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626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626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达姆不知道东联那位年轻的元首决定收乌代当学生,是因为伊拉克选择了石油亚元而投挑报李,还是另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图谋。但萨达姆清楚一iǎn,现在让伊拉克与东联的利益关系捆绑得更紧一iǎn,对伊拉克目前面临的战争压力只会更有利。

    至于将来伊拉克如何面对与东联的关系,还是等战胜了伊朗人再说吧。

    或许,有了东联那位年轻的元首亲自调教,乌代将来能带领伊拉克重显巴比伦帝国的辉煌也不定。

    唯今之计,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但愿东联那位年轻的元首能真的传授给乌代真正的治国之道。(。。)

第836章 东联和德国合作的新成果!() 
东联和西德联手在伊拉克投资建厂,对于工业基础不强的伊拉克而言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

    不过,萨达姆知道,天下从来就没有白吃的午餐。相比于伊拉克将来能得到的,肯定比付出的要多得多。

    然而,无论东联是不是真的抱有殖民伊拉克的企图,都不是萨达姆现在需要考虑的。他唯一要做的是怎么样通过拉大东联的援助力量,让伊拉克战胜伊朗,从而赢得这场该死的战争!

    中东是阿伯拉人的中东,如果在打赢伊朗人后,再能把犹太人从耶路撒冷驱逐出去,未来哪怕让伊拉克付出再大的代价,他这位伊拉克的总统也认了。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东联和联邦德国在伊拉克的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都有哪些,但乌代在电话里说了至少会有一个坦克制造厂、一个飞机制造厂,一个潜艇制造厂。而这类工厂正是伊拉克目前最需要的。显然,东联那位年轻的元首是希望伊拉克能赢得这次战争的。

    在苏联忽然提出要叙利亚境内挖通一条连接地中海和幼发拉底河的大运河这个局势下,东联打算再度加大对伊拉克的投资,这让萨达姆不得不浮想连连。

    苏联不再以前那样通过输出红色革命来掩饰其殖民意图,而是效仿东联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经济控制的目的,这从侧面证明,东联那些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元首,对苏联正在进行的经济和体制改革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力。

    美国从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在图谋中东的石油资源,对此,萨达姆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苏联依靠其世界最大版图疆域和丰富资源,一直都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似乎还从来没有听说苏联有谋夺别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做法。难道苏联不打算再搞社会主义革命转而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学着用资本来控制资源?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是在朝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由此看来,这个世界的整体格局,很快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了啊!

    萨达姆不禁为自己的这个大胆假设而感到无比震惊。

    伊拉克是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要仿效华夏,敞开国门,热烈欢迎外国资本来伊拉克投资建厂了。或许,东联和联邦德国的这次联合投资。以及苏联牵头搞的那个叙伊运河计划,就是一个最大的契机。

    慕尼黑,克劳斯?玛菲?威格曼集团公司试验场。

    蒙蒙细雨中,一辆豹二家族的改进型主战坦克,正以不低于每小时五十公里的速度,在复杂地坑洼地形中掀起漫天的泥浆,纵横驰骋。

    试验场观察台上,身披一件黑皮风衣的杨卫平,双手端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那辆正在进行严酷测试的体型庞大的主战坦克的每一个变速、转向、启动、加速、停止、射击等战术动作。

    早在跟梅塞德斯公司合作生产ar…1790…1a型风冷柴油发动机,共同改装生产“东北虎”中型主战坦克的那时候起,杨卫平就已经与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就豹二主战坦克的进一步改良计划展开了深度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天工东联国防军k85主战坦克实现工业化量产之后,杨卫平依然没有把与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的合作落下。

