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

第112章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第112章

小说: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看着崔以沫打扫课桌里的一堆五颜六色的情书,她就是想不知道也不行了!

    为此,苏小灿最近都是斜着眼睛瞪崔以沫,唯一让她庆幸的就是,可能是他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都很少单独出现在众人视线的缘故,暗恋崔以沫的人虽然时常写情书,但并没有一个人敢直接告白,或者说至少她不知道。

    但,这都无法消除苏小灿对崔以沫的怨念,以致于这几天不是对他说话阴阳怪气,就是使劲地折腾他。

    崔以沫觉得自己好冤枉呀!这些情书,他一封也没有看,都当着苏小灿的面,亲手撕碎了再扔了的。谁知道,现在的女孩子们怎么这么执着,他撕得越多,她们送的也越多。太不可理喻了!

    这样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找左大卫想办法。

    左大卫却十分满意崔以沫这块活招牌,在身无分文的时候,可以大把大把地收钞票,每日见武馆的学员一天比一天多,对于爱财如命的人来说,这才是最至关重要的事情。

    起因嘛,就是崔以沫的蜕变,或者说华丽变身,成了市五中的一个小传说,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听说了他的事迹。虽然这个时候的封闭的小县城还没有流行起偶像剧中的这些惊艳桥段,但一点也不妨碍大家内心对新奇事迹的热忱。

    尤其在大家都知道崔以沫是在武馆学武之后,半年之内变个大样的,左大卫的这个只在大门写了“武馆”两个大字、连名字都没有的武馆,就这样在元古市扬名了。

    男生们都想着成为崔以沫第二,女生们都想近距离地接触一下帅哥,慕名来武馆报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一段时间,人多的武馆后院临时搭起的二百米的小型操场都塞满了。

    武馆里其他的人不得不上阵跟着当教练。好在,现在这些人都在陈云泽的调教下,熟悉了新的训练任务,接受了格斗术的培训,应付一下这些初中生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母子谈心() 
不过,左大卫的这个武馆,可不是单纯地为了让人锻炼身体,更不是让众人来这里偷懒的,许多人来了几次,就习惯不了这里的训练强度,冷静下来,慢慢地退出了。

    特别是许多为了犯花痴而来的那些女孩子们,只是一节课,就让她们疼的累的接受不了。

    坚持下来的女孩,就成了武馆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女孩子里,苏小灿、白曼文、赵心凌、元初夏和丁慧妍,成了铁杆的五人组。

    白曼文和丁慧妍是从年前被苏小灿洗脑之后,就一门心思想着要来学武。赵心凌和元初夏是听说了她们三人学武,也跑来凑热闹的。

    面对崔以沫的烦恼,他没有想到,第一个找他谈话的人会是他的母亲——方萍雅。

    这天,做完晚饭之后,方萍雅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拉着崔以沫在外边逛了起来。

    母子两人还从来没有这样清闲地交流过,都有些不太适应,气氛并不算温馨。

    方萍雅是一个干脆利落的人,两人走了几分钟,就打破了这种僵局,主动说道:“以沫,这几天,我看你十分烦闷,是有什么心事嘛?我是你妈妈,你不介意,跟我聊聊嘛?”

    崔以沫一时有些傻眼了。

    这,聊什么呀?

    跟自己妈妈聊自己早恋的事情吗?会不会被揍扁呀?虽然,现在他们全家上阵,想打过他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作为一个深觉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小男子汉来说,心事,已经不是能跟自己母亲分享的事情了。

    如果有机会,可以说给他哥哥崔以安听,毕竟他们是亲兄弟,又年龄相差不大。

    只是,跟母亲聊这种心事,还是算了吧!

