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500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500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及的战略管理规划,就提到国防部平衡资源与风险来实现五个按优先级排列的战略目标:一是在今天的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二是防止与遏制冲突;三是准备击败对手并在大范围突发事件中取胜;四是保留并增强志愿部队;五是改革国防企业的业务和支援职能。”

    钱老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难道这才是‘星球大战计划’的真正核心内容,而不是他们説的太空军事战略防御计划那么简单?”

    “没错!”杨卫平非常肯定地diǎn头説道:“正因为我向苏联指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真正核心,苏联方面才会那么大方地把他们的质子火箭、空间站、核动力航母技术交出来。”

第662章 私访北缅的神秘客人() 
显然,钱老也并非那种只知道埋头钻研技术的老学究。

    如果苏联只是通过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片面了解和臆断,把国家资源集中到还是科幻层面的高能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轨道炮、反重力引擎等尖端军事技术的钻研,天知道这得要花多少年,耗费多少经费才能出成果?

    真要是让苏联人钻进了这条死胡同里,从而忽略了其他战略层面的管理和建设,以苏联现有的国家经济,其后果如何,钱老是真不敢想了。

    “难道这个‘星球大战计划’,是美英联手给苏联下的一个套?”钱老恍然大悟地失声问道。

    “呵呵,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杨卫平一边点了根雪茄抽了一口,一边轻松地笑道:“因为不论往太空发射部署什么样的设备,其成本等同于相同重量的黄金,是按克为单位来计算的。

    就拿北缅来讲,如果我也想在太空弄个空间站玩玩,我最起码得为这个项目准备不低于五千亿美金的资金。以北缅现有的国家经济状况,这笔钱我肯定能拿得出来,但是,如果我把这笔巨额资金投入基础工业的研发,我相信我能取得性价比更高的成果。”

    “既然你没打算搞,为什么还问苏联要这方面的技术?”钱老边说边冲杨卫平翻了翻白眼。

    “我可以拿回来当技术积累啊!”杨卫平乐呵呵地说道:“在航天航空科技方面,有很多是可以拿来当作民用的。再说了,就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态势,我造个两三艘核动力航母和战略核潜艇就足以保障缅甸的国家安全了,根本就犯不着去把有限的资金浪费在空间站、高能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轨道炮这类暂时还不切实际的太空武器研究上。不过,运载火箭我觉得还是可以适当地搞搞。毕竟现在世界各国对卫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全球卫星发射市场还是大有钱途的。”

    钱老闻言知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是准备跟国内合作搞新型运载火箭?”

    “合作不是不可以。”杨卫平淡然笑道:“但地点得在我的地盘。我可不想到时候搞出来的火箭技术,跟华一航一样被人糟蹋了。说实话,钱老。这么些年来我在的遭遇是怎样,相信您老都应该看在眼里。

    或许有些事我也有错,但我相信我的功是绝对大于过的。若非有邓公、叶帅等人在保我,我现在只怕是被人吞得连渣都不剩一点了。凭心而论,国内当前的气氛真的不适合搞研究,就算是有人想搞,上头也拔不下来充足的科研经费。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钱老,哪怕您老本事再大。没有钱,没有好的仪器和设备,长征运载火箭想更进一步,困难很大。

    但是,在我这里,就不一样。无论什么事,都由我说了算,不会有来自任何方面的干扰和影响。想要多少经费就有多少。想要什么样的仪器设备就有什么样的。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当助力就有什么样的。钱老,您想想。如果咱们联合把质子火箭技术给吃透了,再将之揉合进长征系列火箭,我们肯定能搞出世界最先进最安全的火箭!”

    “我到是想来,就怕上头下放人啊!”钱老苦笑着摇头说道。

    “只要您老点头,其他事您老就不用去想。”杨卫平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有的是办法让他们松口。”

    “那行!”钱老没再犹豫,很是干脆地点头说道:“等我们把世界上最好的火箭搞出来。到时候再备份一份交给国家,国家也不吃亏。”

    嘿嘿,那就得看国内打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行!杨卫平暗自腹黑的在心里笑着,但表面上却是很痛快地点头应是。

    华夏高层对钱老一行人暂时留在北缅研究苏联的质子火箭技术,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只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钱老这一留就是十年!

