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221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221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修斯菲尔德与杨卫平交谈期间,修斯菲尔德的贴身保镖兰帕德双手抱着高高一叠大小不同盒子的礼品进来,其中就有杨卫平最古巴哈瓦纳顶级手工雪茄。

    杨卫平将烤好的一支雪茄点燃,近乎贪婪地深深吸了两口,然后缓声说道:“目前的华夏大陆。对于外来洋品牌的了解几乎是零。在他们心目中,凤凰、永久、飞鸽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车。

    低端市场我们就不要去想了,垄断高端市场,占领一半中端市场,我觉得这样才是捷安特在华夏大陆的正确定位。技术和生产许可授权可以给他们,但是,要他们用熟练技术工人交换!”

    “对!我们不缺资金。但缺的熟练操作技工!”修斯菲尔德眼睛放亮地说道:“杨,你说的没错,华夏的确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只不过,这些技术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跟欧洲同级别的技工相比的话,就相差太远了。”

    “唉!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太不发达了。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在改变八亿多华夏人的生活消费水平的过程中。大发其财啊!”杨卫平叹然说道:“菲尔德,你要知道,现在华夏人结婚称三大件的,竟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这还是城里人的消费水准,要是换到农村。唉!”

    “所以,我们的工厂必须加度投产!我们的商场必须加运营!我们要让华夏人变得跟欧洲人一样富有!”修斯菲尔德雄心勃勃地朗声说道。

    内院的东厢房。设有专门的客房。

    杨卫平没让修斯菲尔德去住宾馆,而是在他家里暂住。对此,修斯菲尔德肯定是欣然接受这样的安排。

    晚餐过后,杨卫平和修斯菲尔德,就香港捷安特公司和天工集团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长谈。

    研究华夏经济改革大开放的走势,当然需要结合华夏古代文明的走向。

    在这片“西界为山,东界为海”的古代老土地上,华夏古文明既不是崛起于东海之滨,也不是西疆山地,而是中西部地区,生根于黄河流域。

    华夏的经济首先发源于中原,然后西移去秦地,变成中西部汇流。之后,开始向东南辐射,沿汉水到达长江流域,再扩展到东南沿海一带。也就是说,华夏古代的经济文化是从西向东,由北向南推进的。

    然而,到了近代,由于资本主义西方文明从东南海路逼近,发生影响,使得华夏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逐渐兴起,超过内陆地区。这样,使得华夏的发展改变了运行方向,变成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以至于有李鸿章当年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历史的车轮尽管早已蒙上了厚厚的尘土,但透过迷雾,人们依然能够到,这种趋势,于现在华夏的经济改革大开放有着深刻的联系。

    东南沿海形成的物质基础,即技术经济基础,如今仍然在发生作用;

    南方早已形成的商业传统和商业精神,现在依旧在起着重大作用;

    历史上沿海地区借助了西方海外文明,今天扔然需要借助于西方世界的先进技术。

    也正是基于这种历史的沉淀,一首长才会作出了先东后西的国策,将华夏经济改革的源点锁定在东南沿海、闽粤一带,再自南向北、由东向西拓展,形成沿海、沿江、沿边“三沿放射”,内陆开花,全方位开放全国沸腾的宏伟蓝图。

    但是,杨卫平不想再让华夏再按原有的轨迹发展,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碰碰太多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纵观华夏五千历史,可以清晰地到华夏的发展走向曾经出现过三次大的反向变化:

    第一次是由东向西,即由中原向转向西部。

    第二次是由西向东、向南,经历了数千年时间。

    第三次是由东南向北、向西,从明代延续至今,已经数百年。

    而今,杨卫平要通过他的影响华夏大地上再次出现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的经济变向!因为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完全可以导致这种新的走势!

    大西南振兴经济需要向南畅通大门,重振丝绸之路,联合、开放走向东南亚。

    曾经,古代华夏对外开放的“西南丝绸之路”,是从蜀省都城附近出发,经黔省到滇省,抵缅甸,印巴次大陆,再向西西亚,欧洲。

    瞄准南亚,挺进孟加拉湾,印度洋,这是杨卫平确立西南大开发向外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

    而要实现这个战略意图,首先,就得扫清西南边境线上的一切障碍!

