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597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597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罗小彤押着李美琪从书房出去后,杨卫平缓步走到朝北的窗户前拉开墨绿色的天鹅绒窗帘,定定地远眺着北方天空中的云彩,沉默无语。

    前不久在京城跟邓公会晤的时候,邓公提出了想要从东联引进歼十五系列战斗机的要求。

    “孟加拉湾上空的手术刀事件”,无疑让东联的歼十五重型战斗机一跃成为全世界各国空军最耀眼的明星。

    华夏空军希望引进歼十五,杨卫平当然是非常乐意的。但是,如果华夏空军全面换装歼十五,那么现役的三百五十架歼十四猛禽该如何处理呢?这才是让杨卫平有些头痛的问题。

    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既能让华夏空军下决心把三百多架歼十四全部退役。又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给美帝空军挖个坑让他们自己跳下去?

    杨卫平从来都没轻看过美国人的智商,更不会认为美帝的航空专家会是一群脑子进水了的白。痴货色。不然的话,美帝就不会有实力研发出第四代先进战斗机中的佼佼者22和两款经典。

    空军机型的选择。必然是为国家战略服务。

    东联的战略极限注定了杨卫平只能把东联空军的第四代先进战斗机确定为y的改进版。

    而将y22的设计理念融于到欧洲的ea计划,这不过是杨卫平存心恶心一把美帝的意气之举。

    杨卫平相信,就算ea计划中的y22设计理念和部分参数被美帝的情报机构获得了,美帝也不会考虑放弃对y22的继续研制。包括东联和华夏合作研制y也同样如此。

    谁能抢先拿出成熟的验证机,谁就能在第四代先进战斗机领域引领全球空军的发展思想。

    不论是华夏的歼十四猛禽,还是美国海军的14雄猫,都只能是第三代战斗机中的王者,代差的差距,注定了华夏猫和美国猫的空优性能永远都无法超越第四代先进战斗机。

    不过。杨卫平深信,即算是世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华夏猫和美国猫依然在世界空军竞技舞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绝对会对这种美帝限制出口的先进重型战斗机热烈欢迎。

    对于美帝海军为什么会作出将14雄猫全部退役封存的决定。杨卫平一直认为14可变后掠翼带来的沉重后勤压力并非是唯一因素。

    因为,凭美帝的工业基础和实力,哪怕七百多架14带来的后勤压力再大,美帝海军照样能养得起。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格鲁曼公司在与洛克希德等多家公司的商业竞争过程中,遭遇了来自美国政。府,甚至是美国政。府幕后的那几个财团家族势力的打压。所以才不得不最终选择退出这场竞技,以失败者的身份,带着雄猫一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附近的“航空航天维护与再生中心”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坟场安家落户,安享晚年。

    美帝以历喜欢搞武器禁运,限制出口这类把戏,但杨卫平可没有这种顾虑。

    就杨卫平目前所掌握的华夏空军对歼十四猛禽的使用情况,空军的后勤压力并不是对可变后掠翼部件的维护,而是人员的培训和搭配,使得华夏空军不得不为这只华夏猫配置一个庞大的后勤保障队伍。

    但正所谓凡事有其弊也有其利。

    这种庞大的后勤保障队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华夏培养出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机械师队伍。

    想想后世小日本汽车的市场战略,杨卫平觉得东联和华夏也可以将小鬼子的这种理念套用到歼十四的出口机型上。飞机我可以卖得稍微便宜点,但是后续的维修保养和零部件更换,才是最大的利润点所在。

    而且,如果东联和华夏能培训出一批接一批的优秀机械师人才,这对于整体提升东联和华夏的国家工业化体系绝对可以起到无可替代的巨大促进作用。

    或许,可以在为歼十四华夏猫的技术升级方面,来可美帝下个套。

    届时,华夏空军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布把歼十四正式列为对外出口创汇机型,为换装歼十五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正当理由。

    只不过,要让二航放弃歼十四,改选歼十五,这个工作,只能由邓公出面去解决,杨卫平绝对不能插手。

    罗小彤与李美琪之间的这场戏该如何演,杨卫平没想过要去过问。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人去做,历来都是杨卫平管人的风格。

