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490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490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为中断拦截层,即对再入大气层之前飞行的前两层漏网的导弹弹头和突防装置进行拦截。第四防御层为末端拦截层,即对重返大气层后的弹头进行拦截。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那么对来袭导弹的总拦截率将高达99999%!如此一来,美国就算是装进了保险箱,不用担心在核大战中与对手同归于尽了。

    而“反卫星计划”,实际上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是利用太空基地的监视系统,对敌卫星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指令天基或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摧毁敌人卫星。

    由于卫星在监视、预警、通信、导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战略防御系统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的卫星失去作用。星球大战计划主要的武器是天基定向能武器(如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核能、x射线激光器、带天基反射镜的准分子激光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非核拦截弹和超高速电磁炮等)。

    听杨卫平介绍完“星球大战”计划的前因后果和核心理念,卡列妮娅更加迫切地想要从杨卫平手里拿到这份计划的蓝本。同时她也非常庆幸自己终于找对了人,知道这一次肯定不会无功而返。

    而杨卫平跟卡列妮娅透露了这么多,甚至不惜把天基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的概念说出来,自然是在告诉卡列妮娅,想拿到全部计划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们苏联能拿什么来换。

    尽管杨卫平对国内很多事都感到不满,但对以“640工程”为基础的华夏版“太空边疆”计划依然在继续秘密进行还是深感欣慰的。对此,他当然不会跟卡列妮娅交底。

    就杨卫平目前所知的,以钱老等一批资深科研工作者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华夏的北斗定位系统,华夏的激光武器,华夏的电磁炮以及粒子炮和光子鱼雷等。特别是从83年开始上马的神舟计划,就是为了这些武器的研制做实验而定制。

    前不久,华夏为了对美苏两大超级大国起到威慑作用,用导弹成功摧毁了一颗气象卫星,向世界证明华夏已经初步掌握了导弹打卫星的技术。只不过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而且相当麻烦。单单是燃料加注就需要好几个小时,另外击中卫星后大量的太空垃圾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杨卫平其实知道华夏并没想用这种导弹来实现反卫星的效果。真正保密的反卫星武器是激光武器。在杨卫平的倡导下,华夏在自同电子激光(fel)和化学氧碘激光(coil)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形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武器。目前这种激光武器基地就部署在天山,代号“死光a”。华夏用这种激光武器多次对飞临华夏上空的美国、苏联和日本卫星做实验,致盲技术已经完全掌握。

第648章 华夏的星球大战计划() 
关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这番介绍,如果换作是其他人在讲,卡列妮娅或许是将信将疑。但话出自杨大爵士之口,卡列妮娅不仅深信不疑,而且甚至觉得杨大爵士可能还有所隐瞒。

    美帝国主义竟然已经在着手研究天基太空武器和反卫星武器,这个信息对苏联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得到美帝在搞“星球大战”计划这个情报的时候,kgb的资深情报分析官和科研人员曾经对美帝的这个计划作过推测,以为是美英联手准备搞多个空间站来跟苏联争夺太空空间。根本就没有往“反洲际弹道导道防御系统”和“反卫星系统”这方面考虑。

    如果真的让美帝将这个“绝对防御圈”打造成功,那么美帝就可以先立于不败之地,苏联的核打击就没办法威胁到美国本土。这势必形成对苏联极为不利的局面。

    历史苏联从华夏搞到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蓝本后,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也跟卡列妮娅现在的感官一样,最终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掉美国的这个计划。

    在这种认知下,美苏双方在联合国上的较量不断升级。苏联指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破坏和违反了有关条约,但在舆论宣传上则强调美帝的“星球大战”计划并不可怕,苏联;一;本;读; 有的是办法对付。

    苏联当时采取的办法主要是考虑如何干扰和破坏对手,自己并没打算如法炮制。因为苏联的航天专家认为这一很多武器和部件都要部署在外太空的庞然大物其实非常“脆弱”。作为整个系统的“眼睛”的遥感器等重要部件极易受到攻击。这些遥感器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瘫痪。