    修斯菲尔德最后听明白了,菲尔德家族要在华夏大陆经济变革中占住先导优势,就得先帮着杨卫平把越南、缅甸、印度边境线一步一步给荡平了。

    远的先不说,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越南在华夏西南边境的军事挑衅彻底解决。

    印支半岛曾经是法国人的殖民地,法国人被越南的民族独立战争赶跑后,摆明了对这些越南猴子不存在好感。

    杨卫平一晚上跟修斯菲尔德费了这么多的口舌,是想让菲尔德家族利用其在欧洲的人脉,在华越开战后,说服法国政府的一些有份量的政客,公然站出来华夏政府的正义战争行为。

    这么一来,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除了苏联,美、英、法、华四国达成共识,华夏在国际外交政治方面就占有绝对优势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打则已,一旦开打,就得将东南亚国家的**势力震慑得不敢再有异动!

    这一战略目标,杨卫平回国后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朝这方面努力。

    第二天,杨卫平起了个大早,在院子里练了会拳脚,刚刚在自来水龙头边洗了把冷水脸,就听到北厢房传来叶小乔的惊呼:“天啦!这是自行车吗?自行车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简直是太漂亮了!”

    紧接着,苏红梅的惊讶赞叹声也随之传来:“这就是国外最流行的山地变速车吗?这完全就像是一件工艺品啊!”

    “呵呵,怎么样?喜欢吗?这是我送给你们俩的第一件礼物。”杨卫平笑呵呵地一边拿着毛巾在脖子后擦拭着,一边笑道:“昨晚守正将车提回来的时候,你俩都睡了,所以我没叫醒你们。特意将这两辆79至尊超级登山车放在你们门口,就是给你们一个惊喜。”

    “卫平,这份礼物也太贵重了吧!”苏红梅喃喃说道:“我可是听说这种变速山地车要290美元一辆,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什么?!290美元一辆!”叶小乔再次大惊小怪地失声叫起来。

    “nonono!”修斯菲尔德伸着懒腰出现在东厢一间客房的门口,微笑着纠正了苏红梅对79至尊的错误认识,“红梅小姐,这是79至尊,不是第一代的那款捷安特山地变速车,这是超级登山车,也可以当公路自行车骑行。

    目前我们的79至尊只在欧洲打广告,还没有上市。我这次来京城,特意从公司空运过来的这两辆79至尊,真正的市场定价,是690美元一辆!”

    “690美元一辆自行车?是你们疯了,还是这个世界变疯狂了?”叶小乔匪夷所思地再度惊呼问道:“难道这种自行车是金子做的?”

    “不是金子,也胜似金子。”杨卫平淡然笑道:“这款自行车,车料全都是航空材料中的铝合金和钛合金,精密加工制造出来的。这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骑行车,不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

第285章 增强武备全力备战!() 
会骑一般的自行车,当然就能骑这种变速山地车。

    但是,要想熟练掌握这种变速山地车的变速,那就得认真使用说明书后,再结合实际骑乘过程慢慢体会了。

    全英文的自行车说明书,苏红梅和叶小乔当然不懂,杨卫平只得亲自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修斯菲尔德定了上午九点半飞沪海的机票,杨卫平也没留他多呆,毕竟还有太多商业方面的事务需要修斯菲尔德处理。

