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238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238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溪机场,也得到了迅速扩建,变成了华夏空军和陆军航空兵部队共用的大型前线野战机场。

    既然作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当然就得到位。

    消灭安南军队的有生力量,第一步就是要将谅山以北的四个安南主力师全部吃掉!

    这一仗,可不是历史上那样打到谅山以南的奇穷河就撤军,而是非得一仗把安南猴子那股子以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劲彻底打掉!

第306章 苏联秘密访华团() 
华夏军队采取稳步推进,逐一蚕食的战术,这使得安南军队部署在谅山以北的部队根本就没法发挥他们的游击战优势。

    每往南推进十公里,华夏军队就会停下来构筑永备工事,在沿公路两侧的山腰和高地建立钢筋混凝土碉堡,把的安南当地人集中起来在一个区域交由安南人组成的城管大队。

    这种方法,比当年侵华日军有名的战犯岗村宁次在我国华北地区实施的铁囚笼政策更加严密不透风。

    达成这个战略目标,南方军区和西南军区都各自增加两个军,使得我军安南的兵力达到了三十万!

    另外,在滇省和桂省动员了一百万支前民兵,为前线绝对的后勤保障。

    这支由上百万民兵组成的超级搬家公司,将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从我国境内运过来后,再将战利品装车运回国内,没有一个空着手回去。

    前线各支参战部队,经过近半个月的战场适应,战斗力明显要比开战之初提高了三成以上。

    这个时期的我军军事训练原本就是重视战士的单兵作战能力而忽视了指挥员的培养。

    可以说,我军的单兵军事素质比安南士兵只高不低。

    打了十来天,战士们也渐渐适应了我军的重火力输出打法,同时也摸清了敌军的套路。每一个战士的战斗潜力自然也随着战争的进展而一点点挖掘出来。

    我军的各级指挥员,则由军事院校的老前辈们,在实战中锤炼他们对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空地协同、装甲突击等战术的指挥能力。

    面对安南残军藏身的热带雨林,我军在杨大科学家的建议用,运用的高射炮和自行火炮充当“武装伐木队”,一轮齐射,就足以轰出一片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开阔地。

    跟着就是武装拆迁队的特种战斗工程车辆在前面开路,坦克压路。

    这么一来,潜藏在密林的安南军队根本就无处藏身。只得跳出来跟我军打阵地战。

    到月日,驻守高平地区的敌45师、46师残部约三千人,被我军五个师的绝对兵力优势以铁壁囚笼的战术,驱赶集中在靠松山西南一片长约五公里,宽约二公里的丘陵地带,作最后的殊死顽抗。

    至此,同登…谅山以北的地区,全部被我军占领并控制。

    西线的敌6a师余部约两千人。被我西线兵团的三个师用同样的囚笼战术,围困在柑糖东南地带长约三公里,宽约一公里的山地,即将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

    驻守谅山的敌第三师,则被我军第4军2师牢牢阻挡在同登以北三公里处,使其驰援45师、46师残部的企图完全落空。

    安南北部的军事重镇都被我军控制,战争进程至此,全世界国家都知道,安南败定了!

    月日下午四点,杨卫平忽然接到一首长亲自打来的电话。说是苏联派来了秘密代表团,其中有一位是杨卫平的老熟人。卡列妮娅。

    接到电话后,杨卫平不敢懈怠,马上搭乘一架c0军用运输机,带着叶小乔一块,飞往京城。

    晚上九点,京城钓鱼台国宾馆梅花厅。

    身穿式军装常服的杨卫平少将,在苏军中校打装的卡列妮娅引进下。与苏联秘密代表团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苏联政府派出了以外交部部长葛罗米科夫、国防部副部长乌斯季诺夫为首的军政代表团,其目的就是来试控华夏政府对这次武装护侨战争的底线。