    而且,有些关键性技术设想虽好,但很难实现。比如遥感器没法分辨真假弹头,苏联完全可用假弹头当“诱饵”掩护真弹头,突破其防御系统。总之,苏联认为他们有的是办法应对美帝的“星球大战”计划。

    但是,正是苏联的决策者被美国唬住了,在对“星球大战”计划的整体认识出现了根本性的错误观点,为此付出了一千多亿美元的巨额军费,最终被拖垮。

    杨卫平很清楚。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并非是专为欺骗苏联而精心布下的一个骗局。美帝从计划编制完成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努力实施这个计划。nmd和tmd都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成果。只不过美帝后来在研制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方面遇到了技术障碍,另外这个庞大的计划如果继续实施下去,就算以美帝的财力也有点吃不消。

    既然不想看到苏联在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上犯错误,杨卫平当然就得通过卡列妮娅之口转告苏联高层。没必要去琢磨如何破坏美帝的星球大战计划。而是集中有限的资源跟他合作一起研发这个计划中的一部分子系统。争取让苏联和北缅都搞出不逊于美帝的nmd和tmd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杨卫平心中最理想的结果。是“吃完原告再吃被告”。这边将美帝“星球大战”计划的蓝本卖给苏联,转过来再把苏联如何应对“星球大战”计划的对策卖给美帝。这根钢丝如果走稳了,从中取得的收益肯定会大得超出杨卫平的想像。

    上一世。华夏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虽说有着这样那样的各种不如意,但有一点杨卫平却是心知肚明,这个世界除了美帝在研发“星球大战”中的尖端科技,华夏同样也没有一刻停止过打造属于华夏的“太空边疆”!

    华夏在参与“星球大战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不仅从美苏两国得到了大量外汇储备,而且还在原有的“640工程”理念上得到了重大突破。华夏开始研制属于自己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激光武器、电磁炮以及粒子炮、光子鱼雷等。神舟计划就是专门为这些武器研制出来的一个实验平台。随着改开的不断深入,华夏在太空尖端科技领域成交斐然。并且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

    就杨卫平现在所知的,华夏正在秘密研制远程遥感卫星。这种卫星具备民用和军用双重用途。计划在十年之内发射两颗通讯卫星(一颗民用,一颗军用),一颗气象卫星,两颗实验用小卫星,并着手进行第一次登月。这个计划对完善华夏的星球大战计划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至于华夏的地面设施,则主要依托在“大三线”基础上完成的“长城工程”。杨卫平曾经记得,上一世的1995年7月,晋省运城地委和行署共同提出,在当年年内投资近三个亿,完成一百万谏的渗灌工程建设。于是一项“造假工程”在运城地区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后来这个工程被一个姓高的记者揭露,只不过这个记者因为这事被判了八年有期徒刑。华夏官方对外宣称这个渗灌工作是地方政府骗取国家资金。据记者揭露,这项渗灌工程沿路都修了一排渗灌,像一个个水泥炮楼,走近一看,有的就冲着公路修成了一个弧形,有的里面都是杂草,连池底都没有用水泥封上,怎么可能储水?

    这个渗灌工程当然不能存水,因为根本就不是什么渗灌工程。那它是用来干什么的?运城是个出名的黄泥地,水是不可能渗透下来的,都被黄泥堵住屯。也就是说,运城的地质条件不适合修建渗灌工程,那为什么还要建?真当决策者都是白痴吗?当然不是!(不能多讲了,不然就泄密了)

    总之一句话,华夏在帮美国做完“星球大战计划”的蓝本后,自身也一直在以“640工程”为基础营建华夏的“星球大战计划”,只不过华夏的主导思想是“坚盾”,而美帝则是想打造“长矛”。