    方萍雅也留意到了崔以沫对自己微微的抗拒,说来,这几年,孩子们都渐渐大了,特别是她家的两个孩子,都特别懂事,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不给她找麻烦,让她轻松了很多。

    她的丈夫崔向诚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在一化肥厂长当工人。整个家靠着他的那点死工资,根本养活不了这个家,更何况还是两个儿子的情况下。

    偏偏,崔向诚也是一个命硬的人,方萍雅嫁给他的时候,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

    当然,崔向诚不是一个孤儿,他有自己的父母兄妹,只是,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全家煤气中毒,父母和年幼的妹妹都去世了,就他一个人活了过来。

    好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成年了,国家的那场浩劫也过去了,一切都在百废待兴之中。正好,化肥厂找工人,他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如一日地过去了。

    而方萍雅一个女人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活计,种地喂猪养活两个孩子。等孩子们都大了些,她就开始四处打工,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零零碎碎地忙活到中年,夫妻两人终于靠借着一堆外债,把房子翻修了一遍。

    原本,以为两个孩子都去成了读书,家里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没想到崔以沫会这么好命,遇到了这样一位好的师父,肯教他学武术,还帮家里挣下了那样一份家业。

    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现在又被招来做了武馆的厨娘,有了一份稳定而舒心的工作,即便是每天再累,看着这样一群努力而正直可爱的人和自己一天一天长进和改变的儿子,也是一种无言的鼓励和幸福。

    她都计划好了,今年下半年,全家在城里租个房子住,两个孩子都可以住在城里,骑车上下学,崔向诚也可以直接坐上厂子的班车上下班,不用每天都要从家里提前一个小时出门,然后找地方停放自己的破旧自行车,在着急去赶班车。

    崔家全家人都更有了奔头,更活得积极乐观了起来。

    终于从常年的贫困中挣扎出来,方萍雅才有了心思,开始关心起自己的两个儿子,现在还主要是崔以沫。

    当一个母亲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时,很容易就能从自己孩子的所作所为中找到突破点,发现问题的所在。

    主要是,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还这样毫无顾忌。

    方萍雅看着崔以沫和苏小灿除了各自有事时,几乎同进同出,形影不离,再观察两人的相处方式和眼神姿态,哪里还不明白,这两人青梅竹马,彼此暗生了情愫。

    其实,方萍雅本人是一个开明的父母,如果崔以沫喜欢的是一般的女孩子,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他们折腾了。

    可是,偏偏崔以沫喜欢的竟然是苏小灿。

    不是说,苏小灿不优秀,不好。

    而是说,苏小灿太优秀,太好了。

    她自己的傻儿子,她还不明白有几斤几两吗?就算再是左大卫口中天赋惊人的天才,到头来,还不是一个武夫,顶多跟左大卫一样,当一个武馆的师父?或者,像武馆里的其他人一样,当个兵,然后回来继续为生活所迫?!

    他们崔家、方家,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资历,根本给不了崔以沫再进一步发展的舞台。

    即便是崔以沫借着苏家或是左大卫的关系,长进了一些,可又能走到哪一步?

    而苏家呢?苏小灿呢?

    看看现在的苏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买房子买房子修房子,都不眨眼的。照他们这样下去,只会路越走越宽,钱越挣越多。

    不说这些,就说苏小灿,方萍雅每天在武馆里,自然是注意到,这里这么多人,有真本事的人还不在少数,但隐隐地,都要听苏小灿这个小孩子的话。

    不要看苏小灿人小,个头不高,整个人开起来小巧玲珑的,现在却是没有人敢忽视她的存在。

    其实,不光是方萍雅,就是苏小灿身边的人,学校认识苏小灿的师生,也都不自觉地受着影响。她身上的气势和威压,有时候,一个眼神扫过去,不要说初一(5)班连老师都管不了的小混混了,就是武馆里的这些大男人,都觉得有压力。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大家都知道苏小灿十分出色,出色得已经是他们需要抬头仰望的存在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年轻时候的故事() 
特别是在学校里学生的表现特别的明显。说起来,苏小灿学习成绩好,人还算是好说话,时常笑眯眯的,杏眼微弯,也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小美女,不及白曼文这样精致的漂亮,也不该默默无闻。