    因为杨卫平很清楚,单靠东联的工业和技术力量,想将豹二家族的最强大实用的豹2a6搞出来。没有德国人配合,东联至少还得摸索十年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长达七年的技术合作。天工可以说,没有东联在计算机和信息传输技术方面的支持,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现在就想完成豹2a6的设计定型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款豹2a6的火控系统,比东联现役的k85还要更为先进一等,它的车长和炮长的观瞄、炮控装置都有冗余装置,能保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作战时作出迅速反应。而且其火控系统与指挥系统紧密连接。即使在决战时遇到数量占优势的敌方坦克,也能凭其只有六秒的反应时间使得坦克处于最佳作战状态。

    在信息化方面,也就是管通情方面,这款豹2a6主战坦克也能通过数据连将各车的情报综合起来,搭配导航系统和电子地图。在液晶彩色显示器上清楚地标明周边敌我位置、战场情报及补给地点,并进而规划行进线路、组织进攻或防守,乃至与预先制定作战计划等等。该系统能让各车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明确完整的战场信息,使部队易于集结部署、以最佳路线前进,并在最短时间内部署到位。

    可以说,东联和西德联合研制成功的这款豹2a6主战坦克,已经将美国还在研制中的1a2主战坦克在信息化程度上甩出一大截。也因此而被联邦德国列为最高国家机密,严禁向任何国家透露半分信息。否则,东联有权将豹2a6的所有技术机密向全世界各国公开。

    从观察台回到观察室里面的信息化指挥平台,杨卫平和科尔一起看着从试验坦克内部传输过来的各种战场信息,迅捷高效的即时战场信息传输,让科尔这位联邦德国总理不时惊呼出声。

    “太先进了!太强大了!简直是太无敌了!这才是最强大的陆上利器!这才是德国最需要的坦克!”

    “等德国空军装备上新efa计划中的f22战术战斗机,我敢保证,联邦德国国防军在陆地战场肯定能所向披靡!”杨卫平笑呵呵地指着前方的液晶大屏幕笑道:“这套军用数据链的最关键之处,是可以实现空地信息共享和指挥。”

    “可据我所知,贵国的军用数据链是海、陆、空三军共享的呀!”科尔装出一副难以理解地神态,正色问道:“为什么我们这套数据链只能实现空地共享呢?”

    “贵国想要拥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还是等东西两德实现统一以后再说吧!”杨卫平不无遗憾地叹然说道。

    “元首先生,您觉得德国能实现重新统一吗?”科尔脸色格外凝重地望着杨卫平问道。

    “如果美、英、法三国都能支持德国统一,或许,我可以帮贵国跟苏联方面好好勾通一下。”杨卫平很认真地正色答道:“苏联正在谋求重新融入欧洲,如果可能,安德罗波夫是不会让民主德国成为苏联重回欧洲的障碍的!”

    “不管将来德国是否能实现统一,元首先生能有这份为德意志人民着想的心,我就已经非常感谢了。”科尔郑重地点头说道:“欧洲实现一体化的前提,是德国重新统一!我相信,撒切尔夫人是会支持德国统一的!”

    “或许,新efa计划成功之日,就是德国统一的时机。”杨卫平意味深长地看着科尔,微笑着说道:“只有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民主德国的人民才会对回归德意志拥有安全感。”

    科尔自然能听明白杨卫平这话里的内在意思,因此相当郑重地点头说道:“请元首先生放心,我国政府肯定会全力推动新efa计划的进程加速!”

    看完了豹2a6的综合性能测试,试验场中很快又出现了一辆体型同样庞大的轮式装甲车。

    这款由杨卫平提出的“拳击手”装甲运兵车,也是东联在跟德国合作研制豹2a6的同时开始投入研制的一款先进而强大的轮式装甲车。

    早在杨卫平帮华夏研制92式轮式装甲运兵车的时候,杨卫平就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用途轮式装甲车战术概念。只不过由于华夏当时的经费不足,这个计划一直被搁置。最终杨卫平只能通过当时的北缅与联邦德国合作研制,共担风险。

