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252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252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六十年代起,美国政府就把钓鱼岛列入重点战略要点。虽然现在华美两国处于蜜月期,美国可以华夏在亚洲陆地争霸,但绝对不会让华夏获取海洋利益。

    南海作为华夏的内海,承认华夏的领海主权当然是必须的。反正安南是苏联的傀儡,可以通过华夏来阻扯苏联的魔爪伸向南太平洋地区。

    这位年轻的华夏将军的确非常狡猾,他肯定也是认识到了钓鱼岛的战略性,知道美国政府是绝对不会答应把这个岛让还给华夏政府。所以他提出了用私人购买的名义。

    哼!你当我们美国人傻啊!谁不知道你杨大主任是华夏军方的铁杆鹰派人物。把钓鱼岛卖给你,这跟卖给华夏政府有区别吗?

    真要是把这个岛卖掉了。就等于美国精心构筑的第一岛链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等于是把华夏的核潜艇放进太平洋,随时可以威胁到美国的西海岸。

    华夏的海军在你们的内海,随便折腾,美国政府不会管。但如果想要拿到太平洋深处的深海通道,美国海军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华夏的潜艇要太平洋,唯一的口子是南海北部的巴士海峡。

    盯住这条深海通道。美国海军在关岛长驻了六条核潜艇。

    至于东海的那三个通往外洋的通道口,则有日本和台湾的潜艇、反潜机和舰队在时时刻刻盯着。

    狗日的美帝,对于钓鱼岛果然早就在处心积虑啊!杨卫平在心暗自诅咒着。

    竟然从七十年代开始就重点盯着钓鱼岛了。难怪上一世会死挺小鬼子小鬼子站在台前,他们则躲在幕后一手操控。

    “杨将军,钓鱼岛我们是肯定不会卖给你私人当渡假岛的。”布鲁斯威利微笑着说道:“不过,加强你们在南海和安南海军作战,作为补偿,我国可以租借一批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基林级驱逐舰供你们的南海舰队使用。”

    听对方这么一说,杨卫平的脑子里顿时浮现出美国海军基林级驱逐舰的有关信息。

    “基林”级是“艾伦萨姆纳”级的翻版,但尺寸略大。该级从945年到949年共有5艘建成,其中艘赶在二战结束前完工,但想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显身手已为时过晚。

    另外,还有5余艘的计划被取消。二战结束后,有很大一部舰只重新定级为dde、ddk、ddr和edd,“基阿特”改为ddg,成为美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6年代不少“基林”级经过frai/ii改装,直到年代初才退役。另有很大一部分转入其他国家海军,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力舰只活跃于海上。

    基林级导弹驱逐絠载排水量?4吨;主尺度:全长92米,全宽25米,吃水米;航速:2节;舰员:67人。

    垃圾虽然垃圾了点,但相比我国海军现在担任主力的65型江南级护了舰而言,还是强上不少。

    反正是拿来供海军和海警当远洋训练用,先凑合着对付着用个两三年,等老子把新型的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设计并制造出来,到时候再把这些垃圾还给美国佬好了。

    就算现在不把tqyh7钢转让给美国,美国海军也会有八十年中期开发出h系列的高强易焊接特种舰船钢。而今能换几个钱就算几个钱吧!没办法啊,谁让咱的船舶制造能力不行呢!

    有了美帝的大型龙门吊和可移动的塔吊,咱就可以山寨出来解决大型船舶制造最关键的硬件设备。

    船轴加工需要万吨水压机和千吨锤锻机我国现在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有罗罗公司的合作,也都解决了。

    加工大型船用螺旋桨的精密数控龙门铣床咱也有了,慢慢来吧,到时候只需要再把加工大型船轴用的大型机密车床和一些管道可能需要巨型膛管机之类的基础设备搞出来,基本上就齐活了。