    可惜,全校的师生,没有一个异性会去喜欢她,因为在他们眼中,校花班花都可以随手摘到,女王只能臣服。

    这样的苏小灿,在同龄人中,在她身边的人眼中,就像一颗耀眼的发光体,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方萍雅见自己的儿子喜欢了这样一个女孩子,现在就被压制的跟个小跟班一样,这以后长大了,苏小灿更加厉害起来,先不说自己儿子是不是会自尊心受挫,见过这么优秀的女孩子了,能不能再看上其他人。

    就说,苏小灿以后的人生高度,接触到比崔以沫更加优秀厉害的人,能不能再看上他,想得起他都成问题。

    这样注定是一条艰辛而没有前路的恋爱之路,她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才这么小,就开始去接受。

    现在断了,年龄还小,性情不定,说不定能慢慢地想开,等长大了,他们之间不再有交集,就会看开了。

    老话说的对:长痛不如短痛。

    方萍雅也在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在不伤崔以沫自尊心和感情的情况下,去说服他。

    这一想,都好几天了,还没有一个好主意。

    这几天,每天看着苏小灿一个不高兴,就拿自己的儿子出气,使唤起人来,就跟使唤奴隶下人一样,她这个做母亲的,看着心疼的只咬牙。

    这不,虽然没有想好怎么说,却仍是把崔以沫叫了出来。

    此刻,她都开了头,崔以沫却仍沉默着,没有去接话,没来由地就伤心了起来。

    方萍雅看着眼前越来越优秀的小儿子,眨眨有些发酸的眼睛,忽然想起了尘封已久的往事。

    “以沫,妈妈今天给你讲讲我年轻时候的故事吧!

    这些话,连你爸爸和哥哥,我都从来没有说过。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男朋友的,不过,那个人不是你爸爸,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你爸爸。

    那个男人很优秀,父母都是京都人,那个年代,你也知道,他父母知识分子下乡,一起到了元古市。

    后来,他父母回乡返城,走了。

    他当时被正在咱们元古市最偏远的远山镇一个山沟里上班,因为情况特殊,没有一起走,当时就寄主在你舅舅家附近。

    不要看他在山沟沟里上班,那却是别人都不敢想象的金饭碗。

    你们还小,没有听说过,在远山镇的山沟沟里,曾经有一个据说规模不小的印钞厂。

    那里上班的工人工资高,活儿又不重,外加上那人全家都是京都人,人长得又帅又高又和气,村里的小姑娘们都偷偷喜欢他。谁要是多跟他说了一句话,就让人羡慕很长时间。

    还有外村的、城里的媒婆给他介绍过对象。

    不过,他对外都说:父母希望他回京都,所以,不能这个时候轻率地毁了一个姑娘。

    私底下,他却对我说,他父母很开明,只要见到我,一定会同意我们两人的关系,现在,我们等的就是我赶快长大,到了结婚年龄。

    就这样,我们悄悄交往了两年多,眼看着我就要到二十周岁的生日了,却出现了意外。

    印钞厂突然要搬迁,不是简单地从山沟沟里迁到市里面,而是直接迁到京都郊区,所有工人自愿选择去留。

    那人肯定是要回京都的,那是他的家,他的家人都在那里,他不属于元古市,或者说从来都不属于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县城。

    我们两人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只觉得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可是,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

    到了我们约好的一起坐火车的那天,我却被反锁在了家里。不是我不想跑,不是我不想闹,是我心都死了。

    我妈,我亲妈,你亲姥姥,还有你老爹、舅舅、舅妈,全都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走。

    原来,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那人的父母悄悄地找到了你姥姥姥爹,跟他们做了一笔交易:我不进京,跟他们儿子主动断绝关系,就给你舅舅安排工作,现在是临时的,只要我结了婚,马上就转正。

    你姥姥跟我说:孩儿呀,我们做父母的没本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我们别无选择。现在你哥哥有希望成了正式工,将来有出息了,一定好好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就这样,我在家里被关了两个月,都没有等来那人,匆匆忙忙,就给你姥姥姥爹安排嫁给了你们爸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