苏红花是苏家的老二,嫁到了隔了两个村的梨树沟,也算是城郊。大姑父钱满福,两个女儿,钱多多和钱美美,两人的性格也随了她们的名字,长大后一个爱钱,一个臭美。

    苏红叶是苏家的老三,也是苏家读书最好的人,至少读出了师范中学,以前被分到了一个偏僻的乡里小学教书,后来找对象找了一个城里人,去年才托了关系,借调回了市里。二姑夫李志刚,是陈庄煤矿的正式职工,生了两个儿子,李家阳和李家晨。

    说起来,两姐妹只差了一岁,却是同年结婚,说起来,苏小灿也是后来听郑淑贤唠叨过一下,这姐妹俩结婚那也是挺热闹的。

    当年,苏红叶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是老师,所以条件比苏红花好一点,找对象自然也比较容易,条件也要好很多。等苏红叶都过了彩礼,就等着结婚了,作为大姐的苏红花却连个对象都没有。

    苏小灿的奶奶陈翠莲给两个女儿施压,现在没有给苏红叶定婚期,告诉她,什么时候苏红花结婚了,她才能结,并直说,她条件好了,也应该拉扯姐姐一把。另一面,又告诉苏红花不要挑三拣四了,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就不要嫉妒别人,找到合适的,就早点嫁了吧!

    就这样,苏红叶让李志刚给苏红花介绍了一个昔日一起参军的战友钱满福,现在正在一个铁厂当工人。

    虽然钱满福家是农村的,家里也是兄弟多,穷得叮当响,但好歹有一份工作,又当过兵,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就这样千里姻缘一线牵,苏红花着急地嫁了出去。没过两个月苏红叶也嫁了,孩子都生在同一年。

    苏小灿坐在靠里面一点,外边坐着苏小兰,另一边坐着李斌。苏小兰跟钱多多和李家阳年龄差不多,都还是贪玩的时候,一见来人,早就跑去玩了。

    没多会儿,苏建军和苏建民两兄弟也跟着过来了,这下好了,大人小儿,男人女人,一时热闹的都快掀翻整个屋顶了。

    苏小灿有一下没一下地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小声叹了一口气。

    没想到,正在听连方友和李志刚说话的李斌,愣是在嘈杂的环境里给听到了,身体不着痕迹地往旁边侧了侧,借着喝水的动作,问道:“小小年纪,叹什么气呀?!”

    苏小灿冷不丁被人揭穿了小心思,还有闲心情跟李斌调侃道:“我就是感叹你和那位连大叔真是招人喜欢,每次来,家里都能招来一堆的人凑热闹!”

    “我还以为你们家一向都是这样子,所以,我答应来的时候,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李斌挑挑眉,言笑晏晏地回敬给了苏小灿。

    苏小灿虽然很想反驳回去,但是,她们家的情况还真是向来如此,不只是过节,平日里也是经常三五成群地有一个小酒场,谁让苏建国和郑淑贤都是老大,在同辈人中也算是年纪不小的老大哥了,家里条件又还算可以,所以,经常来他们家凑酒喝。

第五十九章 青春小故事() 
苏小灿斜瞄了李斌一眼,实在是想不出为什么像他这样清贵的公子哥要往这些凡尘俗世来凑这种无聊的热闹,大胆地问道:“你不像是爱热闹的人,为什么来蹚这趟浑水?!”

    “你这个丫头,怎么说话呢?”李斌也斜瞟着苏小灿,装作生气的样子,道,“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谁愿意这样的团聚的节日里,一个人孤零零的?!”

    李斌这边才说完,连方友就有些酒醉上头地一把揽住了他,手里拿着酒杯,带着几分醉意说道:“苏大哥,我跟你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我这兄弟那是比我哥都要跟我亲!

