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463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463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到了彻底解决南缅问题的时机了。

    兰德公司给美国国防部递交的那份报告,目前还没有看到美国白宫作出反应。也不知道里根总统是没把北缅放在眼里,还是另有打算。

    华夏和北缅海军近两年连续下水的新051c级导弹护卫舰和052d级导弹驱逐舰,着着实实让世界各国海军的现有主力舰只都面临更新换代的淘汰危机。

    特别是在马岛海战大换颜面的英国海军,出人意料的放下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身架,派出一支技术力量非常强大的代表团。前来北缅向北缅海军参观,并提出技术引进及合作协议。

    由不得英国皇家海军不拉下脸面,要知道,北缅海军现役的新051c级导弹护卫舰、052d级导弹驱逐舰和曼德勒级两栖攻击舰,其设计理念绝对领先当今世界海军十年以上!

    且不说战斗力如何。单凭那全封闭隐形设计的美观造型,就足以引起全世界海军官兵的无比向往。

    法国海军的拉斐特级护卫舰,刚刚闭门造车完成全部设计图纸准备开工,结果突然发现华夏海军的新051c级护卫舰跟他们的拉斐特级如出一炉,骄傲的高卢雄鸡当时正对外宣称法国海军设计出一款领先世界的新概念战舰,结果落了个被全世界笑话的下场。

    苏联的新闻媒体更是笑话法国佬,伟大的苏联是不讲究专利法的,我们可以随意山寨华夏的东西,但你们法兰西可是资本主义国家,历来注重专利权和专利法。你们山寨别人家的东西那可是得付专利费的。苏联老大哥郑重提醒华夏小兄弟,赶紧去向法国政府就侵权问题进行索赔。

    跟英国皇家海军进行军事合作,对北缅海军当然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因此,杨卫平对这件事是举双手赞成,并极力推动促成。

    但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提出的与北缅海军结成军事同盟,杨卫平则授意海军司令向阳暂时不要一口回绝,可以模棱两可先拖着。

    英国海军明摆着是想把北缅海军拖下水,一块支趟马岛那颗巨雷。在英国海军没有取得绝对的胜利优势之前,杨卫平是断然不会让北缅海军去趟这潭混水的。

    上一次他派出北缅海军给英国皇家海军远征舰队后勤编队进行护航,已经算是给足英国王室面子了。

    毕竟,杨卫平现在身上还有个英国王室终身贵族男爵爵位。这个身份对他在国际社会圈子的交往还是有一定光环的。所以保持与英国王室和政府的良好友谊,还是杨卫平比较注重的。

    在自己力量还很弱小的前提下,只能想办法借别人的势。这就是身为弱者的无奈!

    以当前华夏的整体国力也没法跟美帝叫板,那就不要说刚刚进入国家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北缅了。

    同为发展中国家,北缅跟周边的各个东南亚小国扳扳腕子或许还行。如果说是想跟美帝对抗,那跟找死没两样。

    杨卫平当然不会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再怎么说,他现在与美帝的关系还算不算。跟美国本土的好些大财团和跨国公司有业务往来,而且天工集团在美国也有数十亿美元之多的巨额投资。

    把美帝当成假想敌,并不意味着就要公开跟他们相对抗。这属于一个国家面向全球的战略发展规划。而要实现这个规划,或许是二十年,或许是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美帝的军事实力之所以号称世界第一,是因为他们隔段时间就会挑起战争让他们的士兵参与实战,让他们研发出来的武器装备能通过实战去进行检验。

    一支长时间没仗可打的军队,哪怕他们平常的训练再贴近实战,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北缅人民军要走的路还很长,能否将孟加拉湾当成自家的内湖,完全取决于北缅的整体国力和军事实力能否把有英、美支持下的印度踩在脚下。

    当然了,北缅若想要真正在亚洲崛起,前提是首先统一全缅。不把南缅这头拦路虎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这些年,南缅政府军针对北缅大的动作没有,但其情报机构却是小动作不断。他们通过不断地制造北缅当地人和外来移民之间的民族矛盾冲突,着实让杨卫平感到烦不胜烦。