    没有这些积累,后世的华夏在航天科技领域根本就没可能在改革开放短短十多年内取得那么多的辉煌成果。更谈不上神舟登月了。

第649章 从苏联淘点啥宝贝呢?() 
华夏对“星球大战计划”的战略规划,杨卫平自然不会跟卡列妮娅透露只字片语。他此刻心里正琢磨着,这次该从苏联淘点啥宝贝回来。

    虽然老毛子的东西素来都比较皮实粗糙,不过在航天尖端科技领域,苏联还是有点真材实料的。至少,苏联用于发射卫星的质子火箭,太空空间站技术,还有他们的铀浓缩技术,都对杨卫平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另外,苏联正在设计完善的那艘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图纸资料,也是杨卫平急欲得到的好宝贝。

    这艘苏联内部代号为“11437型”重型防空巡洋舰(前苏联将基辅级航空母舰,巴库级航空母舰以及第比利斯也就是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都叫做重型防空巡洋舰)。1988年11月25日首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已在布格河(尼古拉耶夫南厂的位置)开工建造,所以命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只不过后来由于苏联解体的原因,1991年11月彻底停工,停工前实际完成45%,当时其同级2号舰也已经开始开工建造(但没有命名)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计排水量79758吨,满载排水量85000吨,吃水107米;飞行甲板全长3319米;宽756米,船体长33(一—本)读》 19米,宽396米。可用面积已经达到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的96%。该型号航母采用四座kn…3压水式反应堆和四台蒸气轮机,总后保证推动功率达到179万千瓦。最高航速30节。

    飞行甲板铺设四台蒸汽弹射器,可搭载80架各型飞机,包括苏…33战斗机,米格…29k战斗机,苏…25k攻击机和雅克…44e预警机以及卡…27反潜直升机。

    计划安装的武器装备有:4座6联装sa-n-12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12座ss-n-19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座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1座双联suw-n-1反潜火箭发射装置;8座30毫米ak-630近战火炮系统。

    电子装备有:三维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导航雷达,舰壳声纳,变深拖曳声纳等。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苏联计划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规模和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相当。苏联的解体使这一计划流产。1991年11月1日,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计划被取消,1992年2月4日开始拆除。

    上一世。杨卫平对这艘前苏联没有完工的核动力航母可谓是垂涎三尺。只可惜。即算是华夏成功地把“老瓦”弄回国,但依然有很多关键的舱室还有管道布线图被老毛子卡在手里。那就更别提比“老瓦”更先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全部设计图纸了。

    就杨卫平所知道的,到1991年年底,乌克兰造船厂共加工“乌里扬诺夫斯克”舰钢材29000吨。原子蒸气发生器已在车间组装。苏联解体后。拨款中断。施工停止,而此时船台大合拢已近尾声。

    为了防止这艘核动力航母在俄罗斯重新“复活”,美帝通过商业行为。联合挪威的一家公司,对“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进行了彻底的扼杀。

    当时尼古拉耶夫船厂处境艰难,职工工资都发不出了。这时突然有一家挪威的船运公司上门来下订单,要造6条大型商船。船很大,必须腾出乌力扬诺夫斯克所在的那个0号船台才能建造,挪威给的价钱和定金等方面的条件都很优惠,催得也很急。没多久,又一家美国的金属回收公司派副总裁上门来说大量收购废钢材,价钱450美元一吨,高出市场价几倍。于是为了生存,船厂开始拆乌力扬诺夫斯克号,等他们马上就要拆完了。挪威那家船运公司突然不造船了,赔了点违约金了事。而美国那家金属回收公司也另外派人来,说上次来的他们的副总裁对国际市场行情不了解,并把价钱压到了150美元一吨。这时乌克兰才知道上当受骗,但也无可奈何,150美元一吨把拆下的废钢材卖了。

    其实我们应该佩服西方的战略眼光。假如当初不设计把它扼杀于襁褓之中,那么现在这首航母是谁的?

    一条废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