    这款被后世各国誉为“世界第一装甲车”的“拳击手”轮式装甲运兵车,最让杨卫平心仪的是它不变的车体与模块化设计的结合。

    车体用高硬度装甲焊接,模块化设计包括驾驶模组和任务模组两大部分。能保持车体不变,后车厢则被分成一组一组的模块。后方空间有14立方米,也便于改装根据需要来调整模块,可把原来的人员输送车变成装甲救护车、后勤补给车或装甲指挥车。而更换后车厢模块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这款明显具备德意志风格的并被命名为“拳击手”的轮式装甲车,刚提出就得到了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和梅塞德斯公司的追捧,可以说是与当时的杨大老板一拍即合。

    经过为时六年多的不断设计和改进,终于在一个月之前得以定型。该装甲车能变成十种车型,充份显示了非常突出的组合速变和多用途性能思计特点。再一次为联邦德国陆军增加了一种强大的战场利器,深受参加测试的联邦德国官兵赞誉。(。。)

第837章 再一次抢美帝的先手!() 
尽管德国在二战战败后被美、苏、英、法抢走了大量的科研资料、科技人才和工业设施。,但是,日尔曼人优秀的基因天赋却让联邦德国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一点点地恢复元气。

    老牌工业强国的深厚底蕴,大量的产业工人使得联邦德国的工业体系发展只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又再度挤身世界一流工业强国的行列。

    对此,杨卫平是既羡慕,又嫉妒。不过,更多的是钦佩!

    德国人非常务实。他们深知作为战败国,美、苏、英、法四大强国是肯定不会容许德国发展核工业的。因此,他们很聪明地选择了与杨卫平合作,利用天工实验室的便利、利用华夏丰富的核资源,共同研究民用核电技术的新安全体系和标准。

    可以说,东联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地造同核弹,除了杨卫平所掌握的华夏核技术,联邦德国的核专家和技术团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虽然说联邦德国手里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的核弹头,但杨卫平非常清楚,以西德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核技术储备,他们随时随地都能造出原子弹和氢弹。当然,前提是能避开ia和kgb在德国境内广布的耳目眼线。

    由于冷战开始后,美、英、法为了扶持联邦德国对抗民主德国,是以并没有过多地干涉西德发展各类型常规武器。而且在默许以色列暗地里研制核武器的同时,也有选择性地无视西德大力发展民用核电站。

    在杨卫平看来,美、英、法之所以会同意西德建核电站,无外乎是他们认为核电站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辐射污染源。一旦欧洲重燃战火,界时引爆西德的核电站也是阻止红色苏联向西欧进军的有效手段。

    只可惜,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低估了德国人的坚毅忍耐力和日尔曼人的智慧。后世德国主导的欧盟在国际社会有着何等举重轻足的地位。估计这个世界也就只有杨卫平一个人知道。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对东联和华夏都没有什么直接利害关系。相反,德国越强大,越能牵制美、苏、英、法在欧洲的力量。然而,德国统一的时间越晚。其对东联和华夏的盟友依赖关系就越牢靠。这显然是对东联和华夏都有利可图的。

    豹2a6主战坦克和“拳击手”轮式装甲运兵车研制成功后,在极大程度地增加了西德总理科尔统一东西德国的底气的同时,也补足了东联国防军陆军地面攻击利器的不足。这让杨卫平更有信心跟美帝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掰掰腕子。

    这么一来,杨卫平对在伊拉克投资建厂的规划也可以稍作调整,可以放心地把东联现役的东北虎ii主战坦克和tk82轮式装甲车的生产线卖给伊拉克了,从而可以把伊拉克打造成美帝在中东地区最头痛的一根钉子。

    有了叙伊运河当杻带,伊拉克和叙利亚肯定会成为最坚定的盟友。界时伊拉克拥有什么样的先进武器装备,叙利亚同样会拥有。这个布局,对将来说服叙利亚政府向土尔其政府要求重新界定两国在伊斯肯德伦地区的边界线争议是比较有利的。

    对苏联抛出叙伊运河计划。杨卫平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苏联出头为叙利亚和伊拉克对付美帝,其二是以叙利亚为跳板来对付土尔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