    前不久,联邦调查局打掉的那个在东枝火车站广场针无辜旅客公然持刀行凶砍人的暴乱份子团伙,经过深挖调查,其幕后指挥者就是南缅的特勤人员。

    杨卫平这一次驾驶着满载导弹实弹的歼十五b进行例行的值班战斗巡航,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在天上飙飞机过瘾,而是他体内隐藏的暴力因子作怪,想拿南缅那些不入流的空军练练手,出出气。

    也正因为秋芳察觉到杨卫平近段时间有向武力解决南缅问题的想法,所以秋芳才会对他亲自驾驶战斗机巡航感到后怕不已。

    要知道,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杨卫平万一发生什么不测意外,秋芳是真没信心能否稳定北缅的大局。

    身为北缅人民军的实际掌控者,杨卫平竟然不顾身份,不识轻重,亲身犯险,哪怕是秋芳对他情根再深,在这个问题上,她也不会给他好脸色。

    自知理亏的杨卫平,当然也不会在这件事上跟秋芳硬顶牛。不失时宜地将话题转移到了海军航空兵下阶段的实战训练方面。

第609章 我们要为所有的缅甸人民谋福利() 
北缅军方的高级指挥官,最近两年对于他们的大老板杨主任经常下部队摸底基层官兵训练情况这个现象,都在隐隐猜测,这很可能是最高决策层下决心要武力统一全缅的前凑。

    对自身真实战斗力有着全面了解的北缅人民军各级指挥员们,都非常清楚,随着部队的新武器和新技术装备全面换装完毕,针对南缅政府军发起大规划军事行动,是迟早的事。

    如果最高决策层没有统一全缅的决心,政府部门就不可能每年都将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作为军费开支来提升北缅人民军的整体实力。

    1984年,北缅政府对外公布的财政预算中,军费开支竟然达成了两千亿美元!让东南亚各个国家无不惊呼“狼来了”。

    据说华夏二百四十万军队每年的军费才三千五百亿美元,而北缅人民军海陆空三军常设部队加起不到五十万人马。

    不是杨卫平钱多得发烧,而是海军和空军的发展实在是太烧钱了。要想保住北缅现在来之不易的高速稳定发展局面,他只能咬紧牙关,无视外交方面的压力,不断地加大军费投入。

    当初决定来缅北圈地,进而扶植杨家声建立政权,他杨卫平可不是善心大发来学雷锋,全心全意帮助缅甸人民建立一个富足美好的天堂之国。而是将北缅当成未来华夏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全华夏重工业体系最大的那块短板。顺带着为华夏谋求一个安全稳定的印度洋出海口。

    如果他单纯只是为了个人享受,他大可以在英国、瑞士,或者是肯尼亚,当个逍遥快活的世界级大富豪,哪犯得上在北缅冒天下之大不讳,劳心劳力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基于这种思想,北缅的发展自然是以军工和重工业为核心,在这个前提下顺带着发展民生经济给北缅各族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即算是杨卫平“动机不良”。对于长年累月生活在战乱动荡环境下的缅北各族人民而言,也是个百年难求的天大福音。

    实兑海军基地,就地理位置而言,处于针对南缅军事武装的战略前沿。从实竞起飞的战斗机,时刻可以威胁南缅全境所有的重要城市和军事基地。

    面对北缅强大的军事压力,南缅政府早就迁都仰光,并将缅甸原来的首府内比都打造成针对北缅的军事重镇。

    这杨卫平今天不仅在仰光上空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还刻意飞到内比都上空耀武扬威了一把,将在这里驻防的南缅政府军吓得够呛。

    要说南缅现在的大当家,原来的缅甸总理温奈将军还真是无奈得很。美国答应的军事援助迟迟到不了位,想从欧洲采购先进的战斗机却又是囊中羞涩。就南缅空军手中那百十来架老掉牙的螺旋桨飞机,根本就没办法阻挡北缅空军的侦察机和战斗机隔三差五来他们的领空转悠。

    海军就更不用说了。唯一靠谱的只有陆军还算是有点实力跟北缅人民军钻丛林,打巷战。

    温奈和他的幕僚们心里非常清楚。那条所谓的二十度线,只不过是一块随时都有可能被北边暴力撕扯掉的遮羞布而已。如果不是杨家声对美国人心存顾忌,估摸着人家早就挥师南下,统一全缅,荣登缅甸王的宝座了。