    尽管杨卫平心里很不爽,但还是跟布鲁斯威利达成了这次的技术转让交易。

    艘基林级导弹驱舰,以每年五百万美元的象征性租借价格,将在半个月内全部交由南海舰队接管。租借时间三年。先使用再付钱。

    大型龙门吊和移动塔吊,也将在一个月内从美国本土运过来在沪海外海的长兴岛上调试好。

    修斯公司的an系列雷达技术资料,布鲁斯威利来之前就准备好了。他似乎早就料到了杨卫平会索要这方面的技术资料。

    华夏的7相空阵雷达技术相对已经成熟了,在这方面,美国政府也没打算再搞什么技术封锁。

    美国政府也还算是比较守信,在拿到杨卫平交给他们的tqyh7钢整套技术后,马上就由白宫方面的穋匀苏倏新闻2蓟幔对于安南?府无理侵占华夏南沙和西沙领域,进行了措辞严厉的指责。声称,南海九段线以内都是华夏的固有领域,国家都无权侵犯一个国家的领域主权。

    完成了这次交易后,杨卫平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假期,带着叶小乔和姜铁钢、郭尚毅、孟守正四名随从保镖,来到了沪海长兴岛。

    现在的长光岛,已经成了国防科工委在建的几个重点工程之一。江南造船厂整体搬迁到岛上,一个师级规模的工程兵部队,在岛上日夜抢工挖掘修建大型船坞和浮动船坞。

    配属的大型木模厂基本完工,该厂曾经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制造了一艘一比一的木质模型,技术力量相当雄厚,拥有一批资深八级木模老技工。

    几个专门配套的制气中心建设工程也在热火朝天的拼质量拼进度。

    在杨卫平的计划中,沪海长兴岛,大联长兴岛,将成为华夏最大的两大船舶制造基地。

    江南造船厂,目前是华夏技术实力最强的船舶制造厂。

    我国当时最大的远望一科考船,于977年月日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船总长9米,船宽226米,船高米,平均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57吨。

    22工程计划的那艘轻型航母,经过杨卫平的指导,改良了原设计方案,标准排水量增加为222吨,刚好在江南造船厂的最大制造能力范围之内。

    杨卫平此番前来长兴岛,就是华夏第一艘航空母舰的栖装进度到什么地步了。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 
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三司,即船舶行业办,根据杨主任的规划,目前正在长兴岛大兴土木。

    长兴岛,依长江、濒东海,面积0平方公里,具有59公里长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线,是一块造船宝地。

    一期工程于97年月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5亿美元,占地面积600公顷,使用海岸线公里,预期计划建设四个大型船坞,九个栈桥码头和两个货运码头,年造船生产能力450万吨,共有三条造船生产线。

    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采用分三条生产线运行的设计和建设思路,每条生产线呈“u”字型布局,确保从材料码头进料,到切割加工、分段制造、涂装、总装、船坞搭载,最后到码头舾装,依次向前推进,不走回头路。

    基地共建设大型造船坞4座,配备7台从联邦德国和英国进口的500吨龙门吊。其中最大的一个船坞长50米、宽2是船坞中的“巨无霸”。

    计划经济的优势,就是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企业单位都得无条件服从。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集全国之力,在最短的时候内,用最快的速度,保持保量的进行各种浩大工程。

    目前,长兴造船基地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一半,两个大型船坞和一条生产线业已竣工投产。

    这一年多来,杨卫平先后四次来过长兴造船基地,每次踏上这片土地,到一个一个样的工程进度,杨卫平心里就充满了踏实和自豪感。

    上一世所谓的“圳深速度”,跟如今的“长兴速度”,根本就没法相提并论!

    这个基地,是杨卫平亲自规划设计的。基本上套用了上一世中船集团船舶制造基地的设计方案,只是略加了改动,以制造军用舰船为主。

    那个巨无霸一样的大船坞,就是为接下来的重型航空母舰铺设笼骨准备的。

    而今,这个船坞里停泊着栖装完成近九成的老瓦轻型航母那水线长度20米的巨大舰体。

    有过杨卫平下达的明文规定,国内的各大企业再也没有哪个敢搞领导视察时迎来送往这种形式主义。

    此时此刻陪同在杨卫平身边的,除了长兴造船基地的党委书记汪海洋,就只有东海舰队长兴警备司令部的司令郭振中。

    站在长长的水泥栈桥上。杨卫平望着前方舰体脚手架和甲板上成百上千的忙碌身影,眼含赞许之色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不错,每次来都有新变化,照这个速度,估计不用等到十一国庆节,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就可以下水进行海试了。”

    年过花甲的汪海洋深有感慨地说道:“这主要是杨主任您第一次来基地视察的时候提出来的‘长兴速度’,在时时刻刻地鞭策着我们全基地一万八千五百四十三名党员干部和职工啊!”