    新缅甸开国庆典,毫无疑问地成了当今国际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但凡是跟原北缅建交的国家和地区政府,都接到了落有杨卫平亲笔签名的邀请函。

    听说北缅会在新缅甸开国庆典上进行大规模的阅兵式,世界各国都觉得这是对新缅甸武备军力进行全盘了解的最佳方式,这么一来,从世界各地飞往曼德勒国际机场的航班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1985年9月29日,距离新缅甸成立暨开国大典还有三天。

    果敢老街市,新缅甸果敢省的省会城市,是缅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华缅边境线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口岸城市之一。

    老街,是北缅最早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城市大建设的城市,作为商业城市,在科学规划和管理方面,北缅政府充份吸收了瑞士、丹麦等北欧发达国家在市政建设规划管理方面的优点,再结合自身特色,将之打造成为缅北地区最适合人们居住的花园式城市。

    每天往来进出老街市的商人游客,据官方统计数字,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之多。

    大坝子村,是老街市政府所辖265个行政村之一。对面就是华夏滇省镇康县南伞镇。

    这天,一行二十四名举着香港国际游行社旗子,戴着同样印有旅游社标识棒球帽的游客,来到了大坝子村。

    对于这类来自世界各地的组团游客,大坝子村村委员和村民,显然早就司空见惯了,迎接他们的几乎全是那些经营饭店酒楼、服装服饰、旅游纪念品等营生的老板和服务员。

    几个南洋老华侨打扮的老年游客,从从容容地在村委会经营的一家名为大坝子旅游酒店的宾馆里开了间标准套房,似乎是打算暂住一晚。

    经过短暂的忙碌后,陪伴老华侨的四名身材健壮高大的年轻游客出门守在门口,看起来像是保镖随从人员。

    如果杨卫平在这里看到呆在房间里的那两名老华侨中的一位,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名被同伴称之为老板的老华侨,赫然是台湾国民政府的大总统蒋建丰!

    “真是长见识了,长见识了。”蒋建丰站在房间的窗台前,看着对面不远处南伞镇上面飘扬的一面五星红旗,感慨万千。

    “是啊!我是真没想到,在我印象中贫穷落后什么都没有的果敢,竟然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其城市建设一点也不比台北差。”接话是这位是一名看起来年约六旬,鹤发童颜神采亦亦的老者。

    作为台府行政院院长,俞国华原本是极力反对蒋建丰搞“微服私访”这种冒险活动的。只不过,俞国华显然对下了决心的蒋大公子一点办法没有,最后只得舍命陪君子。

    二十多年前,俞国华曾经到过果敢。那时候的果敢的确是一穷二白,比台湾经济最差的县城都不如,甚至连条像样的柏油马路都没有。

    但今天,俞国华不仅在果敢看到了纵横交错的八车道柏油马路随处可见,立交桥、高架桥、摩天大楼也比比皆是。特别是那有如迷宫的可以在里面通车的地下下水道网络,更是让这位曾经担任过台府行院政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的俞大院长,不得不佩服北缅政府的大手笔。

    “百闻不如一见。”蒋建丰缓缓回到沙发圈落座,很是感慨地说道:“正所谓窥小斑而知全豹,我今天算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国际上会有‘北缅奇迹’这个词了。杨先生的确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天纵之才。

    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建设得好不好,居于最下层的行政村的建设,是最能体现,也是最直观的。看来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杨先生取真经啊!”

    “老板,有一点我很奇怪。”站在蒋建丰身后的那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很是费解地出声问道:“北缅的经济建设,满打满算也只有八年多一点,他们哪来这么多的钱投入范围如此之广的基础设施建设?”