    杨卫平相信,以李美琪的本事,加上罗小彤的刻意配合,这出戏不说是天衣无缝,应该也能做到滴水不漏。

    将李美琪的事暂时放下后,杨卫平的心思转到了出访苏联这件大事上来。

    这次去苏联,杨卫平自然不是为了满足对苏联的特殊情怀。想要跟安德罗波夫这只老狐狸打交道,杨卫平必须打足十二分的精神和警觉。

    这个地球上要论翻脸比翻书还要快的人种,斯拉夫人绝对可以排名前三。

    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可言,国家利益才是永恒的追求。

    而要想再多借苏联这张虎皮多用几年,杨卫平这一次肯定得要再度为苏联正在进行的改革提一些真正有建设意久的良策。

    既要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又同时满足东联的国家利益,而且还不能损及华夏的国家利益,此次访苏,绝对是对杨卫平政治手腕的一次大考。

    就地缘政治层面考虑,东联和苏联压根就不再地缘方面的冲突。可华夏不一样!

    华夏既与苏联有地缘关系,又跟东联有地缘接壤。弄好了,华夏可以成为东联和苏联之间的润滑剂。但万一要是稍许处理不当,华夏就有可能成为直接导致东华关系破裂的最大变数。

    唉!国际政治真特么的不是人玩的。杨卫平自言自语地苦笑着喃喃感慨不已。

    似乎都知道杨卫平在书房里琢磨大事,苏红梅、叶小乔、杨心茹都是很自觉地没去打扰他。哪怕是晚餐开饭了,也是由苏红梅盛了碗饭菜给他端进去。

    不过让她们没想到的是,杨卫平居然在书房里呆了整整一晚。

    这也避免了叶小乔和杨心茹两位元配夫人的尴尬,也让苏红梅纠结的心理得以放松。

    次日,杨卫平的专机转道南湖省城黄花国际机场,接上杨卫平和杨心茹及一干随行人员,直接从长砂飞往莫斯科。

    初冬的莫斯科,迎来了杨卫平就任东联国家元首的首次国事访问。

    11月12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东联的“元首一号”在四架护航的苏联空军“苏27”战斗机护卫下,徐徐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i580

第796章 杨卫平访苏(一)() 
世界各国媒体对东联元首杨卫平访问苏联,甚至比杨卫平访华的关注度还要来得更高。

    苏联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访问东联的时候,东苏两国签署并发表了东苏联合声明。只不过这份声明里面的协议条款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就已经使得苏联为了履行协议而不惜大举出动苏联海军,来牵制美国对东联搞军事威胁。

    东联元首杨卫平这次访苏,会不会让东苏联合声明全部落到实去,接下来的东苏两国是否会在国际上还有更大的动作,这些都是世界各国政。府都急于了解的。

    莫斯科的媒体记者们自然也迎来了一场属于他们的新闻盛宴。

    杨卫平的专机还没有到达,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周边已经围满了来自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其他国家驻苏联的新闻工作者。

    随着东联“元首一号”在停机坪渐渐停稳,原本热闹的欢迎队伍顿时变得安静起来。

    一辆舷梯车稳稳地开到机舱门前停好,很快,厚重的机舱门缓缓开启。

    身着一套黑色七粒扣收腰修身侍从服的罗小彤第一个出现在机舱门后,四处打量了一圈后,罗小彤快步从舷梯走下,与苏方的安保工作负责人员进行了短暂的勾通后,这才通过手里握着的对讲机通知机内的同伴。

    九名穿着跟罗小彤身上同一款式侍从服的年约二十三四的年轻侍卫从机舱内鱼贯而出,随即在“元首一号”四周九个警戒位置站定,人人脸上的神情都是庄严肃穆,一丝不苟。

    罗小彤面无表情地绕着“元首一号”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后,这才匆匆重新登机进入机舱内部。