    南缅政府军根本不行!这话。杨卫平在军中经常听各级指挥员说过。但究竟是哪方面不行,跟北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杨卫平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情报部门递交的报告,都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和描述。只能作为参考意见。

    不过,在杨卫平亲自驾驶战斗机在南缅的天空上转悠了几次后,那种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让他心底深藏的野望蠢蠢欲动。

    秋芳和叶小乔把杨卫平从实兑海军航空兵基地“押”回去的当天晚上。杨卫平在曼德勒的别墅里亲切召见了北缅名义上的大总统杨家声。

    自从杨卫平提出建议成立北缅国防科工委以来,杨家声便知道这位爷终于闲不住了,准备走到北缅政治舞台的前台来。

    这个精明的老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头上戴有北缅总统的光环而得意忘形。哪怕是杨氏家族中的族人利用政府资源经商赚钱,他也再三告戒族人做何事千万不要触及杨卫平和秋芳的底线。否则,别怪他这位当家主的保不住你们。

    北缅国防科工委成立后,北缅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此。杨家声对杨大爵士搞工业抓经济的能力在钦佩之余,也暗自叮嘱自己,做好杨卫平的政治保护伞,将来自国际政治圈里的风风雨雨都替他挡住。

    或许是好心就有好报。杨家声没有贪图国内不贪的权利,安心游走在国际政治圈中。在位这些年,几乎把所有跟北缅建交的国家都访问了一遍,无形中收获了一个“亚洲最杰出政治家之一”好名头。

    相对应的,那些跟北缅正式建交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组团来北缅参观访问取经学习。技术合作,经济合作,政治合作,军事合作等等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协议,签定了一大堆。

    截止1985年9月份,北缅在亚洲完全取代了日本和韩国,从了最大的工业技术输出国。北缅输出的汽车制造技术、摩托车制造技术、集成电路技术、船舶制造技术。通用精密机床技术等等,将日本占领的市场份额一挤再挤,在亚洲经济圈最终形成了华夏、北缅和日本三足鼎立的格局。

    从来都是以打击日本的经济和发展为己任的杨大老板,自然不会忘了1985年9月22日,日本在签署广场协议后,狠狠地在小鬼子的伤口上抹了把盐加辣椒。让小鬼子为北缅的军费开支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于国际政治舞台,就连杨家声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知道要是靠他这位北缅大总统来抓工业和经济,估摸着现在的北缅跟当初的缅甸差不多。

    这人与人之间还真是不能比。否则纯属是给自己添堵。

    对杨大老板的召唤,杨家声哪怕是身在非洲好望角也会第一时间飞回来觐见。

    这不,杨家声下午接到秋芳电话通知的时候,人还在惠灵顿与新西兰总理相谈甚欢。晚上九点半,他已经搭乘专机回到了曼德勒,出现在杨卫平设在曼德勒的秘密行宫。

    装饰成明清风格,古色古香的书房中,杨卫平和杨家声神态轻松地隔着紫檀木茶几分坐在两把紫檀木高背太师椅上,相谈甚欢。

    秋芳、叶小乔和杨心茹则在对面的座位上,不时轻声交头接耳,也不知她们仨在聊些什么。

    “卫平啊,你今后可千万不要再亲自开飞机上天玩了。”杨家声很是郑重地说道:“你知不知道我刚才听心茹这丫头说起这事,当时的都快吓出心脏病了。北缅的大好局面,可以没有我杨家声,但绝对离不开你杨卫平!”

    “实践出真知嘛!”杨卫平不以为然地乐呵道:“我如果不亲自去证实一下南缅空军的底细,是真有点不相信温奈这帮人在南边折腾了这么些年,竟然什么名堂也没搞出来。”

    “南边的那些军阀政客,除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还能干点什么?”杨家声很是不屑地说道:“若论搞工业,抓经济,那帮人连给你提鞋都不配!当初如果不是美国人出面调停,我们早就把这帮家伙全部消灭了!”

    “现在也不晚。”杨卫平眼含深意地望着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