    “长兴速度,毫无疑问将成为我国国家工业化体系建设中一面旗帜,一个标杆!”杨卫平欣然说道:“长兴速度。不是什么大跃进,而是实实在在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仿佛是响应杨大主任的说话似的。长兴基地的有线广播里播放出来了雄壮嘹亮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跟着一个女播音员用一种明显兴奋地语气播报道:

    “长兴基地的全体干部职工们,现在播送一个好消息。国防科工委的杨卫平主任又来我们长兴基地慰问大家来了!众所周知,杨主任从来不喜欢迎来送往那种形势主义,只要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用最饱满的工作激情,积极地紧守各自的工作岗位,用被杨主会称之为‘长兴速度’的工作效率。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是对杨主任最好的欢迎和致敬!”

    伴随着激昂豪放的歌声,播音员在连续播报了三遍后。广播里接连播放《当兵的人》《我的未来不是梦》《华夏人》《男儿当自强》四首歌曲。

    杨卫平再观基地里到处忙碌着的那些工人,工作效率明显比刚才又要提升了几分。

    “你们啊,说了不要搞这一套,结果还是变成花样来搞。”杨卫平满脸春风地望着汪海洋笑呵呵叶责备道。

    就他脸上的笑容和语气,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是夸奖。

    假模假样的!站在杨卫平身侧的叶小乔,闻言后心里嘀咕着翻眼白了他一眼。

    后面播放的这四首歌曲全都是他作词作曲创作出来的,也难怪他有点洋洋得意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换了她是他,她肯定经他还要更加得意三分。

    “杨主任,要不要上舰到甲板上?”汪海洋欣然提了个建议。

    “行,走,去!”杨卫平相当爽快地点头笑道。

    说完,由汪海洋在前面带路,一行六人头上都戴着安全帽,走走停停的一边视察一边登上了二十多米高的舰面甲板层。

    尽管杨卫平放了身普通的蓝色工作服,但还是有不少造船工人认出了这位年轻的大首长。

    工人们也没有热情地围过来,只是在默默地行注目礼,然后埋头认真苦干。

    站在最大宽度50米的甲板上,杨卫平望着靠近舰尾处正在抓紧施工的七层高舰桥,心情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分外的舒畅。

    这艘轻型航母,杨卫平完全放弃了上一世那艘他了如指掌的瓦良格的设计,而是借用了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结构和甲板设计,可以说,这就是一艘缩小版的小鹰。

    当然,因为现在还没有蒸汽弹射装置,起飞甲板不是平的,而是设计成55度的斜角。

    除了这个斜角,整个甲板和舰岛的布局,基本上跟小鹰相仿。

    甲板全长25米,左侧降落跑道5米,中间延伸出三十米长的55度起飞斜角,右侧是停机坪。

    水线长20米。水线宽27米,吃水深度米,水线到甲板高5米。

    距舰尾65米处了四台lm2500燃气轮机和两组柴油机,驱动双轴最大输出20000马力,标准排水量2202吨,满载排水量27000吨,最高航速三十节。

    引管从距舰尾50米处引出来,里面设置一台升降机。

    舰岛和5米长的烟囱采取紧窄型设计。并在一起距离舰尾65米,紧靠甲板边沿,为前面留出了25米长的空间,下设一台升降机。

    在拦阻索到舰岛中间留有一条0米宽的走廊,给从后升降机升上甲板的舰载机往前上跑道留出通道。

    起飞跑道在离舰首95米和5米各设一个起飞点,串在一条线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前面放架强五舰载型含跑道上2架,后面升降机带走廓还可以停架。

    如果不考虑降落,把可能和降落甲板冲突的5米跑道也用上,就可以一次起飞两架飞机。这个作战效率相对也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