    以他俩之间的交情,也犯不着迎来送往的讲客套玩虚的。反正修斯菲尔德自己有车,连去机场也不用杨卫平安排车送行。

    吃过早点后,修斯菲尔德跟杨卫平打了声招呼,告辞走人,杨卫平只是将他送到了家门口,就挥手说拜拜了。

    苏红梅也骑着她那辆二手永久二八自行车,去学校上课。

    杨卫平让她骑新车,她是死活不肯,说这690美元的辆的自行车,太金贵了,她不敢骑。

    这方面,大户人家出身的叶小乔,就没苏红梅那么多讲究了,也没顾得上骑上这款79至尊在京城的街面跑会不会引人注目,兴冲冲地骑着山地车在胡同里冲来冲去的。

    杨卫平原本也是想骑上自行车上街溜一圈,只不过,这个念头刚起,就被突如其来的两位贵客打消了。

    书房里,徐前进拿着一支棕色茄衣的哈瓦纳顶级手工雪茄,放在鼻端嗅了嗅,然后指着茶几上那只精致的木质雪茄烟盒,难以置信地望着杨卫平问道:“我听外交部的人说起过这种雪茄,一盒要两万多美元,我们这些人一年的工资也买不起一盒,是不是真的?”

    “这种经过七年发酵过程,从播种到制成成品经历222个不同阶段的手工雪茄,一般是为欧洲皇室专供。市面上很难见到,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杨卫平手指夹着一支雪茄,一边说道,一边吸了一口。

    以他资深烟民的品味,当然不会将烟吞到肚子里,而是有嘴里品味着雪茄烟的美味,再缓缓吐出来形成各式各样弥丽的烟雾图形。

    “我说老徐,我今天特意让你陪我来找小杨。可不是让你来品雪茄的啊!”坐在徐前进身旁的那位年约六十多岁的国字脸老将军,很是郁闷地嚷嚷道:“小杨主任,你不厚道啊!你帮陆军和空军搞了那么多的好装备,怎么唯独忘了我们海军呢?”

    “老肖,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了,什么叫不厚道啊!”徐前进笑呵呵地说道:“卫平早两天都累得晕倒在炮兵阵地上,我,你们海军还是先等等吧!”

    别徐前进话是这么说,但杨卫平还是听出来了徐帅也是在为海军的现状担着忧。否则他肯定不会陪着海军司令肖进观跑他家里来。

    杨卫平胸有成竹地笑道:“肖司令,十年的陆军。百年的海军,要建设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蓝水远洋海军。以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还得循序渐进才成。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提高我国海军的实力。对越南实施战争打击已经迫在眉捷,陆军和空军齐上阵,海军当然也不可能在一旁热闹,因为我们的南沙群岛,现在有六个大岛被越南猴子霸占着!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提升我国海军的舰船吨位和整体实力。这显然不太现实。我左思右想下,终于想到了一种最适合我国海军当前现状的强力武”

    “什么武器?”肖进观老眼放光地问道。

    “鱼雷!”杨卫平神秘地吐出两个字。

    “是鱼雷啊……”肖进观那双老眼里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失望之色。

    “肖司令,这可不是一般的鱼雷。”杨卫平老神在在的笑道:“而一种速度可以达到200节的超级鱼雷!”

    “你说多少节?”肖进观难以置信地问道:“200节?这个世界有速度达到200节的鱼雷?”

    鱼雷一直被作为攻击水面舰只和潜艇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是由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国在电力推进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电动力鱼雷的航速一直徘徊在0节左右。

    这对于打击航速超过0节的潜艇和水面舰只来说显得力不从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倾向于发展热动力鱼雷,其典型的产品为mk46,mk4。而苏联则坚持自己的特色即热、电并举,将鱼雷的航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45节。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各国普遍认为按照常规的设计思路,无论其鱼雷壳体线形如何优化,发动机单位比功率如何提高,鱼类的航速始终不能超过70节。

    但上一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打破了鱼雷的动力和总体结构设计的常规,将超空化原理成功的应用于鱼雷,使鱼雷的航速达到了空前的200节,这个就是“风暴”鱼雷,创造了鱼雷技术的一个奇迹。

    华夏的鱼雷技术也是源自于苏联的援助,即算是经过自主改良后,其航速也没有达到40节。

    现在突然听得杨大科学家说有一种航速200节的鱼雷,海军司令肖进观不引为天方夜潭才怪了。

    “这是天工实验在对超空泡研究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出来的一种鱼雷技术。”杨卫平理所当然地将技术来源归结于瑞士的天工实验,收起笑容,正色说道:“超空泡是一种物理现象。当物体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超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