    我哥自从在省城落了户,就没回过元古市,最后还带走了我爸我妈,只留了我一个人在元古市。

    这么多年,每次过节,都是在我这兄弟家蹭吃蹭喝。

    别看我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但我人不傻,我知道这个世上待我最好的人是谁!

    也就我这李斌兄弟了!

    现在,我又多了一个大哥,知道我这孤家寡人一个,过中秋节都知道来叫我过节!

    苏大哥,我心里感动呀!这么多年了,除了李斌,就没有人这么惦记过我!”

    说着说着,连方友声音都有些哽咽了,抹了抹眼泪。

    李斌回抱了一下连方友,见他有些醉了,看苏家的情形,人多的,一时半会儿怕是散不了场了,他也确实对这种热闹有几分不耐烦,就对苏建国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得回城里,就先走了!”

    苏建国也不多留,家里人太多,闹得慌,也不是待客的好时机,只是他们走的时候,愣是在前面的踏板上放了两个大箱子,一个装梨,一个装其他的水果。

    按苏建国的话,这些水果都是再自家地里摘的,好吃又便宜实惠,本来是给他们两人一人准备了一个竹篓子,现在换成纸箱子,已经觉得送少了。

    李斌也痛快,都没理会苏建国身后那些嫉妒的小眼神,骑着摩托车,带着连方友就走人了。

    苏家的大聚会并没有因为城里客人的离开而散了,大家一看人都这么齐,苏建国这里还准备了几个菜没有炒,水果更是跟不要钱似的一盆一盆地往上端。

    好嘛,苏建军和苏建民两家人都来齐活了,连苏荣发和陈翠莲都跟着过来了。

    苏小兰带着一群小娃娃兵跑到了西屋的卧室,显摆自己新摆的陈设,炫耀自己才九岁就有了自己的半个空间。

    孩子多了,除了苏小灿,最大的都才九岁,小的才学会走路没多久,都太能反了,把苏小灿压在被窝下的两本杂志和《射雕》都给整出来了,吓得苏小灿赶忙一瘸一拐地跑去救场。

    最后,一个一个都喝得东倒西歪,都快十一点了,才散场。

    两大篮子的菜和肉、鸡蛋都被吃的干干净净,真应了苏建国的那句话“不够吃”。

    水果,直接吃了半篓子。

    酒瓶子,苏小灿都懒得去数有多少个了。

    好在她的两个姑姑和婶婶还比较靠谱,总算是知道这个家里没有女主人,把碗筷都洗过了,垃圾也大致收拾了一番。

    苏小灿躺在被折腾得没形的床铺,也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收拾了,沾了枕头,就睡着了。

    幸亏现在养病中,苏小灿又难得地睡了一个大懒觉。

    第二天醒来,照例只剩她一个人了。客厅里倒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比昨晚好多了。

    看来,这好男人呀,都是被逼的!

    苏小灿在心里为苏建国点个赞,收拾好了自己的床铺,看着那两本杂志,手痒痒的慌,抽出一本废旧的本子,就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构思起了自己的青春小故事。

    大纲越写越细,人物越来越丰满,苏小灿直接那里一个作文本开始了重生以来首次的小作品。

    全神贯注的投入,结果是很喜人的。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苏小灿奋笔疾书,字迹龙飞凤舞中,在手腕快被累断前,写完了一万多字的小小故事。

    故事很简单,就是初中的时候男女主人公是同学,都仅限于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高中的时候,很凑巧,两人又成了同学,还成了同桌。天长日久的相处,两人渐渐产生了情愫。男同学把这些都写在了自己的私人日记本里。

    男同学的母亲发现了他的这个秘密,十分粗暴地把这件事告到了学校,说女同学看着男同学家庭条件好,就心思不正,追求男同学,并让他成绩下滑。

    女同学虽然是农村来的,但从小就聪明,学习成绩不错,主动跟男同学分手,发奋图强,竟然高中毕业直接考上了M国的大学去读了金融系,自此一路高唱凯歌,在国外读完了研究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