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155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155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塞德斯必须加强与天工实验室的合作!

    弗雷德里克打定主意。像只老狐狸般的望着杨卫平,笑眯眯地说道:“杨,我们已经合资创建了摩托车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我觉得,我们完合可以再度合作,成立一家新的柴油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

    嘿嘿,老子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杨卫平心中暗爽不已,表面上却是装出了沉思的模样。

    大约过了一分钟,杨卫平微笑着说道:“弗雷德里克先生,我原本是打算跟美国的泰莱达因公司进行合作,因为我完全有把握,用我设计的这款风冷发动机,可以不花一分钱拿到泰莱达因公司在asvd…790系列发动机方面的所用专利使用权。

    在奔驰摩托车发动机和整车制造项目上,我们现在合作得非常愉快。用我们华人的话来说,找生不如找熟,好东西当然要跟朋友分享。我觉得,你的这个建议不错。

    我完全可以预见,我们的新公司,不仅能在全球坦克发动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能拿到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军费预算。因为,我设计的这款中型坦克,十分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其性价比,远超华夏的59式、苏联的t54和t55、法国的amx-0坦克。在远东、中东、非洲和中南美洲,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

    杨大科学家与联邦德国梅塞德斯公司合作开发美州虎坦克,其技术实力绝对要比后世的华夏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和美国卡迪拉克盖奇达信公司强出不止一代。

    豹2的火控系统包括大炮双向稳定、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热成像夜瞄装置等,这可都是让杨卫平眼馋之极的好宝贝。

    莱茵金属公司出品的05mm/l7坦克炮,比华夏自行研究的05mm/l7坦克炮,其精度更高!

    如此改装出来的美州虎还能是美州虎吗?杨卫平对此充满了期待。

    梅塞德斯下属的柴油发动机制造厂,能生产mb7ka…50,改进一条生产线用来生产avcr…790…a当然是易如反掌。

    修斯菲尔德的嗅觉那是比狗还灵敏,再说了杨卫平也没打算瞒他。新成立的梅塞德斯…天工柴油机重工集团。梅塞德斯以mb7ka…50技术和两条生产线入股,杨卫平以avcr…790…a技术和三千万美金入股,菲尔德家族出资两亿四千万美金入股,三方按四三三分摊了全部股份份额。梅塞德斯公司依然是表面上的大股东。

    至于拿avcr…790…a新技术与美国泰莱达因公司谈判的事,杨卫平想也不想扔给了修斯菲尔德去处理。

    对于梅塞德斯…天工柴油机重工集团,杨卫平最重的是梅塞德斯的mb7ka…50发动机技术。否则。他绝对不会让德国人占有四成股份。这可是未来华夏陆军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不可或缺的发动机技术!

    美州虎虽然也能称之为主战坦克,但相比德国的豹2,可就逊色多了。

    梅塞德斯…天工柴油机重工集团,并没有把梅塞德斯下属的柴油机制造厂全都整合进来。

    不过,杨卫平相信。随着三方合作的深入,梅塞德斯重卡发动机制造公司,早晚有一天也得并进来。

    对新成立的梅塞德斯…天工柴油机重工集团。杨卫平明要比摩托车和武器生产更显得重视多了。

    他在斯图加特足足呆了三个月之久,使得原定的回国日程一再往后推。

    唐为民和钱老在知道杨卫平正在跟德国合作成立坦克发动机制造公司后,也没催他,他俩带着一份杨卫平亲自手书的59式坦克改进方案,提前回国。

    华夏军委领导们到了杨大科学家设计的59式坦克改进方案,知道杨大科学家将为被暂命名为“东北虎”新型坦克一台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920千瓦的超级风冷发动机,而还包括德国最先进的火控系统,马上叫停了对t62坦克的研究。

    因为东北虎主战坦克。比华夏在研的t62坦克,实在太强大了。

    东北虎技术参数:

    乘员四人

    战斗全重40吨

    单位功率瓦/吨

    车长炮向前96米

    车体长6米

    车宽27米

    车高26米

    公路最大速度90公里/小时

    爬坡度6度

    涉水深米

    武器装备:

    主要武器05毫米/l7线膛坦克炮

    辅助武器762毫米并列机枪

    米高射机枪

    火控系统:坦克炮双向稳定、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红外热成像夜瞄装置等

    烟幕榴弹发时器2x4个

    弹药基数:

    炮弹4发

    762毫米机枪弹500发

    米机枪弹600发

    炮塔回转范围60度

    火炮俯仰范围…4~+7

    如果不是杨大科学家亲口作出承诺,华夏军委领导们是很难相信这“东北虎”主战坦克是不是真能造出来。

    重达40吨的大家伙。竟然可以跑得汽车还要快,最高速度达到了90公里/小时,这哪还能叫坦克。简直就是他娘的钢铁怪兽!

第202章 终于回到京城了!() 
其实又岂止是华夏军方在为“东北虎”主战坦克震惊,就连联邦德**方也对这辆专门针对远东、中东和非洲国家的先进中型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东和非洲的国家,大多数都是平原沙漠。

    可以想像,一群40吨重的主战坦克,以平圴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沙漠上展开集团冲锋,那等场景,将是何等恐怖!

    豹2虽然称得上强大,但是,东北虎相比豹2,其速度实在是太快太灵活了。

    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这才刚刚成立不到一周,马上就接到了来自华夏政府改进500辆59式坦克的大单。每辆造价95万美元。

    除了华夏军委高层领导和钱老,没人知道这张大单,是杨卫平私人垫钱在帮祖国提高国防实力。

    当然了,也因为这样,艾布特矿业投资公司,提前获得了在华夏大陆境内勘探并开采各类矿产的准入许可。

    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的首任ceo弗雷德里克还在忙于准备组建奔赴华夏大陆的派遣工作组,还没来得及启程,中东地区的伊拉克和伊朗分别发来了改造00辆和400辆t54、t55坦克的大单。

    接连而来的三张订单,使得弗雷德里克就跟吃了春药似的,走起路来都是步步生风。

    对于他极力促成的这个决定,弗雷德里克这些天每天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在全球经济都面临严重滑坡的大环境下,梅塞德塞…天工重工集团能一次性承接200辆坦克改造巨额定单,这对联邦德国的工业和经济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要知道,华夏、伊拉克、伊朗这三个国家,现有的59式坦克和t54、t55坦克,总计加起来超过三千辆!

    而其他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这三个型的坦克,不低于五千辆!

    只要这一次的改造升级,能让这三个国家的军方满意,接下来的后续改造订单。百分之百是水到渠成。

    世界各国大型财团圈里,之前就流行一种说法,凡是跟天工扯上关系,肯定能带来巨额财富。现在,这种说法,在联邦德国的梅塞德斯公司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满足这华夏、伊朗和伊拉克三个国家的改造订单。梅塞德斯公司和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暂时停下了mb7ka…50发动机的生产,总共投入了2条生产线,专门用来生产avcr…790…a型发动机。

    美国泰莱达茵公司,在跟修斯菲尔德签置了一揽子专利共享和使用协议后。得知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正在疯狂地抢钱,毫不犹豫地把原来的avds…790系列的发动机下马,全力生产avcr…790…a型发动机。以求能在这次举世瞩目的苏制坦克大改造项目中分一杯羹。

    如此一来,欧美各国,包括苏联在内,各家大型柴油发动机制造商,都将目光盯上了avcr…790…a发动机。

    而此时的杨卫平,已经带着卡列妮娅,随同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华夏项目组的50名高级工程师和技师,搭乘一架空客a00包机。飞往了华夏首都京城。

    ……

    华夏与联邦德国在972年0月日建立了外交关系,近五年多以来,两国总体保持了相对较好的政治关系。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各个领域也有互利友好的合作。

    在杨卫平的不断努力下,华夏比原本历史提前一年对外开启了国门。华夏政府于今年月2日。向联邦德国驻华使馆发出通报,欢迎的德国资本来华投资建厂。

    原本历史应该在97年月中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早了一年,在977年2月中旬成功召开并胜利闭幕。国家由阶级斗争为纲,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大力解放思想。