    “楚瑜啊,你的这个疑问,也是我这次来缅甸最想弄明白的。”蒋建丰乐呵呵地笑道:“如果我们也能像北缅一样,弄出一个‘台湾奇迹’,将来我死后也能有脸去地下面见先父了。”

    “以我看,楚瑜,这次见到杨先生后,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俞国华微笑着说道:“如果不是当初杨先生向总统提议,你只怕现在还只是总统身边众多的英文翻译之一。”

    “感谢是肯定要感谢的。”被蒋建丰称之为楚瑜的这位中年人,正色说道:“这些年我一直都不理解,我宋楚瑜从来没跟杨约翰男爵谋过面,也没跟他有过任何形式的接触,他是怎么知道我这个人的?又怎么会跟总统提名让我来出任国府秘书长之职?”

    “这充份说明了杨先生之神通广大。”蒋建丰轻松地笑道:“事实证明,让小宋你屈居当一名英文翻译,确实是有点屈才了。从你担任秘书长后,我的确是省了不少心。我现在还真有点担心,杨先生挖社会主义墙角挖惯了,再把他的金锄头伸到我们身上来呢!”

第663章 克拉运河计划() 
“杨先生虽然对楚瑜有推举之恩,但没有大总统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提拔重用的领袖魄力,楚瑜纵有满腹经伦,也无用武之地。”宋楚瑜不亢不卑地表忠心:“从大总统任用楚瑜的那天起,楚瑜就发了大宏愿,这一生都要忠于大总统,忠于国府,忠于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建丰温和地点头笑道:“你的心意我是晓得地。只不过,缅甸已经完成国家统一,对于政务和经济工作方面的人才肯定是比较欠缺的。而杨先生挥着支票到处挖人才的行事风格,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都晓得地。楚瑜啊,如果,我是说如果,杨先生真的打算想把你挖回去替他做事,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宋楚瑜毫不犹豫地站起来答道:“一切以大总统之命是从!大总统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俞国华在一旁若有所思,忽然问道:“大总统,莫非您以为当初杨先生让您提拔楚瑜,让楚瑜在政务工作方面锻炼这么些年,是为了缅甸统一后让楚瑜去缅甸工作?”

    “我这也是个人猜测。”蒋建丰不置可否地笑道:“主要是杨先生向来做事有如天马行空,而且是走一步看五步,有些方面甚至是看十步。他对于各类型人才的渴求和重视,是全球都出名的。至今为止还长风文学,x没有谁能拒绝过他的招揽,因为,但凡是被杨先生看重并招揽过去的,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比他们之前干得更加出色,而且还能得到更高的收入和福利。”

    “呵呵,如果能让楚瑜进入缅甸政务部门担任要职,这对加强我们和缅甸的紧密合作,应该是有益的。”俞国华意味深长地望着蒋建丰笑道。

    宋楚瑜当然知道自己这时候不适合接话。只能苦笑着低头不语,很是知趣地走到电脑桌前将那台天工台式电脑打开,进入缅甸政府官方网站。

    从1979年被蒋总统突然提拔为总统府第一秘书,并于1982年接任国府秘书长这一要职,宋楚瑜这么些年来一直有利在做梦的感觉。他只是听蒋总统说起过之所以会破格提拔他上位,是杨约翰男爵的意思。

    可是。宋楚瑜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杨约翰男爵是怎么知道有他这号人,蒋总统又为什么会言听计从?

    这些事,宋楚瑜不知道,蒋建丰同样也琢磨不透。

    台府方面的人当然不知道,杨卫平当初下的这着闲棋,其主要目的,是想让宋楚瑜、马英九等国民党中年骨干力量提早走上台府重要工作岗位,从而削弱李登辉、**之流在台府的影响力。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登辉没再像历史上那样被蒋建丰任命为副总统,而是被发配到非洲的一个小国主持领事馆工作。

    台湾本土势力倡导的民主运动在蒋建丰的铁腕政策下,在天工集团不遗余力的经济和高科技支持下,基本上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看到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来的缅甸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