    大约一分钟左右。杨卫平和杨心茹手挽手出现在机舱门口。

    杨卫平身着一套藏青色的九粒扣立领收腰修身唐装,配以修剪刀得整整齐齐的板寸平头,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精神抖擞。却又不失稳重。

    杨心茹则是一件修身深蓝色印花改良式旗袍外加黑色燕尾小礼服外套,中西合璧的优雅搭配。并没有因为她的年龄而让人觉得这位东联第一夫人实在是太年轻了。

    一边微笑着挥手致意,杨卫平和杨心茹手牵手从舷梯台阶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来。

    舷梯前,两名身穿苏联民族服饰的男女青年按当地迎接贵宾的传统,向杨卫平敬献了面色和盐。

    杨卫平微笑着掰下一小块面包,蘸盐品尝。让这两名俄罗斯族俊男美女激动不已。

    如此年轻的国家元首,实在是太让身为同龄人的苏联青年有着不切实际的虚幻感觉。

    因为这位年轻的东联元首并非那种继承父辈余荫的皇族,而是东辉联邦共和国的开国元首!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军事都相当强大的亚洲强国的最高领袖。

    苏联最高主席团副主席葛罗米科夫、莫斯科市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等苏联政。府高级官员在机场为杨卫平及其夫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东联驻苏联大使李辉和使馆工作人员也在机场迎接杨卫平元首和夫人一行。

    当杨卫平在翻译陪同下与戈尔巴乔夫亲切地握手见礼时,杨卫平下意识地将视线在戈尔巴乔夫的地图脑袋上停了两三秒。

    对于这位亲手断送了苏联共。产。党政治生命的“民主斗士”。杨卫平一直不明白戈尔巴乔夫是脑子进了水,还是当时受到挟持而被迫作出的决定。

    如果说赫鲁晓夫挥霍了斯大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那么戈尔巴乔夫绝对是比赫鲁晓夫更为败家十倍百倍的超级败家子。

    作为一名政治人物,戈尔巴乔夫的感官当然也是非常的敏感。他清楚地感觉到了眼前这位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元首对他的特别关注。这种感觉让戈尔巴乔夫很是有点困惑。

    记忆中,戈尔巴乔夫记得自己貌似没有跟这位东联元首打过照面。可为什么他会有一种被这位年轻得不象话的东联元首一眼看穿的感觉呢?

    在葛罗米科夫的陪同下,杨卫平对苏联的三军仪仗队进行了检阅,随后根据苏方的安排接受了塔斯社记者的采访。

    反正杨卫平已经有了在机场进行一次临时演讲的心里准备,是以对苏联方面的安排还是乐意配合。

    早就习惯了面对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围观,杨卫平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顿时就赢得了现场绝大多数记者们的好感。

    “尊敬的杨元首,您好。我是塔斯社记者科拉波娃,我想请问,作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您的外交观是什么?”

    杨卫平淡然笑道:“生命在于运动,外交在于活动。要多出去走走,广交朋友,深交朋友。”

    “杨元首,您好!我是真理报的记者安萨莉卡,我刚才发现您的夫人身上穿的这套衣服早在东联开国大典时就穿过了,难道作为东联第一夫人,您的夫人只有这么一套用于出席隆重场合的服饰吗?”

    “这显然说明了我的夫人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好妻子。”杨卫平温和地微笑着答道。

    “尊敬的杨元首,您好!我是东联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谭诗媛。现在东联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您的这次访苏,不知您此刻有什么话要对东苏两国人民说的吗?”

    杨卫平亲切地微笑着点头为意。语速平稳地朗声说道:“今年十月我和安德罗波夫主席在曼德勒成功会晤,商定了东苏联合声明的有关条款并正式对外公布。东联和苏联将成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间将重点开展投资、金融、能源、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远东开发等多领域合作。

    两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落实我们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合作共识,而且在一些新领域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东苏两国经济结构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合作领域宽,市场空间广阔。两国要深化经贸合作,继续大加强改善贸易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战略性合作项目,打造高质量合作平台。

    东苏两国将会以新成立的曼德勒合作组织作为东联印度洋新经济带与苏联欧亚经济聪明对接的重要平台。拓宽两国务实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