    邓公也提前一年,成为华夏最高领导人,拉开了华夏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序幕。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杨卫平还在联邦德国的斯图加特对由一辆t55改造的东北虎主战坦克样车进行最终验证。

    他现在还不知道,之所以会出现在这种变化,他私人垫钱为华夏陆军改造的那500辆59式坦克超级大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97年月日,杨卫平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多的祖国。

    德方率队的高级工程师,是杨卫平的老熟人沃尔森。

    沃尔森因为间接成梅塞德斯公司和杨大科学家相识的桥梁,是以得到了梅塞德斯高层的嘉奖和提拔。

    加上杨卫平的,沃尔森在香港工作过的那段履历成了他这次率队前来华夏的最大资本。

    对这支来自联邦德国的技改专家团,华夏政府给予了相当高规格的接待,竟然派出了华夏国防部的一名副部长,来京城国际机场迎接。

    这次回国,杨卫平并没有提前通国内,他装扮成德方工程师,卡列妮娅扮成了他的助手。

    当晚,华夏政府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设宴为德国专家团接风洗尘,国务院副总理贺锦程,国防部长徐前进等政府和军委领导出席并作了欢迎致辞。

    第二天上午,杨卫平在国宾馆里与沃尔森谈了次话,跟他说了一些在华夏国内的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宜,然后带上卡列妮娅,从国宾馆包租了一辆红旗轿车,往华夏人民解放军军事科技委员会所在方向驶去。

    鉴于这次联邦德国来的专家团,是专程为改造华夏陆军现役59式坦克进行技术升级而来,华夏政府和军方极为重视。

    遵照华夏传统礼仪和美德,没有让远道而来的客人马上投入工作,而是给了他们三天时间,游览参观华夏京城的大好河山和壮丽景点。

    杨卫平没打算跟着沃尔森他们一起去八达岭爬长城,而是直奔华夏人民解放军军事科技委员会家属大院。

    因为,他的家在那里,那里有着他童年的全部记忆。

    戴军平稳地驾驶着这辆挂有华夏和联邦德国国旗的“红旗”外事专车。以每小时四十公里左右的安全速度,不快不慢地行进在长安街中。

    作为一名在国宾馆专门为外宾开车的老司机,戴军也算是比这个时期的普通华夏人见识要稍微多一点。

    然而,他是真没有懂为什么德国专家团的负责人沃尔森先生,会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这名起来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华人尊敬得甚至是有点敬畏。

    这辆红旗轿车原本是专门为沃尔森先生在京城观光旅游期间配的,可沃尔森先生只是从京城国际机场到钓鱼台国宾馆乘坐了一次。就交待他这辆车以后只为那位叫杨约翰的华人工程师出车服务。

    此时的杨卫平,脸上的神情似乎显得格外兴奋,好象长安街两旁的各式建筑,包括自行车车道上拥挤的自行车车流,比去参观故宫和长城还要更为吸引他。

    一月的京城。寒风凛冽刺骨。

    大雪初晴的气温更是降到了零下十几度。

    但杨卫平像是一点寒意也没觉得,敞开车窗,尽情地欣赏着沿街两傍这些让他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建筑和景观。哪怕冷风吹得他鼻子都冻红了,他也没当回事。

    大街上,人虽然多,但衣着只有蓝、绿、灰三色。蓝色的是干部装,绿色的是仿制的草绿军装,灰色的是人民装,如此众多的人群却像是从三个模子里克隆出来的一般。

    “老板,你们华夏人真多啊!如果不是了解。换作其他人,到眼前这一幕,绝对会以为是全华夏的人都集中到他们的首都京城来了。”

    坐在后座的卡列妮娅。身穿带有貂皮领的黑皮大衣,金色的大波浪卷发上斜戴着一顶貂皮女式圆帽,双手都戴着黑皮手套。这会儿她正透过车窗。望着大街上密密麻麻的行人和自行车车流,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我们这是一个有着八亿多人民的大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