    这等规格的代表团,一首长当然不会亲自出面接见。既然苏联方面把卡列妮娅也派来了。那就交给杨卫平这只小狐狸去对付最合适。

    战前,苏联声称安南以北的山地丛林将是华夏军队的坟场,结果被华夏军队狠狠的抽了记耳光。

    华夏军队攻破朔江天险和红河天险后,苏联方面又声称,高平地区将变成一座庞大的绞肉机,结果,左脸还没消肿,右脸又跟着红肿起来。

    特别是华夏军队引爆了一颗代“瘦子”的巨型云爆弹后,苏联政府对华夏的军事力量进行了重新评估。

    根据kgb在美国传回来的情报,美国政府已经有计划要进一步加大对华军事援助,计划将华夏成一座“亚洲军火库”华夏成为反苏的前沿阵地。

    而且,有情报显示,华夏军队在安南使用的yb7二型云爆弹,根本就不是美国政府的,而是华夏军方自行研制出来的。目前美国已经从华夏引进了这种威力可比小型核弹的“炸弹之母”的全部技术。

    这样的局面,绝对是苏联高层都不愿到的。一旦华夏真的完全倒向美国,这对苏联的远东战略和亚太战略极为不利。

    安南猴子真是太没用了!

    无奈之下,苏联只能一方面加强对安南军事援助,一方面派出代表力秘密访华。

    华夏政府让杨卫平担任全权代表,这样的安排,还是让华西列夫斯基等人感觉满意的。

    因为在苏联高层眼里,这位在华夏有着极大影响力和召力的年轻将军,对苏联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他帮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那款新t0重型战斗机,目前经过风洞实验,其气动布局和机型设计堪称世界一流!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机型方案都要完善。

    而且,苏霍伊设计局和留里卡设计局选派的技术团队,在瑞士与天工实验室的合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愉快。

    从卡列妮娅带回来的情报中显示,这位华夏最年轻的科学家、红色资本家,正准备为苏联多轴精密数控机床技术,还打算帮苏联解决航空母舰的大型蒸汽弹射技术。

    种种这些,无不证明,华夏的国防科工委主任杨卫平,是苏联人民真正的朋友!

    要知道,不说明的,单凭杨卫平为苏霍伊设计局的那款成熟的新t0苏27重型战斗机设计方案,就让苏联政府了一笔巨大的研究和实验经验。

    因为万诺夫和西蒙诺夫都声称,如果没有杨卫平的设计图纸,苏霍伊设计局很可能在五年之内也没法拿出如此优秀的,足以跟美国f4、f5、f6相比美的完善机型设计方案。

    五年,苏霍伊设计局验证一系列的样机,至少要烧掉二十亿卢布!

    交流双方有着如此坚实的“友谊”当基础,谈判的开局气氛当然是让人愉快的。

    “前不久我刚接到瑞士打来的电话,天工实验室发动机研究分部,与留里卡设计局的苏联工程师合作,在原al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良出了一种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杨卫平右手食中二指夹着一支哈瓦纳雪茄,搭着二郎腿,兴致勃勃地说道:

    “这是一种新型的双转子加力式涡扇发动机。推力范围:加力2250dan,中间7620dan,较之原来的al,各项综合性能和指标,包括使用寿命,都有极大的提高。我相信,新的t0上这款新型发动机,绝对可以悍卫苏联的领空不受国家的威胁。”

    “杨先生,根据我们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之前确立的协议,在没经我方同意之前,不得将有关技术资料向国家、组织、个人泄露。我想请问,这个协议现在还有效吗?”葛罗米科夫像只老狐狸似的笑眯眯地望着杨卫平,用流利的华语微笑着问道:“据我所知,国防科工委是华夏军事工业和装备的总领机构,不知道杨主任有没有履行我们当初的协定呢?”

    “呵呵,我说没有,你们肯定不会相信。”杨卫平淡然笑道:“这款新型发动机的主要改进设计工作我并没有全程参与,我只是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以及用什么样的材料来替换原来的材料。

    如果我想,华夏早就把这种发动机的样机制造出来了。但是,我并没有这么做,否则,我也不会从美国引进tf0…p…42和f00…pw…00这两种涡扇发动机了。

    当然了,华夏以前就有留里卡设计局生产的al2发动机成熟产品,因此我方的航空动力专家对al系列发动机的设计思路当然是非常了解的。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对于专利使用得并不重,这也促使了社会主义阵营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值得全体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

    “听杨将军的意思,华夏政府是打算开发出军用涡扇发动机?”乌斯季诺夫很敏感地问道。

    “华夏的航空工业,是在苏联的下建立起来的,这是谁也无法抹掉的事实。”杨卫平叹然说道:“也正因为这样,华夏的航空工业从建国以来,一直就在仿制苏联的产品和技术。

    我不想华夏的航空事业再走这条老路,我国必须自行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机和各个系列的涡扇、涡轴、涡桨发动机。因此,我可以郑重地回答葛罗米科夫外长刚才提出的问题,al改进型发动机,我不会用!华夏也不会用!”

第307章 怒斥苏联的军事讹诈!() 
杨卫平的语气表面上起来说得极为果决。

    实则,他边说边在心里暗笑不已。

    傻子才不用!哥们想怎么用你们管得着吗?

    不过哥们还真没打算把alf装上华夏的战斗机,但哥们可以专门制造出来用于外销挣钱!一台alf售价绝对不低于00万美元。老子的私人公司到时候把你们的苏27满世界卖,谁出钱就卖给谁,你们特么的能咬老子啊!

    葛罗米科夫和乌斯季诺夫下意识的互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里,他俩都读懂了一个意思:眼前这位有着全球纳米时代之父荣誉称的年轻科学家,肯定可以搞出比新al更先进的军用涡扇发动机!否则他的底气绝对不会这么足。

    以他一贯以来对苏联的友好,说不定将来还可以通过他帮助留里卡…天工实验室开发出航空发动机和材料。

    “其实,杨主任,我们的意思是,你可以把新的al发动机全部技术交给华夏政府共享。”葛罗米科夫显得相当大方地笑道:“苏、华两国之间的友谊,渊源流长。

    虽然有过一些不愉快,不过,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亲兄弟有时候还得相互间吵架打架,因此我认为苏、华两国由于各种误会而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外交关系,既属正常国际政治关系,也是可以弥补的。比如,我方同意你把al新型发动机技术交给华夏政府共享,就是我国政府为修缮华、苏两国关系率先表示出来的诚意。”

    你特么的哄鬼去吧!杨卫平暗自在心里腹诽了一句。

    葛罗米科夫这么说,明显是苏联方面担心因为对他杨卫平没有控制和约束,光靠一纸协议压根就没法保证留里卡…天工实验室的技术成果不会经他之手泄露给华夏政府。

    再加上他刚才说得如此坚定,是以这个老奸巨滑的苏联外长干脆大大方方地拿出来当顺水人情送。

    “呵呵,那我就先代表华夏政府,谢谢贵国的善意了。”杨卫平不动声色地淡然笑道:“葛罗米科夫外长,其实我一直都在为恢复华、苏两国的正常外交关系在作不懈的努力。只不过。贵国安南猴子称霸印支那半岛,并不断地在我西南边境进行军事挑衅,这实在有点不厚道啊!”

    “杨将军,我国从来不会干涉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内政。”乌斯季诺夫义正辞严地说道:“对华夏和安南两国现在进行的战争,我国政府感到非常遗憾。兄弟之间吵吵嘴,偶尔动手打打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动刀动枪,下狠手想置对方于死地。可就有点过份了。”

    “我们从来就没想过要人的命。”杨卫平淡然笑道:“我们只是在帮一个不听话的小兄弟纠正他正在犯的错误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作茁成长。”

    “杨将军,安南已经有三个主力师被你们围歼了,这样的教训和惩罚应该足够了吧?”葛罗米科夫脸色肃然地提到了正题。

    “很不够,非常不够。”杨卫平笑呵呵地摆手摇头说道:“只要安南一天不从柬埔寨撤军,我军就会向南推进,一直打进河内。”

    见乌斯季诺夫张嘴欲言,杨卫平适时地打断对方的想法,显得很是轻松地笑道:“乌斯季诺夫同志,我知道你刚才想说什么。放心吧。我们对金南湾不感兴趣。因为那里代表着苏联的国家利益。”

    “杨卫平同志,我可以肯定。河内将成为第二个莫斯科!”乌斯季诺夫冷笑着答道:“安南人民绝对会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